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紅軍長徵時走過的草地,如今變成啥樣了?真相太意外了!

2021-01-08 胖頭魚遊記

開始前問大家一個問題,現在的生活是不是非常悠然自得呢?就算是有了一些生活壓力,但是我們的生活也是非常美好的,然而現在的美好生活,都離不開革命先輩們的付出。

也是當時的他們為我們打下了和平年代,在歷史上戰爭年代最著名的,就是我國紅軍兩萬五千裡長徵了,那麼當年紅軍長徵時走過的草地如今變成了什麼樣子呢?,當年紅軍長徵走過的草地,就是現如今的松潘草地,松潘草地位於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連接段的西北草原上,不過雖然這裡有著大面積的草地,可是卻因為排水得不到有效的處理,這裡基本上都是一些沼澤地和溼地,並且這裡的氣候比較惡劣,經常會發生一些暴風等等,其實回過頭來想一想,當時紅軍在長徵的時候,幾乎上也都是這樣子的天氣,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們經過這裡,有很多人都在此喪失了生命,不過結局我們的紅軍長徵勝利了,而這片草地也被劃分為了紅色革命區。如今我們也在改善草地的樣貌,開始在這裡耕田種地,慢慢的就發生了變化。

各位想不想去這裡看看呢?評論區告訴我你的答案吧

相關焦點

  • 1934年紅軍長徵走過的草地,如今是什麼樣?
    1934年紅軍長徵走過的草地,如今是什麼樣?長徵是我國近代史上最偉大的一件事,當時的紅軍非常的被動,為了改變現狀,在領導的英明決定下,開始了25000裡的長徵,長徵途中紅軍沒有吃的沒有喝的,他們怎麼辦,餓了吃樹皮,吃皮帶,渴了喝雪水,爬雪山,過草地,就這樣憑藉著他們的毅力,創造了近代史上最偉大的一次舉動。
  • 「最美上將夫人」:長徵路上草地生孩子,如今104歲身體硬朗
    作為紅軍史上最重要的一次經歷,長徵對於紅軍有著非常的意義,也正是有了這場特別的經歷,我軍才能創造不朽的神話。不過在這個奇蹟中,長徵隊伍除了有堅毅的男戰士以外,還有著不少更加堅毅的巾幗戰士,也正是她們跟隨紅軍一起,創造出了這個不朽的神話。
  • 這些紅軍當年走過的村落,如今是啥模樣?
    「紅米飯,南瓜湯,天當被,地當床」,這首從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傳唱開的歌謠,歌頌了紅軍戰士艱苦奮鬥的精神,但也反映出這裡經濟落後、物資匱乏。90多年過去,記者重新踏上紅軍戰士曾經走過的路,卻驚喜地發現,青山仍在,舊貌卻已換新顏。  光輝歷史與貧困交織  「這座橋就是『紅軍橋』,當年秋收起義部隊就是從這裡經過。」
  • 35年紅軍長徵過草地時,許多戰士犧牲在這裡,如今這裡怎樣了?
    如此艱苦的環境,紅軍是如何走過的?。1935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來到松潘草原。由於條件艱苦,很多紅軍戰士都是光著身子。他們來到這裡,看到的是一望無際的草原。戰士們以為沒有危險,其實草原下埋著"洪水猛獸"。經過草原的空氣,戰士們還是做了準備,沒想到草原的環境這麼惡劣。
  • 北京奧運價值22.67億的鳥巢,如今究竟變成啥樣?太意外了!
    北京奧運價值22.67億的鳥巢,如今究竟變成啥樣?太意外了!要知道,當時的鳥巢不僅是國人們引以為傲的建築物,同樣它也是一筆耗時非常高的標誌性建築,價值22.67億元的主館,在迎來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後,如今的它究竟是變成啥樣了呢?看完讓人感到太意外!
  • 他們歷經苦難 我們收穫輝煌——追記翻雪山過草地犧牲的紅軍無名英雄
    新華社成都10月19日電 題:他們歷經苦難 我們收穫輝煌——追記翻雪山過草地犧牲的紅軍無名英雄  新華社記者惠小勇、童方  在紅軍長徵走出草地見到的第一個村子——四川省若爾蓋縣班佑村,有一座名為「勝利曙光」的中國工農紅軍班佑烈士紀念碑,為了紀念千辛萬苦走過草地卻犧牲在最後一刻的數百位紅軍戰士而建
  • 過草地只要五六天,為啥紅軍非戰鬥竟犧牲萬人
    今年,是長徵勝利80周年,我們重走長徵路,重溫長徵歷史,緬懷長徵英烈,傳承長徵精神,聆聽長徵路上的故事,解開那一些疑惑……▼我們通常所說的紅軍爬雪山過草地,那個草地便是指若爾蓋草原相信重走長徵路走過這一段的人會有著深刻的體會。就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躺在床上,吸著氧氣,如果不是因為從今天早晨開始吸上氧氣, 根本就無力完成正常的動作,連彎腰繫鞋帶,那樣一個動作都要猶豫再三。這四五天,在雪山草地上,我時常出現思維斷片兒。
  • 瞭望·長徵丨國民黨檔案揭秘紅軍長徵緣何勝利
    今天,閱讀當年國民黨方面留下的「戰鬥詳報」等檔案材料,我們仍能從字裡行間感受到當年紅軍將士浴血苦戰的悲壯場面和不屈精神。  突破烏江,是紅軍面臨的生死之戰、傳奇之戰,也被譽為長徵十大勝戰之首。這一仗在國民黨留下的檔案中是如何呈現的?  二檔館館藏中,有一份《剿匪軍追剿總司令部二十四年元月東日起至二月宥日止剿匪工作軍事報告》。
  • 噬人沼澤 殺人河流:從紅軍過草地 看長徵到底有多艱難
    而這片草地,被當地人稱作~「魔怪之地」。從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這片草地有多危險。因此過草地,也成為紅軍長徵中最為危險的一段路程!而這個問題使得紅軍戰士進入草地之後,很多人都沒有食物可以吃。大部分紅軍戰士,每個人都只有三四斤青稞麥。然而對於每天不停前進的戰士來說,這麼一點糧食就只夠塞牙縫。要靠這點糧食度過七天的草地,簡直要忍受常人無法忍受的飢餓。因此戰士們飢餓難忍時,就如同動物一樣使勁的喝水來抵擋飢餓感。實在餓得不行了,就只能四處找野菜挖樹根吃。
  • 四川《松潘草地》,向英雄的紅軍長徵將士致敬
    那麼,看上去繁花似錦的草地深處,到底暗藏著怎樣的危機,紅軍又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難走出草地的呢?八十多年前,當紅軍來到松潘草地時,這裡還是人類生命的禁區。草地深處河流迂迴、沼澤密布,很多看似地面平坦,野花叢生的地方,都暗藏著深不可測的泥潭,人一旦掉進去就很難爬上來。
  • 「齊魯紅星長徵隊」帶您走長徵——茫茫大草地
    我們已經過了兩座大雪山,今天即將進入草地,可以想像得到當年紅軍長徵的條件有多麼艱苦。紅軍不僅英勇頑強,能戰勝任何敵人,在大自然的惡劣條件下他們也絕不向困難低頭。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他們呢?首先就是他們有著崇高的理想和必勝的信念,為了這個信念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我們的父輩大多數是貧苦的農民出身,他們所以參加紅軍,開始是就是因為不甘心受地主的壓迫剝削,要起來造反。
  • 長徵中紅軍到底走了有多遠?並不止二萬五千裡
    80年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將士,為保存有生力量,實現北上抗日,陸續離開原革命根據地進行戰略轉移,縱橫十幾省,跨越滔滔急流,徵服皚皚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層層封鎖,粉碎上百萬敵軍的圍追堵截,勝利前進至陝甘寧地區,實現了紅軍主力大會師。漫漫長徵路,氣吞山河,可歌可泣。這場驚心動魄的遠徵,這一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是中華民族的永恆記憶,永遠流淌在人類歷史長河中。
  • 「最美上將夫人」:在長徵路上的草地生孩子,現104歲高齡仍健在
    在中國的軍事史上,有一個令世界各國集體震驚的奇蹟,那就是我們的25,000千裡長徵,當年革命組織的綜合實力相對弱小,沒有辦法與敵人正面抗衡,為了保存革命的火種,革命組織決定進行戰略轉移。長徵期間,有不少戰士因為環境太過惡劣丟掉性命,但是也有一些人,堅定不移地跟著領導的腳步走完全程,贏得了戰爭的最終勝利,在長徵期間,有一個叫蹇先佛的女子。她被譽為最美上將夫人,長徵路上在草地中生孩子,如今104歲依舊健在。
  • 弘揚偉大精神 || 「雲遊」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弘揚偉大長徵精神.
    紀念館基本陳列以長徵前夕中央紅軍在於都的主要活動以及中央紅軍長徵歷程為主線,充分體現中央紅軍被迫實行戰略轉移的歷史背景,紅軍在長徵途中氣吞山河、勇往直前的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偉大的長徵所凝聚的偉大的長徵精神。採用文字、圖表、照片、畫、實物模型等展示手法,實事求是地展現中央紅軍主力部隊領結於都出髮長徵的歷史。長徵精神,是指長徵途中的吃苦耐勞、勇往直前的精神。
  • 漫漫長徵路,紅軍吃什麼?
    如若碰巧遇到當地的老鄉,紅軍會耐心地詢問周邊可食用野菜的樣子,再舉辦野菜展覽,讓新兵和老兵排隊參觀,從根上杜絕中毒現象的再次發生。長徵時,紅二方面軍走在最後面,吃的野菜、野草自然最多。紅四方面軍過了三次草地,吃野菜吃出了經驗,不少女紅軍心靈手巧,想出了很多新奇的野菜吃法。當肚子嘰裡咕嚕鬧革命時,她們就分頭去搜集野菜,按照種類洗乾淨之後,用盆盆罐罐裝起來,有涼有熱,有拌的也有煮的。
  • 「最美上將夫人」:長徵路上草地生孩子,至今健在已經104歲了
    「最美上將夫人」:長徵路上草地生孩子,至今健在已經104歲了紅軍長徵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奇蹟,他們面對圍追堵截,戰勝了自然界數不清的艱難困苦,終於取得偉大的勝利。據統計,紅一方面軍有32名,包括幹部30名、戰士2名,其中27名幹部與2名戰士走完了二萬五千裡長徵。著名女革命家如康克清、蔡暢等都在這個行列中。紅二方面軍至少有18名女紅軍參加了長徵,共和國第一個女將軍李貞就在其中。紅四方面軍長徵初期有一個婦女獨立師,人數最多時達2500人。
  • 親歷長徵的紅軍文藝女戰士王定國去世,享年108歲
    2006年,為紀念紅軍長徵勝利70周年,《中國藝術報》曾組織大型採訪活動——「重走長徵路」,四川採訪組在成都專訪了王定國,推出長篇通訊《王定國:親歷長徵的紅軍文藝女戰士》。當年,《中國藝術報》還刊發了王定國的長文《我隨「新劇團」長徵》。今天中國藝術報微信公眾號特別推送這兩篇文章,送別王定國老前輩,銘記她和前輩們的故事和精神。向我們走來的王定國老人沒有想像中高大。
  • 會寧:紅軍長徵勝利會師 紅色基因光耀時代
    7月19日上午,由甘肅省延安精神研究會主辦,中國甘肅網承辦的「追尋紅色足跡 弘揚延安精神」——紀念中央紅軍長徵到達甘肅85周年調研採訪活動成員,來到會寧紅軍會師遺址園和紅軍長徵勝利紀念館,追尋當年紅軍足跡。甘肅會寧,素有「隴秦鎖鑰」之稱,是隴東軍事重鎮和交通樞紐。作為長徵的會合點,與出發點瑞金、轉折點遵義一道,成為中國革命歷史上的紅色聖地。
  • 【長徵手記】若爾蓋草原:過草地之難,難於上青天!
    紅軍的長徵在四川滯留的時間最長、經歷的地區最廣闊、面臨的環境最艱險、進行的鬥爭最卓絕、付出的犧牲也最大,所有這一切,都在世稱「松潘草地」的若爾蓋草原得以集中體現。而張文源先生花費心血創作的《過草地》清晰地刻畫了紅軍的草地之行,讓人動容,讓人追思。
  • 紅軍長徵紫雲時,毛主席行蹤探秘
    (原長寨縣和廣順縣)挺進至現在安順市的西秀區、紫雲縣和鎮寧縣,直至19日中央紅軍全部勝利渡過北盤江,圍繞中央紅軍長徵經過安順市境6天中毛澤東等紅軍高層領導的行程下落及其活動蹤跡,向來議論紛紛,猜測不斷,爭論不休,以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其中不乏黨史軍史專家和文化學者的潛心研究,由於這在文獻史料中尚屬空白,以至被籠上了神秘的色彩,也更加的吸引眾多好奇者的竟相探秘,躍躍欲試,都試圖藉助十分有限的長徵歷史文獻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