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武夷山的老人說,我從來不是大紅袍之父,只是一個愛茶人

2020-12-14 茶馬古道之德拉姆

咱們中國人自古就喜歡喝茶,並且有把茶葉當作禮品送人的習慣。在歷史上還把茶葉、絲綢、瓷器作為外交的禮品給其他各國,來交換他們的特產。由此可見茶葉對人們的重要性了。

茶葉的歷史這麼久遠,因它發生的事也舉不勝舉,小編今天說的是當代非常有名的大紅袍之父陳德華先生。雖然他被譽為「大紅袍之父」可是他從來不承認,他說他只是一個愛茶的人而已。

可是人們是不會遺忘一個人的貢獻的。尤其是在陳老去世後,他的事跡更是被當地人傳頌。小面小編總結了一下大概有這些,當然這只是些皮毛罷了。

首先是他的人品。他是一個不求功名利祿的人。當人們稱他為「大紅袍之父」時,他謙虛地說:自己只不過是幸運與大紅袍有了特殊的緣分而已。大紅袍是大自然賜予武夷山的寶貝,是武夷山的山水養育了它,而它又來回饋給養育當地的人類,他本人只不過喜歡茶,喜歡上山採茶,沒有被這種悠然的生活所羈絆而是做了推廣的作用。

其次他對於茶的貢獻,尤其是對於大紅袍的貢獻,遠超以前所有的人。他在武夷山研究茶有40多年,對大紅袍的繁育跟製作技藝更是貢獻非凡。所以他被評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大紅袍傳統工藝技能的傳承人。他親自製的一款大紅袍60克重竟拍出了56萬的天價。真是讓人驚掉了下巴。

第三他成功的經歷。陳德華先生從農專畢業就被分配到了武夷山茶科所工作,從此就與茶有了不解之緣。1985年他從朋友那裡要了五棵大紅袍種在茶科所的「御茶園」裡。真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他要來的這五棵茶苗後來經過他的精心培育變成了滿山的茶園。茶有了,怎樣才能變成成品,讓人們認可,走進千家萬戶呢?

他從種茶到採茶再到加工都有超前意識。他是個閒不住的人,總想著嘗試一些沒有做過的事。也正是他的這種性格讓茶行業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不但把大紅袍推廣開來,還引進了「北鬥」肉桂等多種名茶。並且都得到了推廣。

在種植上講究多樣化,在生產上也是。不但從茶葉的生產到樣式再到包裝都盡力做到多樣化。他首創武夷巖茶緊壓茶。他效仿了普洱茶的緊壓型原理,想到大紅袍也可以,如果壓緊成小塊,方便攜帶。有了想法就幹,於是他想盡辦法幹起來,甚至退休了也沒有放棄嘗試。

終於1997年開始生產茶餅,到2013年已經達到了一定的規模了。武夷山茶餅的研發成功,促進了當地的茶文化的發展,給當地的經濟也帶來空前的繁榮,使得人們的收入也倍增。所以當地人都親切地稱他為「德叔」

這就是陳德華,一個把一生都貢獻給了武夷山茶的老人。一輩子不圖名利,默默奉獻,永不停歇的老人。耕耘了一生,進取、嘗試了一生的老人。一路走好!

相關焦點

  • 母樹大紅袍極為稀少,市面上的大紅袍從何而來?
    本文素材截取央視節目《走遍中國》之武夷山文化「茶神傳奇」,這個節目將武夷山大紅袍的傳奇身世展現得淋漓盡致,也印證了武夷山茶人對大紅袍製作技藝傳承與創新發展。正是從此刻開始,武夷山大紅袍神秘的製作技藝才揭開面紗……3、世上鮮人品嘗過真味、喝到茶梗都是一種榮幸從視頻中採訪的幾位資深茶人口述的親身經歷中便可再次感知到武夷山大紅袍的彌足珍貴。
  • 央視最全面介紹武夷山大紅袍
    1941年 林馥泉的《武夷巖茶的產制銷》一文中提到馬頭巖的磊 石盤陀有大紅袍的,而記錄大紅袍採制全過程的卻是九龍窠大紅袍那3株。1958年 陳德華在福建長樂一中時,看到該校美術老師 陳禮調到武夷山寫生時畫的九龍窠大紅袍也是3株。1962年春 中茶所從武夷山剪取大紅袍枝條帶回杭州扦插種植的也是九龍窠那3株大紅袍。
  • 北方人到福建武夷山,賞奇峰,玩漂流,吃蘑菇宴,品大紅袍
    喝大紅袍武夷山的特產是「茶」,聞名於世而最著名的茶乃「大紅袍」。為了目睹大紅袍茶樹的風採下了汽車後便步行向群山縱深之處行進大約四十多分鐘來到一處懸崖絕壁下。導遊指著懸崖上空說:那就是大紅袍。我們急忙抬頭望去在一處懸崖峭壁上生長著四棵很普通的茶樹。導遊說每年清明前採摘採摘時要費一番氣力的每年只採集八兩老百姓是喝不到的。
  • 「茶中之王」武夷山大紅袍
    以丹霞地貌的奇秀位尊八閩的武夷山,甲於東南,有「名山出名茶,名茶耀名山」之說,與武夷茶雙絕著稱於世。武夷山大紅袍素來享有盛名,世稱「茶中之王」、「茶中之聖」。武夷山丹山碧水,九十九巖,巖巖有茶,方顯出「大紅袍」的香密而奇,味醇益清。「瑧山川精美秀氣所鍾,品具巖骨花香之勝」的武夷巖茶是茶中精品,尤其是「大紅袍」,稱得上是茶葉中的天之驕子。武夷巖茶有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半天腰、水金龜五大名叢,其中數大紅袍享有最高的聲譽。
  • 新華社日文報導|日本眼中的武夷山印象大紅袍?
    ●日本關於武夷山印象大紅袍的報導,來看看你能看懂多少日文,go~(武夷山=新華社記者/張國俊)【新華社武夷山11月10日】中國福建省武夷山(ぶいさん)市では、舞臺劇「印象大紅袍」の公演拠點が設けられた2010年以來、同劇が観光客に最も人気の高い夜間の娯楽イベントとなっている。2019年11月7日までに計4094回の公演が行われ、武夷山市の夜間経済を力強く後押ししてきた。(答應我,先猜猜,再看答案)
  • 武夷山大紅袍為什麼可以被稱為「國茶」?
    武夷山大紅袍為何可以被稱為「國茶」,一文讀懂:武夷茶歷史上就是貢茶、深受上流社會的喜愛。
  • 武夷山舉辦第十三屆「中國茶鄉杯」茶王賽
    10月31日,尋茶到武夷山星村的茶人在星村鎮舉辦的第十三屆武夷山「中國茶鄉杯」茶王賽評茶。當日,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鎮舉辦第十三屆武夷山「中國茶鄉杯」茶王賽 ,本屆茶王賽共收到水仙,肉桂,大紅袍,品種、正山小種紅茶(含金駿眉)5個系列1562個茶樣,將評出水仙、肉桂、大紅袍、品種、正山小種紅茶(含金駿眉)茶王。武夷山市星村鎮的地理環境為茶葉的生長帶來有利條件。
  • 武夷山大紅袍傳說:精心呵護,溢價,茶葉中的王
    武夷山於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為《世界遺產名錄》,是中國和儒釋道三教四個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景點之一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之一武夷山於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為武夷巖茶武夷早已聞名於世,大紅袍也被稱為「茶中之王」,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 武夷山巖茶 五大名樅 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半天妖
    武夷山,文化的雙遺產地,稱「奇秀甲於東南」、屬丹霞地貌。風光秀麗,峽谷縱橫。優越的自然環境使得這裡茶園遍布,茶種眾多,茶以巖名,巖以茶顯,有「巖巖有茶,非巖不茶」之說。武夷山茶農利用巖凹、石隙,沿巖邊砌築石岸,構築「盆栽式」茶園。
  • 陳愛賓:武夷山,好山好水好茶出好品牌
    非常榮幸有機會參加2「2020中國區域農業品牌發展論壇暨2020中國區域農業品牌年度盛典」系列活動,也感謝主辦單位讓我在這裡介紹武夷山和武夷巖茶,武夷山市位於福建省的西北部,素有「稀水丹山」之譽。美麗的武夷山宜居、宜遊、宜業,更是一方孕育優質品牌的神奇土壤。接下來我想從三個方面和大家分享這個天下第一的品牌之路。首先是生態優先,品位巖韻味。
  • 大紅袍是什麼茶?
    大紅袍是歷代皇家貢品,大紅袍是國茶,大紅袍茶是中國外交部商務部指定國禮茶.短短幾年,大紅袍越來越紅火,越來越多的大紅袍專賣店店湧現在中國各個大中小城市,很多朋友對於大紅袍很感興趣,大紅袍是什麼茶呢?簡單介紹一下武夷山大紅袍.
  • 福建武夷山大紅袍母樹,長得像雜草,20克茶葉卻賣到20.8萬的天價
    因此不同的地形、不同的山巒、不同的巖層孕育出了不同的武夷山巖茶品種,即使是同一品種茶樹,種在不同的地方,也會產生不同的茶韻味,這就是武夷山巖茶「巖巖有茶,茶各有名」的由來。在武夷山巖茶眾多品種中,最出名、也是被外人熟知的還得數大紅袍。其外形條索且緊實,色澤綠褐且鮮潤,衝泡後湯色橙黃且明亮,香氣馥鬱且帶有蘭花香,巖韻明顯。具有甘、活 、清、香等特點,為武夷巖茶中的上品。
  • 愛茶人必看的10部茶紀錄片,絕對值得收藏!
    讓茶人在一碗茶湯中感悟生命的真諦,揭秘英國人對茶不可思議的迷戀,一步步地從茶的故事傳達"茶精神"。《與維多利亞共品香茗》雖然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茶葉生產國,但說起嗜茶,非英國人莫屬。《武夷山茶文化》福建武夷山出產的大紅袍曾被國家博物館收藏,到底是什麼讓大紅袍受此殊榮?此紀錄片就講述了武夷山的大紅袍、武夷巖茶的製作等文化,從《武夷問茶》到《萬裡茶路》,帶我們全方位走進武夷山的茶文化,一睹作為武夷巖茶高貴象徵的大紅袍風採。
  • 大紅袍好的價格多少呢?有哪些品類?
    大紅袍是武夷山巖茶的一個品類,而武夷山巖茶又屬於烏龍茶,所以大紅袍便是烏龍茶,大紅袍雖是烏龍茶中的武夷山巖茶,但在愛茶人士的眼裡大紅袍便是大紅袍,由於大紅袍特殊的有名氣,那大紅袍好的價格多少呢?接下來華祥苑茗茶小編就給大伙兒詳細的介紹一下吧!
  • 學習強國|吳覺農在武夷山
    幾架日寇的飛機呼嘯著掠過武夷山上空,惡狠狠地扔下了罪惡的炸彈。頓時古老的垂裕橋斷塌、民房起火,哭叫聲震裂人心。這時,武夷山麓的赤石街尾的翠綠茶園中,卻站立著一位身材高挑、健壯,穿著中山裝的讀書人。他雖然滿臉怒氣,卻按捺住仇恨,仔細地觀察茶葉的生長狀況。
  • 水仙、肉桂、大紅袍如何分辨?
    大家好,我是茶人滿常覺,在茶文化領域專職從業並探索多年。現在喝武夷巖茶的人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疑問也越來越多,綜合起來,今天給大家先來回答兩方面的問題。首先,武夷巖茶正巖、半巖是什麼意思?正巖是指在武夷山內巖茶生長環境好的山巖(也就是三坑兩澗,慧苑坑、牛欄坑、倒水坑、流香澗和浯源澗)。其巖谷陡崖,遮蔭條件好,谷底清泉細流,夏季日照短,冬季溫差小。正巖茶園土壤通透性能好,茶品巖韻明顯。
  • 三教名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大紅袍母樹—我的武夷山之旅
    大紅袍母樹當然武夷山景區不止我上面列舉的景點,由於時間原因我去武夷山的時候大紅袍景區和虎嘯巖景區沒有成行,聽導遊講解,這兩個景區也可以玩一天的時間,特別是大紅袍景區的母樹,距今已有360多年的歷史,母樹年產不足一公斤,當年給乾隆爺上貢也只有8兩,2005年武夷山紅袍節母樹大紅袍20克茶葉,拍賣出
  • 你領到武夷山幣了嗎?顏值超高,愛了愛了!兌換首日又漲了!
    外包裝盒與泰山幣基本保持一致,都是採用紅色主畫面,包裝盒右上方寫有「武夷山」字樣。主體圖案是武夷山標誌景點玉女峰和九曲溪,與紀念幣圖案互相呼應,另外還重點突出了大紅袍和金斑喙鳳蝶,整體構圖更漂亮了。本次武夷山紀念幣是由瀋陽造幣廠和南京造幣廠共同生產的。另外從幣盒的包裝日期來看,武夷山幣今年4、5月份就已出庫。看來如果沒有疫情,我們提前半年就能拿到武夷山幣了。
  • 三分鐘,看懂大紅袍
    武夷山位於福建崇安東南部,大紅袍母樹生長在武夷山天心九龍窠的懸崖峭壁上,兩旁巖壁矗立,日照短,溫度適宜,終年有涓涓細泉滋潤茶樹,由枯葉、苔蘚等植物腐爛形成的有機物,肥沃土地,為茶樹補充養分,使得大紅袍天賦不凡,得天獨厚,品質超群。大紅袍為什麼叫大紅袍?關於「大紅袍」的來歷,有一段動人的傳說。
  • 母樹大紅袍、純種大紅袍、拼配大紅袍的區別
    武夷山天心巖九龍窠石壁上刻有"大紅袍"三字,是由1945年時任崇安縣令的吳石仙所題字,天心廟出資30方米(每方米6.5kg)由馬頭村黃華友刻成。大紅袍母樹母樹大紅袍"大紅袍"石刻邊上有6株大紅袍母樹。在這6株茶樹上採摘的鮮葉製成的大紅袍,稱為母樹大紅袍。母樹大紅袍最多的時候也只製成8兩幹茶,在2006年大紅袍母樹已停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