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開國上將陳士榘之子陳人康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烈士陵園,陵園弔唁大廳保存有陳士榘上將的遺像。 劉佔昆 攝
中新網井岡山5月5日電 (劉佔昆 王姣)「第一個活捉日本俘虜的抗戰八路軍就是我父親。」日前,開國上將陳士榘之子陳人康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向記者講述了其父英勇抗日,學說日語妙計活捉八路軍第一個日本戰俘的經歷。
今年是朱毛會師井岡山85周年。連日來,朱德外孫劉建、陳毅之子陳昊蘇、開國上將陳士榘之子陳人康等眾多開國元勳、將領後裔齊聚江西井岡山,重溫父輩、祖輩英勇事跡。
「平型關戰役唯一的遺憾,就是一個日本俘虜都沒捉到,所有的日本兵都誓死不投降。」在追憶父親抗戰經歷時,陳人康說,「父親曾說,要了解敵人,就必須通過俘虜來掌握信息,儘管平型關戰役取得了很大的勝利,但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捉到活口。」
「我父親從當紅軍開始就是偵察科長,所以他很注重收集情報和信息,平時把日語的戰場喊話都背下來了,在廣陽伏擊戰中,大部分日軍被殲滅了,只有少數還在頑強抵抗,我父親尋著槍聲,在四合院裡頭找到了一個日本軍人,活捉了第一個日軍俘虜。」陳人康講述起其父這段經歷時,言語間頗為嚴肅。
「當時,父親用日語喊話『八路軍優待俘虜,繳槍不殺』!」陳人康講述道,「我父親在門外與他對話的時候一腳踹開了大門,那日本軍人的槍就直對著大門,還沒等日本人反應過來,我父親就順手奪下了他手中的槍。」
「槍被繳了之後,日本軍人想拔出腰間的刀,我父親立馬用手槍對著他,然後那個日本人就嘰裡呱啦說話了,意思應該是『刀不能繳』。」陳人康頗顯得意地告訴記者,「我父親當時就說『你現在是我的俘虜,必須要解除武裝』。」
「在對日作戰中,我父親曾挨過日軍一發炮彈,當時身負9處重傷。」即便如此,陳人康依然認為,「儘管中日兩國在歷史上有過不愉快,但雙方還是應當以和為貴,戰爭不符合兩國人民的利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