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白煙?茶展熱茶?表面兄弟的背後故事

2020-12-17 閒飲東窗V

夜色已經深了,城裡人家的燈火大多已經滅了,只一輪明月高懸。

已經入秋了,晚風有些涼了,葉子紛紛落下,帶起一片沙沙聲,平添蕭瑟。

「瞅瞅這景兒,咱們像不像倆老鬼啊。」不羈的笑聲驚醒了竹林間的飛鳥,嘰嘰喳喳地尖叫著表達自己的不滿。

「子勳,你很吵」老者帶著一身肅穆之氣,眉間的皺紋造成的凹陷,像是已經深入骨髓。

「喝著我的茶,還要挑我的毛病。治平,你這脾氣,也太臭了些。」名喚子勳的老者雖然已經垂垂老矣,但言語中卻還帶著少年氣息。

一時相顧無言,二人也未見尷尬,都只是靜靜喝著自己手裡的那杯熱茶。

不知過了多久,一壺茶已經見了底。被稱作治平的肅穆老者像是一下子洩了氣,眼角徒然溼潤了:「我…明日啟程」。

酒能醉人,可能這知音茶也是如此。

「……知道,你勞碌了一輩子,這次,就當去遊山玩水了。」

「呵,遊山玩水,說的這麼好聽做什麼?我沒什麼想不開的,只是父親賜我表字治平,望我能做個修身治國平天下的棟梁之材,而我到了這個年紀,終於走到能為百姓做些什麼的時候,卻又被貶黜至荒蠻之地,多年痴心妄想,一夕毀於一旦,有些難堪罷了。」

「治平,沒什麼難堪的。」老者戲謔瀟灑的眼神變了,好似終於放下了虛偽的面具。

「你我同期中舉,從七品芝麻官一路走過來。冤假錯案你平了,為國為民的事你也做了。當初能做,如今亦然。你的赤誠之心還在,何談毀於一旦?」

兩行濁淚落下,那句輕飄飄的嗯散在了風中。

「可惜,又很久喝不到你的茶了。」

這是治平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

第二年,治平沒有來。蘇子勳在約好的地方枯坐了一夜,默默為對面的茶杯換茶。

當朝陽從東方升起,金色的暖光灑在那杯茶上。

茶還是溫的,只是再也沒人來喝了。

第二日,京中傳入了那人去世的消息。可能是因為已經猜測到了什麼,蘇子勳與平時也未見不同。只是某日午夜夢回,他又夢到了那位知己好友。

他想起那年,那個嚴肅正經的人唱過的,杜子美寫給李太白的詩。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要是,還能再見見他就好了,要是,能再說幾句話就好了,要是,他能再陪我吃一次茶就好了。

可惜話最後只能說給自己聽,茶也只有一個人喝,蘇子勳最終也是抱憾而終。

時光流轉,已是千年。物是人非,滄海桑田。

「慕平慕平,今天簡琢在臨街辦茶展知道嗎?」

被呼喚的少年眉間已有了淺淺的痕跡,顯得有些少年老成。

「得了吧,慕平對茶多挑剔你又不是不知道,而且人肯定多,那個熱鬧法,你想要他命啊?」

同伴說的很對,他受不了人多,茶展上的茶質量大多也參差不齊。只是,他想去。

沒糾結多久慕平就去了,出乎意料地,茶都是好茶。慕平沉浸在這裡。只是學生經費有限,他只能不斷的逛,想為自己挑兩樣最滿意的茶。

他看到了一個少年,少年面容姣好,戲謔的眼睛打量著過往的人群,對攤子前的顧客也並不諂媚對待。

有點意思。

他走上前去,卻覺得這茶像是似曾相識。不經意間與少年對視了。

「這…這茶叫什麼名字」

「高山流水」少年笑著看他,眼裡沒了戲謔的感覺。

「多少錢,我想買一些?」

「我能為你泡一杯嗎,已經很多年沒有人陪我吃茶了。」

兩人同時開口,尷尬中也卻帶了些親切的氣息。

那杯茶,總算等到了它的主人。

無論多久多遠,我們總會相見。

相關焦點

  • 最茶之茶
    當地婦孺皆能講述的故事,是康熙皇帝南巡,撫臣朱犖獻上土人稱為「嚇煞人香」的東山碧螺峰石壁產野茶。皇帝很喜歡,令取名碧螺春,且讓地方政府年年進貢。由東山島跨過太湖大橋,即到太湖第一大島西山,這裡還真有座和金庸小說《天龍八部》裡同名的縹緲峰。東山、西山,既有大型茶廠,也保留小農戶家家做茶的生態。
  • 被盜走的中國茶 | 改變世界的中國茶大展
    改變世界的中國茶大展藏書插圖瑞典科學家林奈(baiCarl von Linne)在1753年出版的《植物種志》中,第一次將茶樹的最初學名定命為Thea sinensis,L.改變世界的中國茶大展藏書插圖近代,在1820年以前,中國依靠著茶葉,中國的GDP牢牢把握著世界第一的位置,是西歐總合的三倍。
  • 以茶會友,玩物悅己,人生樂事「煙霞癖 聯盟」《爐 · 銚茶事》收藏展
    「煙霞癖 聯盟」《爐 · 銚茶事》收藏展聽松風檜雨看爐銚煙霞「煙霞癖 聯盟」心庵香隱、佐茶佑玉、約茶不夜、滌煩茶寮、嘉木堂陳遠號、觀喜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煙霞癖 聯盟」計劃透過舉辦展覽分享會、茶會雅集、講座論壇等活動,煙霞會友!期待與各方同好,分享、交流藏品及雅事,這是我們舉辦活動的初衷!將於2021年1月16日,在臺南 索卡藝術.離塵空間舉辦《爐.銚茶事》收藏展,展出珍藏的爐與銚,並於1月20日與已十四年歷史的「府城封茶」茶事活動結合,從爐銚興味論壇,到起炭烹茗,以封茶記錄   茶之歲月美好。期待與您的相遇!
  • 劍及履及的茶故事
    《劍及履及的茶故事》亮軒(臺灣知名作家)——《找茶,就是找故事 》推薦序生活是個大道場,我一向以為,就像夫妻是人生最大的修持一樣。茶事是說不盡的,且看他,舉凡飲茶、找茶、茶壺、茶杯、茶人、茶景、茶史、茶經、茶鄉、茶路、茶食、茶餐、茶點、茶窯、茶瓶、茶罐、茶器、茶友、茶療、茶補、茶詩、茶文、茶館、茶票、茶書、茶肆、茶價、採茶、焙茶、老茶、新茶,以致茶之死茶之活等等,無一不出現筆下,直可謂茶氣蒸騰,茶天茶地。人間豈復有比吳德亮更茶者?
  • 茶書網:《臺灣吃茶》
    《臺灣吃茶》精選六大都、五大縣市特色茶館、連鎖茶飲名店;讓你一次享受品茶、賞器、吟詩、觀畫……的精採吃茶空間!從茶鄉之美到茶器之,阿亮造訪全臺八十餘間新舊茶館,深入探求其背後的茶文化與茶精神。來自不同領域、背景迥異的茶館主人們娓娓述說各自對茶的熱情、理念與堅持,以及茶館的掌故與變遷。每一間茶館背後都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歷程,這些故事默默的打造出臺灣茶如今耀眼奪目、享譽全球的成就。
  • 影評|《相親吧 兄弟》:以茶為媒 再現鄉村振興成果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平平 郭照宇 日照報導  日照首部以鄉村振興為背景的青春勵志網絡電影《相親吧兄弟》,一經上線便引來網友們的熱議,短短10天,播放量突破10萬。
  • 今晚7點半,一任天真作客東莞電臺,分享好茶背後的故事!
    柴米油鹽醬醋茶是茶,琴棋書畫詩酒花茶也是茶。茶,本身就是一種生活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12月10日晚上19:30至21:00,一任天真創始人李桂榮先生將做客東莞廣播電臺《城市的聲音》欄目,與著名主持人葉純及幾位嘉賓,一起走進茶的藝術世界,談茶論道。
  • 喜茶、奈雪的茶、快樂檸檬...這些茶飲品牌為什麼紛紛做副牌?
    1、喜茶「喜茶熱麥」是喜茶旗下的烘焙品牌,除了茶飲之外,還銷售軟歐包,並且歐包的製作全部在店裡完成。2017年3月,第一家「喜茶熱麥」店於廣州惠福東店亮相,隨後陸續在深圳、上海和北京等地開設新店。目前在全國擁有16家門店。
  • 聶雲宸——喜茶成功背後的「掌舵人」
    8年前,喜茶還只是一家小小的門店,而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喜茶已經在全球擁有超600家門店,並得到資本的關注。那麼,創始人聶雲宸是如何將喜茶發揚光大的呢?縱觀喜茶產品的發展之路,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聶雲宸在每一個時間點,都能做出正確的選擇,為喜茶的前行做最好的「掌舵人」。
  • 【老包說茶】金鼎古茶山:古茶聖地 探險樂園
    金鼎山共有生態茶園面積6.6萬餘畝,其中有古茶麵積近15000畝。古茶園零星分散,多在村寨邊、房前屋後種植為主,部分茶園以茶糧間作,茶園管理粗放。茶樹品種多為有性系群體種,品質混雜,有7、8個之多,樹齡大多為數百年以上。金鼎古茶山的很多茶樹成為茶商用於單株收藏。
  • 講好陝茶故事,陝茶上「網」讓茶博會成為常態
    首屆陝西網上茶博會由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和共青團陝西省委指導,陝西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主辦,陝西省園藝技術工作站、陝西省發展特色與休閒農業指導中心、陝西省農業宣傳信息中心協辦,陝西農業品牌網承辦,西部網茶業頻道等單位支持,活動通過全媒體報導+直播+短視頻方式,向全國消費者展示推介陝茶優良的生長環境和獨特的品質,講好陝茶故事,助力陝茶品牌提升和市場銷售
  • 梁王茶——藥食同源的民族藥
    生於海線1700-3000m的山谷闊葉林或混交林中[1]。我初識「梁王茶」,是在我的家鄉大理劍川。當地農民在清明節前後會從山上砍下其根莖上市售賣,群眾喜食用其內莖。將灰褐色的表皮剝下,食用其內層淺綠色的莖皮,兒時的我感到樂趣無窮。剝下的莖皮可直接嚼食,也可用開水泡服。梁王茶的味道剛入口時會略感苦澀,而後卻回甘無窮。
  • 「以茶為禮」受追捧 吳裕泰茶禮銷售火爆
    放心茶禮 更好的貢毫茉莉花茶按照過年時的傳統習俗,走親訪友時,帶上一份精心準備的禮品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而在近兩年「以茶為禮」不斷受追捧的背後,是茶作為公認的放心純天然飲品,「送茶就是送健康」觀念的不斷深入人心。
  • 奈雪的茶CUP美術館?那個1000W人看的展又又又來了!
    當眾多品牌還圍繞著「表白」做文章的時候,新式茶飲頭部品牌奈雪的茶卻打出了別具一格的關鍵詞「擁抱」,也順勢在520這天推出了奈雪的茶CUP美術館第三期——「抱抱計劃」。奈雪的茶攜手藝術家CDR 聯袂呈現CUP美術館「抱抱計劃」奈雪的茶以茶飲杯為載體,在520這天展示出了六款以「擁抱為主題的」藝術創作。
  • ...雲茶之邦」杯茶與築國際茶空間設計大賽論壇頒獎儀式圓滿落幕!
    本次大賽以「無我」主題,旨在打造一個體現茶文化精神內核的身心安頓的茶空間,給人以美好的感受,讓更多人愛上茶、了解茶文化,獲得身體和心靈的愉悅;並通過「一展一賽一論壇」的形式,策劃空間設計參賽作品展、空間設計論壇、空間設計大賽
  • 一杯好茶的背後,可不僅僅是原料那麼簡單
    你知道手中的那一杯茶是怎麼來的嗎?一杯好茶,靠的是茶農們從源頭把關,只有細心呵護每一顆茶樹、精心培育茶樹的生長,才能收穫肥碩的芽頭。從一片茶葉到一杯好茶,其中還包括很多道工序。他們都離不開茶農們的智慧和辛勤。在滿山遍野的茶園間,放眼望去的是茶農腰挎茶簍分布在青綠的茶山間,熟練的手勢在綠葉間上下舞動,將一個個茶芽送入茶簍。
  • 茶書網:《臺灣人文茶器》
    目錄楔子:臺灣人文茶器閃耀國際時尚舞臺第壹章:陶茶器一、臺灣巖礦與巖砂千秋功業一壺茶(鄧丁壽)星空與巖礦的櫻花戀(三古默農)茶陶《山海經》(遊正民)敦煌飛天意象(吳麗嬌)茶中有佛皆自在(廖明亮)鹿谷兄弟的巖砂情(吳錦都、吳錦城)精準詮釋臺灣茶香(葉樺洋)茶陶禪境邁向學術殿堂(吳孟純)二、臺灣新陶色
  • 喜茶:我把你當對手,你竟然想當我兄弟
    喜茶:我把你當對手,你竟然想當我兄弟 2020-05-09 21: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團茶•分茶•鬥茶
    時已二鼓下矣,酒渴甚,烹小龍團,相對展玩,狂喜不支。」這裡的「小龍團」是團茶中的精品。宋人將茶製成茶餅,飲用時須將茶碾成細末,然後煮飲。「碧雲籠碾」即講碾茶。「碧雲」指茶葉之色。「籠」指茶籠,貯茶之具。「玉成塵」既指將茶碾細,且謂茶葉名貴。「一甌春」,意即一甌春茶。曉夢初醒,喝下一杯春茶,方才驚破了夢境。春草江梅,是可喜之景,小甌品茗,是可樂之事,好一番輕鬆優雅的情調。
  • 第九屆「雲茶之邦」杯茶與築國際茶空間設計大賽論壇頒獎儀式圓滿...
    本次大賽以「無我」主題,旨在打造一個體現茶文化精神內核的身心安頓的茶空間,給人以美好的感受,讓更多人愛上茶、了解茶文化,獲得身體和心靈的愉悅;並通過「一展一賽一論壇」的形式,策劃空間設計參賽作品展、空間設計論壇、空間設計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