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穩定以來,許多遊樂場所已經逐漸開放,其中不乏許多年輕人喜歡的過山車、跳樓機等機動遊戲。近日,廣州一名白領就因玩過山車扭傷了脖子,以為是「落枕」,但到醫院檢查後發現傷到了頸椎。專家提醒,頸椎、腰椎不好的人群,玩過山車等刺激項目要慎重。
坐過山車竟然扭到脖子
誘發了頸椎疼痛
日前,廣州白領王女士趁著周末到某遊樂場遊玩。在玩過山車項目後,王女士覺得脖子被扭到,頸椎、肩膀酸痛不已,如同「落枕」一般。在家休息兩天後仍未見好轉,遂來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中醫科就診。經檢查發現王女士頸椎反弓,是常見的頸椎病的一種。
「頸椎有正常的生理彎曲,如果沒有生理彎曲,甚至向相反的方向彎曲,稱為反弓或反張。該患者本身患有頸椎病,屬於頸椎不穩的情況,過山車項目快速的方向變動,更容易誘發頸椎疼痛。」接診的廣醫三院中醫科主任醫師胥海斌解釋說。在進行「骨、筋、脈」三聯療法綜合治療後,王女士頸椎疼痛得到緩解。
過山車項目對頸椎、腰椎衝擊較大
嚴重者可致癱瘓
「此類情況並不罕見,幾乎每個月都有因過山車、跳樓機、碰碰車傷到頸椎的年輕人來就診。」胥海斌表示,「由於過山車速度很快,且有瞬間轉向,給身體帶來極大衝擊力,如果身體反應沒跟上,頸椎出現過度扭曲、甩動,可能會造成揮鞭傷,甚至椎滑脫式錯位,嚴重者甚至導致癱瘓。」
「對於本身就存在頸椎病、腰椎病的人群,並不建議玩過山車等高刺激項目,可能會加重病情,甚至出現不可逆的意外。」胥海斌指出,「對於頸椎正常的人群,在玩這類刺激性遊戲時,不要太過緊張,太過緊張可能會導致暈厥以致發生意外,同時也不要太過放鬆,許多人因為和同伴聊天嬉鬧,沒留意到突然之間的啟動而引起頸椎、腰椎損傷。」
頸椎病,三分治,七分養
康復運動要掌握頸椎「安全活動度」
隨著手機、電腦的普及,許多白領、工薪族都不可避免地患上了頸椎病,而且逐漸出現了低齡化的趨勢。對於頸椎病治療,「三分治,七分養」,日常的行為糾正與康復運動,不僅能避免病情進一步加劇,而且能使治療效果事半功倍。
對於頸椎病患者來說,不僅不建議玩過於刺激的機動遊戲,日常的康復運動也要掌握幅度和技巧,不能隨便扭動,而是要根據各自的病情而定,有的患者需要多仰頭,有些患者卻不能仰頭,這就需要掌握自己頸椎的安全活動度。
胥海斌介紹:「健康的頸椎一般前後左右側屈各為45 度,屈伸活動主要由第二至第七頸椎完成,主要依靠對側的關節囊及韌帶限制過度側屈,側屈主要由中段頸椎完成。而左右旋轉各為75 度,主要由寰樞關節來完成。環轉運動則是上述活動的連貫作用來完成。」
如果已經得了頸椎病,影像檢查報告中,會有「動力性過伸位」「動力性過屈位」的檢查項目,這兩個項目是決定頸椎安全活動的關鍵,不同的頸椎病,需要不同的方式來進行康復訓練。
1.不能超過45°仰頭 如果「動力性過伸位」出現錯位,您最大程度只能微微45°抬頭。請不要過度仰頭看天空、看星星、看飛機,甚至不能仰頭超過45°晾衣服。
2.不能超過45°低頭 如果「動力性過屈位」出現錯位,您最大程度只能微微45°低頭。請不要低頭看地板,不要走路的時候看鞋子,也不要做雙下巴狀的收下巴動作。
3.多抬頭 如果「動力性過伸位」沒有錯位,但頸椎側位片顯示頸椎變直甚至出現「反弓」,那麼就需要多抬頭。
胥海斌提示,患有頸椎疾病的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調整枕頭,注意工作姿勢,飲食均衡,多休息,多補充鈣,多曬太陽,適當運動,不要搬抬重物,不要坐軟椅、睡軟床,避免劇烈運動,尤其不建議過山車等高刺激性的遊樂項目。同時,頸椎病情況多種多樣,比較複雜,正確的日常生活糾正與康復運動仍需要到正規醫院檢查就診。
【來源:西湖之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