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為何被稱為「史上權力最大太子」?朱元璋手把手教他做皇帝

2020-12-22 劇透歷史

歷朝歷代的皇太子處境都相當尷尬,要是做得不好,皇帝老子有意見,要是做得太好,皇帝老子的意見就更大了!畢竟太子是離皇位最近的人,皇帝自然而然地提防著他,彼此之間關係很是微妙。

如何把握其中分寸是一門大學問,很多太子就倒在這臨門一腳上。但明朝的第一位太子朱標是個例外,他被後人稱為「史上權力最大的太子」。

為啥?因為他的地位非常穩固,朱元璋對他沒有任何猜忌,恨不得手把手地教他處理政務。

朱標死後,哪怕四子朱棣表現突出,朱元璋也沒有動過換太子的念頭。為了讓長子一脈繼承帝位,朱元璋不惜大肆屠殺功臣,就怕皇孫鎮不住。

這固然是出於對嫡長子繼承制的擁護,但如果不是與朱標父子感情深厚,朱元璋未必能做到這一步。若在民間,父親對兒子有多好都不奇怪,可天家無情,皇帝與太子走到後來基本都成政敵,像朱元璋和朱標這樣的很少見。

整個明朝,從上到下,所有人都知道未來的皇帝一定是朱標,朱元璋的其他兒子對此也心知肚明。朱棣縱有野心,也半點都不敢表露,只能乖乖的當燕王,惹朱元璋生氣了還得靠朱標說情。

為何朱元璋如此疼愛朱標呢?這得從朱標的出生說起。

大家都知道,古人早婚早育,十五、六歲就能成親洞房當爹娘,但朱元璋家一窮二白,吃不飽穿不暖,後來還遭了災,連家都沒了,根本娶不上媳婦。

等朱元璋在郭子興手下混出點名堂,得以娶妻馬秀英時,他都24歲了,在古代屬於晚婚。朱標出生那一年,朱元璋27歲。以現在的標準去衡量,27歲有第一個孩子不算晚,但在古代那可是妥妥的晚育。

再加上那時朱元璋已經創下點基業,急需繼承人,打仗之餘就在琢磨啥時候才能有個兒子。因而大家可以想像,兒子出生的消息傳到前線時,朱元璋有多麼的高興。

他興奮地在當地的一座山上刻石「到此山者,不患無嗣」,從這幾個字,就能看出之前他有多麼擔心自己沒有子嗣。朱標的降生,讓他狠狠地鬆了口氣。後來兒子多了,也就沒了如此深刻的感覺。

再加上隨後朱元璋就拿下了南京,更視第一個孩子為吉兆,對朱標極為重視,抱以極大的希望。

朱標5歲時,朱元璋就讓他接受正規的儒家教育,老師也不是普通文士,而是宋濂這樣的名儒。這些老師,後來就成了朱標的文人班底。

1364年朱元璋自立為吳王,即刻立朱標為世子,稱帝後也立馬封他為太子,從來沒有過別的人選。

當然了,封太子並不能證明什麼,新建的王朝,要想穩定人心都得立一位太子,以示傳承有序,不會輕易垮臺。太子的人選,也最好是嫡長子,這是普羅大眾公認的繼承原則。

重點是,朱標這個太子不一般!

這裡有個鮮明的對照組,康熙是賢明的君主吧?但他防兒子就像防賊一樣,哪個兒子和大臣關係密切,就會招來他的忌諱,進而奪嫡無望。

朱元璋卻是完全反著來,他不怕朱標和大臣們來往多,就怕朱標和大臣們無意中疏遠了,不遺餘力地加深雙方的聯繫。

在他的操作下,東宮簡直如同一個小朝廷,李善長、徐達、常遇春、湯和、劉伯溫等開國功勳全都在東宮掛職,光明正大地輔佐太子。朱元璋不但不忌憚,還頗為欣慰。

最能體現朱標權力的則是監國這件事。

對於一位太子來說,皇帝賞賜多少金銀財寶都是虛的,唯有讓他監國,才是真正的信任。而監國之權在朱標這裡很簡單,只要朱元璋外出徵戰,朱標便奉命監國理政,暫代朝事。

這還不算什麼,最牛的是,就算朱元璋沒有外出,朱標也有監國的機會,還是朱元璋主動提起的。

洪武十年,朱標22歲,有妻有子,按照皇室常見的套路,年華老去的皇帝該防備年輕力壯的太子了,可朱元璋就像普通的老父親一樣,欣喜於兒子終於能夠頂門立戶,命令大臣們今後一切政事先報給太子處理,然後再由太子上奏。

並且,朱元璋還讓朱標「日臨群臣,聽斷諸司啟事,以練習國政」,其實就是讓他提前體驗皇帝的生活,免得登基後手忙腳亂,一時適應不了。

朱元璋對朱標的這種培養方式,顯然是很合理的。理論知識再豐富,也不如實踐所得,太子早點接觸政務,以後會少犯些錯。在朱元璋的高度放權下,朱標可不就成了有史以來權力最大的太子嗎!

只可惜朱元璋精心培養出來的朱標,竟然壯年而亡,朱元璋一腔心血付諸東流,只能重新布局將希望放在朱標的兒子朱允炆身上。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朱標被稱為權力最大的太子?
    為什麼朱標被稱為權力最大的太子? 在古代封建社會,皇帝是九五之尊,最高權力的絕對掌控者,國家的一切都是為皇權服務的。
  • 朱標為何被稱為,史上地位最穩固的太子,他憑的是什麼?
    因為朱標是明朝的第一個太子,更是明太祖朱元璋傾心培養的繼承人,可惜英年早逝,最終逼的朱元璋大開殺戒以求為皇太孫朱允炆掃除障礙。但今天昊童不跟大家聊這些,只說朱標為何被眾多歷史愛好者稱為,史上地位最穩固的太子。備註,以下內容為昊童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 太子威脅皇權,朱元璋為何無條件信任朱標?培養成權力最大的太子
    但是父子之間一旦出現不信任或者皇帝超長待機,太子就會出現結黨營私的局面,皇帝的地位也將岌岌可危,父子也會反目成仇,所以立了太子之後,就要一直限制太子的權利和社交範圍。罕見的信任朱標是朱元璋的兒子,母親是著名的馬皇后,朱元璋還是吳王的時候就封朱標為世子了。
  • 朱標為什麼被有的人稱為權力最大的太子?
    朱元璋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權力最大的皇帝,他的長子朱標,也確實是權力最大的太子,原因有這麼三個方面。其一、朱元璋解除了很多開國將帥的職權,留下的權力真空,必須有人填補,朱元璋開始是用太子,來填補這些權力真空,畢竟皇帝也是兩隻眼睛,很多行政事務顧不過來。
  • 同為皇帝,為何朱元璋很放心太子朱標,而康熙卻很擔心胤礽奪權?
    朱標和胤礽都是皇太子,分別是朱元璋和康熙欽定的接班人,那麼,為何朱元璋對朱標非常信任,而康熙卻擔心胤礽奪權呢?這與朱元璋和康熙的出生環境,以及朱標和胤礽的性格有關。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朱元璋,自然對父子之間的關係非常重視。他和朱標之間,就是傳統道德上的父與子。反觀康熙,他不是開國皇帝,出生於宮廷,宮裡的人情觀念是非常淡薄的,宮裡更多的是權力與陰謀,甚至於,人世間一切最醜陋的現象,都可能發生在宮裡。在威嚴的皇宮中,充斥著太多血腥的故事,其中包括父子相爭、手足相殘。
  • 朱標:史上最有權力的太子,有能力成為一代明君,奈何天妒英才
    朱標是史上權力最大的太子?這話的確有一定的道理,而且他還是史上地位最穩固的太子。這一切的根源其實就在於朱元璋對朱標這個兒子的喜愛和信任,以及朱標本人優秀的品性和處事的穩重。歷史上的任何一個太子幾乎都很難和朱標媲美,唯一一個還能和朱標一較高低的太子應該是李承乾。
  • 太子朱標的權力有多大,為什麼會這樣呢?
    然而朱標是個例外。身為太子,他不但地位穩固至極,還擁有非常大的權力,放眼整個中國古代史,他也算得上權力最大的太子。二、代為監國,全權處理政務有時候皇帝御駕親徵或者巡遊天下,他們就會暫時將權力給予東宮,讓其代為處理政務。不過這種權力下放是有一定條件的,皇帝通常會派人專門監視太子,與此同時太子必須時不時地向他們匯報工作情況,遇到一些重要的大事還必須上報給皇帝讓他們親自處理。
  • 朱標兄弟達二十六人,朱元璋立其為太子,為何無人爭奪太子之位?
    朱標是朱元璋用半輩子心血培養的,兄弟們根本不會去和朱標爭皇位,朱棣他們都是朱標一手帶大,長兄如父。在朱元璋眼裡他和馬皇后所生的兒子就是和其他兒子不一樣,攻打南京時朱標出生,朱元璋立馬在附近的山上了個碑,到此山者,不患無嗣。 朱元璋自封吳國公時朱標就是世子,稱帝後第二件事就是立朱標為太子。
  • 朱標被朱元璋立為皇太子,為什麼沒有人敢反對?
    「帝王之家是非多」,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共有26個兒子,16個女兒,朱元璋立儲之事本應勾心鬥角,刀光劍影,為什麼嫡長子朱標被立為皇太子時,其餘的皇子包括野心最大的朱棣,都不敢提出異議呢?朱標宅心仁厚,待人寬容,溫文爾雅,是朱元璋最愛的兒子,老朱為了培養他成為自己的接班人,在朱標還是太子時,不僅讓開國文臣「文史公」宋濂教其治國之道,還讓他學著處理國家大事和一切政務,力求按照自己心目中的標準,將朱標打造成一位好皇帝,使大明朱家的江山統治得到延續和鞏固。
  • 相愛相殺的父子關係,太子朱標為何38歲就暴斃身亡?
    在眾多子女中,朱標無疑是朱元璋最疼愛、付出心血最多的一個孩子。朱元璋以一個老農民、老父親的心態,把他認為最好的一切都一股腦塞給兒子。給兒子請最好的家教,給兒子最大的權力,給兒子最好的歷練機會。只可惜,太子朱標暴斃。老父親痛失愛子,叱吒風雲的帝王居然當著大臣的面毫無形象地哇哇大哭。可正值壯年的太子為何暴斃?
  • 為何沒人跟朱標爭太子,原來他能力這麼強!
    自古皇權爭奪極其血腥殘酷,唐代有李世民殺太子發動政變奪權,清代有九子奪嫡等等,都是因為皇帝的兒子非常的多,朱元璋有26個兒子,其中有名的是大兒子,太子朱標,四子燕王朱棣等等,朱元璋稱帝之後,馬上立朱標為太子,在朱標成為太子的20多年間,為什麼並沒有出現歷史上的皇權爭奪,弒兄殺子的現象呢
  • 燕王朱棣能力最強,太子朱標死後,為何朱元璋不傳位給燕王?
    在朱元璋的眾多兒子之中,朱棣並不是朱元璋最喜愛的兒子,朱元璋最喜歡的兒子是太子朱標,晉王朱棡以及寧王朱權。但是在朱元璋安排的一次歷練中,朱棣的表現卻讓朱元璋刮目相看,朱棣的才能也在這場歷練中展露無疑。朱元璋為什麼不傳位給朱棣公元1392年,太子朱標從陝西考察回來後,不久就因感染風寒而病逝。面對長子的病逝,朱元璋悲痛萬分,但是國不可一日無儲君,朱元璋苦思良久之後,決定立朱標的二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繼承大明江山。
  • 歷史上權利最大的太子,父親對他讚賞,兄弟對他順從!
    我國經歷了5000年的歷史文明,華夏大地共出現了24個朝代,要說那個朝代的皇帝最有作為,恐怕爭議甚多,但是要說起權力最大的皇太子,當屬朱元璋的兒子 — 朱標。
  • 明太祖朱元璋與懿文太子朱標之間的父子情,父愛如山,太過深沉!
    因為這一天有一位花甲老人失去了他最疼愛的兒子。這位老人正是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去世的是他的長子朱標,同樣也是大明朝的太子儲君,未來的大明皇帝。先前經歷了喪妻之傷的朱元璋,又被這突如其來的喪子之痛,給予了沉重的一擊。痛哭流涕都已無法表達其悲傷之情,沒有人能夠體會到這位花甲老人的喪子之痛與白髮人送黑髮人感覺。
  • 朱元璋為什麼最喜歡朱標?傾盡心力培養,結局卻不是他想要的
    他是赤手空拳起家的,除自身而外,三個哥哥和幾個堂兄弟,都在壬辰那年死去,父系親屬只有親侄子文正一人,真是「門單戶薄」。母族絕後,馬皇后那邊父母也是早亡,妻族也沒啥親人,朱元璋做皇帝後,也想幫著馬皇后尋找親人,為他們封官蔭爵,被馬皇后拒絕了,也就是妻族相當於也死絕了。你們說說,朱標誕生的意義有多大?
  • 朱標為救宋濂跳河,侍衛脫衣下河救他,卻被朱元璋處死
    但是由於馬皇后和太子朱標求情,所以改判宋濂發配四川茂州,已經七十二歲的宋濂病死於半路的夔州。太子朱標跳河,脫衣救駕者死朱標請求朱元璋放過宋濂,因為宋濂是他的老師,教導了他十年,感念師恩,請求朱元璋寬恕老師。
  • 累死太子朱標,最後卻並沒有遷都西安,朱元璋心中是怎麼想的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對南京這個都城始終都不滿意。在他心中,南京始終是臨時的落腳點,他一直在尋覓,想要在北方另外找一個城市作為首都。而當時的開封、洛陽、鳳陽、西安都是他認為理想的都城之一。朱元璋在都城的選擇上特別注重歷史因素。
  • 朱元璋為何屠戮功臣?在他對太子說的一句話中道出了答案
    在父親朱元璋連續多年、大規模屠殺功臣後,太子朱標終於看不下去了。朱元璋聽後默默不語,第二天,他把太子叫去,指著放在地上的一根長滿刺的荊棘,讓朱標撿起來。太子朱標怕扎手,猶豫著不知如何下手。這時朱元璋才慢慢開了口,說:「我是怕你不好拿,為你剝光了刺,再給你,難道不好嗎?
  • 明朝開國第一位太子,朱元璋的兒子朱標的能力如何?
    父親是皇帝,兒子是皇帝,自己是明朝開國第一位太子,可惜的是,死的比朱元璋還早,不然他也會成為皇帝。這個人就是朱標,朱元璋的兒子。朱標出生時,朱元璋還沒有登基,在朱元璋登基之後,將自己的兒子朱標立為了明朝的太子,朱標也成為了明朝的第一位太子。
  • 太子、秦王、晉王都已去世,朱元璋為何不肯傳位給皇四子朱棣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年僅38歲的皇太子朱標病死,朱元璋陷入極度的悲哀和痛苦之中,朱標死後,在劉三吾等人的建議下,朱元璋立年僅16歲的嫡長孫朱允炆為皇太孫。到了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71歲的朱元璋病逝,朱允炆繼位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