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調整世界城市建設目標 國際居住區概念受熱議

2021-01-07 和訊網

  北京城市人居環境再迎變革。根據最新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0年)(送審稿)》顯示,北京到2050年要全面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值得一提的是,在2004版北京城市規劃裡,北京市的發展目標是到2050年左右進入世界城市行列。

  在規劃領域專家看來,北京城市建設目標的調整,直接帶來的影響是城市人居環境的深刻變革。從世界城市到國際一線的和諧宜居之都,不僅表明了城市人居將朝著越來越國際化的方向發展,還反映了城市文明和配套設施發展也將逐步實現本土國際化。

  從世界城市到和諧宜居之都

  事實上,2004年北京城市規劃就提出,到2020年左右,力爭全面實現現代化,確立具有鮮明特色的現代國際城市的地位。到2050年左右,建設成為經濟、社會、生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城市,進入世界城市行列。

  而本次新總規則重點強調,2020年發展目標是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實現階段性目標;北京到2050年要全面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所謂建設階段性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層面。首先,中央政務和國際交往環境及配套服務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其次,城市將逐步成為全國高端引領型產業研發集聚區,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且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全國文化中心地位進一步彰顯。

  在此基礎上,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以及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都是必要條件。

  對此,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發展策劃研究所副所長指出,上述條件直接作用到城市發展層面,必然導致一個新的國際居住區的誕生,而這個國際居住區有望是覆蓋科技創新中心、文化中心甚至國際交往中心等城市職能的區域,它對城市日益本土國際化也將產生積極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按照一般世界城市發展經驗,國際居住區的誕生,並不是意味著將推高房價,他們還有其他一些特徵與魅力。研究顯示,國際一流城市對旅客有吸引力,並產生連鎖反應,吸引包括房地產在內的各類投資。同時這些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擁有最大的過夜國際旅客群體,尤其是商旅人士。

  實際上,根據國內外專家的研究,目前國際上公認的世界城市只有三個,即紐約、倫敦、東京,顯而易見的是,它們在世界金融體系及世界經濟事務中發揮著核心作用。




  國際居住區概念引社會關注

  有意思的是,與彭劍波持相同觀點的專家並不在少數,這也使得「國際居住區」這樣一個概念成為時下社會比較關注的一個焦點。

  關於這個現象實際從土地規劃的邏輯也能看出端倪。據了解,為了適應新的城市總體規劃調整,市國土部門也相應調整了未來15年城市土地供應計劃。

  按照初步規劃,比較土地供應區域將分為減量優化區、存量挖潛區、增量控制區和適度發展區。其中減量優化區是指北京四環以內地區;存量挖潛區是指北京四環至北京六環;增量控制區是指北京六環至和河北交界線處、京津冀生態保護地區。

  國家發改委一名官員重點強調:「北京四環以內地區土地『供應包』中未來5年不再增加,是考慮到減量優化區的定位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存量土地轉化為生態用地情理之中。」

  如果借鑑世界城市的發展趨勢,北京城市四環區域將有望在中心職能的重點培育之下,誕生出與紐約、倫敦等國家一流城市相應的國際居住區域。

  關於「國際居住區」這樣一個問題也將迎來權威人士更為深度的一次探討。據了解,8月22日下午2時,一場名為「北京新版城市總體規劃下的國際人居價值論壇」將在北京電視臺41層會議大廳舉行。該論壇由新京報主辦,九龍倉、綠城以及中交集團支持並承辦。

  屆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侯永志,將就世界城市發展的最新趨勢及其對北京的啟示發表主題演講;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學術委秘書長馮奎將更為具體地解讀北京城市新總規下的城市人居發展趨勢。

  此外,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毛其智、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金元浦、清華同衡規劃院城市發展策劃研究所副所長彭劍波及賽格威機器人創始人蒲立等知名專家、行業代表都將共聚一堂,圍繞北京如何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以及北京未來城市人居發展格局展開深度探討。


(責任編輯:徐帥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相關焦點

  • 城市規劃理論與居住區規劃_2020年城市規劃理論與居住區規劃資料...
    關鍵詞: 建築設計基礎文章 城市規劃設計 中國居住區規劃理論和實踐的新趨勢 內容簡介 目前,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加速發展,城市建設日新月異。
  • 專家:新總規構建宜居框架 「五維四圈」引領北京城市國際化進程
    北京新版城市總體規劃至今仍未公布,但來自方方面面的權威解讀正不斷「劇透」。8 月22 日,由新京報主辦,九龍倉、綠城集團、中交地產聯合承辦的「世界城市,國際居住區——北京新版城市總體規劃下的國際人居價值論壇」在京召開。該論壇從城市規劃出發,對未來北京城市人居格局進行了展望。
  • 中國現代城市建設_2020年中國現代城市建設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當前,全球範圍內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隨著網際網路和信息化的發展,在雲平臺、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技術的支持下,智慧城市正在成為當今世界各國城市建設的發展趨勢和選擇。 一、國外案例 自21世紀初期,美國、英國、德國、荷蘭、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先一步開展了智慧城市的實踐,誕生了許多經典案例。 1、迪比克 美國第一個智慧城市,也是世界第一個智慧城市,它的特點是重視智能化建設。
  • 社會各界熱議建設現代化大武漢:新目標振奮人心,我們感覺責任在肩
    「2035年的遠景目標讓人振奮!『十四五』時期武漢發展新藍圖徐徐展開,我們感覺責任在肩!」「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造國際地標性商圈,很有信心!」「弘揚『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的精神特質,推出廣泛傳播、直抵人心的文藝作品。」
  • 北京國際城市設計大會召開 中外大咖研討韌性城市建設
    中新網北京11月22日電 (記者 杜燕)為期兩天的2020(第五屆)北京國際城市設計大會在北京建築學院舉辦,邀請來自中外的建築界大咖聚焦首都規劃建設,研討韌性健康城市設計、社區治理創新實踐、智慧城市技術應用等社會熱點問題,助推發揮城市設計作用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不確定性風險,
  • 深圳建設國際體育城市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上)
    比如,歷次奧運盛會總是與倫敦、巴黎、東京、首爾、北京等眾多國際著名大城市相連;歷次足球世界盃大賽一直與羅馬、慕尼黑、曼徹斯特、巴塞隆納、墨西哥城等世界名城相依。基於此,伴隨著現代城市文明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國際體育城市已然演變成為推動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等全面發展的主流趨勢和時代命題。
  • 北京倫敦舉行國際文學城市對話:關於「城市精神與文學表達」
    城市互動對話,建立文化交流機制  在去年的十月文學月,廣州和北京進行了「老城市新活力·廣州對話北京」文學城市對話活動。本屆文學月邀請到了英國倫敦的代表作家,將十月文學月的「文學城市對話」品牌擴展為首屆國際都市的文學對話,這對於中國面向世界的城市文學交流是一個新的篇章。
  • 北京大興國際氫能示範區將構建氫能產業生態體系
    國際氫能交流中心即將投入使用大興區經信局局長高振華介紹,北京中日創新合作示範區規劃面積約10平方公裡,目前已完成城市設計、產業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將打造類日環境和城市「微中心」,高標準規劃建設1平方公裡起步區,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世界一流的國際社區。智慧財產權在北京中日創新合作示範區將得到有力保護。高振華介紹,示範區將推動智慧財產權巡迴審判法庭實際落地運營。
  • 區域|深化對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認識和認同
    作者:胡九龍為什麼要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是什麼?實現路徑是什麼?現在建設發展得怎麼樣?這些問題,要在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的基礎上,結合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的實際,從認識和實踐層面來回答。
  • 北京舉行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新聞發布會
    北京作為首都,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既是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確定的中心工作,也是服務國家總體外交戰略的重要職責使命。為了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前瞻性謀劃好國際交往中心建設,在北京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外辦組織編制了《北京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專項規劃》(以下簡稱《專項規劃》)。
  • 西安國際足球中心正式開工,目標世界足球城市
    放眼本次比賽舉辦地的十城,西安曾宣布將按照國際A級體育場館建設標準,在西鹹新區建設現代化專業足球場,命名為「西安國際足球中心」。在這之後,無論是設計方案競賽,還是用地控制圖的公示,項目每一步的進展都在不斷吸引著外界的目光。
  • 甌海南部新區概念規劃及城市設計國際徵集方案評審會召開
    溫州網訊(溫州網甌海支站記者 張聞哲 許文星)1月9日,甌海區委書記王振勇主持召開甌海南部新區概念規劃及城市設計國際徵集方案評審工作會議,強調要精準目標定位,注重挖掘優勢,將南部新區打造成為我區未來開發建設中心,全力打造「科教新區、山水甌海」新陣地。
  • 聚焦北京城市副中心,共話最IN「國際範兒」
    你來過北京城市副中心嗎?作為北京新兩翼中的重要一翼,近年來,城市副中心深入落實中央精神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部署,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高水平進行規劃建設,努力建成新時代精品城市。為集中塑造和傳播副中心在高質量發展中展現出的國際形象,展示城市副中心的國際化進程,通州區委宣傳部、通州區委網信辦與環球網合作舉辦本次活動。
  • 深圳如何建設「國際著名體育城市」?國內外專家們建言獻策
    10月24日,深圳國際著名體育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深圳市寶安區舉行。活動採用線上、線下演講與座談結合的模式,國內外頂級專家、學者圍繞「國際著名體育城市建設的國際經驗與深圳路徑」展開主題演講、圓桌對話,介紹國際性體育都市的發展規劃與實踐模式,探討深圳建設「國際著名體育城市」的創新道路。
  • 2年後,國際貴族學校在南京崛起
    高新迎民辦學校教育中心」一文中,我們提到,高新核心居住區掛出兩幅民辦學校用地,引發周邊業主的廣泛關注!就在今天,我們拿到了這兩幅地塊的土地投資協議,內容十分勁爆,高端化的國際高中、國際中學和小學都要來!而這兩所學校,大概率為世界頂級貴族學校——哈羅公學。
  • 對話奧促會副秘書長:雙奧城市北京將為世界貢獻可持續發展經驗
    作為該論壇出席嘉賓之一,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副秘書長高雲超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隨著2022年冬奧會遺產戰略規劃以及可持續發展計劃的正式發布,北京作為雙奧城市將在可持續發展上為世界提供更好的北京方案和經驗。
  • 北京十四五期間城市副中心地鐵建設項目公布,M102線確認分段實施
    甚至可以說城際鐵路聯絡線一期非常雞肋,二期建設後才能發揮價值。未來開行T3-副中心-廊坊東-大興機場-雄安的標杆車可以實現15分鐘到首都機場、35分鐘到大興機場、1小時到雄安的目標。當然城際鐵路聯絡線也直接導致了S6線東段的延期,不過還有補救措施,後邊會講到。
  • 北京森林公園及中心區_2020年北京森林公園及中心區資料下載_築龍...
    2018年全國森林旅遊遊客量超過16億人次,同比增長15%,佔國內旅遊人數近30%,創造社會綜合產值近1.5萬億元。2019年,森林資源持續增長,全國國家森林城市達194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1.11%。首批認定國家森林鄉村7586個。全國森林旅遊遊客量約18億人次,同比增長12.5%,創造社會綜合產值約1.75萬億元。
  • 建設標誌性現代化居住區,迎澤區水峪村連片開發
    規劃明確,水峪村城中村改造要配套建設小學、幼兒園等教育設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醫療設施及文化娛樂、體育、養老和商業設施。在城市設計方面,水峪村城中村改造宜結合東山生態景觀,通過建築群體設計和空間環境塑造,形成標誌性現代化居住區。建築依託地形變化,沿主要道路形成高低錯落的整體形態。立面在面寬、高度等體量上保持多變,形成層次豐富、疏密有致的城市輪廓。
  • 北京規劃三次調整,通州發展三級跳:一個郊區是如何實現逆襲的
    2017年9月北京市公布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中,「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概念首次公開亮相。「國際一流」說的是建設標準很高,「新型城鎮化」意思是要「鄉鎮全部變街道」,「協同發展」的意思就是要「拉動北三縣的共同發展」。第三,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核心作用就是對接北京中心城區功能和人口疏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