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幹線鐵路和城市軌道...

2020-12-22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蘇詩鈺

12月16日,國家發改委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發布會上表示,高鐵主要服務於區際出行,新建高鐵時速一般在250公裡及以上;地鐵主要服務於中心城區的通勤出行,時速一般在80至100公裡。目前,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幹線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已經初具規模,截至2019年底,三大區域幹線鐵路營業裡程約2.4萬公裡,路網密度達全國平均水平的2.6倍;城市軌道交通營業裡程近3400公裡,佔全國的61.2%。但相比較而言,市域(郊)等鐵路發展還比較滯後,一定程度上影響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效率。

關於錯位發展問題,孟瑋表示,關鍵是要準確把握好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定位和路網功能,在建設中把握好兩個方面:

在規劃設計上,重點是加強統籌謀劃和方案論證,避免功能錯配導致效率低下。市域(郊)鐵路主要布局在經濟發達、人口聚集都市圈內的中心城市,連通城區與郊區及周邊衛星城、微中心等城鎮組團,重點滿足1小時通勤圈快速通達出行需求,平均站間距原則上不小於3公裡,線路儘可能串聯5萬人及以上的城鎮組團和重要工業園區、旅遊景點等。

在建設標準上,城際鐵路主要承擔城市間經常性、大容量客運需求,線路走向和站點設置要突出對沿線重要經濟據點、人口較多城鎮的覆蓋,建設中技術標準要避免「兩頭化」現象。一方面,避免把城際鐵路建成高鐵。城際鐵路設計速度宜為160—200公裡/小時,如果按時速350公裡標準建設,將使城際鐵路承擔幹線通道功能,難以滿足對沿線重要節點的更好覆蓋。另一方面,避免把城際鐵路建成地鐵。城際鐵路穿越城區路段如果大量採用地下敷設方式和較小站間距,既大幅增加工程造價,又降低運行效率,難以滿足城際快速出行需求。

(編輯張偉)

相關焦點

  • 發改委:擬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城際和市域(郊)鐵路納入...
    以下為文字實錄: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關於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建設.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明確提出,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化,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帶動作用,建設現代化都市圈。
  • 國家發改委談三大區域鐵路建設:避免把城際鐵路建成高鐵地鐵
    國家發改委談三大區域鐵路建設:避免把城際鐵路建成高鐵地鐵 澎湃新聞記者 張若婷 2020-12-16 11:17 來源
  • 中國全面放開市域(郊)鐵路市場準入 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鐵路建設...
    孟瑋介紹,目前,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幹線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已經初具規模,截至2019年底,三大區域幹線鐵路營業裡程約2.4萬公裡,路網密度達全國平均水平的2.6倍;城市軌道交通營業裡程近3400公裡,佔全國的61.2%。「但相比較而言,市域(郊)等鐵路發展還比較滯後,一定程度上影響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效率」。
  • 「軌道上的大灣區」2025年基本建成
    粵港澳大灣區城際和市域(郊)鐵路迎來新的發展風口!國家發改委近日發布了《關於推動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加快發展的意見》,提出重點支持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成渝、長江中遊等財力有支撐、客流有基礎、發展有需求的地區規劃建設都市圈市域(郊)鐵路。
  • 到2025年基本建成軌道上的粵港澳大灣區 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
    1-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基本建成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我國京津冀、長三角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將作為重大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基本建成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
  • 到2025年基本建成軌道上的粵港澳大灣區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信息,我國京津冀、長三角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將作為重大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基本建成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
  • 發改委部署加快三大區域軌道規劃建設 未來五年新開建約1萬公裡
    ,全面部署加快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規劃建設,整體推進三大區域軌道上的城市群、都市圈發展,打好打贏三大區域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建設攻堅戰。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水利部、林草局、鐵路局、軍委後勤保障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8省市,國鐵集團、國家電網、南方電網有關負責同志參加會議。會議指出,推進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黨中央著眼社會主義現代化全局建設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 「軌道上的京津冀」:1小時通勤圈將成真
    中國網12月18日訊 今年,國家發改委結合「十四五」規劃研究,提出擬將三大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作為重大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整體推進建設。其中,在京津冀地區,新開工項目約1000公裡,加快構建「四縱四橫一環」通道格局,形成北京、天津中心城區與新城、衛星城之間的「1小時通勤圈」,京雄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
  • 發改委:擬將三大區域城際市域鐵路納入「十四五」規劃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安蓓)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6日說,國家發展改革委結合「十四五」規劃研究,提出擬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作為重大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整體推進建設。
  • 國家發改委: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至2小時出行圈
    關於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建設有何進展?12月16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就此回應稱,目前總體考慮是,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共1萬公裡左右,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至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要基本建成。
  • ...委基礎設施發展司負責同志就推進重點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建設專題會議,部署整體推進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建設。為積極回應各方對這項工作的關切,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設施發展司負責同志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 國家發改委:部署整體推進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建設
    中新網12月4日電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11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召開專題會議,全面部署加快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規劃建設,整體推進三大區域軌道上的城市群、都市圈發展,打好打贏三大區域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建設攻堅戰。
  • 國家發改委:軌道上的京津冀2025年基本建成 「1小時通勤圈」成真
    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孟瑋在會上介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明確提出,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化,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帶動作用,建設現代化都市圈。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京津冀、長三角地區交通一體化規劃和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等相關規劃,為推進三大區域城際和市郊鐵路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今年以來,經報請國務院領導同志批准,國家發展改革委結合「十四五」規劃研究,提出擬將三大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作為重大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整體推進建設。
  • 區域交通加力填補空白 軌道上的城市群提速崛起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王璐)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共1萬公裡左右,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要基本建成。
  • 國家發展改革委:擬將三大區域城際市域鐵路作為重大工程納入...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安蓓)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6日說,國家發展改革委結合「十四五」規劃研究,提出擬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作為重大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整體推進建設。孟瑋在新聞發布會上說,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共1萬公裡左右。
  • 國家發改委:加快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建設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12月18日至19日在京召開。會議梳理總結今年以來發展改革工作的新進展新成效,研究部署2021年全國發展改革的重點工作和任務。,及時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實施高水平對外開放;要堅決守住安全底線,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辦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要堅持系統觀念,找準抓好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提高政策的精準性、實效性和協同性。
  • 國家發改委:2025年京津冀等城市群1~2小時出行圈基本形成
    記者今天(16日)從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我國京津冀、長三角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將作為重大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我國將基本形成城市群1~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
  • 擬新開工項目70餘個 軌道上的城市群提速崛起
    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共1萬公裡左右,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要基本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