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中國人自古就喜歡喝茶,並且有把茶葉當作禮品送人的習慣。在歷史上還把茶葉、絲綢、瓷器作為外交的禮品給其他各國,來交換他們的特產。由此可見茶葉對人們的重要性了。
茶葉的歷史這麼久遠,因它發生的事也舉不勝舉,小編今天說的是當代非常有名的大紅袍之父陳德華先生。雖然他被譽為「大紅袍之父」可是他從來不承認,他說他只是一個愛茶的人而已。
可是人們是不會遺忘一個人的貢獻的。尤其是在陳老去世後,他的事跡更是被當地人傳頌。小面小編總結了一下大概有這些,當然這只是些皮毛罷了。
首先是他的人品。他是一個不求功名利祿的人。當人們稱他為「大紅袍之父」時,他謙虛地說:自己只不過是幸運與大紅袍有了特殊的緣分而已。大紅袍是大自然賜予武夷山的寶貝,是武夷山的山水養育了它,而它又來回饋給養育當地的人類,他本人只不過喜歡茶,喜歡上山採茶,沒有被這種悠然的生活所羈絆而是做了推廣的作用。
其次他對於茶的貢獻,尤其是對於大紅袍的貢獻,遠超以前所有的人。他在武夷山研究茶有40多年,對大紅袍的繁育跟製作技藝更是貢獻非凡。所以他被評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大紅袍傳統工藝技能的傳承人。他親自製的一款大紅袍60克重竟拍出了56萬的天價。真是讓人驚掉了下巴。
第三他成功的經歷。陳德華先生從農專畢業就被分配到了武夷山茶科所工作,從此就與茶有了不解之緣。1985年他從朋友那裡要了五棵大紅袍種在茶科所的「御茶園」裡。真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他要來的這五棵茶苗後來經過他的精心培育變成了滿山的茶園。茶有了,怎樣才能變成成品,讓人們認可,走進千家萬戶呢?
他從種茶到採茶再到加工都有超前意識。他是個閒不住的人,總想著嘗試一些沒有做過的事。也正是他的這種性格讓茶行業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不但把大紅袍推廣開來,還引進了「北鬥」肉桂等多種名茶。並且都得到了推廣。
在種植上講究多樣化,在生產上也是。不但從茶葉的生產到樣式再到包裝都盡力做到多樣化。他首創武夷巖茶緊壓茶。他效仿了普洱茶的緊壓型原理,想到大紅袍也可以,如果壓緊成小塊,方便攜帶。有了想法就幹,於是他想盡辦法幹起來,甚至退休了也沒有放棄嘗試。
終於1997年開始生產茶餅,到2013年已經達到了一定的規模了。武夷山茶餅的研發成功,促進了當地的茶文化的發展,給當地的經濟也帶來空前的繁榮,使得人們的收入也倍增。所以當地人都親切地稱他為「德叔」
這就是陳德華,一個把一生都貢獻給了武夷山茶的老人。一輩子不圖名利,默默奉獻,永不停歇的老人。耕耘了一生,進取、嘗試了一生的老人。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