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佛手,最具代表性閩南烏龍茶之一|研茶 21

2020-12-22 福德橋茶生活

永春佛手,是讓人一喝就難忘的茶。

它產量小,以前主要在閩南當地人、東南亞華僑之間流通,被譽為「僑銷茶」。

當年很多閩南人離開家鄉下南洋,但念念不忘的就是那一口永春佛手。

關於佛手茶的來歷,也蠻有意思的。

相傳是閩南一寺院主持採集茶穗,嫁接在佛手柑上偶然所得,其葉形酷似佛手,故名「佛手」。

民間所說的「茶佛一味」,也是從佛手茶開始的。

弘一法師曾三次入閩,多次前往永春,在品嘗過佛手後,對佛手茶情有獨鍾,並題下了「永春佛手,如遇知己」的墨寶。

往期熱文:永春有茶,其名佛手

自有茶園

這款佛手來自佛手茶核心產區之一:蘇坑嵩山村海拔800-1000米左右的高山,

茶樹樹齡均30年以上,只有少部分是10年左右,葉片格外肥厚,猶如手掌。

這裡雨水充足、日照短,有機物質積累多,茶水更為醇厚。

福德橋的茶園在高山上氣溫低,茶樹不易生蟲,基本不用施加農藥化肥。

延續傳統工藝,專注品質

福德橋茶業始於2005年,至今已有15年,專注永春佛手。

採摘、晾青、搖青、攤置、炒青、初揉、初烘、復揉、烘乾,一套下來看似簡單,但每道工序做起來卻十分複雜,特別是搖青、攤置需4次才能炒青,時間上的把握全靠老師傅的經驗把握,畢竟每個茶青間的消青效果不太一樣,有些快有些慢。

往期熱文:永春佛手茶:香氣是「搖」出來的

最終的茶葉,由於是烏龍茶顆粒狀工藝,呈半球狀,還有點可愛。清香型為啥綠色,碳焙熟茶濃香型為墨綠色。而炭焙過的茶葉,內質不易轉化,可長期儲藏。

往期熱文:如何正確區分:清香型、濃香型永春佛手?

怎麼衝泡?

根據個人口味,永春佛手可以熱飲也可以冷泡。

1

熱飲

首先不推薦管道水,純淨水,建議用礦泉水。

水溫,則一定要是百度沸水。

茶水比例1:22,則控制在110ml容器,對應投6g佛手茶最為適宜。

至於浸泡時間,則是要適中,烏龍茶不宜久浸和悶泡。

永春佛手是球形茶,所以衝泡時,第一衝時間要稍長約30秒-1分鐘。第二衝時間稍稍縮短20-30秒。之後每衝再累加時間,也可根據個人口感調整出水時間。

另外,品飲時的溫度也特別重要。

特定的溫度,可以激發我們的味蕾去發掘食物的甘甜。

佛手茶,品飲時在45-55℃最好。在這個溫度能將香,韻,甜潤都能體驗出來。

2

冷飲

可將數粒(約8粒,也可根據個人口感增減,但是切記莫放過多)佛手加入礦泉水瓶內,無需沸水衝開。

靜置放或放入冰箱冷藏6小時左右就可飲用,滋味冰爽甘鮮,特別是在炎炎夏日。

相關焦點

  • 小眾烏龍茶之永春佛手
    品中王茶葉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小眾的烏龍茶——永春佛手,咱們平時耳熟能詳的烏龍茶有鐵觀音、武夷巖茶、臺灣凍頂烏龍等,今天就來說說這永春佛手。永春佛手主要產地位於福建永春縣,茶樹都種植位於海拔600米至900米的高山上,高山雲霧「茶宜高山之陰,而喜日陽之早」,這為永春佛手的生長提供了絕佳的環境,永春佛手目前在市面上的主要品種主要為紅芽與綠芽兩種,其葉子的形狀像佛手柑葉,因此得名「佛手」,制好後的佛手茶形似海蠣幹,在衝泡時香氣馥鬱悠長,泡出來的湯色呈金黃透亮。
  • 閩南、閩北、廣東、臺灣烏龍茶大集合,讓你一次喝個夠!
    我國烏龍茶的產區比較集中,基本在東南沿海一帶像廣東、福建以及臺灣,這其中尤以福建最甚,全國80%左右的烏龍茶來自福建,而福建烏龍茶又可劃分為閩南和閩北兩個區域。
  • 眾籌丨永春佛手,烏龍茶系中的貴族,百年老茶廠精製
    弘一法師曾三次入閩,多次前往永春,在品嘗過佛手後,對佛手茶情有獨鍾,並題下了「永春佛手,如遇知己」的墨寶。
  • 今年的永春佛手春茶來啦,產自內永春蘇坑高海拔茶園|研茶 17
    在這個醞釀好茶的春季,具代表性的好茶莫過於有「春水」之稱的永春佛手春茶了,一直以來也都倍受茶友的青睞。永春佛手茶樹越冬後第一次萌發的芽葉採制而成的茶葉稱為永春佛手春茶。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份,再加上茶樹經過了半年冬季的修養生息,使得永春佛手春茶茶芽肥碩,色澤紫紅(紅芽佛手),葉質柔軟,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特別是胺基酸。不但使永春佛手春茶滋味鮮活且香氣宜人富有保健作用。永春佛手春茶由於茶樹營養物質豐富,故而葉肉肥厚,香物質和維生素含量較高,滋味鮮爽,香氣強烈,外形條索緊結重實。永春佛手製作嚴謹,技藝精巧。
  • 佛手茶歷史與發源地的簡單介紹
    康熙四十三年經永春藉和尚傳回達埔、獅峰,並廣植於全縣。清道光二十四年泉州瘟疫流行,傳說塗門關帝扶乩明示後城林氏族館——「芹圃館」,安溪金榜茶商囤積之騎虎巖佛手茶,化湯為藥,災情頓解,佛手茶名聲大噪。佛手茶又名香櫞、雪梨,灌木形,中葉類,中芽種。民國時期又分大葉香櫞和小葉香櫞。一九九六年佛手茶被定為茶樹良種。
  • 名茶傳說︱佛手茶的傳說
    永春佛手系「中國申奧第一茶」,永春佛手茶又名香櫞種、雪梨,因其形似佛手、名貴勝金,又稱「金佛手」,主產於福建永春縣蘇坑、玉鬥和桂洋等鄉鎮海拔600米至900米高山處。一、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閩南騎虎巖寺的一位和尚,天天以茶供佛。有一日,他突發奇想:鐵觀音柑是一種清香誘人的名貴佳果,要是茶葉泡出來有「鐵觀音」(香櫞)的香味多好哇!
  • 永春佛手為什麼會有果香味?原來它的來歷與佛手柑嫁接有關!
    永春佛手茶,又名香椽、 雪梨,是青茶一類中風味獨特的名貴品種之一。因形似佛手、名貴勝金,又稱「金佛手」,主要產地是中國福建省永春縣蘇坑、玉鬥和桂洋等鄉鎮地區。永春佛手茶樹多生長在平均海拔600 —900米的高山處,是福建烏龍茶中風味獨特的名茶。永春佛手以其「形美、色潤、味甘」的品質而享譽國內外。有華僑稱讚永春佛手說:「西峰寺外取新泉,啜飲佛手賽神仙;名貴飲料能人藥,唐人街裡品茗篇。」永春佛手茶的得名和由來,跟一個流傳已久的傳說有關。
  • 一杯佛手,余光中舌尖上的鄉愁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這裡是烏龍茶產區,最出名的茶葉就是佛手。在以鐵觀音為首的閩南茶區,佛手歷史悠久,別具風味,也是詩人舌尖上的一縷鄉愁。 01. 為什麼叫佛手?
  • 永春「探春記」,一個土特產計劃裡的閩南鄉愁
    與插畫師皇小小合作推出的永春佛手茶。 / 永春風物 近三年的時間裡,老嬰嘗試以更為美好的方式,讓永春在地好物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繼第一期的佛手茶後,陸續推出白粬、金桔蜜餞、木薯餅、枇杷膏等在地風物,以及「閩南·茶桌仔」等展示閩南在地生活的設計品。
  • 永春佛手,香!
    佛手本為果,色金燦,香清雅。那麼它如何與茶扯上了關係呢?根據永春民間傳說,佛手茶源於閩南騎虎巖寺,已有數百年的歷史。當時寺中有位老和尚,喜歡品茶和種植佛手柑。一天,他突發奇想:如果能讓茶有佛手柑的香味該多好啊!
  • 福建泉州永春概覽(閩南地區)
    福建泉州永春概覽(閩南地區):泉州市地處福建省東南部,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北承省會福州,南接廈門,東望臺灣省,西毗漳州、龍巖、三明。獲得聯合國杜拜國際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獎,2019年1月,泉州入選「2018年WFBA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50強」榜單。永春縣,福建省泉州市下轄縣級行政區,永春古稱「桃源」,永春置縣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素有「萬紫千紅花不謝,冬暖夏涼四序春」的美譽。地處福建省東南部、晉江東溪上遊,東鄰仙遊縣,南接南安市、安溪縣,西連漳平市,北與德化、大田交界。
  • 什麼是永春佛手?
    如果只是聽說「永春佛手」,估計很多人都很難想像是什麼產品,沒有接觸到茶的人們估計也不會想到。其實永春佛手是茶,產自於福建的永春縣,是當地的特產。又名雪梨,因為形狀像極了佛手,而且很名貴,所以也被稱為是「金佛手」,屬於烏龍茶中的名貴品種之一。
  • 永春松鶴《隺喜》
    1917年,愛國華僑在永春虎巷山開山種茶,生產的佛手、水仙、鐵觀音色澤好、香氣濃、味道醇,深受茶客喜愛。1956年公私合營後,茶廠的生產規模進一步得到發展,從印尼、馬來西亞、泰國歸來的一千多名華僑陸續被安置在這裡。計劃經濟時期,永春北硿華僑茶廠與安溪、漳州、建甌三茶廠同為福建省烏龍茶出口產品的生產基地,編號04,被海外僑胞視作舌尖上鄉愁的解藥。
  • 寧可百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福建這4種茶,你都喝過嗎?
    在閩南一帶就有「寧可百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的說法,在閩北一帶也有「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的俗語。其實,福建是產茶的大省,茶文化在福建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世界的茶鄉在中國,中國的茶鄉在福建。據記載,福建產茶文字記載比陸羽《茶經》還早300年,是中國茶文化的發祥地。福建茶的種類全國最多,有紅茶、綠茶、白茶、烏龍茶、花茶五種茶,品質優良,產量全國第一。
  • 永春佛手有哪些功效?減肥、胃炎、高血壓的看過來
    品中王小編今天給大家講講永春佛手茶的一些功效,有結腸炎、胃炎、高血壓這些毛病繼續往下看。永春佛手茶形似佛手、名貴勝金,張天福老先生曾贊曰"永春佛手,點滴入口,齒頰留香,色香味俱臻上乘,不愧為茶中名品。"
  • 愛喝茶的你,咱南安這幾款茶你認識嗎?
    茶文化在咱閩南深入骨髓,而南安的茶也是不負盛名的。南安這裡的氣候、溼度、海拔高度、高山雲霧等條件特徵特別適合茶葉生長,土壤也是呈弱酸性的紅土壤,丘陵地帶的階梯結構可以開闢成優質的茶園。自古以來南安的茶葉種植面積廣闊,茶葉種植技術高超,茶葉的質量好,茶葉成為古代南安的重要物產之一,也成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
  • 永春最全特色年貨,喜歡的趕緊捎走!
    永春氣候宜人,四季常青,雨量充沛,非常適合山地血橙生長。永春血橙口感清甜,成熟時期完全鮮甜。水分足,橙子的香味濃鬱。營養豐富,極宜鮮食,果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老少皆宜,尤其是女性朋友的最愛。永春篾香,又名神香、衛生香,是一種選用上等芳香植物和中藥材配製後供人點燃的名貴香料。永春篾香歷史悠久,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馳名閩南和東南亞各地,成為永春縣外貿出口的主要產品之一。
  • 永春特色產品走進古絲路終點段 傳遞閩南地區文化
    剛回國不久,永春一茶企負責人康金義就接到歐洲好幾個越洋電話,洽談永春佛手銷售事宜。 6月23日,康金義隨團參加了在匈牙利舉辦的中國出口商品展暨福建品牌產品交易會,永春香、永春佛手茶、永春紙織畫被帶到這個古絲綢之路終點段歐洲物流的重要樞紐匈牙利進行了展示交流,得到客商喜歡和給予很高的評價。
  • 中國烏龍茶中的佼佼者,勇奪「第一」的水仙茶|說茶大講堂
    水仙茶為什麼能夠獲得如此殊榮呢?說茶傳媒特別邀請福建農林大學教授級高級農藝師、國家一級評茶師、國家一級茶藝師、國家一級茶葉加工技師張育松將帶領大家一同認識「水仙茶」。水仙茶既被用作烏龍茶茶樹品種與種群名稱,也被廣泛用作烏龍茶品類名稱,因產區不同,滋味也各有不同。
  • 福建永春的美食秘籍是什麼?「太極「鍋裡又藏著何種秘密?
    說到福建美食,便不得不提永春。泉州人愛吃的面線糊便出自於此,甘甜多汁的蘆柑也出自此地,還有奇怪的老醋……永春,這座城市有自己的一套美味秘籍。說起這永春面線糊,是由細面線+地瓜粉製作而成。閩南有句老話:「頂開花,下結子,大人小孩愛吃到要死。」花生湯湯色乳白,花生仁軟而不爛,搭配油條,堪稱絕美。再夾一段剛炸好的油條放進去,大口喝湯吃油條,當真是痛快至極。永春咯攤是閩南話「Ko tua」的音譯,就是湯鍋裡煮,湯滾發出kotuakotua聲。相傳,咯攤起源於清朝初年。那時的永春客商南來北往,號稱「無永不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