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紅軍長徵過草地時,許多戰士犧牲在這裡,如今這裡怎樣了?

2020-12-23 大司馬大智慧

歷史家的職責是要確切、真實、不感情用事;無論利誘威脅,無論憎恨愛好,都不能使他們背離真實。——塞萬提斯(西班牙)

文章分類|古今歷史

字數|1031,閱讀約3分鐘

位於四川西北部的松潘草原,四周都是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草原平均海拔3400米。因此,草原氣候寒冷,終年無夏,無絕對無霜期。多為泥質沼澤,黑河流域泥炭沼澤連綿不斷,中下遊沼澤化率高達20~30%,沼澤總面積高達3000km2。如此艱苦的環境,紅軍是如何走過的?

1935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來到松潘草原。由於條件艱苦,很多紅軍戰士都是光著身子。他們來到這裡,看到的是一望無際的草原。戰士們以為沒有危險,其實草原下埋著"洪水猛獸"。經過草原的空氣,戰士們還是做了準備,沒想到草原的環境這麼惡劣

進入草地後,戰士們發現到處都是沼澤和淤泥。當你遇到泥潭時,你需要沿著草地跳下去。下了草甸,水淤黑,淺的沒膝,深的沒頂。如果不小心陷入泥潭,沒有人會救你,你會越陷越深,直到被吞沒。你越努力掙扎,就會越快陷入困境。泥巴不但不能引用,還會破皮腿腳泡後,會紅腫甚至潰爛。第一個人沉進去後,另一個人馬上伸手去拉,用力過猛就會被吞下去。後來有了經驗,沉下去以後,要慢慢地挪動身體才能上來。或者把腿帶纏在沉沒的戰士的腰上,然後拉上來。行軍很艱難,一天下來,士兵們都筋疲力盡。

草原氣候變化莫測,如果下雨,腳下更滑、更軟,極易陷入沼澤。草原上的河流也很多,有的河流不深,比較好。而一些河流水流湍急,下雨時更是難上加難。戰士們體力不支,饑寒交迫,抵擋不住冰冷的河水,紛紛倒下。

糧食極度匱乏,紅軍挖野菜,吃草根、樹皮、草根充飢。有些野草、野菜有毒,戰士們吃後上吐下瀉,中毒而死。沒了野菜後,戰士們把皮帶系在身上,皮鞋、馬鞍,做飯吃。飢餓和疾病威脅著戰士們,他們沒有倒在戰場上,而是默默地死在了草地上

飢餓、寒冷、疾病、疲勞、住宿難等問題都考驗著紅軍戰士。他們克服了種種困難,走出了草地。據統計,紅軍過草地時損失6207人。紅二方面軍3092人倒在草地上;紅4軍遭受的損失最大,近第三次過草地統計,有近7000名戰士犧牲,加上第一次和第二次過草地的損失,這個數字至少要翻一番

如今的松潘草原,很難想像它已經成為一個美麗的自然風景區,保存完好。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風景,很多遊客都會來此遊玩。

歷史並沒有真正的科學價值,它的唯一目的乃是教育別人。——喬治·屈維廉(英)

相關焦點

  • 1934年紅軍長徵走過的草地,如今是什麼樣?
    1934年紅軍長徵走過的草地,如今是什麼樣?長徵是我國近代史上最偉大的一件事,當時的紅軍非常的被動,為了改變現狀,在領導的英明決定下,開始了25000裡的長徵,長徵途中紅軍沒有吃的沒有喝的,他們怎麼辦,餓了吃樹皮,吃皮帶,渴了喝雪水,爬雪山,過草地,就這樣憑藉著他們的毅力,創造了近代史上最偉大的一次舉動。
  • 他們歷經苦難 我們收穫輝煌——追記翻雪山過草地犧牲的紅軍無名英雄
    新華社成都10月19日電 題:他們歷經苦難 我們收穫輝煌——追記翻雪山過草地犧牲的紅軍無名英雄  新華社記者惠小勇、童方  在紅軍長徵走出草地見到的第一個村子——四川省若爾蓋縣班佑村,有一座名為「勝利曙光」的中國工農紅軍班佑烈士紀念碑,為了紀念千辛萬苦走過草地卻犧牲在最後一刻的數百位紅軍戰士而建
  • 過草地只要五六天,為啥紅軍非戰鬥竟犧牲萬人
    穿越草地只需要五六天,可為什麼紅軍在非戰鬥情況下竟然犧牲1萬餘人呢?一說到紅軍長徵,人們就會想起過雪山草地,雪山固然很可怕,但非戰鬥減員遠遠不及這段草地,草地,魔鬼的沼澤,在這裡生長了千萬年的魔鬼將1萬多紅軍拽入漆黑有毒的泥沼之中,後來的人們連屍首都不得見。▼
  • 噬人沼澤 殺人河流:從紅軍過草地 看長徵到底有多艱難
    而這片草地,被當地人稱作~「魔怪之地」。從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這片草地有多危險。因此過草地,也成為紅軍長徵中最為危險的一段路程!即使是這樣,也有不少戰士犧牲在渡河當中。而渡河最安全的方法,便是使用騾子或者馬匹。因為這些動物,最為熟悉這樣的環境。紅軍再過草地的時候,經常用馬匹來託運物品或者傷員。紅四方面軍有個團長,因為生病無力渡河。他甚至將黨員證交給同鄉,讓他活著去向自己的老母親說一聲。幸虧後來找到馬匹,讓馬連續馱著他過了好幾條河。
  • 當年紅軍長徵時走過的草地,如今變成啥樣了?真相太意外了!
    也是當時的他們為我們打下了和平年代,在歷史上戰爭年代最著名的,就是我國紅軍兩萬五千裡長徵了,那麼當年紅軍長徵時走過的草地如今變成了什麼樣子呢?,當年紅軍長徵走過的草地,就是現如今的松潘草地,松潘草地位於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連接段的西北草原上,不過雖然這裡有著大面積的草地,可是卻因為排水得不到有效的處理,這裡基本上都是一些沼澤地和溼地,並且這裡的氣候比較惡劣,經常會發生一些暴風等等,其實回過頭來想一想,當時紅軍在長徵的時候,幾乎上也都是這樣子的天氣,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們經過這裡,有很多人都在此喪失了生命,不過結局我們的紅軍長徵勝利了,而這片草地也被劃分為了紅色革命區
  • 四川《松潘草地》,向英雄的紅軍長徵將士致敬
    那麼,看上去繁花似錦的草地深處,到底暗藏著怎樣的危機,紅軍又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難走出草地的呢?八十多年前,當紅軍來到松潘草地時,這裡還是人類生命的禁區。草地深處河流迂迴、沼澤密布,很多看似地面平坦,野花叢生的地方,都暗藏著深不可測的泥潭,人一旦掉進去就很難爬上來。
  • 「齊魯紅星長徵隊」帶您走長徵——茫茫大草地
    我們已經過了兩座大雪山,今天即將進入草地,可以想像得到當年紅軍長徵的條件有多麼艱苦。紅軍不僅英勇頑強,能戰勝任何敵人,在大自然的惡劣條件下他們也絕不向困難低頭。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他們呢?首先就是他們有著崇高的理想和必勝的信念,為了這個信念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我們的父輩大多數是貧苦的農民出身,他們所以參加紅軍,開始是就是因為不甘心受地主的壓迫剝削,要起來造反。
  • 親歷長徵的紅軍文藝女戰士王定國去世,享年108歲
    王定國之子、著名導演謝飛發微博悼念王定國1913年2月4日生,四川省營山縣人。15歲被賣作童養媳。1933年10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10月隨紅四方面軍參加了三過雪山草地的兩萬五千裡長徵。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內務部機要秘書,最高人民法院黨委辦公室副主任等職,是第五至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 「最美上將夫人」:長徵路上草地生孩子,至今健在已經104歲了
    據統計,紅一方面軍有32名,包括幹部30名、戰士2名,其中27名幹部與2名戰士走完了二萬五千裡長徵。著名女革命家如康克清、蔡暢等都在這個行列中。紅二方面軍至少有18名女紅軍參加了長徵,共和國第一個女將軍李貞就在其中。紅四方面軍長徵初期有一個婦女獨立師,人數最多時達2500人。
  • 長徵,陳賡被小戰士「騙」了,小戰士犧牲在草地,陳賡後悔一生
    長徵油畫在這其中不乏可歌可泣的壯志之舉,也有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陳賡就不僅一次,不止在一個場合說過:長徵途中,他犯了一個大錯誤,導致一個年級輕輕的小戰士永久地留在草地上。紅軍過草地事情發生在1935年6月,紅軍艱難地徵服草地。陳賡當時已經是中央紅軍幹部團團長,由於腿部受傷,跟不上健康戰士的步伐,慢慢的,走在了紅軍的後面。
  • 【長徵手記】若爾蓋草原:過草地之難,難於上青天!
    紅軍的長徵在四川滯留的時間最長、經歷的地區最廣闊、面臨的環境最艱險、進行的鬥爭最卓絕、付出的犧牲也最大,所有這一切,都在世稱「松潘草地」的若爾蓋草原得以集中體現。而張文源先生花費心血創作的《過草地》清晰地刻畫了紅軍的草地之行,讓人動容,讓人追思。
  • 漫漫長徵路,紅軍吃什麼?
    尋常人家感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覺得沒有米,連頓飯都做不來,而刀口上舔血,刀尖上跳舞的紅軍戰士們,卻沒有把「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兵家法則放在心裡。他們以動制敵,以天為蓋地為廬,有什麼吃什麼,少了許多後顧之憂。1934年秋,紅軍開始長徵。
  • 紅軍過草地時,有一開國少將高燒不退,紅軍師長說:扔掉他吧!
    如今的長徵代表一種吃苦耐勞、勇往直前的精神,無論我們的人生多麼的輝煌,都應在發展之路上不斷注入新的動力,共創輝煌的明天。而遙望幾十年前,長徵對於真正經歷的人來說,那真是一段對人類極限的挑戰,就拿損失最嚴重的中央紅軍來說,從長徵之初到勝利到達陝北,紅軍兵力由8.6萬人減至不足萬人,這還要包括長徵途中編入補充的新兵。所以說能夠完成長徵的先輩們,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他們每個人也都曾幾經生死,而今天所講的開國少將王定烈在長徵途中也是幾次與死亡擦肩而過。
  • 《第187期》紅軍長徵,藏茶發揮了重要作用
    紅軍長徵過雪山草地和解放軍進軍西藏,茶葉都曾發揮重要作用。
  • 紅軍長徵中犧牲的最高將領是誰?
    鄧萍,1908年出生於四川省富順縣。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參與領導了平江起義,任中共紅軍第五軍委員會書記和紅五軍參謀長。1930年任紅三軍團參謀長,參加了長沙戰役和中央革命根據地歷次反「圍剿」作戰和長徵。1935年2月27日,在第二次攻打遵義城的戰鬥中,親臨前沿偵察敵情,不幸光榮犧牲。鄧萍是中央紅軍長徵中犧牲的職務最高的將領。
  • 《紅星照耀中國》第五篇:長徵 4、過大草地 聽書+內容概括+原文
    主要簡述了紅軍如何克服困難,戰勝雪山、草地,最終到達陝北根據地的過程,同時也講述斯諾對紅軍長徵的總結評價。  紅軍在大渡河以北爬上了一萬六千英尺高的大雪山,在空氣稀薄的山頂向西望去,只見一片白雪皚皚的山頂——西藏。這是已是六月了。在平原地帶天氣很熱,可是在過大雪山時,這些衣衫單薄、氣血不旺的南方戰士不習慣於高原氣候,凍死不少。更難的是爬荒涼的炮銅崗,他們可以說是自己鋪出一條路出來的,一路砍伐長竹,在齊胸深的泥淖上鋪出一條曲折的路來。
  • 數萬無名英雄為長徵犧牲,今天請記得懷念他們
    「時間模糊了多少紅軍的名字,歲月湮滅了多少紅軍的傳奇。」10月21日是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紀念日。想起30年前,在紀念紅軍長徵勝利50周年時,甘肅會寧人民請鄧小平同志為會師紀念塔題寫塔名。鄧小平寫下「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會師紀念塔」18個大字,卻沒有署上自己的名字。
  • 1934年長徵出發時,五大紅軍軍團長分別是誰?後來結局又如何?
    關於長徵路途的畫面至今都讓人無法忘記,那是一場奇蹟般地「話劇」,也是一篇難以忘懷的歷史記錄,同時更是一段幸福而痛苦的記憶。戰士們在兩年的時間裡,通過非凡的智慧與勇氣,爬雪山、過草地,最終勝利到達根據地。
  • 畫說長徵|八角帽紅小鬼系列之六·八十多年前紅軍如何過重陽
    但1934年10月16日的那個重陽,許多於都人都無暇去過這個節日。當時,根據戰略轉移計劃,中央蘇區政府、中革軍委機關及其直屬部隊和第一、三、五、八、九軍團共8.6萬餘人,已陸續在於都集結……為不暴露目標,紅軍晝伏夜渡,於都百姓擁軍支前的熱情也如激流般奔湧。
  • 這是一種雕塑,紅軍過草地時靠它充飢,渡過難關
    ——羅素(英)文章類型|歷史文化字數|1784,閱讀約4分鐘很多人都知道,紅軍過草地時,糧食極度匱乏。指戰員們最餓的時候,連樹皮都吃不上,只能挖草根吃腰帶。鮮為人知的是,紅軍還吃過一種糧食,這根本不是糧食,而是一件彩塑藝術品,這就是酥油花。這是什麼鬼東西?一切都要從頭開始。1936年7月3日,紅二方面軍從東固出發,繼續北上。僅僅過了四五天,一些戰士就已經不做飯了。本滿懷希望能去日清進補食物,短暫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