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漫捲三洲地,羅馬人入侵不列顛與英國早期社會形成

2020-12-14 漫步史書

英國的全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之所以是叫這個稱呼,是因為他本身國家起源是在歐洲北部的不列顛群島,隨著後來逐漸的發展,在歐洲工業革命逐漸興起以後,英國逐漸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並取代了西班牙成為了「日不落帝國」,不過從早期歷史來看,由於大不列顛島偏離歐洲文明發源的地中海區域,因此在文明興起的時代,不列顛群島還只是蠻荒之地。

不列顛島

根據地殼運動來看,大不列顛島在9000多年前,應該還與歐洲大陸相連,因此在舊石器時代,大不列顛島上就應該已經有人類活動,當時還處於原始部落的狀態,不過很顯然這部分人類的歷史早已湮滅於歷史長河,根據英國史的記載,這些人生活狀態怎樣,具備怎樣的文化,會說怎樣的語言早已不可考。直到5000多年以前。

原生活在西班牙東南部的史前民族伊比利亞人遷移到了不列顛群島上。他們生活了幾千年的時間,並給這個蠻荒地帶帶去了自身的文化和信仰。一直到公元前500年,被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凱爾特人隨著遷移陸續來到了不列顛群島上,他們驅趕並殺戮伊比利亞人,由於凱爾特人本身有語言和文字的傳承,自此以後在不列顛群島歷史發展中,開始有了文字的記錄,一直等到羅馬人的到來。

不列顛群島——世外之地的興盛

早在伊比利亞人時期,不列顛群島的社會狀態就已經在不斷的進步中,而這種進步並不是由自身內部演變的,而是通過外部施加壓力開始的,至少伊比利亞人就給整個島上的原始居民帶去了相當進步的文化傳統,直到後來自身也湮滅於歷史長河之中,不過在這一時期,地中海上商業文明的崛起,那時候的海上就已經發現了不列顛群島的存在。

早期不列顛島上生活的凱爾特人

這些海商給當地人帶去了先進的文化技術,如農業技術、冶金技術,使得當地社會發展進入到一個非常快速的階段,這些地中海商人之所以熱衷於前往不列顛群島,主要也是因為當地資源豐富,特別是一些金銀銅礦等等,幾乎都是露天存在。當地人並不懂得如何利用,這一切都給了海商機會,而也就是在這一時期,伊比利亞人還是群居生活,形成早期以血緣關係為主原始部落。

地中海商業影響了不列顛歷史發展軌跡,

凱爾特人本身有自己的文化和信仰,因此在公元前500年到羅馬帝國建立之前,不列顛群島上雖然只是早期的原始部落,但社會已經有了相當的進步,農業有相當的規模,而且因為海商數量越來越多,因此海商經常聚集的地方,也陸陸續續開始有了凱爾特人定居,並逐漸的興盛起來,而且也是在這一時期,凱爾特人開始逐漸的向島嶼的深處遷移,隨著歷史的發展形成幾個固定的原始部落群聚。

早期不列顛人農耕時代並不穩定,村落經

不過直到羅馬人到來之前,當地原始部落的聚集仍然呈現十分原始的狀態,甚至於幾個原始部落之間經常因為生活資源的關係而大打出手,他們沒有國家的概念,沒有所謂的鄉土情結,一些原始部落聚集的村落更是經常遷移,以便於尋找新的棲息地,只有在一些較為穩固和發達的大型原始部落聚居地,才有比較成熟的農牧業。

羅馬帝國極盛時代(勢力範圍很明顯包括

旌旗漫捲——羅馬人的徵服

在不列顛群島還是原始社會時代,以地中海為經濟文化中心的羅馬已經完成了從王政時代到共和時代,從共和時代再到帝制時代的轉變,甚至於羅馬在不斷成長的道路上,已經擊敗了無數的強敵,形成了一個地跨三大洲的巨大國家,羅馬帝國和當時東方文明建立的漢帝國同為超級大帝國。凱撒是共和時代最後一任獨裁官,也是他完成了共和時代向帝制時代變化的關鍵。

凱撒大帝(前100年—前44年)羅馬共和

同樣凱撒銳意進取的心態,使得羅馬的疆域不斷的擴大,在徵服了高盧地區以後,擋住了日耳曼人南遷的步伐,並將羅馬帝國的疆域推進到了萊茵河,甚至還發出了進軍易北河的口號,不過在當時凱撒卻把目光對準了當時還應該算是蠻荒地帶的不列顛群島。雖然對不列顛群島的用兵雖然算順利,但是卻並未將不列顛群島吸收為羅馬的一個省,也許是高傲的羅馬人看不上這片蠻荒區域。

不列顛人對羅馬人的入侵激烈抵抗

但凱撒的這次出徵,卻為不列顛群島帶來了羅馬文化,特別是在此之後,羅馬與不列顛群島的貿易不斷的加強,甚至在當時還有部分羅馬人不辭辛勞地前往不列顛群島上定居,可見當地對生活在地中海沿岸的人擁有巨大俄吸引力。在潛移默化影響之下,生活在不列顛群島上的一些較大的原始部落,逐漸有了稱霸的野心,其中較為出名的是卡圖維勞尼部落,當時這個部落在不列顛島的南部已經具有較大的影響,其部落首領辛俾林已經自號為「不列顛之王」。

凱爾特人早期在不列顛島上的城市建設

當然雖然自稱為王,但事實上卡圖維勞尼並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國家,至少在當時形成國家的一切因素卡圖維勞尼都不具備。不過出於同羅馬貿易的需要,辛俾林自己鑄造了金幣,並使用了「不列顛王」的稱號,辛俾林很顯然明白,羅馬的強大就是他維護統治的需要,也是他威懾其他部落屈服的工具,他稱霸這一階段,不斷的加強同羅馬的溝通,甚至和羅馬皇帝之間也有不錯的關係,在雙方貿易不斷的發展下,一些人口聚集密集的地方,開始有了城市的建設。

早期倫敦建設——還不如羅馬一個村

有關倫敦的建設,實際上今天我們已經無從考究,很多人認為倫敦的建設是從羅馬時代開始的,但從公元前55年凱撒入侵,到公元前44年羅馬皇帝克勞狄烏斯徵服不列顛群島的時候,倫敦就已經建設起來,而辛俾林在倫敦城的建設中起到了重大作用,並在泰晤士河修建了一座橋梁,專門用於南來北往的商貿。隨著幾次大規模的用兵,羅馬文化逐漸滲透到了凱爾特人的部落當中,並促進了當地部落的快速建設。

克勞狄一世

尤其是在克勞狄烏斯將不列顛徵服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以後,當地城鎮化的腳步明顯加快了不少。雖然對比同一時期的羅馬城市建設有所不如,但卻促進了不列顛群島從原始部落時代跨入文明社會時期。除了在原有倫敦城的基礎上建設城市,羅馬人還在不列顛群島上建立了很多類似的城鎮,其中有用於商業目的地,也有用於軍事目的地。

古羅馬時期倫敦城(復原圖)

甚至為了各方來往方便,還修建了四通八達道路,另外在各個軍事險要的要塞修築堡壘,隨著羅馬文化不斷的輸入,對當地凱爾特人的羅馬化影響也越來越深,但由於此地並不是羅馬主要經營的方向(跨過易北河深入歐洲最北部才是羅馬人主要方向),為了便於管理,羅馬人也給了當地凱爾特人一定的權限管理這些城市。

盎格魯撒克遜人遷移

凱爾特人在不列顛群島上受到羅馬文化的薰陶,社會也不斷的發展,然而自公元5世紀羅馬人退走以後,並未形成國家的概念,直至公元449年日耳曼人的一支盎格魯撒克遜展開對不列顛群島的徵服,持續了100多年的徵服戰爭,盎格魯撒克遜滅絕了島上的凱爾特人,而剩下的不是躲入深山老林,就是被變賣為奴隸。而徵服的過程除了伴隨不斷的殺戮外,更是留下來很多著名的傳說。

亞瑟王、石中劍以及圓桌騎士的傳說

比如亞瑟王和他的圓桌騎士,有關亞瑟王的歷史實際上大多來源於野史,他被認定為是古不列顛的國王,也是凱爾特人神話中的英雄,在亞瑟王的帶領下,凱爾特人多次擊敗日耳曼人,並將他們驅逐出不列顛島,但這樣的光榮並未始終延續。在傳說中,亞瑟王死後,日耳曼人進入不列顛群島,直至七世紀初,在不列顛群島上,以日耳曼人部落建立起來了七個國家,史稱「七國時代」。

相關焦點

  • 羅馬徵服不列顛:羅馬化的島嶼
    他們根據第一次海戰經歷改造了船隻,出動800隻艦隊,集結了5支軍團和2000餘騎兵,作戰力量相當龐大,把凱爾特人給鎮住了。凱撒乘勝夜襲,獲得戰爭主動權。雖然不列顛方也有像卡西維拉努斯這樣的英雄,帶領部落戰士暫時抵禦了羅馬人的入侵,但雙方實力懸殊,加上此時不列顛內訌,不得不與凱撒籤訂停戰協議。
  • 基督教有著怎樣的社會發展?在早期的英國,基督教影響甚深
    一個人必須評價羅馬和英國的發展,以獲得對早期英國基督教的充分了解。在耶穌誕生前55年,凱撒大帝在入侵英國時遇到了德魯伊教文化。德魯伊教雖然是在凱撒時代才成立的,但卻對英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們是原始政府的祭祀,擁有相當大的權力。除了他們的精神職責外,德魯伊祭司還負責教育年輕人,不受軍事義務和稅收的影響,並主持民事和刑事法律事務(直至決定國家間的爭議)。
  • 從亞瑟王的神話傳說,看今日的英國人是如何形成的
    對於英國來說,這更是一個劇烈動蕩的年代:羅馬人退出,日耳曼人入侵,本土的凱爾特人則反抗入侵。而亞瑟王便是凱爾特人中的英雄人物,這一時期也是英國原住民的「英雄時代」。2、凱爾特人的不列顛(英國)羅馬人到來之前,整個大不列顛被凱爾特人所佔據。凱爾特人究竟是一群什麼樣的人?或者說他們是何時到達不列顛的?今天的我們很難回答。
  • 《英國史與權力的遊戲》 第二章:安達爾人入侵與盎格魯-薩克遜人入侵
    上一章主要介紹了羅馬人對英格蘭的佔領以及從英格蘭撤退的原因。本章從入侵的角度來繼續討論《權力的遊戲》和英格蘭歷史。
  • 英國之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德行
    公元四百八十八年,羅馬軍團永遠告別了不列顛。臨(註:盎格魯、撒克遜是古代日耳曼人的部落分支,原居北歐日德蘭半島、丹麥諸島和德國西北沿海一帶。公元五世紀——六世紀,盎格魯、撒克遜兩部都有人群南渡北海,移民大不列顛島,在此後的三四百年間,兩部落才融合為盎格魯-撒克遜人,並與大不列顛島的「土著人」(克爾特人),再加上後來移民的「丹人」、「諾曼人」,維京人等各日耳曼部落經長時期融合,才形成近代意義上的英吉利人(包括蘇格蘭人)。)
  • 日不落之前的深夜——徵服不列顛!(上)
    凱爾特人英國人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羅馬時期,當時生活在大不列顛島上的人被稱為凱爾特人,後來不斷有日耳曼人湧入,這兩者便是英國人的先祖。□納入版圖凱撒的兩次不徹底的徵服雖然令凱爾特人短暫地俯首,但並未讓他們徹底服從。在羅馬進入帝國時期之後,皇帝克勞狄一世替凱撒完成了這一事業。羅馬軍隊終於佔領了不列顛,並修建了一座城市,作為新道路網的中心,這座城市最後發展為倫敦城。
  • 從羅馬到盎格魯撒克遜,看英格蘭統一前夕的「七國時代」
    一、七國時代:從羅馬到盎格魯撒克遜 羅馬徵服了英格蘭,將這座與歐洲大陸隔絕的「蠻荒之地」納入到了羅馬文明體系中。為了保護這座島嶼,羅馬人費盡苦心在英倫島上修建了兩座鮮為人知的長城(哈德良長城(Hadrians Wall)、安敦尼長城(Antonine Wall))。
  • 不列顛行省:羅馬帝國時期的不列顛
    作為羅馬帝國最北端的行省,不列顛這片被北方大海環繞著的土地,孤獨地眺望著對面大陸——布列塔尼半島崎嶇的海岸線。這裡沒有南方地中海的明媚陽光,有的只是千年的陰鬱。這片孤懸海外的島嶼,當時幾乎被排斥於歐洲歷史之外,只有神秘的巨石陣,歷經千年風霜,依然孤獨地矗立著,倔強地伸向天空,仿佛寂寞的呼喊。
  • 不列顛島恩仇記:凱爾特人?不列顛人?布立吞人?
    提起凱爾特人,你會想起什麼?巨石陣,亞瑟王和魔法師梅林,還是NBA球隊?不管現代人怎麼看凱爾特人,在古羅馬人的眼中,凱爾特人令人震驚的野蠻,畢竟在公元前385年凱爾特人洗劫了羅馬城,很難想像羅馬人會對他們有什麼好的評價。
  • 英國挖出本土最早「國王」,身高1米8,羅馬人走後統治泰晤士河
    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下令徵服不列顛,大將奧魯斯·普拉提烏斯(Aulus Plautius)率領四個羅馬軍團40000人跨越英吉利海峽,經過三年激戰,當地部落投降,不列顛成為了羅馬帝國的一個省。
  • 英國為啥叫英國?漁夫之國?英國極簡史
    英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歐洲資本主義國家,同時也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其國民擁有極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政區圖1 關於凱爾特人(Celts),他們在羅馬帝國時期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的三大蠻族,也是現今歐洲人的代表民族之一。
  • 羅馬帝國崩潰後被遺棄的不列顛
    如果說關於西方騎士的傳說中,知名度最大的人物,那大多數人都會說,肯定是亞瑟王。作為歐洲騎士故事中最傳奇的人物,亞瑟王以及他的圓桌騎士們在傳說中抗擊入侵不列顛的撒克遜蠻族,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逸聞,甚至在某些故事中還遠徵高盧等地,擊敗過羅馬帝國,雖然最終被騎士莫德雷德背叛而死,仍然不失為一個卓越的、擁有騎士精神的王者。
  • 從被壓迫奴役到最終殖民全球,英國歷史上都發生了什麼
    驍勇善戰的凱爾特戰士公元前54年,凱撒兩度率羅馬軍團入侵不列顛,雖然被不列顛人擊退。誕生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率軍入侵不列顛。徵服不列顛後變其為羅馬帝國的行省。據說在徵服期間,有超過一百萬的不列顛島居民被殺害,又有超過一百萬的不列顛居民淪為羅馬人的奴隸。羅馬人在這裡修建寺廟,宮殿,城市,直到直到公元407年,內憂外患的古羅馬帝國自顧不暇,才撤出了不列顛。至此羅馬人統治了不列顛300多年。
  • 諾曼徵服與金雀花王朝,英國的王位繼承,百年戰爭的禍根
    文丨白鴉律二(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1066年,在英國遭遇一場外族入侵英國的事件被成為諾曼徵服。在諾曼統治時期標誌著英國中世紀時期的開始。整整統治英國近百年的諾曼王朝,為何會被金雀花王朝所取代?而這與法國又有些什麼關係?
  • 英格蘭七國時代:英國版「戰國七雄」、真實世界的「冰與火之歌」
    在人類進入鐵器時代的時候,凱爾特人佔領了不列顛島,成為了不列顛島上原住民。不過,凱爾特人在不列顛島上沒有過多少日子,公元前54年的時候,羅馬將軍愷撒帶領著軍隊,橫渡英吉利海峽,對不列顛島進行徵服戰爭。有學者稱愷撒入侵不列顛島是為了「防止」凱爾特人入侵高盧。然而,眾所周知,高盧是羅馬的重要城鎮,駐守在那裡的軍隊,絕不是還處於原始部落社會的凱爾特人可以比擬的。
  • 由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等地組成的英國是一個統一的主權國家嗎
    如今英國著名的旅遊景點巨石陣就是這些遠古先民留下的,然而這些人卻並非現代英國人直系祖先,因為在此之後不列顛島曾多次被外來民族所徵服。大約從公元前500年開始凱爾特人從歐洲大陸進入不列顛島,他們逐漸分布到整個島嶼上,如今的英格蘭、威爾斯和蘇格蘭在當時都由凱爾特人統治。與此同時一部分凱爾特人從中歐和不列顛島入侵愛爾蘭,逐漸形成統一的文字和語言,建立起至少五個小王國。
  • 集權統治與軍事立國:來自諾曼第的徵服者,竟改變英國百年挨打史
    羅馬的統治消失以後,周圍環伺的強敵便開始蠢蠢欲動,這個時候,居住在德國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麥南部的盎格魯-撒克遜人盯上了不列顛島。侵略者如同惡狼一般,早已急不可耐,盎格魯人絲毫不擔心羅馬兵團會重返不列顛島,在他們剛剛離開不久,便悍然發動入侵。
  • 同樣是被維京人入侵,為何英格蘭集權統一,法蘭西卻要與敵人分權
    英、法兩國「八百年前是一家」在歐洲大陸的西北方向,就是英格蘭的所處之地,也被稱為不列顛群島。大約在15萬年前,不列顛群島其實是與歐洲大陸相連的。因為劇烈的阿爾卑斯造山運動,形成了如今的英吉利海峽,把不列顛島與歐洲大陸分開,也由此影響了英格蘭和法蘭西兩個國家的歷史進程。在公元前700餘年,中國正值春秋時期,幾方諸侯各自為營。
  • 羅馬徵服蘇格蘭也是直入長城後的第一次戰略收縮
    ——華崗(中)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905字,閱讀約4分鐘1955年,凱撒元帥率領羅馬人首次入侵英國。起初,羅馬軍團勢如破竹,很快就壓倒了英格蘭南部的凱爾特人。凱撒回到法國後認為,英國雖小,卻是個無底洞,沒有足夠的兵力和物資補充,不可能實現真正的佔領。於是凱撒也從此中斷了繼續徵服英國的念頭。大約100年後,羅馬帝國的力量空前強大,連地中海都成了帝國的內海,此刻,羅馬有了調動足夠兵力和物資徹底徵服英國的前提,於是在皇帝克勞狄一世的率領下,羅馬軍團第三次踏上了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