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英雄
古往今來,人們的英雄情結從未停歇過,無論是辛棄疾的「英雄無覓孫仲謀處」,還是毛澤東的「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都或多或少表明了英雄的定義。
英雄是應運而生的,所謂時勢造英雄,歷史選擇了他,他也推動了歷史的車輪。在某些特定時刻,他挺身而出,能他人所不能,於是乎成了英雄。做英雄,有時不光要為某項事業崇高地死去,還要為某項事業默默無聞甚至是卑賤地活著。他未必是討巧的,卻是這個時代最最需要的。
我們正在經歷的當下,將會成為未來反覆回味的歷史片段,任何一個作家和戲劇家的作品都很難超越這歷史本身。翻看再多的人物傳記,都不及當下的現實更能讓中國年輕人再次思考或重塑自己的英雄觀。
在關乎選擇、擔當和道義的時刻,他們看到不少閃光的個人和群體,宛若星辰一般散射著光輝。他們拾起的幾個名字,成為非常時期的「全民偶像」。如鍾南山,曾號召「把重病人都送到我這裡來」的院士,今年以84歲高齡再次掛帥出徵;如陳薇,在阻擊非典、抗擊伊波拉等硬仗中作出重要貢獻的女院士,新冠肺炎疫情中再次衝鋒向前。
日新月異的時代,深刻變革的中國,年輕一代是最直接的感知者。有的人曾認為不少90後、00後淪於英雄虛無主義,而事實證明,他們擅長在當今社會發掘閃光的偶像,並賦予崇拜行為全新的涵義。人類群星閃耀古今,對他們來說,最好的偶像就在當下。
【武漢市2020屆高中畢業生五月質量檢測】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材料一:李文祥是河南濮陽的農民,1947年參軍入伍,榮獲「戰鬥英雄」,特等人民功臣等稱號。1962年,他主動回家鄉範縣務農。在他的帶領下,不到兩年時間,原來畝產只有一二百斤小麥的低產田,全部種上了水稻,產量增長到400多斤。務農的50年,他隱姓埋名,沒有對任何人說起過他在部隊的輝煌戰績。直到2011年組織慰問時,這隱藏了60多年的秘密才被揭開。他說:「幹革命是為了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不是為了要待遇。」
材料二:年95歲的張福清,是原西北野戰軍的一名老戰士。1955年,他選擇退役轉業,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從此,張富清刻意塵封功績,連兒女也不知道。直到2018年底,張福清的英雄事跡才重現在人們面前。一本立功證書,記錄著張福清在解放戰爭時,經歷九死一生立下的赫赫戰功:獲評2次戰鬥英雄、1次特等功、3次一等功。但當張福清回憶起犧牲的老戰友們,他說:「我的戰功和他們的貢獻相比,差得很遠。」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英雄、先鋒會激發出一種精神力量,使我們面對著紛繁的世間更有方向,更有信心。今天,讀了以上材料,作為新時代青年的你,有怎樣的思考?請據此寫一篇發言稿,在全班進行交流。
要求圍繞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學生佳作】
揚時代英雄精神,助力中華民族興盛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發言的題目是《揚時代英雄精神,助力中華民族興盛》。「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鬚生入玉門關」,吟的是戴叔倫不懼生死的愛國情懷;「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誦的是陸遊出師北伐的雄心壯志;「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歌的是杜甫憂國憂民的無私大愛。時代英雄的光輝精神,不僅深藏於古代文人騷客的詩情畫意中,時至今日仍以鮮活的筆觸描繪我們奮鬥前進之路,李文祥和張富強隱姓埋名,他們是我們的時代英雄。我們應傳承發揚時代英雄精神,勇立潮頭,助力新中國興盛蓬勃。
弘揚時代英雄精神,需要樹牢堅韌不拔的遠大志向。蘇軾曾言,「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堅韌不拔之志」,這是蘇軾奮鬥終生的真實寫照。他上任不久,便遇變法,寧丟官棄爵仍堅守志向,反對變法。後遭屢次貶黜,卻依舊以民之事為志,於憤懣鬱結之際造福百姓。守望初心,堅持志向,定能發光發熱,流芳百世林,若其放棄懶散,卻只會暗淡於世。從破土而出,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最終茁壯成長為蒼天大樹是一個漫長美妙的過程,需要堅持目標,奮鬥終身去實現。學習時代英雄的堅韌奮鬥精神,方能破繭成蝶,繼往開來。
弘揚時代英雄精神,需要懷揣淡泊名利的安定之心。名利如浮雲,終為南柯一夢,唯有淡泊名利,方能獲得長足安定,貢獻於世。「三無科學家」屠呦呦一生致力於青蒿素研究,科研事業,不只是為了諾貝爾獎的榮譽表彰,而是為了破解困擾人類多年的瘧疾治療難題,得以拯救瘧疾者。反觀如今社會的個別群體,樂於建功善於邀功而忘乎所以,或政績觀錯向,或藏汙納垢,最終沉迷墮落深淵,難以生存,只能繳械投降,甚至遺臭萬年。這一正一反的事例,揭示了淡泊名利的無私價值所在。唯有做到淡泊以明志,方能堅守初心原則,實現人生價值,造福於萬千家,因此要懷揣一顆淡泊名利的安定之心,弘揚時代英雄之精神。
弘揚時代英雄精神,力行無私奉獻的至善樂事。時代英雄最震撼人心的便是其無私奉獻,造福社會,為國利民之事。張玉滾甘做十八彎山路的一輪明月,照亮貧困山區學生的暗淡,傳道授業;蘇和甘做大漠深處的一道綠色屏障,抵擋荒蕪黑城的寂寥戈壁,植樹造林;袁隆平甘做田間地頭的一鋤一鍬,耕耘萬千人民生命的來源,身體力行。這些時代英雄秉持著上善若水,潤澤萬物的高尚情懷,為教育事業塑造優秀學子,為生態建設點亮綠意生機,為農業發展貢獻一生。我們作為新時代的追夢人,更應立足平凡角色,撰寫量身劇本,演繹不平凡的作品,力行無私奉獻之事,弘揚時代英雄精神。
時代英雄作為一個時代的精神坐標和一個社會的價值楷模,為國為民,造福於世。我們唯有鍥而不捨追求遠大志向,不計浮雲淡泊名利,立足自身默默奉獻,方能弘揚時代英雄之精神,助力民族興旺,國家富強。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湖南長郡中學2020屆高三寒假學習測試】
【原題再現】
閱讀下列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2020年春節,新型肺炎疫情嚴峻。當疫情來臨,全國上下都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抗爭中。在抗爭人群中,有這樣一群人,被人們稱為「最美逆行者」。「最美逆行者」不僅指那些前往疫情區的人,更指在這樣嚴峻大背景下,依然默默在崗位上堅守,團結一致維護基礎服務功能不紊亂的人,他們是鐵路職工,是警察,是環衛工,是社區服務者等等。雖然要求居民儘量少出門,甚至不出門,但是城市基礎性功能還需要運轉,病毒不能將一座城、一群人擊垮,疫情早晚都要過去,美好的生活還需繼續,「最美逆行者」們就是讓美好生活繼續的一群人!
一場疫情考驗不單是醫護人員,更是全國各行各業的人,這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更是彰顯新時代下我們面臨困難所釋放出堅忍不拔的團結力量。病毒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的坍塌,團結一致,我們終將戰勝病毒。
面對這樣的逆行者,你的態度是什麼?你的做法又是什麼?請你寫一封致最美逆行者的信,投稿到《瀟湘晨報》的「全民防疫」欄目。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優秀習作】
致最美逆行者的一封信
長郡湘府中學K1705班 姚熠輝
指導老師:熊穎超
敬愛的逆行者:
你們好!
一場疫情,讓本該華燈璀璨、車水馬龍的街道,只剩下燈火闌珊、行人寥寥。一場疫情,讓本該是萬家團圓的時刻,卻上演著沉重道別。你們在此刻選擇做逆行者,去最危險的抗疫前沿。無關職業,不論老幼,你們逆行的身影感動了大家的心。我們都關注著,我們也感謝著,我們更相信著。(開頭由疫情引出最美麗逆行者。第二人稱「你們」,便於情感表達。「關注著」「感謝著」「相信著」就是「我」的態度。)
作家餘華曾在《活著》中寫道:「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活著。」(引用得當。)而在這裡,我想說:你們,不是只為了本身而活著!你們守護著安寧,守望著美好,甚至不惜冒著生命的危險去贏得比「活著」更重要的東西!(點明最美麗逆行者美麗的地方。)
2020年的這個春天,無數的你們,讓我們心生敬佩,令我們深深感動。
是與死神一牆之隔鄭重宣誓的醫護人員,「不計報酬,不論生死」的誓言字字鏗鏘,聽在耳中,撞擊在心上。你們們義無反顧衝向「抗疫」一線,奮戰在最危險的地方。口罩遮不住你們美麗的心靈,防護服擋不住你們閃耀的光芒。(列舉醫護人員的事例,指出他們身上美好的精神品質。)
是同在一線忠於職守的基層幹部和志願者。你們深入社區,設點排查,阻止疫情傳播。你們幫忙跑腿,事無巨細,為居民服務。隨叫隨到,夜以繼日,累到虛脫仍在堅持,直到被開出「強制休息令」。你們平凡到無人知曉姓名,卻又偉大到無人不知。(列舉基層幹部和志願者的事例,對他們的「美」進行謳歌。)
還有,那一輩子守著小餐館的大媽。您聽說援鄂的醫護人員想念家鄉的餃子,立刻免費送去60份。您說他們是武漢的恩人,還要沒有吃飯的醫生「都來我這兒,我免費做!」大疫當前,停業多時面臨困境的大媽心裡裝著他人,卻沒有想到自己。您是堅守在災難中心的人們的縮影,您的笑容,讓我們看到眾志成城的力量。(列舉小餐館的大媽的事例,對他們的奉獻精神和團結力量進行讚美。)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有人恐懼,有人絕望,是你們的勇敢,你們的責任感,你們舍小我為大我的奉獻之心,讓我們知道還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你們是最可靠的防線,是我們的光。人們會記住2020春天的這場考驗,更會記得用生命去完成這張答卷的你們。當人們再談起這場載入史冊的嚴峻,更不會忘了感謝,因為有你們,才有生的希望。(承接上文,對最美麗逆行者的精神品質進行總結論述。)
《士兵突擊》當中,許三多有一句質樸卻深刻的臺詞:「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很多有意義的事。」(這一句引用恰到好處。)你們的舉動教會了我們活著的意義,也讓我懂得你們拼命守護的是什麼:城市按下暫停鍵,不是魔法棒說變就變,而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生活安寧與幸福,不是源於上天的賜予,而是各行各業「逆行者」的付出與舉國上下的團結。(進一步升華論述。兩個「不是…而是…」鏗鏘有力,指出最美逆行者對自己的教育與影響。)
作為學生的我們,會好好在家,不給社會添亂,努力學習,像你們一樣做有意義的事情。(結尾表達的是自己向最美逆行者學習,將如何去實踐,強調了榜樣的激勵作用。)
祝安好!
一名高三學子
2020年3月13日
點評:
這篇習作,書信格式規範。信中以疫情引出最美麗的「你們」——逆行者,以餘華《活著》中的一句話為導引 ,點明了最美逆行者為了他人不惜冒著生命的危險的可貴的精神;然後從醫護人員、基層幹部和志願者、小餐館的大媽這些人物分層列舉典型事例,展現出不同層面的最美逆行者的動人故事,謳歌他們寶貴的精神品質;在文章收束部分,作者運用兩個段落,對最美逆行者的美麗精神進行了總結和升華;結尾表達自己在精神激勵下的的行動打算。綜觀全文,思路清晰,事例典型,語言流暢,論述逐層深入。建議結尾部分在完成「做法」這一寫作任務時,還可多寫幾筆。
素材來自網絡
【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一模擬考試】
【原題再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大暴發。為抗擊疫情,冒著肆虐的病毒,無數人勇敢地挺身而出,成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逆行而上,衝在抗疫第一線,不懼兇險,幫助病人戰勝病毒的醫護人員是英雄;84歲再次臨危受命的鐘南山院士,每天只睡3小時和病毒賽跑的李蘭娟院士,這樣的專家是英雄;排查疑似病人,追蹤密切接觸者,在社區嚴防死守,努力做好服務的社區工作人員是英雄;還有那些僅用十天時間,就建起一座上千張床位醫院,日夜奮戰,為一線做好保障的建築工人也是英雄。但也有人說,其實他們只是普通人,不過是盡職盡責,做了自己該做的事。
設想,當疫情過後,班級召開「致敬英雄,學習英雄」的主題班會,請你寫一篇演講稿,表達你的認識與思考。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透露個人信息; 不少於800字。
【寫作構思】
1.誰是英雄?
話題關鍵詞是「英雄」。從這次疫情阻擊戰來看,哪些人可以稱得上是英雄?起筆可從材料引出戰疫英雄的感人事跡。他們更多的是平民英雄 ,是平凡的英雄,也是偉大的英雄。戰疫英雄史由他們譜寫。
2.何為英雄?
這些人之所以能稱得上英雄,是因為他們身上有一種共同的品質,這種精神品質內涵有哪些?以這些精神表達對英雄的崇敬之意。
3.為何致敬?
他們不過是平凡人,卻替我們承受了難以承受之重,為他們點讚。從戰疫來看,是他們的奉獻、拼搏、堅守與犧牲,才取得了這場戰疫的重大勝利;是他們的負重前行,才有我們的平安健康,「歲月靜好」;從長遠來看,戰疫英雄身上的可貴精神是我們新時代前行的精神動力,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託舉中國夢的有力支撐。
4.怎樣學習?
英雄平凡中有偉大。新時代的每一個中國人都可以是英雄。既是自己的英雄,也是時代和國家的英雄。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敢於擔當,為他人、社會和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這是對英雄最好的感恩和回報。作為一名中學生,從這次疫情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英雄為偶像,不是「有事鍾南山,無事小鮮肉」,而是立志成才,有責任和擔當,報效祖國。從英雄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心向陽光,健康成長,奮力前行。
導寫:語文暢學優 陳保侯
【 衡水中學2020 高三下學期第七次調研考試】
【原題再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李文亮醫生逝世後,網上出現了幾種聲音。主要分歧在於對他「吹哨人」角色的定位。
一種是,認為他是「英雄」,為真相挺身而出,吹響了預警疫情的哨聲;
另一種是,認為他就是個善良的「普通人」,所發之言僅是為了保護私圈袍澤,雖有可敬之處,但不該上升到吹哨英雄的高度;
還有一種是,認為他的貢獻僅在於作為醫生治病救人,最後犧牲在防疫的一線;但他的「吹哨」對疫情發展沒有任何作用、甚至還「幹擾了防疫工作」。
你更贊同哪一種觀點?「樹人中學」校報以「學習戰疫英雄,擔當公民職責」為主題發起了一次徵文 活動,請以「聲音」為筆名,寫一篇文章參與投稿。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 800 字。
【精準立意】
「學習戰疫英雄,擔當公民職責」,這個徵文主題已經給了我們立意方向。這實際上就是題目隱性的提示語。
也許有的同學為立意「我太難了」而糾結,其實你還是審題沒仔細,敏感度不夠。
聰明的學生應該有這樣的敏感:校報要徵文,徵文主題是「學習戰疫英雄,擔當公民職責」,內容是寫李文亮醫生是不是「吹哨人」,那麼我如若贊同第三種態度,反對他是「吹哨人」,說他「吹哨」對疫情發展沒有任何作用,甚至起負面作用,幹擾了防疫工作,合徵文主題麼?「學習戰疫英雄,擔當公民職責」,我卻大談特談戰疫英雄身上的不足,我是不是「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說錯誤的話」?
這樣的敏感,可以稱為「高情商」。
老師個人的意見,第三種觀點不可以贊同。如若贊同,且不說不合時宜,單憑你把道理說透徹,就夠你吃一壺,那才是真正的「我太難了」。
題目任務中當頭一句話:你更贊同哪一種觀點?要注意一個「更」字,在對比中選擇。
因此第一種觀點是首選,第二種觀點可參考。考場允許學生發出多樣的聲音,只要站在息的立場,自選角度,確定立意,把道理說透徹就行。
【寫作構思】
核心立意:學習戰疫英雄,擔當公民職責
導寫:語文暢學優 陳保侯
【致敬英雄 寫作素材】
名言名句
1.真正的英雄無需加冕!(拿破崙)
2.自古溫柔鄉,便是英雄冢。
3.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郭沫若)
4.(英雄就是)以龍虎之姿,遭風雲之時。(《後漢書》)
5.誰言書生無用,筆下亦顯英雄。(當年明月)
6.英雄是一時的,但傳奇是一世的。(科比)
7.像英雄一樣戰鬥,或者像懦夫一樣倒下。
8.成功雖無把握,成仁卻有決心。(抗日英雄黃景升)
9.英雄的身影像一桿瀟灑風神的竹,裁斷有笛聲,不裁見風骨。(汪國真)
10.我們不可能都成為英雄,總得有人在英雄走過的時候坐在路邊鼓掌。(羅傑)
11.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羅曼羅蘭)
12.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一個可悲的民族,而一個擁有英雄而不知道愛戴他擁護他的民族則更為可悲。(鬱達夫)
英雄主題的典例
1.戰鬥英雄一直活在人們心裡
幾年前的民調顯示,俄羅斯人崇拜戰鬥英雄。有這樣一個例子為證。2017年3月,張召忠將軍的一段視頻傳播很廣。張召忠在一期節目談到曾經問一個俄羅斯小姑娘,你的偶像是誰?小姑娘說是戰鬥英雄。張召忠又問,為什麼不把明星當做偶像嗎?她說明星在俄羅斯是賺不到多少錢的,比如說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會,明星唱完歌就走了,但死去的戰鬥英雄一直活在人們心裡。俄羅斯不興崇拜明星,為國家做出貢獻的戰鬥英雄才會受到尊重。
2.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
「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一次登上廣武山參觀楚漢戰爭遺址後,曾感嘆:「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事實上,沒有誰天生就是英雄,英雄都來自小人物。他們之所以能成為英雄,是因為他們趕得巧,既不早一步,也不遲一步,他們恰好踩著時代最需要的步點,在最恰當的時候及時出現了。
3.「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
俗話說,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李廣難以獲得封侯,跟所處時代也有一定的關係。李廣年輕時,曾跟隨漢文帝出獵,每次格殺猛獸,都勇猛無比,漢文帝看後非常感嘆:「可惜啊,你生不逢時,如果活在漢高祖開國的時代,憑你的勇猛,萬戶侯還在話下嗎?」
4.「成功雖無把握,成仁卻有決心!」
1941年,黃景升率部隨遠徵軍入緬作戰,不久,所在的師身處危況,師長主持軍事會議,軍官們均很悲觀。這時黃景升猛然起身,慷慨陳詞:「這仗必需打,沒有選擇。」 滿坐皆驚。師長問:「你有戰勝日寇的把握嗎?」黃景升答道:「成功雖無把握,成仁卻有決心!」黃景升犧牲後,這句話成了他的輓聯,一時流傳甚廣。
精彩時評
(一)
致敬英雄,需要我們崇尚英雄。中華民族是一個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古有嶽飛「精忠報國」,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陸遊「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近有林則徐虎門銷煙,八路軍五戰士勇躍狼牙山,魯迅棄醫從文拿筆喚醒中國人,錢學森放棄美國高薪聘請毅然回國,屠呦呦潛心鑽研終成碩果。飲水思泉,不忘來路,在我們享受著和平的安逸的同時,更應銘記英雄,致敬英雄,崇尚英雄。
英雄是民族的脊梁,一個有希望的民族需要英雄,一個先進的國家需要先鋒。致敬英雄,需要我們學習英雄。英雄,是一個民族最閃亮的坐標,是人們強大的精神目標。對英雄,最崇高的敬意,最深沉的思念,是追隨,是傳承。正所謂「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時代的引領者。作為英雄的後輩,我們應該致敬英雄,崇尚英雄,學習英雄!
(素材來自「高考網」)
(二)
習總書記關於英雄的金句:
祖國是人民最堅實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
——2016年11月30日,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
對中華民族的英雄,要心懷崇敬,濃墨重彩記錄英雄、塑造英雄,讓英雄在文藝作品中得到傳揚,引導人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絕不做褻瀆祖先、褻瀆經典、褻瀆英雄的事情。
——2016年11月30日,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2015年9月2日,在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儀式上的講話
我們要在全社會樹立崇尚英雄、緬懷先烈的良好風尚。對為國犧牲、為民犧牲的英雄烈士,我們要永遠懷念他們,給予他們極大的榮譽和敬仰。
(素材來自公眾「新華網 」)
(三)
中國的科學研究領域從不缺少默默奉獻、潛心鑽專研的英雄,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克勤克儉。古稀之年還在苦心鑽專研水稻品種的「水稻之父」袁隆平;一心撲在地球深探領域的「科研瘋子」「拼命黃郎」黃大年;被網友稱讚為龍之角、鳳之冠,國之棟梁的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這些科學巨人身上無不具有敢為天下先的科研勇氣、能為天下先的科研素養、必為天下先的科研決心。他們是代表國家意志的「超級英雄」,中國擁有了這樣一批科研英雄,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素材來自公眾號「高中作文考試」)
(四)
新時代,戰爭硝煙雖已遠去,但是英雄依然輩出。
和平時代的英雄模範們大多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忘我工作、無私奉獻,忘卻小我、追求大我,舍卻小家、顧全大家,將個人的得失成敗、榮辱聲名拋卻腦後,將國家的繁榮富強、興盛輝煌牢記心田。他們具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崇高精神,展現著「誓幹驚天動地事、甘做隱姓埋名人」的無我境界。
「祖國是人民最堅實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我們禮讚英雄模範,就是要鑄就英雄坐標、樹立行為榜樣、確立價值導向,這有助於推動全社會形成見賢思齊、尊崇英雄、銳意進取、敢為人先的良好風尚。
「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在平凡的崗位以堅韌的毅力和不懈的奮鬥將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每一個平凡的人都可以獲得不平凡的人生,每一份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創造不平凡的成就。英雄可以是愛崗敬業、苦心鑽研的普通工人,可以是紮根熱土、辛勤勞作的廣大農民,可以是實業興國、開拓進取的企業商賈,也可以是安心問道、好學求知的莘莘學子。只要像英雄模範那樣堅守、像英雄模範那樣奮鬥,必將生成自己的英雄故事,譜寫出新時代的英雄華章。
(素材來自「上觀新聞」)
(五)
詩句名言:
曹植: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雨果:一個沒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憐的。
羅曼·羅蘭:英雄是盡其所能的人……
鬱達夫: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了英雄卻不知敬重愛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
艾青: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魯迅: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生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魯迅: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英雄就是新時代的偶像
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鬥爭中,湧現出眾多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跡。他們的愛國心、報國行;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專業的技術水平,厚重的人格魅力深入人心,特別是影響著年輕一代,成為他們心中閃耀的偶像。 這些英雄人物,有在抗疫第一線衝鋒陷陣、鞠躬盡瘁的白衣戰士和醫療專家團隊;有在後方打阻擊戰的社區工作者、志願者;有疫情中堅守崗位的民警、安保人員、運輸人員、公交司機、環衛工人、超市員工,也有種菜送菜的農民,他們都在平凡的崗位上,「吃著泡麵,做著英雄事」…… 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歷史階段,一個民族都會湧現出英雄。看到這些抗擊疫情的英勇戰士一次次義無反顧的逆行;看到一個個毅然忠於職守的身軀,一個個平凡卻閃光的靈魂,不由得讓我們思考這個時代的英雄的含義——今天誰才是時代的偶像? 抗擊疫情的隊伍裡,年輕的「90後」是一道英姿颯爽的風景。平凡的他們是時代英雄,也是「00後」弟弟妹妹心中的偶像。蘭州晨報報導,蘭州53中的中學生們,他們拿起畫筆,用真情向奮戰一線的「白衣戰士」,尤其是「90後」的哥哥姐姐們致敬——「哥哥姐姐,你們是英雄!也是偶像!」 看到網上簡書社區有一篇年輕作者的《我心中的偶像》。這位年輕人寫道:「我以前特別崇拜楊紫、張藝興那些明星;而現在,像鍾南山爺爺一樣的醫務人員才是我心中的偶像!在武漢新冠肺炎疫情來臨時,已經84歲高齡的鐘爺爺不懼疫情,奔赴第一線武漢……還有李蘭娟院士,她已經70多歲了,可她卻奔赴武漢,指揮防疫,並且組織人馬進行科研攻關……正如李蘭娟院士所說『從這次疫情過後,希望國家給年輕一代樹立正確人生導向,高薪留給才德兼備的科研人員、軍事人員……』通過這次疫情,我們認識到了白衣戰士、科研人員、軍事人員……才是我們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 而在文娛界,周星馳向一線抗疫白衣戰士表白「你們是我心中的蓋世英雄!」一群身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們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曬出自己身穿防護服的照片,防護服上寫有周杰倫金曲《聽媽媽的話》《青花瓷》《告白氣球》《稻香》。隨即周杰倫、胡歌、吳亦凡、張杰等也積極回應醫護粉絲「白衣天使也是大家的偶像」,很快周杰倫與方文山、張學友一起創作了致敬醫護英雄的《等風雨經過》…… 我們知道,這些年來,不少青少年都有自己崇拜的明星偶像,他們把當紅的男女藝人、娛樂明星當成了偶像。但在這次全民抗疫作戰中,我們很多的年輕人看到和親身感受到了白衣天使們的無私品德、奉獻精神和犧牲精神,強烈地受到這些白衣天使英雄主義、偶像力量的感召,對奮戰一線守護人民安全的醫護人員、科研人員、軍事人員,產生了發自內心的崇敬,這些英雄人物成為他們新的偶像和榜樣。這是年輕人在自我的價值判斷、人生信念、社會價值取向方面,獲得了重新的認知和矯正。 曾經有人說過,與優秀者接觸,就像受到了一種精神鼓勵和心靈影響;每一個人因崇敬實際上高於他的人而感到自身更高一些,在人的心中,這是最高尚和神聖的感情…… 這是一個需要英雄的時代。我們需要尋找一個能夠代表社會的主流價值體系,代表先進文化發展方向,真正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群體。我們的文化要突出他們的精神引領作用;我們社會所倡導的道德力量、精神信仰,應該以這些英雄的道德吸引力、優秀品質、崇高精神為基石…… 就像全民抗疫中那些白衣戰士、科研人員、人民解放軍以及堅守崗位的普通人民群眾,他們就是英雄。與國家、民族、人類命運患難與共的人,把個體和生命融入這個時代的人,就是我們的英雄,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偶像。(許民彤)
有一種偶像叫英雄
3月30日,四川涼山。2位00後,24位90後,1位80後。30名救火英雄,永遠地留在了那片森林中……
他們,是父親,是丈夫,是兒子。面對兇猛的大火,為了身後的人民,他們,義無反顧,逆行向前。
他們,是英雄。
生於80年代的人,應該都知道曾經有個勇救山火的好少年——賴寧。曾經,作為小學課本的封面人物,那個男孩眼神堅定,胸前飄揚著鮮紅的紅領巾;他的畫像,曾一度與偉人、科學家一併掛在中小學教室的牆上;他和雷鋒一樣,一度的成為我們這一代人追捧的偶像。
在這個快餐式「偶像」叢生的年代,偶像養成類節目鋪天蓋地,頻頻登上熱搜的偶像,也已悄然變味。他們能演敢秀,給人們特別是未成年人以強烈的感官刺激。雷鋒、黃繼光、保爾柯察金等英雄人物,對於眾多的90後,甚至是00後,他們已不再記起,甚至從未記起,取而代之的偶像似乎就只剩下娛樂圈裡那些光鮮亮麗的明星大腕了。
或許有的人會說,在精神生活越來越豐富和多樣化的當今社會,崇拜明星也不是什麼大奸大惡之事,無可厚非。誠然,我們也不可不尊重各類人群對於自己偶像的敬崇和愛慕。歷史洪流滾滾向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英雄、偶像,這個是必然的。然,既然是偶像,他們的事跡和精神必是可以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
曾幾何時,戰場上浴血殺敵保家衛國者為英雄,所以董存瑞、邱少雲是大家的偶像;捨己救人無私為公者為英雄,所以雷鋒、歐陽海是大家的偶像;不懼噩運的捉弄勇於挑戰自己為英雄,所以張海迪是大家的偶像;胸懷家國為民族爭光者為英雄,所以中國女排是大家的偶像;在普通崗位恪盡職守在尋常日子鞠躬盡瘁者亦是英雄,所以焦裕祿是大家的偶像……
當英雄人物不再是偶像,這個社會就缺少了 「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豪氣、缺少了「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奉獻精神、缺少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堅強!
這已不僅僅是一個偶像崇拜的簡單問題,而是一個關乎年輕人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嚴肅問題。
每一次對英雄的仰望,都是一次喚醒人生意義的自我點名,英雄精神是詮釋民族精神最生動的課本。我們應該讓人們對於偶像的崇拜走向有選擇的理性道路,真正將當下國人的偶像崇拜錯位亂象帶上正軌,讓英雄回歸到「偶像本位」,讓一代人又一代人通過英雄「偶像」的引領,形成強大而澎湃的中國力量。(肖士傑 劉官長/興國縣委網信辦 宋莉萍)
(來源:語文暢學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