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紀西班牙曾計劃遠徵明朝,是英國擊敗無敵艦隊明朝才躲過一劫

2021-01-08 周震坤

16世紀的西班牙曾經有一個遠徵明朝的計劃?後來英國經過圈地運動強大起來,英國跟西班牙爭奪殖民地,導致西班牙派出無敵艦隊進攻英國,結局是英國打敗無敵艦隊。那麼,如此說來是英國拯救了大明帝國?

在16世紀,當時的西班牙帝國正在亞洲擴展殖民地,難免不會與大明帝國有所接觸。

公元1574年,明朝一位把總王望高追剿「海盜」林鳳追至菲律賓群島,這位明朝將領當時與西班牙殖民者達成協議:如果西班牙當局將被圍困在邦阿西南的林鳳等捕獲,則應將他交給大明朝廷處理;而王望高則應允回國時帶領西班牙使節回福建商議傳教及通商事宜。

因為這個約定,西班牙奧斯定會修道士馬丁·德·拉達和赫羅尼莫·馬林帶領兩名士兵米格爾·德·洛爾加(Miguel de Loarca)和佩德羅·薩米恩託(Pedro Sarmiento)於 1575年 6月 12日搭乘王望高的戰艦來到了中國。 -西班牙奧斯定會修道士馬丁·德·拉達的名著《中國札記》。

天啟六年(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侵佔了明朝的臺灣北部。以後,當時雄霸海上的荷蘭殖民者曾一度侵佔了澎湖,但璇即就被福建軍民所驅逐。

崇禎十五年(1642年),荷蘭殖民者打敗西班牙艦隊,荷蘭人佔據了臺灣島。

在西方殖民者向東方擴張的同時,西方傳教士也相繼到明朝境內從事宗教活動。當時來華的著名耶穌會士有義大利人羅明堅和利瑪竇等。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他們曾進京朝見明神宗。

在這之後,西方傳教士來華人數不斷增加。他們除傳播宗教外,還暗中從事於測繪地圖、調查中國物產等活動。與此同時,他們也介紹了一些西方有關歷算、水利、測量等方面的知識,增進了中國對西方科學技術的了解。

令人驚訝的是,當時的西班牙還曾經有個野心勃勃的計劃就是用兩萬部隊徵服中國,這個計劃由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親自參與制定計劃書內容詳盡,作戰計劃面面俱到。

公元1586年4月,西班牙駐馬尼拉殖民政府首領、教會顯要、高級軍官及其他知名人士召開馬尼拉大會,專門討論徵服中國的問題。與會者草擬了一份包含有十一款九十七條內容的備忘錄,由菲律賓總督和主教領銜,糾集51個顯貴聯名籤署上報西班牙國王。

計劃書首先強調作好戰爭動員。由菲律賓的西班牙殖民者派代表前往西班牙向國王詳細介紹 中國的情況,力促腓力二世對侵略中國一事作出決定。

在對西班牙國王遊說成功後就已經著手準備好充足的兵力。西班牙侵華遠徵軍計劃由1萬到1.2萬名西班牙士兵組成,另加5000名日本人。遠徵軍總司令由西班牙在菲律賓群島的總督擔任。軍隊由槍手、甲冑兵和毛瑟槍手等組成。並派遣4艘大帆船的船員,以及三四名鑄炮者,還有12名武器和拋火器的工匠、一些能制瀝青的手工藝匠以及能造高舷側大帆船的船匠。此外,腓力二世命令印度總督送來500名奴隸,並派1名軍官到日本,通過日本的神甫招募軍隊。西班牙皇帝強調:遠徵中國最好有葡萄牙人參加,因為葡萄牙人在這一地區有經驗。並對葡萄牙軍官委以重任,雙方協同作戰,互相配合。

西班牙帝國進攻中國並且以菲律賓群島為軍事基地,西班牙遠徵軍尋找了四條進攻中國的路線,並認為最佳航線應取道麥哲倫海峽。

計劃書還提到戰爭中應注意的問題。西、葡兩軍的數量不能太少,否則會被明軍包圍。同時謹慎地選擇遠徵的人選,改變以往的侵略方式———不能使中國人口減少,人口消失意味著財富的消失。侵佔中國後,保留中國政府,以保持它的繁榮和富裕。讓參加遠徵的人知道這次遠徵並不是去對付敵人,而是為了能在中國自由傳教。侵入中國應採取謹慎和溫和的方式,不能對中國人民犯下太多罪行。

計劃書強調侵略成功後,西班牙可利用在中國獲得的物資打擊自己的敵人。中國還可向西班牙帆船提供船員,西班牙可獲得金、生絲、綢緞、精美的手工藝品。西班牙國王可以從中國獲得大量租稅和利潤。徵服中國後,西班牙官兵可得到升遷,許多西班牙人可定居中國並得到封爵。

計劃書最核心的部分是戰後西班牙如何統治中國。計劃書首先強調建立大量學校,對中國人灌輸西班牙文化;建立大量教堂和寺院,傳播天主教,並引入西班牙人的生活方式;要安撫農民,使他們皈依基督教,阻止回教在中國的傳播。在中國建立58個大主教、主教和一個總主教;建立一個新的有關稅賦的軍事制度;建立一系列爵位,如公爵、伯爵和侯爵,在中國委任4到6名總督,如同十五省的巡撫,擁有與其他殖民地總督一樣的權力;與北方蒙古族和解,打擊土耳其。在陸上建立自中國到西班牙的郵傳路線。腓力二世成為中國的主人後,他將成為柬埔寨、暹羅等中國屬國的君主。徵服中國後,可保障印度從來自中國的商品獲得利潤,這對印度的殖民統治很重要。在中國的附屬國中建立統治權,以建立聯盟和通商,傳播基督教。中國人屆時可航行至秘魯及西班牙等殖民地,中國人和西班牙人的關係將進一步鞏固。西班牙可利用中國人作為他們的殖民勞力進入菲律賓,開發菲律賓群島。佔領中國還可防止法國、英國及不同宗教和北方國家前來中國。

西班牙這個計劃書還建議西班牙公民與中國婦女結婚,培養混血後代,執掌中國的統治權。西班牙人和中國婦女結合,便會有適宜作神甫和傳教士的人以及擔任政府官員和擔任軍事職位的人。這些人組成的親屬集團和利益集團將會鞏固西班牙在中國的統治。

公元1587年,西班牙殖民主義者讓桑切斯到西班牙向國王面呈計劃書。腓力二世則對該計劃大加讚賞,並積極準備採取行動。

然而,世事無常,當時世界格局變化太快,導致西班牙的侵華計劃流產。

公元16世紀中葉,英國通過圈地運動、血腥立法和海外掠奪,獲得迅速發展,同時強烈希望向外擴張。這種擴張與西班牙的利益發生激烈衝突,導致雙方兵戎相見。

公元1588年5月末,西班牙「無敵艦隊」從裡斯本揚帆出航,遠徵英國。這時「無敵艦隊」共有艦船134艘,船員和水手8000多人,搖槳奴隸2000多人,船上滿載2.1萬名步兵。8月8日,兩軍在法國加萊東北海上進行了激戰。由於西軍組織不力,「無敵艦隊」被打得七零八落。到10月,「無敵艦隊」僅剩43艘殘破船隻返回西班牙,以近乎全軍覆沒的結局慘敗。

「無敵艦隊」的慘敗是西班牙國力衰敗的轉折點。西班牙經此一戰,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更為嚴重的是,荷蘭從西班牙統治下獲得獨立後,國力不斷上升,與西班牙在各領域進行較量。它來到亞洲後,成為西班牙的第二大競爭對手,從而牽制了西班牙的力量。荷蘭殖民者斯佩伊貝格在描繪荷蘭在亞洲的戰略輪廓時談到:「依我的看法,建立我們在東印度的事業和成為摩鹿加群島(今印尼)主人的最好和惟一方法,就是派遣一支艦隊和武裝力量,直接到菲律賓,進攻在那裡的西班牙人。」與英荷的戰爭使西班牙自顧不暇,腓力二世不願意再在亞洲陷入與中國的長期戰爭中。在這種情況下,西班牙侵華計劃只得一擱再擱,直至最後流產。

因此,有人甚至認為是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才導致西班牙遠徵明朝的擱淺。其實,按照當時明朝的軍事實力,別說西班牙沒有敗給英國。也別說西班牙只是派出兩萬人遠徵軍。就是西班牙把在全世界的殖民軍派到遠東,估計也得以失敗收場。因為當時明朝的水師戰鬥力可是天下無雙的。

相關焦點

  • 假如16世紀西班牙無敵艦隊擊敗明朝,中國會變成混血國家嗎?
    16世紀,西班牙是世界上最強殖民帝國。西班牙無敵艦隊約有150艘以上的大戰艦,3000餘門大炮、數以萬計士兵。這支艦隊橫行於地中海和大西洋,驕傲地自稱為「無敵艦隊」。西班牙計劃曾計劃徵服中國,讓公民與中國婦女結婚,培養混血後代,執掌中國的統治權。
  • 無敵的西班牙艦隊,為什麼會被英國擊敗?
    彼時的英國還不是日不落帝國,它甚至沒有一支正規的海軍,有的只是海盜與政府軍所組成的一支烏合之眾。面對英國的擴張,西班牙起初不想訴諸武力,但隨著信奉天主教的蘇格蘭女王瑪麗被伊莉莎白處死,菲利普二世再也按耐不住他的憤怒,他召集自己的無敵艦隊,開啟對英吉利的遠徵。沒有人認為英國會取得勝利,西班牙無敵艦隊已經用無數敵人的鮮血證明了它的強大。
  • 無敵艦隊覆滅,擊碎了西班牙的世界君主夢,卻延續了明朝的上國夢
    8年後,即1573年時,西班牙駐菲律賓艦隊指揮官阿迪也大向西班牙國王提出了派遣五百名士兵和兩艘軍艦的「亞洲徵服計劃」。 而三年後的1576年,隨著與明朝商人貿易的深入,西班牙殖民當局對明朝有了更多的了解,時任總督桑德將這項計劃的士兵人數上調到了2000人,他在給西班牙國王的回信中,自信的稱「有兩千到三千人便可以徵服明朝沿岸一省,而由那裡的港口和艦隊組成強大的海上強國也十分容易,因此徵服一省之後,便足以徵服明朝全國」。
  • 荷蘭的無敵艦隊曾是歐洲霸主,為何被明朝海軍打得道歉又賠款?
    十六世紀中後期的荷蘭可以說是稱霸歐洲海域,荷蘭的無敵艦隊為荷蘭贏取了短暫的「世界霸主」稱號。荷蘭面積不大,人口也不多。但是荷蘭完成資產階級革命後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荷蘭對外擴張的勢頭相當猛進,在短時間內建立起了全球性殖民統治,荷蘭達到了黃金時期成為世界霸主。
  • 十六世紀西班牙無敵艦隊真的無敵?這款Steam遊戲告訴你歷史真相
    大航海時代又被稱為地理大發現,是歷史上15世紀至17世紀的一段時期。
  • 徵服明朝需要多少兵力?西班牙:明朝強大怎麼也得要5000人
    西班牙船隊正是由於西班牙人這麼容易的拿下了菲律賓,所以他們認為面對強大的大明王朝時也會比較容易,曾經有一個西班牙駐菲律賓的官員寫信時就說了進攻明朝的計劃,他認為中國人並不好戰西班牙海軍大戰根據歷史記載,當時有一個西班牙艦隊的船長向國王建言,認為只需要用100人的兵力就能夠徵服明朝。不過雖然皇帝也是一個特別著名的狂人,但是面對如此瘋狂的計劃也沒有採納。
  • 19世紀英國是如何擊敗「無敵艦隊」成為海上霸主「日不落帝國」的
    在19世紀,誰擁有制海權,誰就是強大者;誰失去制海權,誰就要受制於人。而當時英國就是牢牢抓住了制海權,從而得以積累下大量的財富,並在世界各地拓展殖民地,當時的英國也因此得名「日不落帝國」。
  • 無敵艦隊的名稱如何而來?又為何會輸給英國海盜?
    無敵艦隊是近代西班牙帝國霸權的象徵之一。由於曾被用於進攻後來的霸主英國,而在教科書上佔有一席之地。但無敵艦隊的失敗本身,就說明這支艦隊根本沒有到達無敵的水平。就是觀察過程,也會發現有很多巨大的缺陷。考慮到數量有限的葡萄牙武裝船隻,總是能在東方擊敗數倍於自己的對手,這種演變也算是合情合理。在西班牙帝國兼併葡萄牙後,很快就和英國等新教勢力發生了集中衝突。菲利普二世便準備組建一支足以徵服英格蘭的龐大艦隊。Armada一詞被再次用於命名遠徵部隊,也是因為該船隊的武備非常充分,而且是由王室為了特定任務而集中組建的。
  • 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並非被英國海軍擊敗?
    如今在任何一本中學歷史教科書中,都會提到1588年的一個重大歷史事件,那就是西班牙無敵艦隊遠徵英國卻被英國海軍打得全軍覆滅,英國由此開始海上霸權,走上了資本主義的康莊大道,而西班牙則由盛轉衰。在參考歷次對英格蘭成功入侵的先例之後,他們擬定了三種戰略:第一種是強攻,集結一支既足以擊敗英國艦隊,又足夠徵服英國的海陸混合大軍一舉登陸[就像徵服者威廉(William I the Conqueror,1027—1087)所做的那樣];第二種是佯攻,用艦隊佯攻愛爾蘭,吸引住英軍主力,同時尼德蘭的陸軍跨海峽登陸(十年前西班牙支援英國天主教徒叛亂時的策略);最後是突然襲擊,不集結戰艦,在保密良好、英格蘭艦隊沒有準備的前提下
  • 西班牙曾想用兩萬人徵服明朝的計劃,為什麼最後沒有實施?
    很多人並不知道,在16世紀末的時候,也就是大航海時期西班牙無敵艦隊橫行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時候,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曾經根據西班牙駐菲總督桑德對當時大明的判斷,做了一個和豐臣秀吉一樣異想天開的「吞併大明,統治世界」的美夢,而且這個夢想比豐臣秀吉那個夢要早20多年。
  • 西班牙曾想用兩萬人徵服明朝的計劃,為什麼最後沒有實施
    公開的說法是傳播天主教,變大明人為其「優等臣民」,沒有成行主要原因就是:西班牙無敵艦隊與英國發生交火,西班牙大敗,從此一蹶不振,就此沒落。 而當時的西班牙真可謂是「世界第一強國」。西班牙還沒有被英國取代,他的無敵艦隊縱橫四大洋。
  • 西班牙不可小覷的野心:計劃用兩萬軍隊徵服明朝
    可曾想,西班牙對歐洲的地位並不滿足,竟提出兩萬軍隊讓明朝臣服的想法。那麼到底孰高孰低呢?又是誰給西班牙的勇氣? 一個是東方的老牌帝國,一個是西方的新晉霸主。兩者相遇,必有一傷。
  • 1588年,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敗給了英國,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什麼
    文章引言:十五世紀開始,英國逐漸成為世界強國,一度成為「日不落」帝國。英國崛起的開端,始於1588年,英國的艦隊,擊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根據歷史資料,兩者的實力相差無幾,西班牙失敗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 【故事】西班牙無敵艦隊,從崛起到覆滅
    西班牙計劃打造一支龐大的艦隊,從裡斯本出發,與從尼德蘭戰場趕來的帕爾馬在海上會師,並掩護陸軍部隊登陸作戰。為了打造這支對抗英國海軍的無敵艦隊,腓力找到了西班牙海洋艦隊總司令聖克魯茲侯爵,一位屢立戰功的海軍老將。不過遺憾的是,這位侯爵在籌備階段就因為過度勞累而撒手人寰,無敵艦隊的籌備因此陷入了混亂。
  • 西班牙「無敵艦隊」為何慘敗?答案就藏在一年前的戰鬥中!
    文/滅霸他爸十六世紀,西班牙憑藉強大的「無敵艦隊」,橫行海上,歐洲沒有任何國家能夠與其匹敵,劫掠回巨額財富!當時海軍實力較弱的英國,無力直接對抗「無敵艦隊」,便開始了暗中襲擊。英國海盜豪金斯不斷襲擊西班牙船隻,搶回大量財寶,西班牙人十分不滿,向英國抗議,但英國女王不僅對此置若罔聞,而且還授予豪金斯騎士稱號。西班牙人對英國恨之入骨,策劃了多次顛覆英國女王的行動,兩國關係迅速惡化,並最終引發了「無敵艦隊」遠徵英格蘭之戰。
  • 明朝就是剛,快滅亡時還打敗英國艦隊獲得對方賠款
    四庫全書在乾隆四十七年完成後,明朝原先流傳的四種官方本子,全部被焚毀了。所以我們看到的明史全是清抄本。毒蛇將陸續把真實的明朝和清朝客觀呈現出來,今天先說一下快滅亡時如何戰勝英國艦隊的。明朝末年明軍幾乎打敗過當時所有世界海洋強國。主要有以下四大戰役。1,屯門海戰。
  • 徵服明朝需要多少兵力?西班牙:明朝強大,怎麼也得要5000人
    地大物博的中國也曾是戰略家眼中的一塊香餑餑,在早年間,西班牙就曾將目光放在了當時的明朝身上。西班牙對明朝的野心明朝可以說是各方面都快速發展的一個朝代,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明朝與世界其他國家之間的交流變得密切起來。
  • 英國海軍是如何擊敗當時最強大的西班牙「無敵艦隊」的
    16實際的前半期,西班牙憑藉其強大的海上艦隊佔據了海上霸主的地位,英國則落後很多。兒自16世紀起,英國就經常在西班牙的殖民地進行走私貿易,搶劫西班牙運送金銀的船隊並襲擊西班牙的海外殖民據點,兩國的衝突由此愈演愈烈,到了公元1587年時,兩國間的戰爭爆發已是在所難免。
  • 西班牙:明朝強大,怎麼也得要5000人
    西班牙這個國家並不是大國,在歐洲,它只是一個小國家。這個國家雖然是小國家,但他們擁有一個「無敵艦隊」,這個擁有「無敵艦隊」的國家,靠著他們的艦隊在世界橫行霸道,徵服了一個又一個土地,也崛起了更大的野心。
  • 無敵艦隊西班牙
    在十六世紀能站在世界之巔俯瞰全球的只有西班牙帝國。但到十七世紀人們就只能在美洲感受西班牙落日的餘暉,那麼西班牙是怎麼崛起又是什麼原因走向了衰落的呢?今天就來聊聊無敵艦隊西班牙曾經的輝煌與落寞。1580年西班牙通過武力吞併了葡萄牙。這一年是西班牙高光時刻霸業的巔峰。但巔峰過後西班牙就逐步開始衰落之路,1581年荷蘭宣布在西班牙的控制下獨立,1588年西班牙的無敵艦隊討伐英國慘敗,一系列軍事上的慘敗西班牙開始搖搖欲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