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擁有生命,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對於他來說是一種自在,你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生命的最後是什麼?你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嗎?死亡?還是其他的東西。
萬物各得其所,薛丁格認為:生命是一個熱力學意義上的開放系統,它依靠從外界吸收低熵的物質(如食物),將其轉化為高熵狀態(如二氧化碳和水)排除系統外,從而維持自身的熵越來越低。
簡單地說,就是:生命是負熵。從這個觀點出發,我們吃飯,更多的是為了獲得負熵,而不僅僅是獲得能量。薛丁格作為一個研究物理出身的人,看生物問題往往視角特別獨特。物理學和化學原則上可以詮釋生命現象;基因是一種非周期性的晶體或固體;突變是基因分子中的量子躍遷引起的,突變論是物理學中的量子論,基因的持久性和遺傳模式長期穩定的可能性能用量子論加以說明;染色體是遺傳的密碼本;生命以負熵為生,是從環境軸取「序」維持系統的組織等等。這就是他的主要觀點,提出了生命密碼和生命過程負熵的概念。
生命就是為了抵抗熵增而生的,生命就是在逆流而上,就是宇宙的異類,是奔流大河裡回溯的那條魚,生命存在的意義就是探索宇宙終極奧義。
人生很短,轉瞬即逝,地球很小,小如塵埃,人生幾十載,曾能留下遺憾,不要當你站在生命盡頭的時候,才發現生命的意義。
宇宙因為浩瀚而神秘,生命因為存在所以偉大,從最小到最大,從無開始從無結束。
九秋三冬,生命,是一個過程,而它的意義就是是你對這個過程的看法。
只做良心科普,用腦洞填補空白,我是院長,我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