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了大半年,電影《奪冠》終於上映,趁著國慶小長假,快帶孩子去電影院看看吧~
40年,從首奪世界冠軍到奪得第十個世界冠軍,中國女排幾經沉浮卻始終不屈不撓。
「一種精神,兩次傳承,三代傳奇。」《奪冠》以此為主題,帶領觀眾重溫中國女排激情燃燒的歲月!
看完《奪冠》後,家長可以把這4句話講給孩子聽,讓這感動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精神,成為孩子成長路上一種力量!
01
何為女排精神——
那是一種永不言敗、永不放棄的闖勁
一分一分「死磕」,一場一場「硬拼」,拖不垮、打不倒。永不言敗、永不放棄、永遠拼搏,是女排精神的真實寫照。
2004年,雅典奧運會成為奪冠熱門的中國女排面臨重重困難:為中國女排奪得2003年世界盃的主力功臣趙蕊蕊受傷缺陣,中國女排亦在較早前的世界女排大獎賽宣告衛冕失敗。
不過,中國女排在比賽中越戰越勇,最後殺入決賽。面對強大的俄羅斯隊,中國女排在先失兩局的情況下連扳三局,最終以3比2逆轉擊敗對手,時隔20年再次獲得奧運會的金牌。
2019年6月6日,世界女排聯賽中國香港站,中國女排在0比2落後義大利女排的情況下,一路逆轉,最終3比2奪冠;
2016裡約奧運會女排決賽,中國女排在先失一局的情況下連扳三局,逆轉戰勝塞爾維亞女排,拿到裡約奧運會金牌……
一個體育比賽項目,一種歷久彌新的精神,留下了時代拼搏的印記,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
郎平說:
「只要你打不死我,我就和你咬到底。」
「哪怕我輸給你,我也要把我的水平打出來,永遠不放棄。」
02
何為女排精神——
那是一種禁得起沉默與汗水的韌勁
成功應接受鮮花與掌聲,但成功更應經得起沉默與汗水。
不經歷風雨,哪能見彩虹?每個人成功的那一瞬間,都是靠無數的汗水凝聚而成,中國女排有過輝煌,更有過低谷。
在一段時間裡,女排的接連失利令人扼腕。但女排姑娘們從未丟掉女排精神,正如郎平所言,女排精神一直都在,不是因為勝利才談。
出徵2015年女排世界盃前夕,中國女排國家隊隊長惠若琪因心臟不適確定無法出席;隊裡的關鍵隊員楊方旭意外受傷遺憾錯過世界盃。關鍵隊員們接連爆發的傷病問題,又讓女排的世界盃之行充滿坎坷。
面對著巨大的壓力和困境,女排姑娘們沒有退縮:在迎戰韓國時,朱婷意外受傷,看著場上焦灼的情勢,她一瘸一拐的主動要求重回賽場。
在面對強勁的老對手俄羅斯時,女排姑娘們頑強作戰,在賽況焦灼的情況下拿下三局,將中國女排精神發揮的淋漓盡致。賽後,經歷惡戰的女排姑娘們喜極而泣。
03
何為女排精神——
那是一種靠精神更靠實力的幹勁
中國女排裡約奧運會女排1/4決賽,在一場盪氣迴腸、扣人心弦的比賽中,中國女排在先失一局的情況下,逆轉3:2戰勝東道主巴西隊。
賽後,談到女排精神,郎平說:
「不要因為勝利就談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們努力的過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單靠精神不能贏球,還必須技術過硬。」
競技體育,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靠實力說話的。
過硬的技術背後,是女排姑娘們汗與淚的付出。上個世紀70年代,沒有完善的訓練器材,甚至連個像樣的訓練場都沒有,她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拼。
∆1981年,比賽前主教練袁偉民布置戰術。
為了練習扣球,郎平每天早、中、晚都要各扣300次,練到最後常常手臂僵硬,雙手都失去了知覺,這樣日復一日的苦訓,才成就了後來的「鐵榔頭」。
∆1982年,郎平在做臂力訓練。
沒有像樣的排球館,就在用竹子搭起的「竹棚」裡練,哪怕渾身被沙土、木刺扎得鮮血淋漓。沒有成熟的技術走捷徑,就笨鳥先飛玩命練,今天累虛脫倒下了,明天依然要拍拍身上的土,爬起來繼續摸爬滾打。
過硬的技術就是這麼來的,戰勝對手的底氣也是這麼來的。
04
何為女排精神——
那是一種明知不會贏也竭盡全力的拼勁
「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人生不是一定會贏,而是要努力去贏。」
——郎平
2013年9月,郎平重新執教不到100天時,中國女排在亞錦賽上先輸泰國又輸韓國,只拿到第四名,是30多年來的最差戰績。
最困難的時候,郎平言傳身教,以女排精神鼓勵弟子們扛過去,並帶給她們真正的競技水平成長。
裡約奧運會奪冠
2016年的裡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小組賽敗給荷蘭、塞爾維亞、美國,僅以小組排名第四進入八強。
然而,接下來女排姑娘們不僅力克東道主、上屆冠軍巴西隊,還拿下荷蘭,戰勝塞爾維亞,奪得了那屆奧運會中國代表團分量最重的一枚金牌。
當今的中國女排隊長朱婷說:
「選擇了排球的職業道路,能取得成績,是對自己辛苦付出的回報,我們會盡我們的力量去爭取每一場球的勝利,爭取最好的成績。」
看《奪冠》,就像看一場屬於我們的電影——從巔峰跌落谷底,從低谷再崛起,人生也正是這樣的循環往復;
看女排,就像看自己的人生——我們都曾經無數次被打敗,但每次,我們總會站起來,為夢想繼續全力以赴!
比賽要《奪冠》,孩子學習也要「奪冠」!面對學習,全力以赴,永不放棄,戰勝每一道困難!對於女排精神,我們不僅要深刻理解學習,還要學會運用在中高考作文的寫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