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百度 Apollo 生態大會在廣州舉行,百度 Apollo 重新對自己的業務進行了梳理,最終根據能力和業務分割為 4 大系列產品:智駕、智艙、智圖、智雲,並將之稱為「樂高式汽車智能化解決方案」。
百度 Apollo 也回顧了過去這一年所取得的戰績,同時做了新的展望:
Apollo 智艙:與超過 70 家車企 600 款車型展開合作,已實現超過 100 萬臺的小度車載 OS 前裝量產搭載,在 2020 年智能新車市場佔比第一,預計到 2023 年搭載 Apollo 智能聯 AI 能的將超 1 億輛;Apollo 高精地圖:已蟬聯市佔率第一名多年,成為本田、廣汽、長城、北汽、蔚來、威馬等頭部車企的選擇,未來 3 年預計搭載 100 萬輛車;Apollo 智駕:已開啟大規模量產,與廣汽,威馬,長城等品牌在 AVP(自主泊車)開展量產合作,未來 3-5 年 Apollo 智駕產品預計前裝量產搭載 100 萬臺。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 Apollo 智駕在這一塊的進展。
ANP 來了
站在現在的節點看明年, 針對高速場景的輔助駕駛將成為一個大趨勢。所謂領航輔助駕駛,即支持車輛基於導航規劃的路線,在高精度地圖覆蓋的高架、高速公路上實現自動變道超車、自動進出匝道。
特斯拉、蔚來、小鵬紛紛推出了自己的領航輔助駕駛,現在,百度的 ANP(Apollo Navigation Pilot)也來了。
大家是否還記得,去年 6 月,在 CVPR(全球計算機視覺及模式識別領域頂級學術會議)2019 上,百度 Apollo 公開了 L4 自動駕駛純視覺城市道路閉環解決方案– 百度 Apollo Lite,同時表示已經在北京稻香湖等多地多路段落地測試。
按照官方說法,ANP 基於目前國內唯一的 L4 級純視覺自動駕駛技術 Apollo Lite,是 L4 自動駕駛技術降維釋放到輔助駕駛領域的產品。不同於行業方案僅支持高速和城市環線,ANP 還可以在城市複雜道路上使用。
目前已知的是:
該方案能夠支持對 10 路攝像頭、200 幀/秒數據量的並行處理,單視覺鏈路最高丟幀率能夠控制在 5‰以下,實現全方位 360°實時環境感知,前向障礙物的穩定檢測視距達到 240 米(此前公布信息);使用攝像頭每秒產生的數據量超過 1G,參與計算的深度學習模型超過 30 個,所有計算被壓縮在一塊 GPU 顯卡上完成,算力小於 30TOPS;作為純視覺解決方案,可以更快的實現上車;ANP 上會引入高精地圖+V2X。
這個思路和 Mobileye 現在在做的事情其實很相像,同樣是純視覺解決方案,同時是由「L4」降維到 L2 輔助駕駛,不過後者已經拿到了主機廠的單子。
百度 Apollo 告訴 GeekCar,針對 ANP,已經在和車廠進行密切接觸了。
至此, 百度 Apollo 終於把觸手伸到輔助駕駛領域。
而在 AVP(自主泊車)方面,百度 Apollo 與威馬已經就 AVP 達成合作,新車由威馬汽車深度聯手百度 Apollo 平臺開發打造,採用全新電氣電子架構,將率先搭載全球首個「雲端智能無人泊車系統」(Cloud AVP), 在特定場景下具備 L4 級別自動駕駛能力。百度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經理李震宇在活動現場透露,廣汽、長城等車企也會搭載 Apollo 的 AVP。
至此,從 AVP 到 ANP,從泊車域到行車域,Apollo 智駕產品實現了面向城市複雜道路的全場景自動駕駛量產解決方案。
無人駕駛:未來開到 30+城
無人駕駛的進展可以歸結為三個詞:擴張、無人化、商業化。我們一一來說。
擴張
百度 Apollo 攻城略地的速度不可謂不快,在短短一年時間裡連下 3 城,分別在長沙、滄州、北京落地無人車服務。
在今天的生態大會上,Apollo 再次公布新的進展:Robotaxi 落地廣州。
就在四天前(12 月 4 日),百度 Apollo 與上海市嘉定區政府、上海國際汽車城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在上海嘉定落地規模化 Robotaxi 車隊。
這還沒完,百度自動駕駛技術部總經理王雲鵬表示:「 未來 3 年,Apollo 將會在全國 30 多個城市部署超過 3000 輛自動駕駛計程車。」
無人化
這個擴張速度真的很快。與之相對應的是,Apollo 在技術上也在追求新的突破——真·無人駕駛。
雖然,目前我們很多自動駕駛企業已經開始 Robotaxi 的落地試運營,但是,車上還是有安全員。業內的一個共識是: 什麼時候拿掉安全員,什麼時候無人駕駛的商業化才算真正開始。
現在,百度正在向著這個方向去努力。
今年 9 月,百度拿到長沙無人駕駛開放道路測試牌照,可以開始進行真·無人駕駛路測,12 月 7 日,Apollo 獨家獲得北京無人駕駛測試許可,百度 Apollo 透露,目前,在北京、長沙兩地無人駕駛測試裡程已超過 5.2 萬公裡。
隨著車輛規模的不斷擴大,將為百度 Apollo 帶來更多有價值的數據,進一步精進其自動駕駛能力。
李震宇也直言: 在未來幾年,Apollo 最重要的工作是進行規模化的驗證,通過泛化的方式,積累大量數據。至於何時能夠大規模無人化,李震宇依然咬定此前給到的時間點:2024 年。
探索商業新模式
除了規模擴張、技術無人化之後,百度 Apollo 也沿途尋找「下蛋」的機會。
就在今天的活動上,百度 Apollo 表示,近期,百度將和首汽約車聯合發布,首汽約車將成為國內率先開放自動駕駛服務的網約車平臺,無需預約,任何人都可以通過首汽約車體驗到自動駕駛服務,雙方會一起探索 Robotaxi 商業化合作新模式。」這應該也是國內第一家與網約車平臺達成合作的自動駕駛企業。
除此之外,百度 Apollo 還宣布了 Apollo X 計劃。王雲鵬表示:「Apollo X 將識別出最具潛力的賽道和選手,為他們進一步開放 Apollo 生態的資源和能力,全方面賦能,幫助和加速他們儘快成功」。「這裡的 X,代表了 Apollo 將提供人才、技術、資本、場景等多個維度的支持,也表示我們會一起努力,共創無限可能。」
Apollo X 的首傢伙伴已經選出來了,是貨運領域的頭部公司獅橋。雙方將聯合發起自動駕駛貨運領域的技術平臺公司」DeepWay」。深耕自動駕駛貨運賽道的萬億市場機遇。
勇攀珠峰,沿途下蛋
「 勇攀珠峰,沿途下蛋」。聽完這次 Apollo 生態大會上,我想到的,是這八個字。
不管是針對輔助駕駛場景的 AVP 到 ANP(特定場景下具備 L4 能力),還是針對無人駕駛場景與首汽的合作,推出的 Apollo X 計劃,都是 Apollo 對於商業化的摸索。
2017 年的時候,百度做了全球第一個自動駕駛開放平臺,即:要做自動駕駛時代的安卓。從那一天起,Apollo 的理念就是要實現開放共贏。彼時大家都不太看好百度的這波操作,但是現在,隨著 Apollo X 的推出,反而愈發印證著百度做自動駕駛平臺的初心:開放共贏,為不同賽道內的合作夥伴提供賦能。
百度 Apollo,正在開啟新的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