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鍾會僥倖謀反成功,三國的後續的歷史會怎麼樣發展?

2020-12-15 鮮花暢談歷史

鍾會僥倖謀反成功也只是暫時的,不會影響歷史走向,最後還是會走向失敗,因為他不得人心。

鍾會出師伐蜀,司馬昭的謀臣邵悌就擔心鍾會謀反,對司馬昭說:「鍾會志大心高,讓他獨掌大權,滅蜀成功後,他有可能擁兵自立,應該找一個人制約鍾會。」司馬昭對此早有防備,他對邵悌說:「讓鍾會伐蜀是因為他有這個膽量和能力,去了能夠成功滅蜀,等蜀國滅亡了,這些蜀人不會支持鍾會的,鍾會帶去伐蜀的魏國將士,家人都在魏國,等滅了蜀國,這些人想得是趕緊回家,就算鍾會想自立,也沒有人支持他。」司馬昭是很有遠見的,事實也證明了司馬昭的判斷是正確的。

鍾會佔領了漢中,鄧艾偷渡陰平,兵臨成都城下,蜀漢皇帝劉禪在兩路魏軍打擊下,選擇了投降,然後傳命大將姜維,馬上投降,姜維和眾將接到投降詔書,一個個氣的咬牙切齒,拔刀砍向石頭大喊:「寧願戰死,也不投降,」姜維見眾將如此,於是想了個計策,讓眾將假意投降鍾會,然後找機會恢復蜀漢,就這樣姜維率軍降了鍾會,取得了鍾會的信任。姜維和蜀軍將領不是真心投降鍾會,是要找機會把鍾會,鄧艾幹掉,恢復蜀漢政權

姜維支持鍾會先幹掉了鄧艾,把鄧艾的人馬都收到鍾會帳下,趁鍾會志得意滿,姜維又鼓動鍾會脫離魏國控制,密謀造反,鍾會正有此意,兩人一拍即合,其實兩人各懷心事,姜維是要趁亂恢復蜀漢,鍾會想得是自己在西蜀當皇帝。

司馬昭對鍾會的舉動早就心知肚明,蜀國滅了,鄧艾死了,下一步就要收拾鍾會了,司馬昭派心腹賈充帶三萬人馬進入斜谷,自己親率大軍和魏主曹奐一起來到長安,還給鍾會寫了封書信說:我怕你拿不下鄧艾所以帶兵來到長安了。鍾會也是聰明人,馬上明白這是司馬昭不信任自己,趕緊找來姜維商議對策。

姜維說:「君主要懷疑臣下,臣下必死無疑,你要不趕緊行動,鄧艾就是你的前車之鑑。」鍾會於是下決心馬上造反。但怕手下將領不支持自己造反,於是和姜維定下計策,元宵節的時候把魏將都請來,誰敢反對造反就殺了。

元宵節這天,眾將都來赴宴,都以為要慶功呢,沒想到鍾會對眾人說:「郭太后臨死前有遺詔在我這,說司馬昭有弒君之罪,命我們討伐司馬昭。」眾將聽鍾會這麼說都傻了,哪個願意和司馬昭對抗啊,家眷都在人家那呢,鍾會見沒人答應,拔出寶劍正色說道:「誰不服從命令立斬,」眾將只好在詔書上簽了字。但鍾會也看出眾將並不真心跟自己一塊造反,所以雖然籤了字,也不敢放眾將回去,姜維說:「我覺得諸將還是不會服從你,趁早把這些將領都活埋了,」鍾會聽從了姜維的意見,準備坑殺眾將,但事情被鍾會身邊的人洩密了,監軍衛瓘集合沒被扣押的將領殺了進來,把鍾會,姜維都殺死了。

總結:鍾會造反確實像司馬昭說得那樣,沒人真心支持他,姜維是想恢復蜀漢,不是支持鍾會自立,魏國將領更不會跟隨鍾會造反了,把高級將領都坑殺了,即使造反一時成功了,魏國其他將領也不會服從鍾會,等司馬昭率大軍一到,這些魏軍將士馬上會倒戈相向,鍾會還是難滅亡的命運。所以三國歷史不會改寫。

相關焦點

  • 才子鍾會為什麼謀反?司馬昭可待他不薄,只能用兩個字解釋
    鍾繇作為三國時期最頂級的時代精英,他一生中的貢獻,綜合起來有三點:間接幫助曹操消滅袁紹、他的書法成就、他生下了兩個同樣是最頂級時代精英的兒子,大的叫鍾毓、小的叫鍾會。在鍾繇這兩個兒子中,無疑鍾會的知名度最高,而且在歷史上鬧出的動靜也遠大於兄長鍾毓。
  • 三國毒師衛瓘,是如何連番幹掉三大名將鄧艾、鍾會和姜維的?
    衛瓘,是殺死三國名將最多的人,他不是用刀劍殺人,而是用計謀,說他是三國最厲害的陰謀家都不為過。
  • 養牛的鄧艾,和鐘鳴鼎食的鐘會,三國末期,二士相爭的局面
    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五丈原,似乎也為曾經波瀾壯闊的三國時代打上了一個句號。再很多人的眼中,有著曹操、劉備、諸葛亮、關羽等人的三國才是三國,他們走後,三國便不再有著往日的激情和。對於看《三國演義》的人是這樣,對於研究三國歷史的人也是這樣,諸葛亮的落幕,不僅僅是他個人了離開,更是一個時代的落幕。然而就在我們所有人都以為三國時代就要悄無聲息地進入司馬氏的時代,突生異變,鄧艾和鍾會這兩位魏國的士子,帶來了不一樣的結果。
  • 軍事奇才鍾會手握重兵,卻謀反失敗是什麼原因?
    從鍾會的主子司馬昭為他如算命一般精準的預言來看,鍾會根本就不是主子的對手,失敗是必然的。有一點可以肯定,司馬昭早就對鍾會有了剪除之心,無論鍾會反與不反,他都難逃一死! 鍾會同志謀反應該是有原因的,當然也是必須失敗的,原因有幾塊: 1、當時「二士爭功」鄧艾還在,鄧艾的實力和官銜比鍾會高,鍾會是弄不贏鄧艾的,
  • 姜維、鍾會、鄧艾三大牛人,居然都死在同一個小人物手裡!
    三國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各路英雄薈萃爭霸天下。三國前期人才湧動,鼎立局面形成之後似乎人才沒那麼多了,但是姜維、鍾會、鄧艾三人絕對稱得上三國後期的名將,可就是這樣三個牛人,居然都死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衛瓘(guan)手裡,實在是令人慨嘆。
  • 三國時,為什麼司馬昭要殺鄧艾和鍾會?
    有人說司馬昭殺鄧艾和鍾會是因為兩人相互誣陷的結果,也有人說他們被殺是因為功高蓋主的原因,其實看看後來滅東吳的王渾和王濬之間也是爭功,甚至互相告狀也沒有被殺,最終結局非常良好。那麼輪到鄧艾和鍾會的時候,為何是慘澹收場呢?我們一起分析一下。
  • 鍾會為什麼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造反?他真的想和姜維光復蜀漢嗎?
    「鍾會之叛」是司馬昭執政期內遭遇的一次政治挑戰,也是三國後期一件重大的歷史事件。鍾會,字士季,魏國太傅鍾繇之子,「有才數技藝,而博學精練名理」。他為司馬氏政權數立大功,特別是在伐蜀之戰中,滅亡了蜀漢,功勞很大。但是蜀國剛滅,他又轉而反對司馬氏,隨即很快敗亡。
  • 如果鍾會叛變成功,姜維下一步會怎樣做,有可能光復蜀國嗎?
    如果鍾會叛變成功,姜維也沒有機會恢復蜀漢。首先蜀漢的政治基礎己徹底垮掉了,人心向背己很明確。蜀人己不擁護劉禪的政權。 在鞏固蜀地統治的同時,應當派人去聯絡一下東吳。
  • 忠心於曹魏的鐘會能否在《九州劫》中起兵勤王取得成功?
    月半叔帶你品歷史,玩遊戲,你們的月半叔又來了三國這一歷史時期由從劉備、孫權、曹丕相繼稱帝到三國歸晉的所有歷史事件組成,若以諸葛亮的去世作為中點來看的話,後半部分雖然沒有前半部分的盪氣迴腸,但是卻多了許多的宿命感與權謀爭鬥。
  • 五分鐘為你詳解「三國歸晉」的歷史進程!
    三國歸晉的進程其實也是一個漫長的過錯,從263年滅蜀漢到280年滅吳用了17年的時間才使得華夏一統,今天丸子就帶大家看看三國是怎樣一步步歸晉的。(一) 鄧艾、鍾會、諸葛緒滅蜀漢1.263年,司馬昭派鍾會、鄧艾、諸葛緒三路攻蜀,西路鄧艾軍主攻沓中屯田的姜維,中路諸葛緒軍斷姜維後路,東路鍾會軍主攻漢中。
  • 學問上的名士,道德上的小人,司馬昭心腹鍾會真的謀反嗎?
    怎麼面對鄧艾、鍾會這兩個大功臣。學問上的名士,道德上的小人鍾會,字士季,出身於名士「搖籃」的潁川士族名門鍾氏,是三國時期魏國軍事家、書法家太傅鍾繇幼子、青州刺史鍾毓之弟。父親鍾繇在七十五歲的古稀高齡生下幼子鍾會,疼愛異常。
  • 三國殺:鄧艾原畫驚現女版鍾會?武將間原畫臺詞互動你知道哪些?
    三國殺的原畫中,常常會出現一些客串,有些客串出現的非常頻繁,再加上有一些歷史羈絆,因此不少武將其實都是民配的CP。而且這些CP畫師在創作的也心領會神,幫大家設置了不少的彩蛋,一起來看看吧!鄧艾&鍾會在鄧艾的限定皮膚中,大家可以看到右下角有一個白色頭髮雙馬尾的妹子,根據服飾和獨特的白頭髮,不難判斷就是鄧艾的恩怨CP鍾會。
  • 同樣是滅蜀功臣,為何鄧艾能進武廟72名將,鍾會卻不能進?
    在蜀漢滅亡之後,朝廷下詔,以伐蜀之功勞,冊封鍾會為司徒(三公之一),並封縣侯,食邑萬戶。封他的兩個兒子為亭侯,封邑千戶。因此,非常明顯的是,鍾會也是消滅蜀漢的功臣,可是,他卻沒有入選武廟72名將,也即沒能和諸葛亮、張飛、關羽、張遼、鄧艾、周瑜、呂蒙、陸遜、陸抗等三國名將並列。
  • 三國殺:鄧艾原畫驚現女版鍾會?武將間隱藏的原畫臺詞互動你還知道...
    三國殺的原畫中,常常會出現一些客串,有些客串出現的非常頻繁,再加上有一些歷史羈絆,因此不少武將其實都是民配的CP。而且這些CP畫師在創作的也心領會神,幫大家設置了不少的彩蛋,一起來看看吧!
  • 三國歷史之假象劇本:麒麟蜀夢,乾坤重來,破而後立,再興漢室!
    玩《三國志11》戰報 歷史假象之劇本介紹:麒麟蜀夢,乾坤重來,破而後立,再興漢室!時期:公元264年由鍾會率領的魏國大軍滅掉蜀漢之後,鍾會成功謀反,自稱蜀王。假設條件:1.鍾會謀反成功;2.姜維聯絡羅憲,在永安準備復漢;3.鄧艾被逼反叛;4.部分武將沒有死亡,劉禪為俘虜。當大家看到鄧艾直逼成都,蜀後主劉禪舉國投降,蜀漢破滅,姜維身死殉國之時,有沒有感到那麼的一絲悲哀和痛惜?如果當年姜維策反鍾會成功了,那麼蜀漢是否還有最後的一線希望?這一切,都由閣下來決定。
  • 鍾會手下三將,一個殺鄧艾,一個殺關羽全家,一個殺鍾會
    鄧艾本來伐蜀,偷渡陰平小路,滅亡了蜀漢,立下蓋世奇功,毫無疑問是第一功臣,然而,鍾會和監軍衛瓘等人誣告鄧艾謀反,司馬昭隨即下令逮捕鄧艾,鍾會就等這個機會,於是,派監軍衛瓘收捕了鄧艾,將鄧艾父子裝進囚車,押往洛陽。
  • 終於輪到鍾會界限突破了?這波是直接起飛!
    #有你真好#三國殺移動版是一款十分好玩的手機遊戲,非常適合小夥伴們一起開黑!下面就跟隨稻草來更多地了解一下這款遊戲吧!在三國殺移動版中界限突破是遊戲中比較逆天的一個存在。有很多武將都曾經歷過界限突破,比如說所有的標準包武將。
  • 話說鍾氏起源,以及鍾馗,還有鍾會
    當消滅異姓王風潮開始後,有人告發楚王韓信謀反,劉邦會諸侯於陳,有意捉拿韓信。韓信想發兵抵抗,自陳無罪,但又怕事情鬧大,此時,有謀士向韓信獻策,建立,殺鍾離昧「以謁上,上必喜,無患。」韓信與鍾離昧商量對策,實際上就是客氣地要鍾離昧的命,鍾離昧告訴韓信說,皇帝之所以不敢攻打您,是因為我們在一起,「如公若欲捕我自媚漢,吾今亡,公隨手亡矣。」
  • 衛瓘先後除掉三國三大名將,為何卻死在了一個女人手裡?
    三國後期,有三個非常出名的將領,他們是鄧艾、鍾會、姜維,他們軍事能力非常強,是各自國家的棟梁,不過這麼厲害的三員名將最終卻死在了衛瓘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