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毒師衛瓘,是如何連番幹掉三大名將鄧艾、鍾會和姜維的?

2021-02-18 歷史與史記
衛瓘,是殺死三國名將最多的人,他不是用刀劍殺人,而是用計謀,說他是三國最厲害的陰謀家都不為過。三國後期三大頂尖名將鍾會、姜維和鄧艾,皆死於他一人之手,而且死於同一個時間段。

衛瓘出身官宦世家,父親是曹魏尚書,十歲的時候,父親去世了,衛瓘因為有才學,接了老爹的班,做了尚書郎。後來,司馬家族得勢之後,衛瓘很快依附過去,受到司馬昭格外器重。公元263年,鍾會、鄧艾伐蜀,衛瓘以監軍身份隨軍出徵,並親自統兵一千多人。鄧艾偷渡陰平,逼近成都之後,劉禪不戰而降,之後,鄧艾居功自傲,常常指手畫腳,頤指氣使,鍾會憤憤不平。此時,姜維投降了鍾會,但他仍想興復漢室,他決定孤注一擲,挑撥鍾會與鄧艾的關係,令他們自相殘殺,於中取利。鍾會是有私心的人,他手裡有軍隊,有地盤,有糧食,也想當個地方軍閥。

姜維發覺鍾會有異心,於是私底下找到了鍾會,稱願意輔佐他成為蜀中之王,但前面有個攔路虎—鄧艾,必須先除掉他。如何殺掉鄧艾呢?姜維出了一條妙計:先給司馬昭來一道密信,說鄧艾要謀反,司馬昭疑心,必定將鄧艾召回,咱們趁機殺了他。果然,司馬昭收到信之後,狐疑不定,讓鍾會速速捉拿鄧艾,將其用囚車押回京城審訊。這時候,姜維又生一計:不如讓衛瓘去捉拿鄧艾,衛瓘捉住了鄧艾最好,倘若鄧艾反抗,殺了衛瓘,就坐實了謀反的鐵證,咱們正好攻打他。

衛瓘何等聰明之人,他心知肚明,卻又不敢不去,於是帶著一千來號人,連夜到了成都,迅速向各營將領遍發檄文:果然,各營將領無人敢輕舉妄動,第二天,鄧艾還在睡夢之中,就被衛瓘當場捉住了。這時候,鄧艾的親信聞訊而動,紛紛過來質問,衛瓘從容如常,聲稱他會親自寫奏摺,為鄧艾申辯,但現在上頭有令,必須先把鄧艾押到京城。攔路虎已被捉住,鍾會決定謀反。鍾會率軍入駐成都,以替郭太后致哀為由,邀請將領、官員到朝堂相聚。將領、官員一到,鍾會立馬將他們軟禁起來,逼迫他們造反,這時,外面各營士兵得知主將被軟禁,紛紛躁動,準備拿起傢伙,衝進來救主將。鍾會派衛瓘前去安撫,衛瓘點頭應允,準備趁機脫身,這時候,鍾會又擔心衛瓘從中搗鬼,於是又派人追衛瓘。

衛瓘情急之下,裝作生病,他連連灌了幾杯鹽水,嘔吐不止,臉色蠟黃蠟黃的,鍾會親信來到一看,果然一副要死不活的樣子,回去匯報給了鍾會,鍾會大喜。天黑之後,衛瓘故技重施,又寫了許多檄文,下發各營,要求各營聯合起來,剿滅叛賊,各營紛紛響應。天亮之後,衛瓘帶領大軍圍剿鍾會,鍾會手下紛紛倒戈投降,最後,鍾會被殺,姜維及妻兒老小均被殺害。鍾會、姜維已死,按理來說,受冤的鄧艾理應無罪釋放,但衛瓘一尋思,鄧艾被囚,他也有責任,萬一鄧艾獲釋之後,污衊他與鍾會是同黨可咋整。至此,三國大員上將,鍾會、姜維和鄧艾皆死於衛瓘之手。

回朝之後,衛瓘得到了重用,升任司空,兼任尚書令、侍中,權勢日盛。然而,衛瓘結局卻很慘,全家被殺,殺他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晉朝猛女賈南風。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相關焦點

  • 姜維、鍾會、鄧艾三大牛人,居然都死在同一個小人物手裡!
    三國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各路英雄薈萃爭霸天下。三國前期人才湧動,鼎立局面形成之後似乎人才沒那麼多了,但是姜維、鍾會、鄧艾三人絕對稱得上三國後期的名將,可就是這樣三個牛人,居然都死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衛瓘(guan)手裡,實在是令人慨嘆。
  • 衛瓘先後除掉三國三大名將,為何卻死在了一個女人手裡?
    三國後期,有三個非常出名的將領,他們是鄧艾、鍾會、姜維,他們軍事能力非常強,是各自國家的棟梁,不過這麼厲害的三員名將最終卻死在了衛瓘手中
  • 鄧艾是滅蜀第一功臣,為什麼被衛瓘滿門抄斬,衛瓘下場更慘
    他幹了兩件事兒,惹惱了鍾會和衛瓘。一是參考漢朝大將鄧禹的做法,私自以君王的為名,任職了一大批官員,「拜禪行驃騎將軍,皇太子奉車、諸王駙馬都尉。」又「以師纂領益州刺史,隴西刺史牽弘等領蜀中諸郡。」值得一提的是,鄧艾還嘴吐狂言,對蜀漢重臣說:「諸位賴遭某,故得有今天耳。若遇吳漢之徒,已殄滅矣。」又妄自尊大地說:「姜維自一時雄兒也,與某相值,故窮耳。」鍾會的職位在鄧艾以上,衛瓘是三軍的監軍,他們對鄧艾驕傲自大、獨斷專行的作法都覺得不滿意,便密奏司馬昭,詆毀稱鄧艾有造反之意,顯現出跡象了。
  • 同樣是滅蜀功臣,為何鄧艾能進武廟72名將,鍾會卻不能進?
    宋朝時期,追諡姜太公為昭烈武成王,並增設古今七十二名將為從祀,這就是著名的「武廟72將」。就宋朝追封的古代名將72人,就有九位出自三國時期。對於這九位名將,分別是諸葛亮、張飛、關羽、張遼、鄧艾、周瑜、呂蒙、陸遜、陸抗,也即蜀漢三位,曹魏兩位,東吳四位。值得注意的是,就鄧艾這位名將來說,之所以能夠進入武廟72名將之中,自然和魏滅蜀之戰存在直接的關係。
  • 鍾會手下三將,一個殺鄧艾,一個殺關羽全家,一個殺鍾會
    公元263年,鍾會伐蜀,手握十餘萬大軍,是主力,在伐蜀過程中,鍾會先後扳倒了諸葛緒和伐蜀第一功臣鄧艾,獨享大功,可惜,最後鍾會本人也被自己手下人幹掉了。 當時,鍾會手下至少有三位大將,都是狠人,這三個人,一個殺了鄧艾,一個殺了關羽全家,一個殺了鍾會本人。
  • 鍾會為什麼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造反?他真的想和姜維光復蜀漢嗎?
    在這種背景下,司馬氏統一三國已是大勢所趨。而「鍾會之叛」正是在這種複雜的的背景下發生的。蜀漢投降後,鄧艾「拜禪行驃騎將軍」,並對司馬昭上表,以伐吳為理由,反對將劉禪送到洛陽。 鍾會、師纂、胡烈等人上書稱鄧艾欲反,司馬昭便讓鍾會和監軍衛瓘收捕鄧艾父子。鍾會派衛瓘先行,自己在景元五年正月十五日達到成都。
  • 神品書法家衛瓘為人陰毒 死於女人之手
    三國時期的衛瓘,書法為神品,但可以說是最陰毒的將領, 鄧艾、鍾會和姜維都死在他手中。衛瓘是曹魏末期和西晉時期的重要的政治人物,曾經與鍾會、鄧艾一起滅掉蜀漢,又幾經波折,設計除掉鍾會和鄧艾兩員平蜀名將。歷史上的衛瓘多以政治謀略而著名,實際上衛瓘還是一位隸書體的書法家,唐朝張懷瓘曾經評價衛瓘的隸書堪稱"神品"。衛瓘一生最大的功業是滅蜀後平定鄧艾和鍾會。
  • 如果鍾會僥倖謀反成功,三國的後續的歷史會怎麼樣發展?
    姜維和蜀軍將領不是真心投降鍾會,是要找機會把鍾會,鄧艾幹掉,恢復蜀漢政權。姜維支持鍾會先幹掉了鄧艾,把鄧艾的人馬都收到鍾會帳下,趁鍾會志得意滿,姜維又鼓動鍾會脫離魏國控制,密謀造反,鍾會正有此意,兩人一拍即合,其實兩人各懷心事,姜維是要趁亂恢復蜀漢,鍾會想得是自己在西蜀當皇帝。
  • 養牛的鄧艾,和鐘鳴鼎食的鐘會,三國末期,二士相爭的局面
    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五丈原,似乎也為曾經波瀾壯闊的三國時代打上了一個句號。再很多人的眼中,有著曹操、劉備、諸葛亮、關羽等人的三國才是三國,他們走後,三國便不再有著往日的激情和。對於看《三國演義》的人是這樣,對於研究三國歷史的人也是這樣,諸葛亮的落幕,不僅僅是他個人了離開,更是一個時代的落幕。然而就在我們所有人都以為三國時代就要悄無聲息地進入司馬氏的時代,突生異變,鄧艾和鍾會這兩位魏國的士子,帶來了不一樣的結果。
  • 鄧艾鍾會手握20萬重兵,為何卻被只有一千兵馬的監軍衛瓘制服?
    東漢末年諸侯割據,最後隨著曹丕,就劉備和孫權的先後稱帝,遂成為蜀吳三國鼎立之勢。其中三國以蜀國實力最弱,也最先被滅亡。 司馬氏滅蜀之戰充滿了傳奇色彩,景元四年(263年),魏將鍾會和鄧艾領兵20餘萬伐蜀,鍾會和蜀將姜維在劍閣對峙不下,魏將鄧艾率領奇兵繞開劍閣,穿越蜀地700裡山川河流,突然出現在蜀國腹地,蜀主劉禪歸降鄧艾。
  • 鍾會鄧艾姜維到底是怎麼回事?
    不讀三國,不識英雄!大家好,這裡是臥仔~ 我想,鍾會、姜維和鄧艾三人的關係,應該從司馬昭伐蜀,鄧艾和鍾會率魏軍攻佔成都一舉滅了蜀國開始說起。
  • 我們該如何評價蜀國後期名將姜維?
    一方面,是因為三國裡名將太多,而這些名將所聚焦的歷史都在三國前期,而姜維所在的後期並不是名將活躍的舞臺;另一方面,作為一個謀反之臣,晉朝時所寫的正史《三國志》,並不敢對姜維有過分褒獎的描寫,也僅僅只是和蔣琬費禕一同列傳,末了題記「姜維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眾黷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而已。但吸引我關注姜維的,正是蜀國滅亡,姜維說服鍾會謀反一事。
  • 歷史故事——三國最悲慘功臣的鄧艾
    沒錯,這位老將就是曹魏的徵西將軍鄧艾,他帶領人馬偷渡陰平,攻下成都,迫使蜀漢皇帝劉禪帶領太子、諸王和大臣六十多人反綁雙手向魏軍投降。不誇張地說,鄧艾是蜀漢最直接的滅亡者,他也因此成為了曹魏滅蜀戰役中的最大功臣。
  • 三國名將鄧艾的死,警示一個什麼道理?
    鄧艾是三國末期最為傑出的軍事家之一,其才能可與諸葛亮和司馬懿比肩。他的死警示了一個道理:無論你有多麼大的功勞,都不要「越權」。這條定律不僅適用於古代,也適用於現代;不僅適用於權力場也適用於職場。鄧艾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他自幼喪父,家境貧寒,還有口吃的毛病,可以說社會出身和個人形象都不怎麼好。但是,他憑藉自己的努力,居然逐漸坐到了徵西將軍,統率大軍與蜀漢作戰。在於諸葛亮衣缽傳人姜維的交鋒中,鄧艾絲毫不落下風,有來有回,成為當時姜維北伐的最大阻礙。景元四年八月,魏軍兵分三路伐蜀,當時已經獨攬朝政的大將軍司馬昭統一調度指揮,鄧艾率兵三萬人,由狄道進軍,以牽制蜀大將軍姜維駐守沓中的主力。
  • 三國後期除了姜維、鍾會、鄧艾、陸抗,羊祜外,還有哪些不為人知但實際能力很強的人 ?
    帶你認識不一樣的三國ID:shuosanguo三國後期除了姜維、鍾會、鄧艾、陸抗,羊祜外,還有哪些不為人知但實際能力很強的人?有這樣一位將軍,無論在在《三國志》還是《晉書》中都沒有為他列傳,然而他的一生卻當真可以算是一個傳奇。
  • 漢末三國,季漢最後的悲壯名將——姜維
    94版三國年輕姜維劇照姜維早期經歷姜維,原是天水冀縣人,因為父親姜冏戰死,姜維被郡裡任命為中郎。94版三國姜維劇照數次北伐,沓中屯田避禍費禕死後,姜維開始獨掌軍權,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維北伐總計大勝兩次
  • 鄧艾和鍾會滅蜀後被殺,鄧艾餘子被殺,司馬昭卻赦免鍾會一家
    公元263年,鍾會和鄧艾伐蜀,鄧艾偷渡陰平小路,迫使劉禪投降,鄧艾拿下成都,立下大功,沒想到卻被殺了。 鍾會率軍十餘萬,收編了諸葛緒的部隊,接受了姜維投降之後,兵力大增,他誣告鄧艾謀反,致使鄧艾被抓,押往洛陽,鍾會又兼併了鄧艾的部隊,這樣以來,手握二十多萬大軍,鍾會膨脹了,試圖謀反,割據益州自立,但他很快失敗被殺。 鄧艾被殺,是因為謀反,鍾會被殺,也是因為謀反,然而,奇怪的是,司馬昭對待同樣謀反的鄧艾和鍾會,態度完全不一樣。
  • 鄧艾:三國中的天才軍事家,為何結局悽慘?
    三國是一個璀璨的時代,這個時代裡誕生了關羽、張飛、呂布、周瑜、陸遜、張遼這樣的絕世名將,他們任意一人放在別的時代都能成為一方巨擘。自關羽這代名將相繼離世後,三國實質上也進入了大後期。這個時代魏蜀吳三方勢力都面臨著人才斷層的問題,蜀漢僅有姜維一個人撐臺面,東吳則有諸葛恪、陸抗支撐,曹魏則是司馬師兩兄弟,鄧艾、諸葛緒、鍾會等少壯派將領。最終曹魏靠著絕對的實力碾壓蜀漢、殲滅東吳完成統一。很多朋友不理解,鄧艾作為親自攻滅蜀漢的將領,又對司馬氏忠心耿耿,按理來說結局應該很好才對。但實際上卻被夷三族,令人想不通!
  • 蜀漢最後的名將是姜維,那麼曹魏、東吳最後的名將都是誰?
    經過諸多戰役,最終只剩下三股勢力瓜分了天下,三股勢力成三國鼎立之勢。其中曹操的魏國實力最強,孫權的吳國和劉備的蜀國勢力次之,三國之間明爭暗鬥多次。蜀國——姜維蜀國劉備討伐東吳失敗,勢力大減。後來諸葛亮休養生息數年,便開始了長達多年的北伐之路,可最終沒有將魏國滅掉,諸葛亮死後姜維成為了蜀國的徵戰的大將軍。姜維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大將,但是在投降蜀國前只是一名小小的參軍。諸葛亮出祁山時,姜維被同伴拋棄,因此無奈只能投降到了諸葛亮的旗下。在諸葛亮手下,他十分的受到重視。諸葛亮死後,他繼承了諸葛亮北伐的道路。魏國討伐蜀國的時候,便只有他一人還在負隅頑抗。
  • 鍾會收編諸葛緒、鄧艾和姜維兵馬,巔峰時期,兵力有三十萬嗎?
    公元263年,發生了一件大事,魏國派鄧艾、諸葛緒和鍾會三路大軍伐蜀,鄧艾率三萬多人,諸葛緒率三萬多人,鍾會率十多萬人,三人合力進攻蜀漢,最後蜀漢滅亡了。 蜀漢滅亡前後,這三路大軍也同力不同心,鍾會先後找藉口,扳倒了諸葛緒和鄧艾,併吞並了他們的部隊,鍾會一下子多了六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