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論三國】關羽為何必須死?他不死三國沒出路

2021-03-05 說三國

千百年來,「武聖」關羽除了是忠義的化身,也以勇武著稱。溫酒斬華雄、誅顏良斬文丑、千裡走單騎、過關斬將、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一時風光無限,為後人所津津有味。在關羽打威震三國的狀況下,短時間內失荊州、走麥城,兵敗身亡。這結局令後人唏噓不已,關羽敗亡確有蹊蹺,各家觀點小編詳述如下。

觀念一、關羽自豪輕敵、自覺自大,沒看清局勢就孤軍北上。

樊城戰役發起就有隱患,關羽得罪麋芳、劉封同等僚,得罪孫權。前方不穩就獨斷專行、孤軍深化。在戰役前期,關羽的攻勢尖銳,戰果輝煌,確實把曹操和孫權都嚇了一跳。待曹操和孫權一齊發力時,關羽就已敗局已定。待到關羽在徐晃那裡吃了敗仗,這是前路不通;待到孫權偷襲荊州,關羽就是後退無門。想要找援軍,由於私怨,劉封不派援兵。最終只要敗局。

觀念二、關羽之敗,只怪曹操、孫權太強大。

關羽為何必須死?他不死三國沒出路 評史論今 第1張-我們的三國

戰役前期,關羽勢如破足,威震華夏。以致於曹操一邊聯絡孫權一邊親身增援曹仁,到後來曹操這邊先是于禁、龐德的七軍,後有徐晃數萬人,再有曹操攜張遼十二營兵。這陣容,曹營的十虎將有一半都在這了,足見曹操投入有多大。而背後孫權虎視眈眈,後來三路偷襲荊州,呂蒙、陸遜、蔣欽各帶一路,也是傾國之兵。等於是一個中央武裝對立兩國之力,哪有不敗的道理?

觀念三、關羽之敗,敗在蜀漢無力增援。

關羽為何必須死?他不死三國沒出路 評史論今 第2張-我們的三國

有人說,把趙雲派過來守荊州,來十個呂蒙也白給,關羽就不會被斬斷後路了。當時是「漢中之戰」剛剛打完。漢中之戰,雙方打的比擬狠,蜀國參戰將領張飛、馬超、趙雲、黃忠等,魏國參戰將領夏侯淵、曹休、曹真、張郃、徐晃等,雙方精英都來了。打了兩年多,蜀國都快扛不住了,劉備讓諸葛亮調兵援助,到最後口號是"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男的打仗,女人上戰場搞後勤,這就闡明兵員缺乏了。漢中之戰劉備慘勝,但是曹軍張郃部還對漢中虎視眈眈,蜀軍撤不出來,更沒有餘力援助關羽。

觀念四、關羽之死是陰謀,劉備是主謀,諸葛亮是爪牙,曹孫是執刀的。

北有曹操、東有孫權,關羽孤軍北進不是找死嗎?關羽難道看不懂?當時的狀況是,劉備是自封漢中王,這關於漢朝是大不敬。有人說這就是關羽回絕承受被封五虎上將的緣由。最後關羽勉強承受封號,但仍然自稱「漢壽亭侯」,大旗上繡著「漢壽亭侯關」。(這個固然是曹操給的,但名義上是漢獻帝所封)。闡明關羽和被曹操毒死的荀彧是一類人,他跟隨劉備固然有兄弟義氣的成分,但最基本的,還希望能匡扶漢室。

關羽為何必須死?他不死三國沒出路 評史論今 第3張-我們的三國

這樣說的話,劉備就不能容他了。劉備不能明著幹掉關羽,就命他北伐曹操。漢中之戰完畢後,曹操有時間回援樊城之戰,劉備當然也有。但是樊城之戰曹操去了,孫權也去了,劉備沒去,這就是成心的。以諸葛亮的天才會看不出局勢嗎?不是看不出,而是不能看得出,那麼諸葛亮也是爪牙。

三國題材真歷史戰RPG,具有濃烈的三國文化氛圍,還原歷史經典戰役,著名神將和三國故事,經典猛將、術士、天師三大職業設定,從裝備收集到神將BOSS,再到王城爭霸的王者成長路線。

三國正史寫實演繹,旨在稱霸三國!

猛戳下面的  閱讀原文 無需下載,點擊即玩

相關焦點

  • 三國人物譜——于榮光:關羽大義凜然 死得乾淨
    于榮光:在我之前看過的關於三國的一切書籍裡面包括在我的心中我都認為關羽是一個板板的人,他很穩重、說一不二,連死都是死在傲氣上的,但他過於自信甚至到了自負,所以才有了大意失荊州。根據他的性格和感覺就不能讓他有太多的行為動作、語言來表達,這是不可能的。他和曹操見面都很少說話的,連曹操送的十個美女連看都不看,跟曹操一直沒有交流。
  • 三國最慘的一年:蜀漢死了三位大才,東吳死了大都督,曹魏更慘
    魏蜀吳在經歷了東漢末年的戰亂後,各國逐漸將天下勢力收入自己的勢力之中,最終進入到了三國時代。在這期間一共經歷百年的時間,在這期間展開的戰爭無數。然而戰爭是殘酷的,只要有戰爭的發生,那麼必定就會有人員的傷亡。殘酷的戰爭讓很多人的家庭都變得破碎。
  • 徐晃可是三國名將,為何會死在別人的箭下?原因其實很簡單
    徐晃可是三國名將,為何會死在別人的箭下?原因其實很簡單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就會發現,有很多比較有能力的將領幾乎都願意死在沙場上,特別是在三國這種比較特殊的時候,就是由於當時天下大亂,所以有很多人都死在了戰亂裡。
  • 歷史上關羽是怎麼死的?三國關羽死因真相揭密
    關羽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
  • 【品論三國】說說三國時期喝酒的那些事兒
    亦或是"宴長江曹操賦詩"……沒錯,酒在三國時代是一個不可以迴避的名詞。飲酒是中國古代眾多名士的一大愛好,同時酒也是引導著整個三國走向的重要道具。我們今天就坐下來,好好談談三國時期關於酒的那些事兒三國時期的釀酒:濁酒一壺有人說,看《三國演義》,張飛喝酒那是一壺一壺不停啊。是不是酒量特別好呢?其實這一點並非全對。
  • 三國時期,呂蒙殺了關羽後為什麼自己也死了,答案讓你意想不到
    提到呂蒙,我們就會想起他殺了關羽,奪了荊州。呂蒙是東漢末年的名將,《三國志》有記載呂蒙擊敗關羽,奪取荊州後,使東吳的疆域擴大了。一千多年前,曹操、關羽和呂蒙都是當時的大人物。奇怪的是,關羽被呂蒙殺了之後,曹操和呂蒙也跟在他身後相繼上了西天。
  • 品三國10、誰成就了關羽溫酒斬華雄的神話?
    之後,華雄追趕很急,祖茂提議孫堅把他那個標誌性的紅色的頭巾給自己戴著,然後故意把華雄等人引到另外一個地方,好讓孫堅逃生。在當時的情況下,祖茂幾乎就註定了一死。當然,祖茂也奮力求生,他把紅色頭巾懸掛在柱子上,然後躲在林子裡,想打個埋伏。
  • 三國中呂布活著的時候,關羽為什麼不「狂」?真實原因是……
    ,關羽為什麼不「狂」?今天不談真實歷史,單單發表一些對小說三國中的看法。在呂布死後,關羽變得越來越「狂傲」,不把天下英雄看在眼裡,那麼有人也就問了,為什麼超強戰將呂布活著的時候不見關羽狂了?真是怕了他嗎?原因絕非這麼簡單,也絕非是怕了呂布。
  • 關羽被殺後,大功臣呂蒙為何突然就死了?原因很簡單!
    而在新版電視劇《三國》中,呂蒙之死更是充滿了玄機。他竟然是被毒殺的,而這個下毒之人竟然是東吳之主孫權。而孫權毒殺呂蒙的原因,我們可以從張昭對陸遜的一段話裡看出端倪。張昭是這麼跟陸遜說的:「主公讓大都督去奪荊州,拿下荊州不要傷害關羽,大都督一意孤行,把東吳逼入危難之中,他的死也算上天報應吧。」所以說,在該劇中,呂蒙為何而死,我們大意可以推斷出,呂蒙是違抗君命,所以被孫權毒殺。
  • 三國英雄外傳 關羽篇
    話說關羽本是楚霸王項羽轉世,項羽英雄蓋世,雖殺伐眾多,死後卻因不殺太公、不汙呂后、不使詭計這三德,改姓不更名,喚作關羽,投生三國,續寫他的忠義傳奇。 話說未出山時的關羽還只是個愛行俠仗義的熱血青年,終日裡舞槍弄棒、打熬筋骨,在方圓十裡的村子,也算小有名氣。
  • 三國殺:催人淚下的臺詞你知多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三國殺:催人淚下的臺詞你知多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三國殺武將的語音臺詞是遊戲的一大特色。不僅帶我們回顧了歷史,並且加深了這個武將在我們頭腦中的印象。三國殺團隊所製作的語音臺詞,幾乎都能突出武將的鮮明特徵。
  • 法正不死,便無三國,法正到底有多厲害?
    為何會有人說法正不死,便無三國,法正到底有多厲害呢?翻開史書,查看法正的履歷,這個人不簡單,史書上說他善於奇謀,被陳壽稱讚為可比曹操帳下的程昱和郭嘉。漢中之戰是曹操第一次敗於劉備,當得知漢中之戰是法正出奇謀斬殺夏侯淵時,說到我就知道劉備哪有那麼大能耐,原來背後有法正這個高手在教他,又說「吾收奸雄略盡,獨不得法正邪?」
  • 有人說法正不死,便無三國,法正到底有多「恐怖」?
    歷史上總有很多特別傳奇的人物,就算這些人已經去世上千年,依舊有人在猜測和假設各種如果,尤其是關於三國的歷史,假設實在太多,有人說郭嘉不死,便無三國,有人又說法正不死,便無三國,可事實上真的如此麼?第三個能看出法正不一般的方面就是劉備在關羽死後不顧一切攻打東吳的戰爭,這場戰爭劉備不聽任何人的意見,一意孤行,結果慘敗導致劉備集團實力下降,後來劉備追悔莫及,才說出要是法正活著,就可以阻止自己了。
  • 漫談《三國》故事之二:關羽為何大意失荊州?
    且不說他過五關斬六將、千裡追尋舊主的忠肝義膽,也不必說他酒尚溫時斬華雄、千軍萬馬中如探囊取物般斬殺名將顏良文丑,只說他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逼得曹操幾乎要遷都來避禍,足可見關羽的超凡實力。然而,水滿則溢,月盈則虧。關羽鋒芒最盛之時,也是他失敗的開始,不由得讓後人為之扼腕嘆息。那麼水淹七軍的關羽為何走到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的結局呢?
  • 三國歷史上死的最窩囊憋屈的六個人,其中一個自己都不知被誰殺得
    顏良武藝很高,是三國時期一流高手,他死在關羽刀下純屬關羽投機取巧!顏良有多厲害?曹操和袁紹打仗時,顏良在陣前耀武揚威,曹操手下猛將徐晃夠牛吧,在顏良手下打了20回合就跑了,許褚愣是沒敢出頭,顏良武藝和文丑不相上下,趙雲曾經和文丑大戰幾十回合不分勝負!顏良死在關羽刀下是因為關羽不按套路出牌,顏良斬了幾個曹營大將之後,關羽騎馬直取顏良,顏良還在問「來者何人?本將不殺無名小卒」!
  • 三國死得最慘的十大名將,張飛落榜,魏延第六,第一是呂布剋星
    沒錯,張飛雖然是死於自己人之手,但是他淪為這樣的結局,可以說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為何如此說呢?很簡單,當時張飛死後,營中都督報告劉備之後,劉備當場就說了這樣四個字,「噫,飛死唉!」因此綜合來看,張飛的死並不算慘,而在張飛死後,他的兒子都做上了侍中、尚書僕射、即使是蜀國滅亡之後,張紹仍然被曹魏封列侯。而他的兩個女兒也是蜀漢的皇后,同時由於劉禪關係他的兩個女兒皆得以保全。因此,張飛絕對不算三國時期死得最慘的名將。  而在三國時期真正死得慘的名將,只有以下十位。  第十名:陳武  說到陳武,或許很多小夥伴根本就沒有聽說過,他真的算是名將?
  • 三國名將,關羽不敢和他爭鋒,活著橫行三國,死後被民間封「神」
    但劉表也容不下甘寧,因為劉表之所以統治荊州,就是因他跟荊州豪強勢力聯了手。 而甘寧雖立志當大丈夫,可身上的江湖氣十分重,兩方氣質就不一樣。 且劉表也早已失去了銳意進取的心,甘寧很快便發現了這點,所以甘寧就依靠了黃祖。
  • 三國一位名將,關羽不敢跟他爭鋒,活著是橫行三國,死後稱「神」
    但劉表也容不下甘寧,因為劉表之所以統治荊州,就是因他跟荊州豪強勢力聯了手。而甘寧雖立志當大丈夫,可身上的江湖氣十分重,兩方氣質就不一樣。且劉表也早已失去了銳意進取的心,甘寧很快便發現了這點,所以甘寧就依靠了黃祖。
  • 探究三國真相:關公不用青龍偃月刀!赤兔馬並非絕食而死?
    三國裡的關羽為什麼這麼強?因為他是個穿越人物!
  • 盤點三國時期的奇葩野史 馬忠殺了三國一半名將是真的嗎?
    相較其他歷史朝代,三國的歷史時間並不長,但這不足百年時光的三國時代,卻是風雲激蕩,英雄輩出,至今人們對三國歷史仍然津津樂道。我有時候在網絡上查看三國歷史,會經常發現一些很無釐頭甚至於很奇葩的說法,這些說法姑且也可以看成是野史,不過基本上都是咱們現代網友們的腦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