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11月8日上午,終因醫治無效,蔡鍔病逝於日本福岡,年僅34歲。這位一手推翻袁世凱稱帝夢想的將軍,就這樣去了,蔡鍔作為民國時期最為出色的將軍之一,可謂聞人讓人肅然起敬。
這位一心想要讓中國富強於世界之巔的熱血青年,在得知袁世凱稱帝之後,一方面虛與委蛇,一方面積極策劃。
從雲南出發,率領了僅僅三千人,便豎起了討伐袁世凱的大旗,一路上,這支隊伍不斷壯大,最終徹底地將袁世凱的帝王粉碎,這場護國戰爭轟轟烈烈。誰有能夠想到在最初僅僅只有三千人呢,而蔡鍔則是更加的深藏不露,讓人敬佩。
1882年,蔡鍔出生了,這位襁褓嬰兒似乎還不知道他未來將會做出怎樣的壯舉。那個時候中國,內外交困,外有強敵,內部混亂不堪;
但是即便如此,蔡鍔還是受到了很好的教育。12歲考中秀才,16歲考入長沙時務學堂,師從梁啓超、譚嗣同。
這般優秀的蔡鍔,正是意氣風發之時,加上受到了梁啓超等人的影響,對於救國之路的探索也是早早埋在了蔡鍔的心頭。
其實蔡鍔的救國之法和之後的辛亥革命還是有著不同,更多是的是受到了梁啓超的影響,因此蔡鍔也是想要通過改革清政府內部種種弊端來挽救祖國,而非暴力推翻。
蔡鍔是一個品學兼優且文武雙全的人,蔡鍔先後就讀東京大同高等學校、橫濱東亞商業學校、東京陸軍士官學校。
而這些學習也是使得蔡鍔不僅僅擅長政治、同時也有著極高的軍事天賦,同時也擅長經濟等多個方面,是當時極為傑出的優秀人才。
之後再辛亥革命之中更是堅定的響應革命號召,當時武昌起義之後,在雲南的蔡鍔也是開始和當地的同盟會成員謀划起義。
率領起義軍勝利攻佔雲貴總督署,並在雲南脫離了封建統治之後擔任都督,積極發展雲南的經濟、軍事、教育等。
對於蔡鍔和袁世凱之間的關係其實比較複雜。在最初蔡鍔是對袁世凱抱有希望的,期待在他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可以不斷的發展;
但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袁世凱竟然公然破壞革命果實,展露出了復闢的野心,而這也使得蔡鍔逐漸遠離袁世凱。
當時蔡鍔的地位非常高,因此袁世凱也是為了控制住蔡鍔,將他調到了北京,讓他掌管經濟方面的建設活動,同時也和閻錫山等人組成了軍事研究會,為國防建設提供了很多的建設性建議。
但是在這一段時間中,袁世凱的稱帝野心也是日漸難以壓抑,最終也是違逆天下人之意,最終在1915年十二月稱帝復闢。
這種行為無疑是引起天怒人怨的,當時的蔡鍔也是極其的不滿,但是礙於自己在北京無法和外界聯繫也是只能選擇徐徐圖之。
而且袁世凱為了籠絡蔡鍔,還給蔡鍔昭威將軍之職,想要讓蔡鍔為己所用,可見袁世凱對蔡鍔的看重。但是蔡鍔怎麼能夠為此所動,當時一面與袁世凱虛與委蛇,一方面和外界人士積極聯繫,最終選擇了從天津出逃。
名義上是為了前往日本看病,但是出天津之後便經過香港、臺灣、越南,回到了雲南。在12月25日宣布雲南獨立,隨後便組織了護國軍,展開了對袁世凱的討伐,之後各地紛紛響應反對袁世凱的復闢。最終袁世凱的復闢鬧劇僅僅持續了83天便潦草收場。
蔡鍔一生為國立功眾多,但是乃年僅三十多歲便疾病纏身,在護國戰爭結束後,便前往日本治病,但是最終也是不治身亡。在1916年11月8日病逝於日本福岡,年僅三十四歲。
總結:蔡鍔作為維護辛亥革命成果的第一人,在袁世凱稱帝的第一時間便選擇了離京討伐,這份愛國之情可謂感染著每一個人。
但是奈何天妒英才,蔡鍔將軍,年僅三十四歲便不幸去世,可謂讓人哀嘆。正所謂人心向背,正是因為蔡鍔順應民心,最終也是逼迫袁世凱不再稱帝,恢復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