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鬼情未了,江西大餘牡丹亭文化園,還原杜麗娘悽美的愛情故事

2020-12-14 衝海視界

中國牡丹亭文化園位於江西大餘縣縣城東部東山之麓,章水之濱,是明代戲劇家湯顯祖名劇《牡丹亭還魂記》故事的發源地。

牡丹亭公園景觀以歷史文化為背景,藝術地再現了明代戲曲家湯顯祖《牡丹亭還魂記》劇中的人文景觀,構成了一組情趣盎然的園林勝景。

全園布局結構分五個遊覽區,以後花園遊覽區景致最佳,園內有牡丹亭、芍藥欄、玉池精舍、梅花觀、麗娘冢等景觀。

園內秀木參天,倚山環水,花草叢簇,亭閣雅美,景色怡人。

其中牡丹亭為園中十景之最,始建於明代之前,明清時名冠江南,歷盡滄桑,屢興屢廢,現景點為1996年重建而成。

明萬曆年間,禮部主事湯顯祖貶官至廣東徐聞任典史,後調任浙江遂昌知縣,兩次經過大餘,遊覽了府衙後花園,並聞杜麗娘與柳夢梅一段死而復生的傳奇故事。於是以牡丹亭為背景,創作了千古絕唱《牡丹亭(還魂記)》。景因文傳,牡丹亭遂聞名於世。

杜麗娘是南安太守杜寶的掌上明珠,養在深閨,從不隨便出門一步。有一年的春天,在婢女的慫恿下,杜麗娘終於邁出閨房書齋,來到府衙後花園。在花園中盡情玩耍了半天,竟在牡丹亭中睡著了。睡後做了一個夢,見一青年男子立於梅樹下,手持柳枝向她微笑走來。青春湧動的杜麗娘竟不知害羞地拉著男子的手在芍藥欄旁盡情玩耍,極盡歡心。回到家中,竟一病不起。病中的杜麗娘為自己畫了一幅畫像,臨終時託付母親將畫像藏於後花園太湖石下。

麗娘冢,為《牡丹亭》劇中女主人公杜麗娘的墳墓,墳前有梅樹數棵,相傳麗娘是在梅樹下「因春感情,遇秋成恨」的,留下遺言死後要葬於梅樹下,「守的個梅根相見」。

梅花觀是南安太守杜寶為安置杜麗娘神位而建的道觀。《牡丹亭》中的柳夢梅曾在此養病,與杜麗娘幽會,並在石道姑的撮合下,促成了杜麗娘還魂。《牡丹亭》劇中《鬧殤》、《旅寄》、《拾畫》、《還真》、《魂遊》、《幽苒》、《旁疑》等所發生的故事都與梅花觀有關。

杜麗娘去世三年,杜寶升官調走了。這時,有位進京趕考的青年柳夢梅住進梅花觀,於太湖石後發現了那張畫像,並深深地愛上了畫中的女子,夜夜在畫像前深情地呼喚。有一天,杜麗娘竟然從畫中走出,與梅郎幽會,並結為夫妻。杜麗娘向柳夢梅訴說自己的經歷,柳夢梅趁晚上掘開棺廓,杜麗娘竟然復活了。然而,杜寶卻不認這門親事,將柳夢梅逐出家門。後來柳夢梅考中了狀元,經皇帝的批准,杜麗娘才與柳夢梅完婚。

相關焦點

  • 跨越半世紀的經典,電影《人鬼情未了》主題曲!
    不羈的旋律(unchainedmelody)是電影《Ghost》(人鬼情未了)主題曲。一部精彩的電影之所以受歡迎,故事、音樂、表演等方面缺一不可,而本片正是把這些方面都結合得很完美,所以,影片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顯得很耐看!
  • 誰還記得30年前經典愛情電影《人鬼情未了》?張子楓表示沒看過!
    看到此處,不得不感嘆,時間真是太快了,一轉眼《人鬼情未了》已經上映30周年了!也難怪今年剛滿19歲的張子楓表示沒看過了。現在,又有多少人會記得30年前的經典愛情電影《人鬼情未了》呢?《人鬼情未了》結合了愛情、奇幻、懸疑、幽默、悲情等多種元素,看似雜糅,但卻融合的恰到好處。把一段陰陽兩隔、生離死別的愛情故事描繪的美輪美奐,詮釋了一段至死不渝的隔世情緣!如果說當年的《人鬼情未了》感動全球,也不為過,女孩兒為之流淚,男孩兒為之動容,全世界為之傾倒。
  • 在《人鬼情未了》30周年之際
    由派屈克斯威茲和黛咪·摩爾)主演的夢幻浪漫愛情電影《人鬼情未了》(Ghost)以生離死別的愛情和優美的歌曲成為眾多粉絲心目中的愛情經典。在影片今年上映30周年之際,臺灣電影製作人也選擇在情人節當天宣布推出該片的數碼修復版,並將於臺重新上映。
  • 《人鬼情未了》:風靡全球的不僅有愛情,更有人性的善與惡
    愛情是亙古不變的話題,古往今來描述、刻畫愛情的藝術作品不計其數,然而真正能被稱為經典的卻寥寥無幾,而西方電影《人鬼情未了》就是那個年代的一枝獨秀。《人鬼情未了》上映於1990年,距現在已經過去30年,但是提起愛情片它仍有一席之地。
  • 《牡丹亭》:幾百年前的一場為愛還魂記,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明代傳奇劇本《牡丹亭》回答了這個問題,它用一個超越生死的動人愛情故事,點起了一團火,讓人在重重束縛中依然能看到生命應有的鮮活。  醒來後卻發現一切的美好都不是真的,自己依舊被規矩、禮節束縛,之後的人生也依舊不允許愛與被愛,萬分失望痛苦的杜麗娘從此一病不起,直至香消玉殞。  故事第一部分的「因情而死」告一段落。當然,我認為這裡的 「情」並不是愛情,而是主人公自己的性情。她有欲望,她不甘在日復一日的消磨中沉寂。她像日後那位臥軌的安娜一樣認定了:「我是個人,我要生活,我要愛情。」
  • 《人鬼情未了》|矢志不渝的愛
    《人鬼情未了》這部影片,主旨在表達愛情,只是這份愛陰陽相隔,但正因為愛,就算陰陽相隔,依舊矢志不渝。影片的名字叫做《人鬼情未了》,顧名思義,必有一場註定的死亡悲劇。第二,如何情未了?導演在一開始給觀眾放了一個煙霧彈。當女主和男主快要接吻時,突然響起電視新聞,中斷二人接吻,兩人的注意力轉到了新聞內容上,新聞中報導著「空難」,而男主也提及即將坐飛機。那麼,男主的死因是——空難?
  • 《人鬼情未了》東京首映 宋承憲黑西裝帥氣十足
    《人鬼情未了》東京首映 宋承憲黑西裝帥氣十足 時間:2010.11.1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編譯/姬忠鵬 分享到:
  • 【深讀】《牡丹亭》中「望斷梅關」,四百年後夢回梅關
    梅關古道寒梅開湯顯祖一生好梅花,大部分詠梅詩都寫於嶺南,《牡丹亭》充滿梅花意象:「柳夢梅」的名字有嶺南特徵;《驚夢》一折中,杜麗娘上場即說:「曉來望斷梅關,宿妝殘」,此時她跟柳夢梅的故事尚未發生,就深念南安府邸南面、南雄與大餘交界處的古梅關
  • 港版《人鬼情未了》,浪漫愛情電影《陰陽錯》背後的靈異故事
    《陰陽錯》由林嶺東執導,譚詠麟、倪淑君主演,葉童、陳欣健、董驃、樓南光、鄧碧雲、田豐等聯合出演,石天、黃百鳴出品,麥嘉監製,施南生策劃,編劇高志森、盧堅、馮世雄,故事黃百鳴。1983年12月15日香港上映,票房1410萬港元,排名年度第6,比洪金寶的《人嚇人》還多了400萬。這個成績在當年是非常好的了,並且當年是主推臺灣市場,在臺灣收穫更豐。
  • 《人鬼情未了》:點睛之「色」與光影之舞
    《人鬼情未了》光影和色彩淺析《人鬼情未了》是一部相當精彩的電影,在此,我想對電影中色彩和光影的運用做一個簡單的賞析。這種顏色的轉變,貼合情境思考,我認為白色正是在象徵著純潔與美好,它正是兩人愛情的象徵。而身著白衣的莫莉,在森的眼中,或許也正是他的愛情天使。隨後,森被威廉槍殺,他的靈魂在醫院中行走。但他的棕色衣服,與通體藍白色的醫院的清冷氛圍相衝突,在這種色彩的衝突上,其實已經喻示了生者與死者之間的鴻溝。
  • 《人鬼情未了》重現制陶溫情 菜菜子依偎宋承憲
    《人鬼情未了》重現制陶溫情 菜菜子依偎宋承憲 時間:2010.10.1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編譯/姬忠鵬 分享到:
  • 電影《星願》續作來襲《十一天零一夜》上演中國版人鬼情未了!
    二十年前,一部《星語心願》讓我們記住了張栢芝和任賢齊,洋蔥頭和虞秋男之間感人的愛情故事是無數8090後美好的回憶。據悉,導演馬楚成將再續經典,攜手全新陣容傾情打造續集《十一天零一夜》講述中國版人鬼情未了的最美愛情故事。
  • 尋找紫禁城裡的「牡丹亭」 章若楠化身「杜麗娘」
    尋找紫禁城裡的「牡丹亭」 章若楠化身「杜麗娘」 2020-12-18 15:15:24 本周六20:30,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第九期,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魏晨、章若楠,將尋找紫禁城裡的「牡丹亭」,為觀眾帶來精彩的戲曲表演。  感受故宮獨特的東方審美 探尋紫禁城的神秘建築「牡丹亭」  和往期有所不同,此次探尋剛開始就突遇困境。
  • 它終於來貴陽啦,白先勇青春版崑曲《牡丹亭》28日上演!
    一個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  開始在中國戲臺上傳唱著  如今已感動國人四百餘年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經典之作  傳頌四百餘年的崑曲名作  跨越生死的浪漫悽美愛情傳奇  年輕人也能欣賞的崑劇經典  《牡丹亭》真的值得你去看一看
  • 郭梅:越劇舞臺上的《牡丹亭》
    呂建華版的浙越《牡丹亭》,在故事形態和主題呈現上與靜安版一脈相承。呂建華認為,《牡丹亭》的情節基本沒有人與人之間的正面矛盾衝突,這看起來是一個缺憾,實質上卻是一個特點和優點。湯顯祖擺脫了以往劇作家那種依靠外部衝突來建構故事的窠臼,而是將戲引向了人的內心深處,通過主人公內在的心理衝突來建構故事的手法,揭示了個性化的心靈歷程和人物的感情世界。
  • (貳)人鬼情未了
    人鬼情未了:超越生死的愛傑瑞·扎克導演的影片《人鬼情未了》,是1990年奧斯卡最佳劇本獎得主,也是一部經久不衰之作。影片的一開頭,是一場血淚悲劇:黛米·摩爾飾演的女主角美莉,準備和年輕英俊的薩姆(派屈克·斯維茲出演)結婚。
  • 2020年貴陽收官大劇:28日晚白先勇青春版崑曲《牡丹亭》就問你來不...
    一個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開始在中國戲臺上傳唱著如今已感動國人四百餘年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經典之作傳頌四百餘年的崑曲名作跨越生死的浪漫悽美愛情傳奇年輕人也能欣賞的崑劇經典《牡丹亭》真的值得你去看一看今生夢回牡丹亭
  • 人間至情《牡丹亭》:一場四百年的愛情幻夢
    《牡丹亭》自是青春人歡喜讀的。記得《紅樓夢》二十三回,黛玉路過園林,遠處隱隱約約傳來《牡丹亭》的幾句唱詞——「原來是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 國畫大家繪製《牡丹亭》組畫,與原作交相輝映
    在中國古典戲曲中,有不少經典的女性形象,如崔鶯鶯、王寶釧、杜十娘等等,而有一位,被認為最可愛、最具有反抗精神,她就是《牡丹亭》中的杜麗娘。《牡丹亭》是明代大戲曲家湯顯祖的名作,是世界範圍內戲劇的巔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