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妖大全之《饕餮》:一個貪吃的怪獸,連自己的身子都吃沒了

2020-12-16 人文記實錄

古時期四大兇獸之一,最大的特點就是貪吃。饕餮沒有身體,因為太能吃,以至於把自己的身體都吃掉了。它只有一個大頭和一張大嘴,見到什麼就吃什麼,由於吃得太多,最後被撐死了。

後來,人們對饕餮貪吃的形象加以誇張,曹禺在《北京人》第一幕中寫道:「而且他最講究吃,他是個有名的饕餮,精於品味食物的美惡。」至今,喜好美食的人,還被稱作「饕餮族」。

其實饕餮並非一開始就是貪婪的象徵,它也曾作為威懾九州的神獸,而被刻在青銅器皿之上,尤其是鼎上,被稱作饕餮紋。

《呂氏春秋·先識覽》有云:「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 殷周時代鼎彝上常刻的就是饕餮,其腦袋猙獰,雙目炯炯有神,鼻梁凸出,首部有一雙彎曲的獸角,巨嘴大張,利齒如鋸。彼時的饕餮紋是一種顯示威嚴、榮貴的象徵,是人對於神的敬畏與交流。

外貌形態

形狀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爪,大頭大嘴;又一說長著人的樣子,但全身多毛。

饕餮是貪吃的怪獸,最終連自己的身子都吃沒了。

出處

《神異經·西南荒經》:「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頭上戴豕,貪如狼惡,好自積財,而不食人谷,強者奪老弱者,畏群而擊單,名曰饕餮。」

相關焦點

  • 傳說中的饕餮是什麼怪獸?並非龍生九子之一
    這種紋飾出現於長江下遊地區的良渚文化玉器上,但饕餮紋更常見於青銅器上,尤其是鼎上,早在二里頭夏文化的度青銅器上便有。饕餮是傳說中極為貪食的惡獸,貪吃到連自己的身體都吃光了,所以其形一般都有頭無身。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饕餮是四兇之一。傳說黃帝戰蚩尤,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餮。據晉代郭璞註解,此處「狍鴞」即饕餮。
  • 20元人民幣上竟藏有中國一恐怖的神獸,不僅吃人連自己的身體都吃
    如果你手頭有20元的人民幣,仔細看的話就能看到在「20」這個數字後面有一個很奇怪的圖案,這圖案並不是什麼面具的圖案,而是一種記載於古書中的怪獸---饕餮,大家對這種神獸應該不會陌生,因為前幾年電影《長城》裡的怪物就是饕餮,在有的傳說版本中它是龍的九子之一,也是最愛吃的一個。
  • 王蒙說自己耄耋加饕餮,何謂耄耋?何謂饕餮?和蘇東坡有啥關係?
    何謂饕餮(tāo tiè)?不照搬網絡百科了,因為讀者會自己查閱。其實對饕餮有很多不同的解釋和引申。我總有種將饕餮和暴殄天物關聯起來的想法,都有貪吃、貪多無厭、揮霍浪費、令人髮指的感覺,其實二者不同,暴殄天物是個標準的貶義詞,若理解得好一點頂多形容自己時有些自謙之意。
  • 非常貪吃,甚至能自己身體給吃了
    這個圖案所描繪的動物,其實是中國古時候,人們記載在古書中的一種怪獸,名叫饕餮。這個名字大家應該是很熟悉的,有的地方有饕餮美食街,我們也時常聽到饕餮美食狂歡節等等這樣的名稱,那麼,饕餮這個詞,是不是與吃有關呢?其實,饕餮是龍的其中一個兒子。俗話說龍生九子,饕餮就是其中的一個。它之所以為人們熟知,是因為它非常愛吃,是個十足的吃貨,連自己的身體都被吃掉了。
  • 饕餮到底是種啥怪獸?_有戲_澎湃新聞-The Paper
    中國「大」片時代從《英雄》開始,到《長城》再上一個臺階,終於從「一群呼喚風的神秘男人」,經過「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進化到了「一塊磁石引發的鬧劇」。毒sir說怪獸片有兩大問題需要解決:一、如何塑造(打)怪獸;二、如何塑造人物。
  • 上古四大兇獸(混沌、窮奇、檮杌、饕餮)
    《神異經》總結了它的種種特質,描述它是一種生活在西北,長得像虎有翅膀,喜歡吃人的怪物。它能聽懂人說話,聽到人爭吵就去吃有理的一方,聽說有人忠誠有信義就去咬人的鼻子,但聽說有人兇惡不講道理反而會贈送自己咬死的動物。相比饕餮等怪獸,窮奇顯得更具個性和智慧,但是這種喜歡接近人的習慣大大影響了它作為怪獸的神秘魅力和實力評價。
  • 饕餮和貔貅都是吃貨,為什麼一個成兇獸,一個卻是吉祥的象徵呢?
    饕餮和貔貅想必大家對這兩位並不陌生都是上古神獸,都是依靠貪吃出名,可是為啥一個混到了上古兇獸的罵名,一個卻混出了一個吉祥的象徵的高級稱號?這時饕餮腦袋上不禁露出了一串大問號,饕餮:俺好冤!俺到底比那貨差在哪??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饕餮是"四兇"之一。傳說黃帝戰蚩尤,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餮。《山海經·北山經》有云:"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
  • 「饕餮紋」
    饕餮(tāo tiè)是一種想像中的神秘怪獸。青銅器常見紋飾。為一種圖案化的獸面,故也稱獸面紋。這種怪獸沒有身體,只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十分貪吃,見到什麼吃什麼,由於吃的太多,最後被撐死。它是貪慾的象徵。是龍的第五子。
  • 「饕餮」形象的原型——涿鹿之戰後慘敗的蚩尤
    遠古時期傳說故事比比皆是,什麼三皇五帝、四大神獸、四大兇獸等等都是我們聊天解悶的談資,在這裡咱們就來聊一聊真實的事情但是又被人冠以神話的那些故事吧。涿鹿之戰結束後,蚩尤被黃帝軍隊生擒。對於這萬惡的元兇,黃帝定然不能輕饒了他。蚩尤銅頭鐵額,兇猛無比,黃帝就命人製造枷銬將他捆綁好,拉到涿鹿的荒野殺掉。直到蚩尤完全被殺死,才撤去刑具。撤下的已經被蚩尤的血染紅的刑具被被拋到宋山上,變化成片楓樹林,每片樹葉都是紅色的,就好像蚩尤的斑斑血跡。
  • 《山海經》中六大狂霸無比的異獸,最後一個連魔神蚩尤都給殺了
    《山海經》中六大狂霸無比的異獸,最後一個連魔神蚩尤都給殺了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不但出現過很多的奇人異士,更留下了瀚如煙海的書籍,而在這些數也數不清的書籍當中,有一本書被後世人譽為「千古第一奇書」,這本書的名叫做《山海經》。
  • 饕餮紋,青銅器上常見的花紋之一
    饕餮(tāo tiè)是一種想像中的神秘怪獸。青銅器常見紋飾。為一種圖案化的獸面,故也稱獸面紋。這種怪獸沒有身體,只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十分貪吃,見到什麼吃什麼,由於吃的太多,最後被撐死。它是貪慾的象徵。
  • 這隻怪獸太貪吃了,來地球只吃蔬菜,最後被奧特曼榨成蔬菜汁!
    今天我們來說一下奧特曼中特別貪吃的怪獸第1個:休拉索星人休拉索星人是賽文奧特曼中的一個宇宙人,本身就是逃亡中的殺人犯,雖然在逃亡中,但是愛吃汽油的愛好那是一點沒落下,逃到地球上之後第一個去的地方就是加油站
  • 饕餮紋,獰厲的美!
    饕餮是傳說中極為貪食的惡獸,貪吃到連自己的身體都吃光了,所以其形一般都有頭無身。《呂氏春秋·先識覽》中說道:「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侯馬晉國古都博物館館藏 東周饕餮紋鼎鑑範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饕餮是四兇之一。傳說黃帝戰蚩尤,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餮。《山海經·北山經》有雲:「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
  • 上古洪荒十大兇獸,第七名以龍為食,連混沌都只能排第三!
    猰貐又稱窫窳,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吃人怪獸,關於猰貐的外形有很多種說法,比如人面龍身、大小和狸一樣,也有的說是人面牛身馬腿,或者說龍頭虎身的巨獸。傳說猰貐原本老實善良,但後來被名為「危」的神所殺,天帝不忍心,就命十巫以不死藥將其復活了,可沒想到,復活後,猰貐變成了一種性格兇殘,喜食人類的怪物。第五名:九嬰傳說北方有一條大河,水深千丈,波浪洶湧,人稱兇水。兇水中有一隻怪物,吸收了世間的靈氣化成九個頭顱的樣子,名叫九嬰,既能噴水,又能噴火。當十日並出時,兇水沸騰,九嬰嫌水中太熱,就跳上岸來,見人就吃,後來被后羿用連環箭所殺!
  • 《中國妖怪故事》:地獄空空蕩蕩,群妖盡在人間
    饕餮饕餮是上古時代著名的神獸,《中國妖怪故事》中說道:饕餮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妖怪,「四兇」之一,關於它形象的說法很多,有的書中記載,饕餮有頭無身,貪吃,吃人囫圇吞下,後來太餓,連自己的身體都吃掉了。有人將這種獸面紋定名為饕餮紋,因為它只有一張大臉,卻無身體,正與古籍中所記載的貪婪好吃、連自己的身子都要吃掉的饕餮形象非常吻合。為何要在用於祭祀祖先的青銅鼎上鑄造饕餮紋(獸面紋)呢?或許正是取饕餮的兇惡獰歷,來象徵超脫塵世的神秘力量。這種五千年前良渚時代就已經出現的形象,實在是太適合作為慎終追遠、溝通神人的寄託物了。
  • 饕餮(tāo tiè)紋,獰厲的美!
    饕餮是傳說中極為貪食的惡獸,貪吃到連自己的身體都吃光了,所以其形一般都有頭無身。《呂氏春秋·先識覽》中說道:「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侯馬晉國古都博物館館藏 東周饕餮紋鼎鑑範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饕餮是四兇之一。傳說黃帝戰蚩尤,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餮。《山海經·北山經》有雲:「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
  • 其實我們都進入了一個誤區
    所以,在當今社會下,減肥已經成為了一個經久不衰的熱門話題。專家和明星都曾說過:減肥無非兩大秘訣,管住嘴、邁開腿。但是,對於又懶又饞的現代人來說,哪一條都不好實現。單說管住嘴這一條,奶茶、炸雞、火鍋……美食誘惑這麼多,現在的人根本克制不住對美食的嚮往。
  • 《山海經》上古神獸之饕餮,四大兇獸之一,有何玄機!
    當我們把這幾件文物放到一起仔細看一下就會發現這些商周時期的文物上都有一個共同的圖案饕餮紋【taotie】饕餮紋是在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上最常見的紋飾之一>有這麼一個傳說據說它是一種非常殘暴貪婪的野獸被人們列為上古四大兇獸之一因為太貪財貪吃了見到什麼就吃什麼最後居然連自己的身體都吃掉了
  • 豈止是大,來自上古時代的怪獸你見過沒?
    因此,人們把它形容為醜陋、巨大、什麼都能吞進的怪物是一點也不過分。日本一般是哥斯拉這樣的巨型怪獸,將怪獸巨型化,造成一種末世的感覺,哥斯拉文化也隨即風靡全世界。比如以四大兇獸出名的饕餮、檮杌、混沌、窮奇,還有十大妖獸的龍女、闢邪、狐仙、夜叉、馬面、牛頭、二郎、判官、七郎和刑天。都在民間非常有名。其中以四大兇獸為主,其他妖獸為輔的民間故事更是琳琅滿目。此為饕餮,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秘怪物,名叫狍鴞,古書《山海經·北次二經》介紹其特點是:其形狀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手。
  • 民國文壇貪吃排行榜,你所不知道的大胃王們
    我是水刃木向東,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民國文人的貪吃排行榜。提起文人,在我們心中往往是肩不能扛擔,手不能提籃,一日三餐自然也就吃不了多少。但其實,這些都不過是我們自己心中的臆測,我們可不能小覷了民國時的這些文人們。先說朱自清先生,年輕的時候比較胖,體重六十多公斤,但後來卻越來越瘦,最瘦的時候只有不到八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