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本是一片來自山野的樹葉而已,是人類發現它以後,在不斷被利用的漫長歷史過程中,由人的關係的切入,茶因人而文明,茶在不斷內化和道化其價值,使茶成為一個多義詞,並既可物質享用,又可精神享受,從而逐漸形成了茶文化。茶既可物質享用,又可精神享受,千百年來,茶道、茶文化顯示了一種永恆的生命力,雖斷猶續,無論中國茶藝、日本茶道、韓國茶禮,無不使接觸者感受到她的一種魅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人們對物質享受的追求轉變成精神享受,茶成為選擇之一。「琴棋書畫詩酒茶」茶不僅是古代文人騷客們的所愛,也是現代無數人拿來享受閒暇時光、接人待客、交朋結友的佳品之一。
隨著觀念的改變,茶文化在新時代也被賦予新的意義,茶文化發展至現代,茶的社會功能更加突出,歸納其重要方面大致有21項:
以茶會友
客來敬茶向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朋友相見,飲茶敘事,新切祥和。
以茶聯誼
各種聯誼活動,採用茶話會的形式,既莊重又生動活潑。
以茶示禮
親友相見、人際交往,無論是多麼莊重的高級會談或是重要會議,每人清茶一杯,顯示了一種尊敬的禮儀。現代社會以工為禮品者顯得高尚。
以茶代酒
從古至今,以茶代酒者不乏其人,現代人際交往,提倡以茶代酒,實在是高尚之舉。
以茶倡廉
清茶一杯,以示清正廉潔,是反對鋪張浪費,提倡清廉的重要舉措。
以茶表德
日本千利休茶道精神是"和敬清寂",中國當代茶人著名茶學專家莊晚芳先生提倡的中國茶德是"廉美和敬"。
以茶為模
以茶的奉獻精神為模,倡導做一個正直清廉的"茶人"。
以茶養性
從古至今不少文人雅士都提倡以茶修心養性,提高人們的道德水準。
以茶為媒
中國歷史上茶與婚姻關係密切,以茶聯姻、婚嫁用茶的傳統流傳至今已成習俗。
以茶祭祀
中國民間的喪祭活動,很多仍流傳用茶作祭品的習慣。
以茶作禪
自古就有"茶禪一味"之說,寺院茶道的禪茶、普茶、施茶等都是以茶悟道的重要儀式。
以茶作詩
歷代詩人作茶詩者很多,內容廣泛,形式多樣。飲茶、賞景、吟詩作畫,茶在歷代文人騷客中是必不可少的東西,以觀宇宙、茶悟人生著比比皆是。
以茶作畫
「琴棋書畫詩酒茶」歷代文人墨客的最愛,互相獨立而又相輔相成,歷代描繪茶會、烹茶、飲茶等內容的書畫較多,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以茶歌舞
以採茶、飲茶等內容的歌舞較多,生動活潑。採茶曲作為民歌的一個種類,以其通俗易懂、簡單易學而受到人們得喜歡,廣為流傳。
以茶獻藝
各種流派的茶藝表演具有欣賞價值,不少茶類、地區、民族的飲茶習俗,藝術化以後,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以茶旅遊
遊名山、觀名寺、飲名茶三位一體,入目皆是蒼翠山色,人來人往,閒適淡雅,無疑是靜心、陶冶、放鬆身心的好選擇。茶鄉旅遊是現代旅遊業中的特色旅遊項目,很受歡迎。
以茶做菜
很多少數民族地區都有以鮮茶做菜的習俗,茶文化活動頻繁之地,以茶作菜的菜譜也是豐富多彩的。
以茶為食
將茶添加於食品飲料中食用,逐漸流行起來,茶葉口香糖、茶葉蛋糕、茶葉麵條、茶酒等都已被人們接受。
以茶設宴
茶飲配以小吃點心,早茶、下午茶都是很好的選擇,也受到普遍歡迎。
以茶健身
茶取以草木,含草木精華,製作過程中也減少添加劑的使用,常飲用有意身心,飲茶健身是很多飲茶愛好者的切身體會。
以茶製藥
茶葉提取物製作成藥治病救人,預防疾病。這是茶對人類健康的新貢獻。
茶學專著
唐陸羽的《茶經》
唐張又新的《煎茶水記》
唐蘇廙的《十六湯品》
宋蔡襄的《茶錄》
宋徽宗的《大觀茶論》
宋熊蕃 的《宣和北苑貢茶錄》
宋審安的《茶具圖贊》
明朱權的《茶譜》
明顧元慶的《茶譜》
明屠隆的《茶說》
明許次紓的《茶疏》
明程用賓的《茶錄》
明馮時可 的《茶錄》
明聞龍的的《茶箋》
明周高起的《洞山岕茶系》
明 周高起的《陽羨茗壺系》
清劉源長的《茶史》
清餘懷的《茶史補》
清冒襄的《岕茶匯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