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時期的宋明帝劉彧,可以稱得上是一個當之無愧的吃貨了。據說劉彧天生就很能吃,從小便有著永無止境的食慾,在登基之前,劉彧因為身體肥壯,被宋廢帝劉子業稱為「豬王」,劉彧整日在皇宮中胡吃海塞,他最喜歡吃的菜,是一道叫做逐夷的鮮魚,據說,劉彧一次能吃幾大銀缽,而且每次吃起來,劉彧都毫不在乎,自己作為皇帝的顏面,那個吃相可以說是相當的慘不忍睹了。
有一次,劉彧的小舅子揚州刺史王景文前來京城匯報工作,當踏進宮殿後,王景文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他看見皇帝姐夫,正在狼吞虎咽地消滅著面前得逐夷鮮魚。那吃相仿佛就是一位餓了三天三夜的流浪漢,看到小舅子進來,劉彧依然吃興不減,只是懶懶地抬眼瞧了一下,也沒問他吃不吃,就接著自顧自地大吃了起來,期間,邊吃邊用輕蔑的口氣問小舅子,你經常能吃到這種東西嗎?很香的,聰明的王景文馬上回答道,聽說這種食物很昂貴,只能配天子享用,臣哪有這種口福。聽了此話,劉彧咧開沾滿油漬的大嘴,哈哈大笑。
公元472年,劉彧患了重病,即便這樣,他的食慾依然只增不減。據傳在某一天,身患重病的劉彧,一口氣吃下了好幾碗的肉羹。導致病情更加嚴重,最終,貪吃的劉彧,卻栽在了吃上面。
本文由馬遷品歷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