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不死,便無三國,法正到底有多厲害?

2021-01-19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法正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為何會有人說法正不死,便無三國,法正到底有多厲害呢?

翻開史書,查看法正的履歷,這個人不簡單,史書上說他善於奇謀,被陳壽稱讚為可比曹操帳下的程昱和郭嘉。

漢中之戰是曹操第一次敗於劉備,當得知漢中之戰是法正出奇謀斬殺夏侯淵時,說到我就知道劉備哪有那麼大能耐,原來背後有法正這個高手在教他,又說「吾收奸雄略盡,獨不得法正邪?」就是說我曹孟德把天下英雄差不多都招完了,怎麼就缺了法正呢?可見法正這個人物的厲害,連曹操都夢寐以求想要得到他。

在曹操看來,如果沒有法正,自己肯定不會敗於劉備之手。

夷陵之戰劉備東徵伐吳慘敗而回的時候,諸葛亮發出感慨:"若法孝直還在,便能夠制止主上東徵;就算不能制止,若隨行東徵,一定不致大敗而歸。"

在諸葛亮眼中,法正是能勸說劉備不要伐吳的最佳人選,因為劉備肯聽法正的話,退一步說就算法正阻止不了劉備伐吳,法正跟著劉備,憑著卓越的軍事眼光和戰術,劉備也一定不會遭遇大敗。

法正善奇謀,深受劉備信任和敬重。劉備進位漢中王,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

連曹操、劉備和諸葛亮都非常欣賞的法正,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劉備集團頂尖的智囊

前文講過法正善奇謀,孫子兵法雲「攻其不備出其不意」,看來法正是深得兵法的一個人,擁有獨特的戰略眼光,也有令人驚奇的戰術。

拿漢中之戰來說,當時曹操拿下漢中,沒有趁機攻打益州,劉備還沉浸在拿下成都的喜悅當中,這時的法正看到了戰機,法正認為曹魏方面肯定是有內部動亂,加上夏侯淵、張郃等人的才能並不足以守住漢中,力薦劉備出兵攻佔漢中。這一招高明在哪,劉備集團經過數年的時間才拿下益州,本應該休養生息,但法正看到了戰機,拿下漢中才可以高枕無憂。並且闡述了奪取漢中的意義,上,可以討伐國賊,尊崇漢室。中,可以蠶食雍、涼二州,開拓國境。下,可以固守要害,是持久的戰略。聽完法正的這一戰略規劃,劉備再也顧不上休養生息了,直接同意出兵。

漢中之戰的關鍵進程定軍山之戰中,與夏侯淵在定軍山相持時,法正又獻聲東擊西之計,猛攻張郃來讓夏侯淵分兵救援,趁機削弱夏侯淵,火燒圍角的策略讓夏侯淵暴露出缺點後,又果斷表達「可擊矣」,讓黃忠衝殺在前,在敵軍前部斬殺夏侯淵,拿下關鍵的勝局,從此讓劉備佔據此戰的主動權。

從戰略到戰術,法正奇謀可謂是一環接著一環,法正接連不斷的奇謀,才是劉備取勝的關鍵!在劉備的集團裡,劉備得到法正後,把他當做自己的謀主,上一個謀主級別的龐統已於兩年前戰死在雒城,讓劉備傷感不已。

諸葛亮眼中能讓劉備展翅翱翔的肱股之臣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的時候,與諸葛亮促膝長談,交往密切,讓關羽和張飛心存不滿,為此劉備解釋道:得孔明如魚得水。

那麼劉備得到法正就像是雄鷹得到可以展翅翱翔的羽翼,法正就是這樣一個存在。

法正這個人性格睚眥必報,掌握大權後,曾經對他有過小恩惠的人都受到他的照顧,他有過小矛盾的人都加以報復,擅殺毀傷己者數人。有人向諸葛亮告發,希望他能夠稟報劉備,不要讓法正作威作福。諸葛亮是這樣回復的,當初主公劉備在荊州公安的時候,害怕北面曹操強盛,擔心東面孫權威逼,身邊又恐懼孫夫人生變,當時的情景真是進退兩難狼狽不堪。法孝直成為主公的輔佐後,使主公展翅飛騰,不再受人制抑,如今怎麼能禁止法正不由自己的意氣辦事呢?

諸葛亮與法正兩人,雖說二人志趣不同,但都能以大義為重互相取長補短,諸葛亮常常驚奇法正的智術謀略,在諸葛亮北伐的過程中如果有法正的加入,北伐成功的可能性是不是更大些呢!

法正在劉備拿下漢中稱漢中王的第二年就去世了,為此劉備為法正之死一連痛哭了幾天,如龐同劉備痛惜龐統一般,一提到龐統就流淚悲傷。法正在世時就被任命為尚書令、蜀郡太守、護軍將軍,不出意外的話法正將是日後劉備重點的託孤對象,而不是後來的李嚴。法正死後被追諡為「翼侯」,作為劉備時代唯一一位有諡號的大臣,也可見法正在劉備心目中的地位。

法正除了奇謀外,更是個善於洞穿人心和溝通的高手

我們看法正更多的時候是看重他的奇謀劃策,還有一點更重要的是法正善於揣摩領導的心思和極善於溝通的高手。為何這麼說呢?有這麼幾件事可以看出一二

1.法正勸說劉備禮遇許靖。許靖是東漢末年頗負盛名的一位名士,也就是個名不副實的士人。在宦海浮沉多年後,流寓成都,做了劉璋的部下。劉備攻成都時,許靖作為蜀郡太守,不率眾堅守城池,卻企圖越城投降。因被人發覺,逃跑未成,劉璋忙著抵抗,暫時沒有取他的老命。劉備入成都,鄙薄許靖的為人,最初想棄而不用,法正勸說道:「天下有得虛名而無其實者,那就是許靖了。不過,主公始創大業而棄許靖,而許之浮名,流播四海,世人不知,將認為主公不禮賢才。恐怕應當加以敬重才好,以便爭取天下人士來歸。」法正為劉備博得禮賢下士的美名。

2.為劉備解決拉攏益州豪強大族的關係。當時孫夫人已離開劉備回到東吳去了,劉備孑然一身,為劉備解決婚姻問題,手下勸劉備迎娶劉璋舊將吳壹之妹吳氏,但吳氏是劉璋已故兄長劉瑁之妻,劉備認為自己與劉瑁同族,這麼做有違禮法,這時法正又出來說話了,他說:「要論親疏,總比晉文公與子圉的關係要遠得多吧!」原來,春秋時「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乃是晉懷公子圉的親伯父。當初子圉在秦國作人質,曾娶秦國宗室之女為妻。後來子圉潛逃回國,並被立為晉國國君,而其妻留秦未走。重耳準備回國奪取侄兒的寶座,遂親赴秦國求借援兵。秦國又送幾名宗室之女與重耳為妻室,其中就有那位侄兒媳婦。重耳礙難接受,他的隨從勸他說:「別人的國家您都想攻伐,何況其過去的妻子!」為了爭取秦國的支持。重耳也就坦然把侄兒媳婦擁入懷中。秦穆公大喜,遂出兵支持重耳返國殺死侄兒自立。就這樣,春秋時期又增添了一位著名的霸主。

其實,劉備此時的情況,與昔日的重耳並不完全相同。重耳是處於山窮水盡之際,不「廢禮行權」就沒有出頭之路。而此刻的劉備,雄跨二州,氣象開闊,並未到達不娶此女,就活不下去的地步。不過,劉備自來從善如流,既然群下都說無傷大雅,他頓時心中釋然。

3.法正避箭的故事。漢中之戰的時候,形勢不利應當退讓避箭,劉備大怒不敢退,手下無人敢去勸阻,箭矢如雨,法正竟然跑到了劉備前面,與劉備共進退,劉備讓法正避箭,法正確說主公冒著箭雨親自上陣殺敵,何況我呢?於是劉備才和法正一起撤退,現身說法往往更有效,也只有法正才能在緊急關頭勸說劉備。

最後法正若不死,能改變三國的局勢嗎?

法正是劉備集團不可或缺的一個謀主級別的英才,但就算法正不死,也很難改變三國的局勢。

法正是在公元220年也就是劉備拿下漢中的第二年去世的,那一年關羽丟失荊州,兵敗身亡,劉備集團損失不小,荊州的一切從此姓孫,不再姓劉。

法正在那一年像是消失了一般,史書上並沒有任何的記載,只是記載了法正與關羽在同一年死亡的。

從此魏蜀吳三方,劉備集團成為實力最弱的一方,兩年後的夷陵之戰更是讓蜀國大傷元氣。

在公元220年發生了很多事,三國的局勢過於複雜多變,東吳為了奪取荊州背棄盟約,與曹操結盟,截殺關羽。劉備集團始料不及,由此可見就算最頂尖的謀士也不可能事事都在掌握當中。

赤壁戰敗後,曹操曾感慨若郭奉孝在,自己不會遭遇如此大敗。

漢中之戰,法正助劉備打敗曹操,實力達到頂峰,這時形勢所變,曹操不會一直佔據著好運,劉備也不會一直黴運傍身。

劉備不聽勸阻一意孤行東徵伐吳,結果遭遇慘敗,所以事後諸葛亮才嘆息:法孝直如果在世,一定能勸阻主上,使他不進兵東吳,即使進兵東吳,也不會遭到如此慘敗!」

綜上:法正確實是一個可以改變天下格局的厲害謀士,他助劉備拿下益州和漢中,讓劉備成為實力超越東吳趕超曹魏的第二大實力派,打破了魏強蜀弱的局面,但就歷史的進程來說,一個人的作用實在有限,諸葛亮逆勢而為,多年北伐,也只能換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悲壯,而換不來興復漢室還與舊都的目的。法正在三國歷史上留下短暫輝煌的一筆,如果不早死,三國歷史必定是另一番局面。

相關焦點

  • 「法正不死,便無三國」,三國時期的法正究竟有多厲害?
    從這個角度說,法正的確影響了三國的歷史。法正是陝西眉縣(當時的扶風郡郿縣)人,二十多歲的時候趕上了大饑荒,為了能夠填飽肚子,他逃難到了當時比較富庶的益州,投靠了益州大boss劉璋。在益州混了很長時間後,法正才被任命為縣令,後來又謀得了軍議校尉的職務。這個時期的法正,不僅沒有被劉璋重用,在陝西老鄉群體中名聲也不太好,大家認為他的品行有問題。
  • 有人說法正不死,便無三國,法正到底有多「恐怖」?
    歷史上總有很多特別傳奇的人物,就算這些人已經去世上千年,依舊有人在猜測和假設各種如果,尤其是關於三國的歷史,假設實在太多,有人說郭嘉不死,便無三國,有人又說法正不死,便無三國,可事實上真的如此麼?正是有了法正的幫助,劉備才能夠順利取得一小步的成功,從這件簡單的事情來看,我們會發現法正存在兩個特點,一個是比較有遠見,看人比較準,他看得出跟隨劉備會更有前途,但是另外一方面又反映出來法正這個人其實不夠忠誠,原本跟隨劉璋,因為自己要跳槽就出賣劉璋,這樣的人人品顯然是有一些問題的,這一點從後來法正的很多行為也能看出來。
  • 法正不死,便無三國,劉備首席謀士有多「恐怖」?
    法正原本只是益州的一個小官吏,如果不是碰上了劉備,估計歷史上不會記載他這號人物,可就是遇到了劉備,他的才能得以施展,最終幫助劉備成就了三分天下的霸業。有人說「法正不死,便無三國」,這句話一看或許過於誇大了,三國有沒有除了劉備曹操和孫權外,少了誰估計都還會存在。但這句話另外一面意思正是說明法正的作用大,能力強。那麼法正到底有多恐怖呢?他對劉備意味著什麼?
  • 如果法正不早逝,三國的歷史將會改寫!
    章武二年(222年),蜀、吳因關羽之死而爆發的彝陵大戰,蜀軍戰敗,退回白帝。諸葛亮感嘆道:"若法孝直還在,便能夠制止主上東徵;就算不能制止,若隨行東徵,一定不致大敗而歸。"法孝直何許人也,能讓諸葛亮如此感慨,法孝直便是法正,蜀漢三大謀臣之一,與諸葛亮、龐統並駕齊驅,單憑軍事謀略上,可以說法正勝於諸葛亮。
  • 《三國》法正:侍君術的最高境界的體現者!
    【出處】《三國志》法正傳 裴松之注文【原文】先主與曹公爭,勢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無敢諫者。
  • 法正在三國名氣不大,卻讓諸葛亮都敬他三分,他有什麼過人之處
    三國的知名人物實在是太多了,很多人的光芒都被掩蓋住了,今天要說的就是一個因為英年早逝而被人們忘懷的有識之士——法正。當地的太守知道法正名氣非常大,非常有誠意地邀請他去做官,誰知法正一口回絕,他給出的理由非常任性:我要是想做官,主動送上門去你們就會搶著要我,如今我不願意做官,誰請我都沒用。"此話一出,人們都知道了法正的高傲,再也沒有人敢惹這個"大爺"。
  • 《三國群英傳8》龐統法正馬良登場
    近日,《三國群英傳8》官博發布了龐統,法正,馬良的角色立繪和武將技。龐統,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僅三十六歲,追賜統為關內侯,諡曰靖侯。葬於落鳳坡。
  • 諸葛亮和龐統,法正,荀彧,荀攸,程昱,張昭,魯肅,陸遜誰牛?
    百年三國,半部謀略。三國謀士命不好,生在亂世,本已是「杯具」,但他們沒有一個不各顯神通,以奇策妙計來定天下。最具代表性者,自然是諸葛亮,此外還有龐統、法正、荀彧、荀攸、程昱、張昭、魯肅……其中任何一個人,都是足以為國師的大才。那麼,誰才是三國裡最牛的那一個呢?
  • 《三國群英傳8》龐統法正馬良武將技新立繪公開!
    今日(12月10日),《三國群英傳8》官博曝光上期猜武將立繪活動的答案,並公布對應的武將技。龐統,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特殊限制:撤退光環一場戰鬥只能使用一次法正,字孝直。扶風郿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原為劉璋部下,劉備圍成都時勸說劉璋投降,而後又與劉備進取漢中,獻計將曹操大將夏侯淵斬首。法正善奇謀,深受劉備信任和敬重。
  • 《三國志戰略版》法正加強後怎麼樣 新版法正戰法解讀陣容搭配
    在16號的更新中,法正自帶戰法的治療量大幅提高,被視為笑話的抵禦效果變成了穩定減傷,同時有概率使隊友免疫控制,法正好像又站起來了,蜀智弓似乎又能重連了。減傷效果受智力影響不大,但好在基礎數值高,無寶物蔡文姬的減傷大概在35%。我們都知道,「使敵方造成傷害降低」和「使己方受到傷害降低」這兩種減傷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語的,這種「使己方受到傷害」降低的效果更為強大。3.免疫有40%概率使下次受到控制時免疫,受智力影響。
  • 【率土之濱】法正搭配新思路--孫法呂
    該技能兼顧輸出與控制效果,且有效範圍保證群呂直接從我方大營攻擊至敵方大營,該自帶技能的高額傷害率確定了群呂可以擔當起一支隊伍的單核輸出位,因此群呂常見於群呂春華甄洛隊以及配合將孫權替換春華的混弓隊,然而其自帶戰法為主動技能,容易受到控制技能影響,並由於技能機率不穩定造成傷害的不穩定,此外群呂布最大的弱點在於其謀略(zhishang)加成僅有0.37,造成被法系隊伍日常爆頭的情況,由於其高額的物理加成
  • 法正依仗功勞,連續殺害數人,為何連諸葛亮都管不了
    法正依仗功勞,連續殺害數人,為何連諸葛亮都管不了文/武品文史劉備在取得荊州和益州建立蜀國之後,因為法制不健全,讓剛建立的蜀漢內憂外患,這時就迫切需要一部能「內修政理」法律,而擁有曠世之才的諸葛亮,研修了一部什麼樣的法律呢?
  • 孫策不死,便無三國,孫策到底有多「恐怖」
    ,但是由於孫策早亡,所以孫權才繼承兄業,並最終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對於此,有人說了「孫策不死,便無三國」,那麼孫策到底有多「恐怖」呢?孫策有多恐怖?孫策是孫堅的長子,成年後的孫策就跟隨孫堅徵戰沙場,後來孫堅在攻打荊州時,被劉表手下將領黃祖射殺,時年17歲的孫策搶回了父親屍體,並將其葬於曲阿。之後,孫策便來到壽春依附於了袁術!
  • 定軍山之戰:功勞最大的不是黃忠,而是法正
    劉備方參戰將領主要有張飛、馬超、趙雲、黃忠、法正、黃權等,曹操方參戰將領主要有夏侯淵、曹休、曹真、曹洪、張郃、徐晃、郭淮等。此戰劉備佔據漢中,領土得到擴張,進而稱王。對於漢中之戰來說,是一場持續兩年之久的戰役。因此,這場戰役也包含了一些細分的戰鬥,比如下辨之戰,漢水之戰等。其中,就本文所要說的定軍山之戰,也是漢中之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 法正獻計斬妙才,上將夏侯淵之死,漢中讓曹操心疼到滴血
    張魯,三國的洗腦大師,終於還是抵抗不了曹操大軍的攻勢,向其投降。 這投降一下不打緊,劉備集團可慌了神。張魯的地盤是漢中,漢中歸了曹操,那麼之後曹操若率大軍前來,益州豈不是束手束腳?
  • 三國殺:國戰最強輔助法正登陸遊戲,一人撐起蜀國門面!
    今天手殺菌登陸遊戲的時候突然看到了郵件,激活碼是【國戰法正來了】。作為國戰狂熱愛好者,小編趕緊去看了一下國戰法正的技能是什麼。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強度也太逆天了吧!簡單來說只要蜀國有法正,那麼就可以用兩張牌換一個技能。技能池有:咆哮、武聖、狂骨、龍膽、烈弓、鐵騎,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國戰法正吧!國戰法正,勢力:蜀,體力:1.5勾玉。
  • 三國最令人惋惜的五位謀士,龐統僅排最後,第一比賈詡還毒
    三國最令人惋惜的五位謀士,龐統僅排最後,第一比賈詡還毒今天我們並不是以一個謀士的成就而排名的,單單是以才華來論。看看三國中誰才是最令人惋惜的五大謀臣,其中也有很多我們熟悉的,其中龐統僅排在最後,第一名比賈詡還要毒。
  • 法正的名氣為何這麼低?只是因為他的性格原因嗎?
    法正,字孝直,扶風郿人,名士法真之孫。法正出身於學者世家,他的士族可以說是正統的「三輔之士」,自幼多才的法正自然也希望可以一展抱負。
  • 三幻:法正張遼陣容竟如此強悍,無奶媽11回合鏖戰花鬘呂布
    但是近日一套法正張遼陣容卻顛覆了老賊這一看法,沒奶媽還鏖戰到11回合。 另外法正、諸葛亮、趙雲激活了法正的【蜀之謀主】羈絆可以讓蜀國武將怒攻獲得20%的吸血效果。
  • 黃忠有多厲害,殺超一流猛將夏侯淵,為什麼只用了一刀就解決了?
    黃忠斬殺夏侯淵,是拼的智謀,並不是武藝多厲害。夏侯淵在潼關之戰和馬超交過手,是在許褚裸衣戰馬超之後,曹操見馬超騎著馬往來如飛,說了句:馬兒不死,我死無葬身之地。夏侯淵收兵回定軍山後,黃忠和法正查看地形,看見定軍山西邊有一座山,比定軍山還要高,二人商量好晚上奪取了這座山,黃忠佔據高山,夏侯淵那邊的情況就看得清清楚楚,這下夏侯淵不淡定了,他一定要把那座高山奪回來,於是下了定軍山向黃忠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