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由來你知道多少?|一顆粽子的前世今生

2020-12-16 鯨鏈物流資訊

說到端午,必定離不開粽子,各地端午節雖然有各種不同的風俗,但粽子卻是大家共有的吃食,「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

現在,粽子成為端午節必備的食物,關於粽子的來源,普遍的說法是屈原投江後,百姓為了不讓水裡的魚蝦吃掉他的身體所以將米糰投入江中,後來逐漸演化成了吃粽子紀念屈原的風俗。但其實粽子早在屈原之前就有了,最初做是祭祀之用。

最早的粽子源於上古的祭祀習俗,當時粽子還不叫粽子,在北方,它叫角黍,在南方,它被稱為筒粽。

「夏至節日食粽。按周處《風土記》謂為角黍。人並以新竹為筒粽」,「仲夏端午,烹鶩角黍」,「於五月五日及夏至日啖之(角黍)」。這些記載給我們傳達了兩條信息:北方的角黍和南方的筒粽已經被統稱為「粽」,而且它是夏至和端午的節令食品。說明至晚到魏晉南北朝時,粽子已經完成了「南北合營」,不僅統一了名稱,而且開始深入大眾生活。

至隋唐,端午節成為全國性的節日,而粽子作為端午節的標配自然也出現了很多新品種。最著名的「九子粽」,就是用彩線將九個粽子系在一起,寓意多子多孫,唐代不少詩人都讚頌過它——「盤鬥九子粽,甌擎五雲漿」,「四對花競巧, 九子粽爭新」。而錐粽、菱粽、秤錘棕等也都是當時出現的以形命名的新型粽。

此時,粽子的內裡也早已不止是小米或大米,開始增加了糯米,而且其中還加入了棗、糖、松子、慄子、胡桃、薑桂、麝香之類的多樣食材,甚至還出現了楊梅粽、蜜餞粽。

宋代時粽子已經基本都用糯米,以箬葉或艾葉包裹,內餡又增加了柿幹、銀杏、赤豆等,用艾灰淋汁煮熟,其色如金。南宋時還出現了「糖蜜巧粽」,造型複雜,有的結為亭臺樓閣,有的則是木車牛馬,極其精巧,如此吸引眼球的設計也說明宋代時粽子已經發展得極為成熟。

明清時期粽子的品種更加繁多,從宮廷到民間,從南方到北方,各有千秋。造型、用料已經極為豐富的粽子再次獨闢蹊徑:蹭熱點。明朝是科舉制度的鼎盛時期,粽子就從這方面做文章,以紅棗作餡,稱為棗粽,諧音「早中」,將粽子做成筆的形狀,寓意「必中」,參加科考的學子們都會在考前吃上幾個這樣的粽子,討個吉利。時至今日,這一手段仍然興盛不衰,每逢重要考試,家長們還是要做棗粽給孩子吃。

到如今,粽子已經分為兩個「黨派」:甜粽子和鹹粽子。

在粽子中包入蜜棗、紅豆沙等餡料的甜粽子,吃之前在冰箱中冷藏,帶有冰冰涼涼感覺的小粽子可以說是初夏的小清新之選。

鹹粽子中又以鮮肉粽最為出名。糯米是上等的白糯米,肉則豬後腿及裡脊肉。打開粽子,粽葉的清香,豬肉的醇香,糯米的米香,一下子湧了出來。肥肉的油脂滲透進糯米,吃起來鮮香軟糯但又不會太油膩,大塊的肉餡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讓人在這初夏時分胃口大開。

無論是甜滋滋冰涼涼的甜粽子,還是鮮香軟糯、滿口留香的鹹粽子,可鹽可甜,總有一款,會叫你記憶猶新。

相關焦點

  • 端午節別只知道吃粽子,它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呢?來看看吧
    端午節別只知道吃粽子,它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呢?來看看吧。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咱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叫端陽節。是我們傳統文化習俗裡面一個很重要的節日,在這一天會有很多風俗習慣。但是現在很多人只知道端午節就是吃粽子的節日,對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去,卻知之甚少。
  • 「粽子節」你了解多少?哪一種口味你最喜歡?
    「粽子節」你了解多少?哪一種口味你最喜歡?日照人包粽子用的是桲欏葉粽子的主料是糯米,種類有很多比如有單單用糯米包成的白粽子還有放入花生等其他豆類的花生粽子加紅棗的粽子,種類很豐富日照人習慣將粽子包成兩個長方形用稻草或蒲葉把他們綁在一起
  • 端午節,又到了吃粽子的時節!關於粽子,你知道多少?
    包粽子的糯米也需要提前浸泡,採回來的粽葉還需要煮一下,所以端午節前一天家家戶戶忙的不亦樂乎。包粽子可以算是一個「技術活」,如果包得不好煮的時候粽子就會散開,一鍋的粽子就變成了「米粥」。煮粽子需要前一天晚上煮好,然後用餘溫讓粽子變得更加軟爛好吃。我記得小時候,晚上經不住誘惑半夜會起來偷吃,然後把粽葉放到鍋底的餘火中燒了,第二天怎麼都不會承認自己偷吃的,滿滿的回憶。
  • 身為一顆粽子,最重要的是……
    粽葉多少種/各地的人們都根據當地植物條件,會用不同的植物包粽子,所以粽葉大抵需要這三點:青草清香、水煮不破和葉面闊大。,結實平整: /你的家鄉都用哪股植物清氣來包裹軟糯的粽子呢? 這大概是關於粽子最早的記載了。而粽子的由來除了為祭奠屈原,令人信服的該是「包烹」之說:發明用火熟食時,為了適口,用樹葉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後剝葉而食,這雖不叫粽子,卻已有粽子的雛形。
  • 端午節吃粽子,關於它的由來和習俗,你了解多少呢?一起來看看吧
    導語:端午節吃粽子,關於它的由來和習俗,你了解多少呢?一起來看看吧。說到中國的傳統節日,相信很多人知道的估計就只有端午節、春節、國慶節、清明節等這些法定節假日吧。畢竟在這些法定節假日裡面我們都可以休息,也算是對自己長久辛苦工作的一個「賞賜」。
  • 柳雲龍講解粽子的由來及傳說
    《血色迷霧》中,鄭曉聰問柳雲龍飾演的文康:「你知道我為什麼買粽子給你吃嗎?」文康反問:「這和別的吃的有什麼不同嗎?」曉聰回答:「當然不一樣了,葦葉香,糯米也香,只有這麼香的東西才值得人們投進江裡給那位大詩人,也才值得我買來送給你吃。」
  • 你知道「粽子的由來」嗎?
    中國人在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南北朝的梁吳均在《續齊諧記》中云:"屈原子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於此日以竹筒貯(zhu)米投水以祭之。可見「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而發明的。後來,善良的人們擔心投入水中的粽子「為蛟龍所竊」,於是又改用楝(lian)葉包裹,以彩絲纏繞。據說楝葉和彩絲都是蛟龍所害怕的東西。楝也是中藥,用它來包裹粽子具有預防疾病的功效。早期民間包裹粽子用黍(shu)米,所以粽子又叫「角黍」。唐代,粽子是宮廷節日中的佳品,唐明皇有「四時花競巧,兒子粽爭新」的詩句。
  • 大家還記得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端午節的由來嗎
    大家還記得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端午節的由來嗎時間:2020-06-25 08: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家還記得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端午節的由來嗎 在端午節的那天各地都有吃粽子的習俗,那麼關於端午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呢?
  • 今天端午節,正在吃粽子的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
    我們所知道的端午節,大部分都是源於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者,因國家被佔領,憤憤不平,轉而投入汨羅江中,人們為了保護屈原,而往江中投入小蝦,大米,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養成了吃粽子的習慣。但是端午節的由來,後來有人通過歷史發現,其實早在屈原之前,就有過端午的習俗了,據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
  • 農曆「五月初五」吃粽子,它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哪些?趕緊來了解
    農曆「五月初五」吃粽子,它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哪些?趕緊來了解大家好,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美食故事,現在每年到了農曆五月初五的時候,咱們大家也都知道是啥日子了,那就是端午節。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端陽節,也是我們傳統文化習俗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在這一天很多地方都會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但是有一點就是在這個節日裡面一定要吃粽子,對於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你們知道嗎?肯定知道的很少,今天我就給大家來普及一下它的由來和習俗。在端午節的時候咱們大家都會吃粽子紀念,但是你們知道為啥要吃粽子嗎?吃粽子和屈原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 吃粽子的由來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英語>正文吃粽子的由來   每年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在這天人們會吃粽子,這都是為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幾千年前,屈原投入汨羅江自殺,
  • 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英語>正文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一提到端午節,人們都會馬上想到粽子。
  • 粽子界的鼻祖,好吃還有內涵,你知道是哪裡的粽子嗎?
    要論起吃粽子,全國最有發言權的地方,絕對是屈原故鄉湖北秭歸了,在這裡粽子沒有甜黨和鹹黨的口味之爭,也沒有鹹蛋黃粽,叉燒粽各種五花八門的餡料的粽子,但是這裡有著最濃烈的端午氣氛,和最有意義的端午粽子。秭歸最傳統的粽子就是紅心粽,糯米中只放一顆紅棗,在當地流傳著一首歌「有稜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潔白,半世煎熬」秭歸的粽子呈錐形,比我們平時吃的粽子更有稜角,一顆紅棗便是它的心肝,糯米潔白,下水熬煎。就如同屈原的性格與人生,寧死不屈,直如石砥。青青的箬竹葉,包著潔白的糯米,潔白的糯米,包著紅紅的大棗。
  • 明明白白吃粽子
    端午節到了,各式各樣的粽子擺到面前,咋選?咋吃?吃多少?配什麼?由來是啥?營養幾何?粽子裡藏著什麼營養秘笈?讓我們一起閱讀本文,做到心中有數吃粽子!一、粽子的由來
  • 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由來 為什麼要吃注意事項有哪些
    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由來 為什麼要吃注意事項有哪些時間:2017-05-22 18:38   來源:系統天堂   責任編輯:玲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由來 為什麼要吃注意事項有哪些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吃粽子應該注意哪些事項你可知道?吃粽子的由來又是怎樣的呢?帶著這些問題一起往下看看吧。
  • 全國唯一的粽子博物館在嘉興,這裡有粽子故事,還有最好吃的粽子
    你知道全國粽子的起源嗎?到這裡你就明白了,說到粽子大家肯定會想到嘉興,為什麼呢,因為民以食為天,今古不變。我問女兒,你知道端午要做什麼,她馬上回答我三個字「吃粽子」,是的,黃口小兒的最深刻記憶就是吃,也是靠這兒時的最初印象把我們的粽子文化一代代傳承下去。
  • 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端午節吃粽子有什麼寓意?
    每年端午節南北粽子又開始了「大作戰」,爭論著到底是甜粽子好吃還是鹹粽子誘人。說到這裡,你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是什麼?端午節吃粽子的寓意有哪些? 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是什麼端午從字面上還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稱。
  • 原創文章:端午節你吃粽子了嗎
    《端午節你吃粽子了嗎》作者:楊柳岸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如同每一個節日一樣,都在每年同一時間周而復始都被人們所講述著,宣傳著,紀念著。無論是什麼,我真的很想知道有多少人是真的在意著節日背後的意義和傳承?今天的文章我一直沒有寫,因為在我心中,端午節是非常重要的,最主要的內容首先是愛國主義教育,下來是這一天的民俗故事,最後是各種活動的意義。這也是從小父親留給我的傳承,也是記憶中最早對愛國的認識。我今天也是這樣給孩子講述端午節的。
  • 端午時節話粽子 哪種口味你最愛?
    眾所周知,吃粽子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有民間傳說稱,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祭奠投江的屈原。粽子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了,是一種具有深厚文化的傳統食品。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製作粽子的食材和技藝不同,味道也各具特色。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端午節的特色食物——粽子吧! 包粽子。
  • 端午節安康,吃粽子好寓意,你知道粽子煮多久,才會熟又好吃嗎?
    ,晚上才開始吃粽子。包粽子端午節包粽子,是自古以來的傳統美食,人們除了享用以外,還會用粽子祭祀祖先神靈,以保佑平安健康,順順利利,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口味的追求提高,粽子也繁衍出了多種餡料。6、將粽子葉包裹成一個漏鬥形狀,粽葉不夠大,可以用兩張一起,角度一定要到位,不然會漏米,先用糯米打底,中間再放上一顆蜜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