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佛手,是讓人一喝就難忘的茶。
它產量小,以前主要在閩南當地人、東南亞華僑之間流通,被譽為「僑銷茶」。
當年很多閩南人離開家鄉下南洋,但念念不忘的就是那一口永春佛手。
關於佛手茶的來歷,也蠻有意思的。
相傳是閩南一寺院主持採集茶穗,嫁接在佛手柑上偶然所得,其葉形酷似佛手,故名「佛手」。
民間所說的「茶佛一味」,也是從佛手茶開始的。
弘一法師曾三次入閩,多次前往永春,在品嘗過佛手後,對佛手茶情有獨鍾,並題下了「永春佛手,如遇知己」的墨寶。
往期熱文:永春有茶,其名佛手
自有茶園
這款佛手來自佛手茶核心產區之一:蘇坑嵩山村海拔800-1000米左右的高山,
茶樹樹齡均30年以上,只有少部分是10年左右,葉片格外肥厚,猶如手掌。
這裡雨水充足、日照短,有機物質積累多,茶水更為醇厚。
福德橋的茶園在高山上氣溫低,茶樹不易生蟲,基本不用施加農藥化肥。
延續傳統工藝,專注品質
福德橋茶業始於2005年,至今已有15年,專注永春佛手。
採摘、晾青、搖青、攤置、炒青、初揉、初烘、復揉、烘乾,一套下來看似簡單,但每道工序做起來卻十分複雜,特別是搖青、攤置需4次才能炒青,時間上的把握全靠老師傅的經驗把握,畢竟每個茶青間的消青效果不太一樣,有些快有些慢。
往期熱文:永春佛手茶:香氣是「搖」出來的
最終的茶葉,由於是烏龍茶顆粒狀工藝,呈半球狀,還有點可愛。清香型為啥綠色,碳焙熟茶濃香型為墨綠色。而炭焙過的茶葉,內質不易轉化,可長期儲藏。
往期熱文:如何正確區分:清香型、濃香型永春佛手?
怎麼衝泡?
根據個人口味,永春佛手可以熱飲也可以冷泡。
1
熱飲
首先不推薦管道水,純淨水,建議用礦泉水。
水溫,則一定要是百度沸水。
茶水比例1:22,則控制在110ml容器,對應投6g佛手茶最為適宜。
至於浸泡時間,則是要適中,烏龍茶不宜久浸和悶泡。
永春佛手是球形茶,所以衝泡時,第一衝時間要稍長約30秒-1分鐘。第二衝時間稍稍縮短20-30秒。之後每衝再累加時間,也可根據個人口感調整出水時間。
另外,品飲時的溫度也特別重要。
特定的溫度,可以激發我們的味蕾去發掘食物的甘甜。
佛手茶,品飲時在45-55℃最好。在這個溫度能將香,韻,甜潤都能體驗出來。
2
冷飲
可將數粒(約8粒,也可根據個人口感增減,但是切記莫放過多)佛手加入礦泉水瓶內,無需沸水衝開。
靜置放或放入冰箱冷藏6小時左右就可飲用,滋味冰爽甘鮮,特別是在炎炎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