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鍔將軍與《護國巖銘》(下)

2020-12-14 華西都市報

蔡鍔將軍與《護國巖銘》(下)

護國巖題刻。

蔡鍔將軍(資料圖片)

棉花坡之戰戰壕遺址。

  

□ 鄧沛

  以棉花坡為中心的納溪保衛戰,「鏖戰經月,日眠食於風雨之中,出入平生死以外,總計傷亡及失蹤不明者不下千人,而敵軍死傷尤眾。」「納溪之役,逆軍死傷三四千人。作為總司令的蔡鍔雖身患重病,卻始終堅持戰鬥,「平均每日睡覺不到三點鐘,吃的飯是一半米一半砂硬吞」。蔡鍔也說,在那艱苦戰鬥的日子裡,儘管力量懸殊較大,護國軍人數有限,武器彈藥不足,以勞攻逸,地勢不利,但是「幸士氣堅定,上下一心,雖傷亡頗重,晝夜不得安息,風餐露宿,不為所阻。」「我軍士氣百倍,無不以一當十。」蔡鍔在艱苦戰鬥中的樂觀主義精神和必勝的信念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1916年7月,蔡鍔還軍大洲驛,親將永寧河邊的石巖命名為「護國巖」,並作《護國巖銘》以紀實,由護國軍參謀處長殷承瓛(huán)手書勒石。「護國巖」三字徑大1米,仿顏體字,筆力雄渾。《護國巖銘》共286字,字大10釐米,挺秀端正,字跡十分清晰。
  今天,《護國巖銘》石刻還完好地保留在大洲驛旁永寧河邊的巖石上,供人們瞻仰,它事實上成了護國戰爭的一座豐碑,永遠閃耀著奪目的光輝!


鏖戰棉花坡發動反攻

  朱德到達納溪後,即被派往納溪東面高地棉花坡(又名蓮花坡)增援,並同時委以因作戰失利而撤職的董鴻勳所遺第三支隊的指揮任務,第六支隊則改由王秉鈞指揮。棉花坡是納溪通往瀘州的咽喉,雙方爭奪十分激烈。棉花坡一戰是護國軍攻瀘保納戰事最重要的階段。「因為第一,此階段時間最長,近一個月,影響全國各地時間最久。第二,此一階段敵我陣地戰鬥,我軍居於不敗之地位,所起號召作用最大。第三,敵頓挫於我陣地前,損耗最大。」北洋軍依仗械多彈足,晝夜不停地向護國軍陣地猛轟,松林被擊得「強半傾倒在地上」,毀落的松針達「數寸」之厚。棉花坡戰鬥是護國戰爭的縮影。護國軍官兵們表現出為正義而戰的大無畏精神。
  為打破北洋軍進攻,2月19日,蔡鍔指揮全軍分三路向北洋軍進行反擊。一、祿國藩率一營,「由黃土坡向藍田壩進攻」;二、朱德率兩營,「由棉花坡向菱角塘進攻」;三、何海清率兩營由永寧河「右岸向雙河場進攻」。劉存厚部「擔任納溪城內外及其附近市街之警戒及掩護,又渡江對龍頭關急作佯攻」。在護國軍的進攻下,北洋軍傷亡慘重,不得已「退踞原陣地之後,有難於久支之模樣。」經三天激戰,菱角塘方面的北洋軍被擊潰。但總的來說,敵人仍佔優勢,張敬堯第七師又源源不斷開到瀘州,護國軍本身的傷亡也很嚴重,曹之驊、雷淦光兩營長相繼陣亡。鑑於以上情況,蔡鍔乃命令自22日起,「暫取防禦」,「整頓隊伍,待轉攻勢。」
  經過幾天的休整和部署,蔡鍔命令從2月28日起發動總反攻。這次反攻的主攻部隊是何海清支隊,朱德、王秉鈞支隊和劉存厚部屬「助攻部隊」。何支隊「從側面攻擊逆軍陣地據點之石色溝、七塊田等處」;助攻部隊從正面掩護何支隊前進。蔡鍔在命令中說:「本總司令與蜀軍劉總司令(存厚)編成督戰隊,現在戰線後方督戰。凡無命令後退者,立即當地槍斃。」


作《護國巖銘》勵國人

  反攻開始以後,激戰連續進行了幾天幾夜,隨後的戰鬥一直延續到3月上旬。戰鬥在江安到藍田壩的廣大地區內展開,綿亙20餘裡,日以繼夜,連續猛攻,多次短兵相接,相互肉搏。朱徳在回憶這一段戰鬥歷程時說:此時「川南全部化為戰場,一連激戰了四十五個日日夜夜,毫無間歇。」敘府得而復失,納溪三易其手。蔡鍔也曾說:「此三星期之劇戰,實吾國有槍炮後之第一戰也。」
  以棉花坡為中心的納溪保衛戰,「鏖戰經月,日眠食於風雨之中,出入平生死以外,總計傷亡及失蹤不明者不下千人,而敵軍死傷尤眾。」「納溪之役,逆軍死傷三四千人。作為總司令的蔡鍔雖身患重病,卻始終堅持戰鬥,「平均每日睡覺不到三點鐘,吃的飯是一半米一半砂硬吞」。蔡鍔也說,在那艱苦戰鬥的日子裡,儘管力量懸殊較大,護國軍人數有限,武器彈藥不足,以勞攻逸,地勢不利,但是「幸士氣堅定,上下一心,雖傷亡頗重,晝夜不得安息,風餐露宿,不為所阻。」「我軍士氣百倍,無不以一當十。」因此雖我軍「屢瀕於危,皆能絕處逢生。」蔡鍔在艱苦戰鬥中的樂觀主義精神和必勝的信念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1916年7月,蔡鍔還軍大洲驛,親將永寧河邊這座石巖命名為「護國巖」,並作《護國巖銘》以紀實,由護國軍參謀處長殷承瓛(huán)手書勒石。「護國巖」三字徑大1米,仿顏體字,筆力雄渾。《護國巖銘》共286字,字大10釐米,挺秀端正,字跡十分清晰,其內容如下:
  《護國巖銘》
  中華民國四年,前總統袁世凱叛國稱帝,國人惡之。滇始興師致討,是曰護國軍,鍔實董帥之。逾年師次蜀南,與袁軍遇於納溪,血戰逾月,還軍大洲驛,蓋將休兵以圖再舉。乃未幾,而桂粵應,而帝制廢。又未幾,而舉國大噪,而袁死,而民國復矣。嗟呼!袁固一世之雄也,挾燻天之勢,以謀竊國,師武臣力,卒薨於護國軍一擊之餘。餘與二三子軍書之暇,一葉扁舟,日容與乎茲巖之下。江山如故,頓閱興亡。乃嘆:詐力之不足恃,而公理之可信,如此,豈非天哉!世或以踣袁為吾護國軍,護國軍何有?吾以歸之於天,天不可得而名,吾以名茲巖云爾。銘曰:
  護國之要,惟鐵與血。精誠所至,金石為裂。嗟彼袁逆,炎隆耀赫。曾幾何時,光沉響絕。天厭兇殘,人誅穢德。敘瀘之役,鬼泣神號。出奇制勝,士勇兵驍。鏖戰匝月,逆鋒大撓。
  河山永定,凱歌聲高。勒銘危石,以勵同袍。
  民國五年七月勒石蔡鍔題殷承瓛書
  今天,蔡鍔將軍親撰的《護國巖銘》石刻,還完好地保留在大洲驛旁永寧河邊的巖石上,供人們瞻仰,它事實上成了護國戰爭的一座豐碑,永遠閃耀著奪目的光輝!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相關焦點

  • 「將才」蔡鍔:從昭威將軍到護國將軍,從北洋直系軍閥到英烈
    1916年11月8日上午,終因醫治無效,蔡鍔病逝於日本福岡,年僅34歲。這位一手推翻袁世凱稱帝夢想的將軍,就這樣去了,蔡鍔作為民國時期最為出色的將軍之一,可謂聞人讓人肅然起敬。誰有能夠想到在最初僅僅只有三千人呢,而蔡鍔則是更加的深藏不露,讓人敬佩。1882年,蔡鍔出生了,這位襁褓嬰兒似乎還不知道他未來將會做出怎樣的壯舉。那個時候中國,內外交困,外有強敵,內部混亂不堪;但是即便如此,蔡鍔還是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 名動民國的小鳳仙,在蔡鍔將軍去世後,最終下場如何?
    民國時因為時局動蕩加上通信不便,造就了很多浪漫悽婉的愛情故事,而「護國將軍"蔡鍔跟民國時期的俠女小鳳仙之間的故事就感人而又美好。這一對身份懸殊的情人,是在一場意外中相識的。蔡鍔1882年出生於湖南邵陽,家裡是開裁縫店的,所以生活的十分貧苦,為了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他用心苦讀。在13歲的時候考中了秀才,之後跟隨梁啓超學習維新知識。之後在梁啓超的引薦下留學日本,學習了很多的現代知識。在1900年的時候回國參加革命,革命失敗之後又去日本留學了四年,在雲南的新軍中有著很高的威望。
  • 愛國將軍蔡鍔的11幅手跡欣賞,字體清俊儒雅英氣颯爽,真書法也
    蔡鍔將軍的書法用筆厚重,結體豐潤
  • 蔡鍔,艱難的抉擇
    而行政方面,地方統治逐漸軍政分離,一些素來跋扈自雄的老軍頭也被袁氏收了兵權,閒置於北京的將軍府養老。連辛亥以後和中央脫離實質關係的四川,也由袁氏親信陳宧揮師進駐。外交上最大的困境,就是在日本逼迫下簽了「二十一條」。
  • 一代名妓小鳳仙:單戀蔡鍔,臨終仍攥其照片,蔡鍔後人:自作多情
    古往今來煙花之地女子與良家男很少能有終成眷屬的,比如民國時期就有一對轟動天下的名妓與將軍的戀情,它的主人公小鳳仙與蔡鍔將軍最終也沒有白頭偕老。小鳳仙在生命中的最後一刻還手握蔡鍔照片,這個感情即便是現在也令人動容。
  • 小鳳仙長這樣,蔡鍔兩老婆長這樣…
    ⬆️點我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講的歷史是真的嗎| 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遊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關於小鳳仙與蔡鍔的傳奇故事,近百年來史家始終呈現兩種完全對立的觀點,一方認定蔡鍔就是在小鳳仙掩護下逃離北京
  • 歌曲《碧血共和》,再現護國軍神蔡鍔輝煌傳奇的一生
    由國家一級編劇盛和煜作詞,著名作曲家、湖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院長廖勇作曲,著名男歌手韓磊和著名青年女高音歌唱家陳筱棠合唱的歌曲音樂作品《碧血共和》自9月底在蔡鍔故裡文化博覽園開園儀式上發布之後,引來廣大幹部群眾的熱烈追捧和一致好評。蔡鍔,湖南省邵陽市大祥區人,中國近代偉大的愛國者、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
  • 小鳳仙演戲助蔡鍔出逃,蔡鍔英年早逝,小鳳仙晚年患老年痴呆症
    蔡鍔,字松坡。他是近代著名的軍事家、愛國者、民主革命家,曾是民國初年的軍事名將。 蔡鍔將軍 蔡鍔,於1882年出生於湖南邵陽縣的一家貧困的家庭。蔡鍔後來不僅是一位名將,而且他在13歲時就曾考中秀才,到他15歲時進入長沙時務學堂上學。
  • 護國將軍蔡鍔:一生幹了兩件大事,愛過三個女人,享國葬第一人
    在這麼一個回合制的戰鬥裡,梁啓超給蔡鍔指出了清王朝的腐敗問題,提醒蔡鍔說想要救國,必須得要改革。從此,這變法的思想在蔡鍔的心裡邊種下了救國的種子,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蔡鍔瘋狂崇拜起了梁啓超。他因為梁啓超發表的維新變法的言論經常看完之後感動的不行。這個時候的蔡鍔還是個文人墨客,他努力學習新學的知識,甚至還在老師工作的相報上發表了幾篇文章,都是借古喻今針砭時弊的激烈文字。
  • 國家女子舉重隊參觀蔡鍔故裡文化博覽園
    10月20日,蔡鍔故裡文化博覽園迎來了一批「重量級」遊客,他們就是國家女子舉重隊的運動員和教練員。當天上午,參加完此次在邵陽市舉行的全國女子舉重錦標賽後,國家女子舉重隊的隊員們來到這裡參觀,學習蔡鍔將軍的愛國情懷和奮鬥精神。
  • 這位護國大將軍,是梁啓超最為得意門生,蔡鍔評價他名垂千古
    論說起西南地區的軍閥,第一個讓人想到的肯定是蔡鍔將軍,其實還有一個人論才華能力都不輸蔡鍔,他與蔡鍔師出同門,在護國戰爭中更是表現出驚人的能力。 他就是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戴戡[kān]將軍。戴戡,字循若,出生於貴州省貴陽府貴定縣,農民家庭出生。他天資十分的聰慧,小時候就表現出驚人的智力,在貴州當地有神童之稱。
  • 蔡鍔與小鳳仙到底有沒有「驚世之戀」?
    1916年11月8日,蔡鍔在日本因喉癌逝世的當天,《申報》沒經任何考證,便刊出民鳴社的戲劇預告《再造共和之偉人蔡鍔》。12月5日,《申報》接著刊出「笑舞臺」正式演出的廣告,劇名改為《筱鳳仙哭祭蔡鍔》。廣告稱:「筱鳳仙與蔡鍔究有何等關係?筱鳳仙何以哭祭蔡鍔?恐知之者甚鮮,本舞臺訪得實情,編成斯劇。」
  • 朱德與蔡鍔:相識於雲南,護國運動曾並肩作戰,戰後一別卻成永別
    有一次,朱德吃過晚飯來到了蔡鍔的辦公室,在蔡鍔夫人的引領下走進了蔡鍔的「書房」等待蔡鍔的到來。在這裡,朱德仿佛發現了「新大陸」。他看到了四周堆滿了中文、日文的書籍和報紙,看到了之前不曾見到過的雜誌。於是,在接下來等待蔡鍔的時間中,朱德如饑似渴的閱讀了起來。
  • 蔡鍔死後,小鳳仙的結局有多慘?嫁給鍋爐工,在老年痴呆中去世
    蔡鍔將軍一生為國,最終英年早逝,實在讓人惋惜,而在他短短的一生中,他與小鳳仙兩人的愛情也讓人很是感慨,蔡鍔死後,小鳳仙的結局有多慘?嫁給鍋爐工,在老年痴呆中去世。
  • 湖南邵陽洞口縣一個大鎮,是蔡鍔的故鄉,入選全國重點鎮名單
    山門鎮是蔡鍔的故鄉,鎮內有國家文物保護機構蔡鍔公館和蔡鍔廣場,蔡鍔將軍像是山門的象徵建築,蔡鍔是近代有名的軍事家,蔡鍔的青少年時代是在山門鎮度過的, 蔡鍔公館位於山門鎮的中心地帶,原來是「武安宮」,建於清代康熙年間。
  • 民國名妓小鳳仙名動京師,寫給蔡鍔一首情詞,盡顯風塵女子的風骨
    小鳳仙為人稱道的不僅是她的豔名,更因為她與將軍蔡鍔之間的一段傳奇情緣。蔡鍔是手握重兵的雲南督軍,小鳳仙是名滿天下的京城名妓,相隔千裡的二人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呢?1915年初,妄想復闢稱帝的袁世凱在做前期準備工作,為拉攏蔡鍔為己所用,袁世凱邀請他進京共商國事。
  • 蔡鍔的開掛人生:21歲當旅長,29歲當省長,李宗仁敬他如神明
    袁世凱也非常看好蔡鍔,曾評價蔡鍔:「蔡鍔遠在黃興及諸民黨之上,此人之精悍即宋教仁亦或非所能匹。」只能說袁世凱雖然政治嗅覺不怎麼樣,識人還是挺準的,後來蔡鍔的一系列行為也證實了這一點。被嚴密監視的蔡鍔並沒有慌亂,依舊終日流連在八大胡同與小鳳仙飲酒作詩,對袁世凱做出的一系列舉動不聞不問,似乎已經完全的沉迷於溫柔鄉,不問政事了。在這樣一副假象下,袁世凱放鬆了警惕,給了蔡逃出生天的機會。
  • 俠義風塵女助將軍離京—粵曲《起義別風塵》視頻與簡譜
    蔡鍔原名艮寅,字松坡,漢族,湖南寶慶人。1914年,蔡鍔是雲南督軍,手握兵權,鎮守邊疆,權傾一時。袁世凱為稱帝拉攏蔡鍔,將蔡鍔一家,包括其母、大夫人劉俠貞、二夫人潘蕙英和一個兒子、三個女兒請入北京。封為「始威將軍」,做他復闢的左膀右臂。
  • 探究:蔡鍔何時任職雲南陸軍三十七協協統
    蔡鍔雖然在世僅34年,但由於史料的缺失,其一生中仍有許多謎團尚未完全解開。他任雲南陸軍三十七協協統的具體時間就是其中之一。確定蔡鍔任三十七協協統的具體時間對於深入研究蔡鍔到雲南後的活動與思想以及雲南「重九」起義的醞釀、發生和發展均有重要意義。下面,筆者試就最近發現的有關史料,對這個問題作一考證,以求教於方家。
  • 「護國軍神」蔡鍔,34歲因病病逝後,其後人現在怎麼樣了?
    蔡鍔,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民主革命家以及偉大的愛國者。他一生中,主要做了兩件大事。一是辛亥革命時,他在雲南領導了推翻清政府統治的新軍起義。二是蔡鍔積極參加了反對袁世凱稱帝、維護民主共和國政體的護國軍起義。因此,他也被稱為「護國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