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被殺後,大功臣呂蒙為何突然就死了?原因很簡單!

2021-03-05 豫章談歷史

公元219年,關羽發動了著名的襄樊之戰。此戰前期,關羽圍曹仁、降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曹操為了躲避關羽的鋒芒都想遷都,可是隨著徐晃的加入,關羽逐漸呈現敗勢,此時,呂蒙陸遜趁關羽後方空虛,白衣渡江,奪取了荊州。而關羽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終於敗走麥城,被東吳小將馬忠生擒。可是,讓我們感到奇怪的是,擒殺關羽的大功臣呂蒙,在建立大功後,卻突然死去了,這到底怎麼回事呢?

在《三國演義》第七十七回中,呂蒙白衣渡江襲了荊州,然後捉了關羽。孫權在殺了關羽後盡收荊襄之地,犒賞三軍,設宴大會諸將慶功,置呂蒙於上位。孫權稱讚呂蒙曰「孤久不得荊州,今唾手而得,皆子明之功也。」於是孫權親酌酒賜呂蒙。呂蒙接酒欲飲,忽然擲杯於地,一手揪住孫權,厲聲大罵:「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當追呂賊之魂!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孫權大驚,慌忙率大小將士,皆下拜。只見呂蒙倒於地上,七竅流血而死。眾將見之,無不恐懼。

而在新版電視劇《三國》中,呂蒙之死更是充滿了玄機。他竟然是被毒殺的,而這個下毒之人竟然是東吳之主孫權。而孫權毒殺呂蒙的原因,我們可以從張昭對陸遜的一段話裡看出端倪。張昭是這麼跟陸遜說的:「主公讓大都督去奪荊州,拿下荊州不要傷害關羽,大都督一意孤行,把東吳逼入危難之中,他的死也算上天報應吧。」所以說,在該劇中,呂蒙為何而死,我們大意可以推斷出,呂蒙是違抗君命,所以被孫權毒殺。

可是,上面兩種說法,顯然是漏洞百出,難以服眾。首先,按小說中說的,鬼魂附體,顯然是羅大大的為了突出關羽的英雄氣,而用的藝術誇張手法。在現實中是不可能有亡魂索命之事。那我們再想一下,如果真有亡魂索命,關羽為何不除掉東吳之主孫權和襲擊荊州的另一個主要實施人陸遜。要知道,此時孫權和陸遜,正當壯年,不但是殺他的主謀,還是未來蜀漢最大的威脅。可呂蒙卻是體弱多病,顯然活不了幾年的。所以,小說就是小說,當不得真。

而電視劇《三國》中的解釋,更是站不住腳。根據《三國志·吳書·呂蒙傳》中記載:呂蒙病重時,孫權把呂蒙接到內殿,並且下令在國內招募醫者,有能治好呂蒙病的人,賞賜千金。由此可見,孫權對呂蒙的重視程度,而熟悉三國的都知道,呂蒙是孫權一手提拔起來的將領,而呂蒙作為一名成熟的將領,也不可能為了一時痛快做出違背軍令,危害國家之事。

實際上,呂蒙之死,原因並不複雜。因為呂蒙體弱多病的事情,在當時並不是什麼秘密。所以才有「蒙常有病,乞分士眾還建業,以治疾為名。羽聞之,必撤備兵,盡赴襄陽。」要知道,如果不是呂蒙常常有病,關羽怎麼會中計,撤掉守兵,全部開赴襄陽。所以說,呂蒙之死,完全是因為積勞成疾,再加上染病在身,突然去世也很正常。

本文是小編對三國史的一點淺談,權當茶餘飯後的談資,不喜忽噴,也非常希望評論區能留下您的墨寶,供小編學習進步哦!謝謝您的觀看!

相關焦點

  • 關羽敗走麥城生擒被殺後,呂蒙和曹操為何都離奇死亡?
    千百年以來,帝王將相的墓成了盜墓賊覬覦的對重點目標,原因很簡單,這些人的墓中有大量的陪葬品,有時盜一座墓,便能一夜暴富。當然,凡事都有例外,三國時的關羽墓千百年來卻從沒被盜過,這是什麼原因呢?關羽之所以會敗走麥城生擒被殺,罪魁禍首是呂蒙。
  • 三國時期,呂蒙殺了關羽後為什麼自己也死了,答案讓你意想不到
    提到呂蒙,我們就會想起他殺了關羽,奪了荊州。呂蒙是東漢末年的名將,《三國志》有記載呂蒙擊敗關羽,奪取荊州後,使東吳的疆域擴大了。一千多年前,曹操、關羽和呂蒙都是當時的大人物。奇怪的是,關羽被呂蒙殺了之後,曹操和呂蒙也跟在他身後相繼上了西天。
  • 關羽戰死沙場後,呂蒙和曹操為何也相繼離世?
    孫權早就不滿劉備,更不滿關羽拒絕他的聯姻政策,和東吳大都督呂蒙商議後覺得成功率很高,果斷答應曹操的請求,讓呂蒙全權負責此事。此時關羽已經攻克襄陽城,4萬大軍把樊城圍得水洩不通,樊城內人馬睏乏,甚至出現了不少叛軍。關羽為了加大攻勢,特意從荊州邊境抽調了原本就不多的守軍支援樊城戰事,這給了呂蒙可乘之機,呂蒙果斷攻佔荊州後斷了關羽的糧道。
  • 關羽被殺是孫權的意思,還是呂蒙自作主張?
    正史上孫權並沒有告訴呂蒙不得殺關羽,甚至在孫權看來,關羽是非殺不可的。要知道呂蒙只是一個將軍,若是他抓住關羽之後,肯定也不敢輕易做決定的。畢竟這個人是劉備的好兄弟,是蜀漢的第一大將。若是擅自殺了這樣的人,勢必會導致東吳和蜀漢的決裂。所以,在殺關羽之前,呂蒙肯定是會有和孫權商議的。呂蒙殺關羽是得到了孫權的授權的。
  • 關羽敗走麥城,呂蒙為何執意要殺他?是私人恩怨還是孫權授權?
    當中關二哥更是忠義兩全,神勇無敵,人稱武聖,可關羽的下場不免令人所遺憾。 當初荊州失守,敗走麥城,就淪為呂蒙的刀下魂。問題是孫權多次嚴令不得殺關羽,可大將呂蒙抓住他後,為什麼不聽主公旨意,痛下殺手呢?是否因呂蒙跟關羽有仇?
  • 呂蒙究竟因何而死?慶功宴上關羽追魂一說乃無稽之談
    呂蒙便是吳國不可多得的傑出人才,自出場以來,屢立奇功,最讓人讚嘆的事跡非「白衣渡江」莫屬。而他的死因也一直為人津津樂道,原因就是呂蒙是在關羽死後不久病發身亡的,有人說這是慶功宴上關羽來「索命」了。但無論從歷史角度,還是科學角度,我個人都不贊同這種觀點。
  • 關羽敗走麥城為何呂蒙執意要殺他?是私人恩怨還是孫權授權?
    三國時期的歷史有不少朋友都是非常感興趣的,如果說起這個時期的歷史有多少人都知道關羽是大家都特別佩服的一個將軍,而在他失手,荊州敗走麥城的時候卻被呂蒙所殺死,有很多人都了解到孫權曾經多次說過不能夠殺關羽,但是呂蒙然殺死了他,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東吳呂蒙殺了關羽,為何沒有能留名青史?
    當時的呂蒙已經是東吳的大都督,他取代了魯肅以後,正值壯年。如果真的有本事的話,那就主動找曹魏的麻煩,這個時候的曹操正在跟劉備爭奪漢中,其實是北伐的最好時刻。孫權也的確前往合肥北伐,可是情況有些差強人意。孫權所帶的十萬人馬,居然打不過張遼八百人。當時的呂蒙也在場,如果他真的有本事的話,這場仗會打成這樣嗎?
  • 呂蒙之死
    關羽不曾防備,被呂蒙兵不血刃奪了荊州,關羽在重新奪取荊州無望的情況下,敗走麥城,最後兵敗被殺。呂蒙自然是立了大功,要知道自從劉備借了荊州之後,一直佔據不還,周瑜和魯肅倆人,到死都沒看見荊州回歸,到了呂蒙這裡,幾次攻打,未見成效,最後用計奪回了荊州,孫權聽到消息之後,開懷大笑,要重賞呂蒙。
  • 關羽分明殺不得,為什麼呂蒙執意要殺,是因為私人恩怨嗎?
    執意要殺關羽的,正是孫權。因為:關羽不除,孫權在荊州就安穩不了。要殺關羽的,是孫權219年,關羽北伐襄樊,與曹軍大戰。對南郡覬覦已久的孫權、呂蒙,趁虛而入,呂蒙」白衣渡江「,公安傅世仁、江陵糜芳不戰而降,呂蒙迅速奪取了公安、江陵。關羽聞訊,迅速回師。沿途,關羽派信使與呂蒙聯絡。呂蒙熱情招待關羽的使者,並讓關羽軍家屬寫信報平安。這一招夠狠!
  • 孫權強調關羽殺不得,為什麼呂蒙執意要殺,是因為私人恩怨嗎?
    ,孫權思考了許久後,就下令殺了關羽。《新三國》這是一部電視劇,劇中講到孫權下令派人前去偷襲荊州,而呂蒙一心想要殺關羽來立軍功且揚名立萬,所以在孫權下令的時候,呂蒙就快速地拿下了荊州,然後準備追擊敗走麥城的關羽,而這個時候陸遜就向孫權建議,最好是不要殺掉關羽,因為這個舉動必然會讓招致劉備的報復,而孫權當時也覺得陸遜的話十分的有道理,所以就派人下令給呂蒙,而當使者來到了呂蒙的營帳的時候,呂蒙已經猜出了孫權的目的
  • 孫權為何要謀害呂蒙?大都督權力到底有多大?呂蒙不是周瑜的親信
    權大驚,慌忙率大小將士,皆下拜。只見呂蒙倒於地上,七竅流血而死。---《三國演義》這是仇上加仇啊,周瑜不僅在才能上輸給了諸葛亮,在情場上也輸給了諸葛亮。最後周瑜被諸葛亮給氣死了,呂蒙當然要為周瑜報仇雪恨。找不到諸葛亮,那就找關羽。這傢伙一天到晚也挺狂的,除了捋鬍鬚,啥正事兒也不幹。
  • 呂蒙白衣渡江,殺死關羽這麼好的戰績,為何卻沒有名留千史?
    三國人物之中,武將如雲,如關羽張飛之流不勝枚舉。其中,關羽更是被認為是中國的「武聖」。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傳奇人物,卻最終死在了一個名氣遠遜於他的人物手中,那就是呂蒙。公元219年,呂蒙「白衣渡江」,一戰擊敗關羽,使其丟失荊州,最終死於東吳之手。
  • 關羽丟失荊州,難道只是大意嗎?看看孫權和呂蒙的準備有多好
    孫家對呂蒙有知遇之恩,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或者大多數在死前,做些對家族,對主公有益的事情。呂蒙一直抱有疾病,也是這個原因,矇騙了關羽的細作,讓關羽大意,發兵徵討曹操,完成隆中對的軍事計劃。呂蒙的病情,一時半會死不了,所以抗著病軀,襲取了荊州,最終暴病而死。至於那些黑關羽性格,還有什麼的,其實都是文人為了解讀得更精彩,所以胡亂瞎說,吹噓的。
  • 大意失荊州才讓關羽身亡?三國關羽敗走麥城後喪命並非如此簡單
    ,在臨沮為吳將呂蒙所殺,一代名將就此隕落,令人唏噓不已。關羽為何會兵敗被殺,誰該為關羽之死負責?關羽真的是大意失荊州麼?劉備決策集團誤判形勢。劉備與孫權結盟,拿下益州,聲勢達到頂峰,進位漢中王,封關羽為前將軍,鎮守荊州。荊州的戰略地位不言而喻,向北可威脅許都,向南威脅東吳,更是劉備北出中原的門戶,戰略地位及其重要。荊州是兵家必爭之地,東吳同樣對其垂涎三尺。
  • 有擊殺關羽、全據荊州之功,卻為何沒能青史留名?呂蒙:都怪南宋
    等到這二位去世後,呂蒙被任命為了新一任東吳大都督,接替了魯肅的位置,並成功的佔據了荊州,襲殺了關羽,達成了東吳全據長江的目的,為東吳能成功維持數十年的壽命打下了基礎!自然是降低自己的風險,增加自己的實力,很明顯,當時的蜀漢比曹魏更有威脅,漢中之戰蜀漢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超強實力,接下來襄樊之戰,關羽水淹七軍,更是震動華夏,在這種情況下,東吳自然是認為蜀漢威脅更大,因為蜀漢不僅實力大增,更重要的是,蜀漢有水師,根本不怕東吳水軍,而且蜀漢完全有能力打過長江,這個優勢是曹魏所沒有的。
  • 呂蒙為何在慶功宴上身亡?東吳門閥內鬥應是原因之一!
    呂蒙死的時候應該只有42歲,在三國演義當中,呂蒙是突然暴斃而亡的,而且還是在慶功宴上,這讓很多人也無法理解,因為從歷史的記載來看,呂蒙並沒有其他隱性疾病,突然暴斃,一定是出有因,但接下來也都只是一些猜測和合理的推測。
  • 呂蒙殺關羽、奪荊州是錯誤?完全相反,這是東吳生存的唯一選擇
    為什麼在殺害關羽之後,呂蒙也突然死了?沒有傳說、沒有陰謀,呂蒙就是病死了而已。至於關羽是怎麼羞辱孫權和東吳的,正史和演義差不多,這裡就不再贅述。因此,即使冷靜、斯文如魯肅,也對關於這位暴躁老哥心懷不滿。比如當初他對呂蒙心懷輕視,但當對方提出「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並且「為肅畫五策」後,魯肅立即主動與其結交,深深嘆服。
  • 關羽是怎麼死的?關羽真的如後人說的那麼傳奇嗎?
    那麼關羽是怎麼死的,是怎麼失了荊州?荊州是出入川陝的咽喉之地,是三分天下後的戰略重要之地,如果關羽沒有丟掉荊州,蜀國持有荊州、益州,諸葛亮就沒必要六出祁山,早就平定了中原。赤壁之戰後,劉備得了荊州,任徐庶為軍師,親率大軍入川助劉璋抵禦張魯,實則圖謀川蜀之地,留諸葛亮與關羽鎮守荊州,有諸葛亮守家,無後顧之憂。
  • 關羽被殺的原因是什麼?僅僅是敗走麥城嗎?
    三國時,關羽為孫權所襲,敗走麥城即此」。在中原大戰結束後,當時的蜀已經走向了強盛時期,曹操兵敗退回徐州,元氣大傷;孫權據守江東,雖然赤壁之戰大勝後,但是元氣大傷,江東第一武將周瑜已經死掉,並且當時稱江東是彈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