衛瓘先後除掉三國三大名將,為何卻死在了一個女人手裡?

2021-02-13 魁哥說歷史

三國後期,有三個非常出名的將領,他們是鄧艾、鍾會、姜維,他們軍事能力非常強,是各自國家的棟梁,不過這麼厲害的三員名將最終卻死在了衛瓘手中,這個衛瓘是何許人呢?

衛瓘

衛瓘出身於官宦家族,他祖輩就是東漢的大官,父親也是曹魏的尚書。在這麼好的條件下成長起來的衛瓘,能力也是非常突出,年僅二十歲就做了曹魏的尚書郎。而由於衛瓘秉公辦事,不親不疏,總是執法嚴明,令人信服,十年間他就歷任了通事郎、中書郎、散騎常侍等職。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朝廷派鍾會、鄧艾、諸葛緒率三路大軍攻打蜀漢,而衛瓘則以監軍的身份隨軍出徵,並持符節監督鄧艾、鍾會的軍事行動,相當於說,其實衛瓘此時受到司馬昭的信任,成為了司馬昭的親信,他在徵伐蜀漢過程是具有司馬昭的權力的!

除掉三大名將

三路大軍原計劃先合圍姜維,結果姜維跑得太快,直接撤退到劍閣。劍閣這個地方易守難攻,所以雖然鍾會輕鬆佔領了漢中,但愣是打不下劍閣,兩軍在此相持良久,就是無法擊敗對方。鄧艾見鍾會無法打進劍閣,便採用奇謀,走陰平小道入蜀,最後竟然成功打入了蜀漢腹地。而劉禪面對鄧艾這支偏師,竟沒有絲毫招架之力,選擇了開城投降,令人大跌眼鏡。

此時的衛瓘,正在鍾會軍中,聽聞鄧艾攻下了成都,心裡是有點不爽的。他們這路大軍沒有取得功勞,而鄧艾這支偏師竟然獲得如此大功,於是衛瓘和鍾會二人合謀,意圖打擊鄧艾。恰逢這個時候鄧艾在成都大封官員,逾越了規矩,於是衛瓘就和鍾會上書司馬昭,誣陷鄧艾意圖謀反。

其實衛瓘和鍾會二人目的是不一樣的,衛瓘是看鄧艾不爽,不想鄧艾佔得如此大功,而鍾會則是已經有了謀反之意,他想藉機除掉鄧艾,奪取鄧艾手中兵馬,成為在蜀曹軍的總指揮。

衛瓘親自帶人闖入鄧艾大營,嚇住了鄧艾的手下,成功抓住了鄧艾。而這就給鍾會帶來了機會,鍾會成功掌握了鄧艾的軍隊,開始了他的謀反計劃。

在姜維的幫助下,鍾會準備先將軍隊將領集中在一起,宣布脫離司馬昭的控制,然後以蜀漢為基地,派兵攻打長安,贏了則一舉拿下曹魏,輸了就守住蜀漢,做一個割據政權。鍾會想的是挺美好的,可是魏軍諸將並不願意跟隨鍾會冒險,因為他們的家人都在魏國,而願意拋妻棄子的畢竟是少數。

鍾會無奈,只能將這些將領先軟禁起來。不過這個消息卻洩露了出去,很多士兵開始集結,想要攻打鍾會,救下各自的將軍。鍾會派衛瓘去彈壓眾軍,結果衛瓘趁此逃離,指揮大軍攻打鍾會,最終鍾會和姜維死於此次戰亂之中。

見鍾會和姜維都已死,衛瓘又怕鄧艾活著,會洩露他聯合鍾會污衊鄧艾的秘密,所以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派人去殺掉了鄧艾。自此,三國後期三大名將姜維、鍾會、鄧艾都死於了衛瓘之手。

按理說死了三大名將,衛瓘也會被處罰吧?實際上卻並沒有,衛瓘不僅沒被處罰,還因為此次的優秀表現被升官了!(這裡細思極恐啊!)而且後面司馬炎還把女兒嫁給了衛瓘的兒子,和衛瓘結成了兒女親家。可以說,衛瓘在司馬家這邊還是非常受寵幸,信任的。

那麼衛瓘最後為何會栽了呢?這主要因為一個女人。

亡於一個女人

衛瓘身為西晉的重臣,受司馬家看重,在西晉擁有很高的地位。原本他是可以安享晚年的,不過他卻碰到了一個善妒的女人皇后賈南風。司馬炎去世後,把位置傳給了司馬衷,這個司馬衷是著名的「白痴」皇帝,智商不高,「何不食肉糜」這個典故就出自於他!雖然他智商不高,但是他的皇后卻是一個野心很大的人,皇后賈南風想要將大權掌握於手中,作為輔政大臣的衛瓘自然就成為了皇后的眼中釘。

《晉書》:惠帝即位,復瓘千兵。及楊駿誅,以瓘錄尚書事,加綠綟綬,劍履上殿,入朝不趨,給騎司馬,與汝南王亮共輔朝政。賈后素怨瓘,且忌其方直,不得騁己淫虐;又聞瓘與瑋有隙,遂謗瓘與亮欲為伊霍之事,啟帝作手詔,使瑋免瓘等官。

皇后賈南風認為衛瓘為人太過於正直,影響了她掌握大權,於是假傳皇帝詔書,免了衛瓘的官職,並殺害了衛瓘。一世猛人衛瓘最終慘死於皇后賈南風之手。

結語

衛瓘能力出眾,姜維、鍾會、鄧艾三大名將都死於他的手中,他自身也由於表現優秀功勞頗大,受到了司馬家的信任與看重。不過由於他為人太過於正直,遭到了皇后賈南風的記恨,最終被冤殺,令人遺憾。

相關焦點

  • 三國毒師衛瓘,是如何連番幹掉三大名將鄧艾、鍾會和姜維的?
    衛瓘,是殺死三國名將最多的人,他不是用刀劍殺人,而是用計謀,說他是三國最厲害的陰謀家都不為過。
  • 姜維、鍾會、鄧艾三大牛人,居然都死在同一個小人物手裡!
    三國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各路英雄薈萃爭霸天下。三國前期人才湧動,鼎立局面形成之後似乎人才沒那麼多了,但是姜維、鍾會、鄧艾三人絕對稱得上三國後期的名將,可就是這樣三個牛人,居然都死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衛瓘(guan)手裡,實在是令人慨嘆。
  • 神品書法家衛瓘為人陰毒 死於女人之手
    三國時期的衛瓘,書法為神品,但可以說是最陰毒的將領, 鄧艾、鍾會和姜維都死在他手中。衛瓘是曹魏末期和西晉時期的重要的政治人物,曾經與鍾會、鄧艾一起滅掉蜀漢,又幾經波折,設計除掉鍾會和鄧艾兩員平蜀名將。歷史上的衛瓘多以政治謀略而著名,實際上衛瓘還是一位隸書體的書法家,唐朝張懷瓘曾經評價衛瓘的隸書堪稱"神品"。衛瓘一生最大的功業是滅蜀後平定鄧艾和鍾會。
  • 九條命的衛瓘,為何被滿門抄斬?
    曹魏滅蜀漢戰役中,衛瓘是司馬昭安排的一隻「黃雀」,用來監視「螳螂」鍾會和「蟬」鄧艾的。最後,「螳螂」和「蟬」都死了,衛瓘這隻實力最弱的「黃雀」成了勝利者。結果兩個卻雙雙死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手裡,這個衛瓘是有多厲害?鍾會、鄧艾都有N次機會幹掉衛瓘。當初,鍾會讓衛瓘去收押鄧艾,衛瓘手裡只有幾個兵,這不明擺著讓他去送死嘛?鄧艾剛打下蜀國,部下正等著封賞,這種情勢下去捉拿鄧艾,鄧艾只要動動手指頭,衛瓘就得去領盒飯。
  • 鄧艾鍾會手握20萬重兵,為何卻被只有一千兵馬的監軍衛瓘制服?
    東漢末年諸侯割據,最後隨著曹丕,就劉備和孫權的先後稱帝,遂成為蜀吳三國鼎立之勢。其中三國以蜀國實力最弱,也最先被滅亡。 成功滅亡蜀國的鄧艾和鍾會自恃功高,欲擁兵自重,鍾會更是擁有姜維輔佐,準備直取延津,劍指洛陽,結果二人雙雙被只統帥一千兵馬的監軍衛瓘制服這是為何?
  • 三國名將鄧艾的死,警示一個什麼道理?
    鄧艾是三國末期最為傑出的軍事家之一,其才能可與諸葛亮和司馬懿比肩。他的死警示了一個道理:無論你有多麼大的功勞,都不要「越權」。這條定律不僅適用於古代,也適用於現代;不僅適用於權力場也適用於職場。於是,司馬昭讓監軍衛瓘告誡鄧艾,「事當須報,不宜輒行。」但鄧艾對衛瓘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有寫信給司馬昭,信中說,「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國家,專之可也……艾雖無古人之節,終不自嫌以損於國也。」司馬昭看到信後大驚失色,認為鄧艾「恃功而驕,任意行事,反形露矣。」
  • 襄樊之戰:三國前期名將凋零的開始,八大虎將先後謝幕
    襄樊之戰:三國前期名將凋零的開始,八大虎將先後謝幕宋徽宗武廟七十二將中三國有十二人入選
  • 三國死得最慘的十大名將,張飛落榜,魏延第六,第一是呂布剋星
    俗話說:「走狗死,狡兔烹」,這句話總結得非常到位,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了,就會被同事,主公給除掉。在三國時期有很多人都是這樣子死的,例如:楊修、孔融、荀彧、彭羕等人。他們的死,或多或少都與利益相關。  除了上述人物之外,在三國時期還有很多人死得非常慘,同時他們也死得非常窩囊。
  • 盤點三國時期的奇葩野史 馬忠殺了三國一半名將是真的嗎?
    2.趙云為何不敢娶趙範寡嫂?原因就是趙雲本身就是女人,後來趙雲娶妻了,但讓妻子守活寡,最後被妻子用繡花針刺死。3.劉備為何一直都讓趙雲做貼身保鏢而不重用趙雲?原因就是趙雲是女人,這才放心把家小交給趙雲,之所以不重用趙雲也是因為趙雲是女人不能重用。
  • 【品論三國】關羽為何必須死?他不死三國沒出路
    關羽為何必須死?他不死三國沒出路 評史論今 第1張-我們的三國戰役前期,關羽勢如破足,威震華夏。關羽為何必須死?男的打仗,女人上戰場搞後勤,這就闡明兵員缺乏了。漢中之戰劉備慘勝,但是曹軍張郃部還對漢中虎視眈眈,蜀軍撤不出來,更沒有餘力援助關羽。觀念四、關羽之死是陰謀,劉備是主謀,諸葛亮是爪牙,曹孫是執刀的。
  • 徐晃可是三國名將,為何會死在別人的箭下?原因其實很簡單
    徐晃可是三國名將,為何會死在別人的箭下?原因其實很簡單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就會發現,有很多比較有能力的將領幾乎都願意死在沙場上,特別是在三國這種比較特殊的時候,就是由於當時天下大亂,所以有很多人都死在了戰亂裡。
  • 他是三國「名將之王」,關羽栽在他手裡,五子良將對他俯首帖耳
    既有過秦漢唐元明清這樣的大一統朝代,也有過春秋戰國、三國時代、南北朝、五代十國這樣的割據混戰時代。在這幾個割據混戰時代,三國時代的歷史最為後人所熟知。三國時代,群雄爭霸,逐鹿天下,戰爭成為那段歷史的主流常態。持續長達將近一個世紀的烽煙戰火,給黎民百姓帶來深重災難。但另一方面,也成為培養優秀軍事人才的搖籃和沃土。一大批名將在連綿徵戰中脫穎而出,創造出一段段輝映千古的戰場傳奇。
  • 三國:三國末期最後的名將之一:羊祜
    三國末期,魏國的權力實際上都掌握在司馬家族的手裡,直到司馬炎的出現。司馬炎逼迫魏國皇帝禪位,自己登基做了皇帝,建立了晉朝,史稱西晉。西晉剛剛建立的時候,有兩位名將,一個叫做羊祜,一個叫做陸抗。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這個三國末期的名將,羊祜。
  • 無名之輩居然斬殺七員三國名將!劉備也險些栽在他手裡
    在一個家庭中,孩子降生自然讓大人歡天喜地,取名字就成了頭等大事,如今雖然雙字的名字差不多已經成為了新生兒的標配,但同名同姓的仍有不少,今天尚且如此,更何況是近兩千年的三國時期。兩個孔明——孔明害死了另一個孔明諸葛亮,字孔明,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臥龍先生,這些我們大家都知道。然而三國時期還有另一位「孔明」,胡昭。這位胡昭也是字孔明,東漢末年著名的隱士、書法家,與鍾繇合稱「鍾胡」,曹操曾數次徵他做官均被拒絕,歷來對士族階層傲慢無禮的關羽對胡昭也是敬仰有加。
  • 宋代追封古代名將72人,九位三國名將上榜,除了關羽還有誰?
    宋朝時期,追諡姜太公為昭烈武成王,並增設古今七十二名將為從祀。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三國無疑是一個名將輩出的時期。彼時,魏蜀吳三國較量多年,促使各方都出現了不少婦孺皆知的武將。在此基礎上,就宋朝追封的古代名將72人,就有九位出自三國時期。對於這九位名將,分別是諸葛亮、張飛、關羽、張遼、鄧艾、周瑜、呂蒙、陸遜、陸抗,也即蜀漢三位,曹魏兩位,東吳四位。
  •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呂布從未斬殺名將,為何是三國第一?
    《三國》被稱為四大名著,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些猛將,如關羽、張飛、趙雲等等。但要說其中武力值最高的人就是飛將呂布了,甚至有人曾為他們編過一段順口溜。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鏽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
  • 三國正史被射殺的名將:兩人死在同一個郡,另一人遭隊友出賣
    三國時代,武將染血沙場,譜寫出一曲曲慷慨長歌。在波雲詭譎的戰場上,任何意外都有可能出現。哪怕是名震天下的關羽、夏侯淵等人,也難免落得一個馬革裹屍的結局。同樣是戰死,有的戰敗被俘殺,有的是直接死於亂軍之中。而在不少人印象中,許多名將的剋星,是冷箭。而在小說《三國演義》中,便有很多名將是被射殺而死。
  • 張姓在漢末三國有多牛?三大名臣,五位諸侯,八大名將
    如果要問三國眾多名人中哪個姓最風光,也許你會想到曹姓、劉姓或者是孫姓,畢竟這三個姓是魏蜀吳三國的國姓,那麼除了曹劉孫三大姓氏,三國最牛的是哪個姓氏
  • 鄧艾是滅蜀第一功臣,為什麼被衛瓘滿門抄斬,衛瓘下場更慘
    263年10月,曹魏名將鄧艾率千餘精兵強將,偷渡陰平小路,出乎意料地出現在蜀漢當地。在陸續攻破了江油、綿竹以後,蜀漢後主劉禪迫不得已向鄧艾認輸投降。這時鄧艾早已66歲大齡了。他以滅蜀第一元勳的真實身份,總算邁向了成功之路。
  • 同樣是剷除當朝權臣,為何漢獻帝不能像康熙除鰲拜一樣除掉曹操?
    鰲拜當年權傾朝野,上朝的時候咄咄逼人,不把年輕的康熙放在眼裡,最後被康熙除掉,那麼同樣面對權臣,康熙殺鰲拜時16歲,漢獻帝被曹操迎奉到許昌時也是16歲,為何康熙輕而易舉就拿下鰲拜,而漢獻帝劉協卻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