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有兩種人:一種是在死人中找活人,一種是活人中尋找死人

2020-12-12 牧會者論壇

復活節的意義

復活節(主復活日)是一個西方的重要節日,在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星期日。基督徒認為,復活節象徵著重生與希望,為紀念耶穌基督於公元30到33年之間被釘死在十字架之後第三天復活的日子。

它是紀念耶穌基督在十字架受刑死後復活的節日,西方信奉基督教的國家都過這個節。

(英文原句為:「easter, anniversary of the resurrection of christ, observed on the first sunday after a full moon on or after 21 march.」)

復活節的起源

復活節和聖誕節一樣,是外來的節日。

《聖經新約全書》記載,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身體復活,復活節因此得名。復活節是基督宗教最重大的節日,重要性超過聖誕節,宗教起源與節期在以色列。按《聖經馬太福音》的說法,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受刑死後三天復活,因而設立此節。

關於耶穌基督之死,按基督教教義,是為了贖世人的罪;耶穌基督的身體復活,是為了叫信徒得到永生。因此,在基督宗教中,復活節具有極度重要偉大的意義。

歷史學家根據《聖經》和先進以色列人逾越節的日期,推算出在春分日(3月21日)之後月滿後的第一個星期天就是《聖經》中講到耶穌復活的日子。

由於每年的春分日都不固定,所以每年的復活節的具體日期也是不確定的。但節期大致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

復活節的過法

第一天:耶穌受難節

耶穌受難日,這天在教堂設有敲鐘的儀式,這天人們普遍吃魚,因為魚在希臘語中叫Ichthys,相當於「耶穌基督,上帝的兒子,救世主.」這幾個詞的縮寫。據說按基督習俗,這天不能吃天上和地上的動物。

第二天:復活星期六

這天,教堂裡不辦任何宗教儀式,這天也是耶穌復活的前夜,在周六要轉到星期天的這個晚上,基督徒們重新聚集在一起,迎接耶穌聖駕。這人們製作復活節辮狀麵包或復活節蛋糕,往復活節蛋上彩。

第三天:復活星期天

這天全世界的基督徒慶祝耶穌的復活,這天教堂裡點起了蠟燭,響起來鐘聲,這天早餐非常豐富,孩子們會去花園中尋找藏看的復活節彩蛋。

第四天:復活星期一

各教堂都在舉辦復活儀式,這期間親人朋友們們也會聚在教堂,或吃吃喝喝,或一伴出遊。

對於我們基督徒來說,耶穌的復活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

基督徒有兩種人:一種是在死人中找活人,一種是活人中尋找死人。

你是在盼望中尋找絕望生活呢?還是在絕望中尋找盼望生活呢?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耶穌復活VS清明節
    正在猜疑之間,忽然有兩個人站在旁邊,衣服放光。婦女們驚怕,將臉伏地.那兩個人就對他們說: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他不在這裡,已經復活了.當記念他還在加利利的時候,怎樣告訴你們說:人子必須被交在罪人手裡,釘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復活。他們就想起耶穌的話來。
  • 死人為什麼會給活人託夢?
    一個是陽光的世界,一個是黑暗的世界,不是光明的陽性磁場,而是黯然的陰性磁場,所以才把這兩種磁場叫做光明和黑暗的磁場,把人體當作陽體,把靈魂的鬼體當作陰體來區分陰陽的概念。這是人們心裡正常的想法和意識的區分,到底死人能不能給活人託夢,這是一個非常尖端的陰陽揭秘。
  • 古代奇葩婚姻:不光活人與死人結婚,死人還能與死人結婚
    自古人有「事死如事生」的意識開始,民間就已出現冥婚這種陋俗。一般來說,民間冥婚的形式分為兩種:一種是活人與死者之間的冥婚;另一種則是死者與死者之間的冥婚。可以說,曹衝生前沒享受到的人倫之福,曹操都為他考慮到了。爵位、老婆、兒子被曹操以「一條龍」式的冥婚服務送往地府。前文我們也提到過,漢朝有不少學者曾公然反對冥婚。在當時,冥婚已是一種令人嗤之以鼻的陋俗。其實在曹操給曹衝安排甄氏女當老婆之前,早已選了東漢名士邴原早夭的千金為兒媳,不過卻被奉行儒學思想的邴原嚴詞拒絕了。
  • 中國活人與死人的轉帳方式您是否了解?不是微信支付寶,而是這個
    人類總免不了面臨死亡這個無法逃避的結果,只不過人們總是想著在人世間盡情地活好自己,享受這個過程,賺大把的錢,更有甚者想要在錢堆中死去,看到這裡不禁有個疑問?我們逝去的親人與在世的活人之間有沒有獨特的轉帳方式呢?其實是有的,不過不是我們口中常說常使用的微信支付寶,而是冥幣。
  • 死人造句和解釋_死人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死人(sǐ rén)。近義詞有:死屍。反義詞有:活人,生人。已死的人。[除了死人,活人都有思想。]使人死亡。[這樣做不會死人。]詈詞。[餘開選《獅人》:「我正要找你,不知你這個死人到哪去了。」]死人參考例句:1、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
  • 山東禹城方某洋表哥:張家欺負活人,你們欺負死人?
    山東禹城方某洋表哥:張家欺負活人,你們欺負死人?山東禹城22歲女子方某洋被婆家人虐待毆打致死案,一審宣判後,主動出面上訴和揭露內情的是方某洋的表哥謝樹雷。謝樹雷和方某洋是姑舅表兄妹,方某洋的父親是謝樹雷的大舅。方某洋案件曝光後,有人質疑表哥謝樹雷早幹什麼去了。
  • 殷商殺活人祭死人,僅甲骨文就記載有15000人用於人祭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非常特殊的祭品,那就是活生生的人!在殷商文化中,人是所有祭品中最珍貴且實用的一種。 但是它作為一種歷史上真正存在過的社會現象,卻遺留下來,也就是奴隸社會普遍存在的用活人當祭品的風俗。 這樣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西安半坡遺址(6000—6700年前),是國內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代表性遺址,考古學者在一處房子的遺蹟下面發現了一個被砍下的人頭骨,旁邊還放著一個陶罐。
  • 她一雙鬼手:能醫活人百病、能讓死人睜眼!穿越文
    她一雙鬼手:能醫活人百病、能讓死人睜眼!穿越文她是特工界的無冕之王,一雙鬼手,能醫活人百病,能讓死人睜眼!卻倒黴催地被自己炸飛,穿越異世,代替那護國侯府的痴傻孤女。書蟲們好!你們最愛的小編瀟瀟又來給大家推小說啦!最近書荒沒有?瀟瀟今天精選了幾本好看的小說送給大家,希望大家喜歡!
  • 殯葬禮儀對活人的意義
    死有不及成年而亡的,是為夭亡,有遭受橫禍而亡的,是為橫死;有壽終正寢的,有終於故土的,也有客死他鄉的……人有幸有不幸因此,在華夏文明喪葬傳統中,生者不但不與死者割斷聯繫,相反卻以各種方式極力保持和死者的聯繫,這在民間葬禮的很多習俗中有很多表現。比如,中國人的孝道觀念中極為強調血脈延續的意義,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 貴州鎮寧「活死人墓」真相令世人銘記
    看過《神鵰俠侶》的朋友都知道,楊過和小龍女,他們相識的地方,叫做活死人墓,修墓的人是全真教王重陽,王重陽因為抗金失敗,自稱「活死人」還在重陽宮的後山修建了一座大墓,從此在裡面修行。活人住進墳墓那是小說中的橋段,可是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意外的發現了「活死人墓」真正存在的。
  • 袁天罡給此人算命,算完就把他的錢仍了,說道:活人不要死人錢
    而在風水玄學,看人相面方面我們比較熟悉的有袁天罡,李淳風,許負,劉伯溫等等,他們憑藉自己在這方面的所學不僅可以斷人兇吉,還能知曉未來命運,再加之古代人思想的封建與落後,所以這樣一群人在那個時代是很吃香的,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推背圖》的作者之一袁天罡,人稱「半仙」。
  • 《麻衣神算子》爺爺教我算命本事,我不僅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
    廣大書迷朋友們大家好,很高興又和你們見面啦,最近很多老書蟲都在抱怨書荒,於是小編跟大家推薦:《麻衣神算子》爺爺教我算命本事,我不僅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每本都是小編精心挑選的,希望正在看這篇推薦的品貌非凡,英俊瀟灑,傾國傾城的小哥哥小姐姐如果覺得有用的話就給小女子的文章點個讚吧!
  • 龍嶺迷窟鷓鴣哨取殮衣女屍顯,但「屍體」本意是祭祀cosplay活人
    劇中的「屍變」,以及現實生活中的屍體,都是指的是死去人的身體,其實在中國歷史上,屍體最早的本意並不指死人身體,而是在國家在祭祀的時候,由活人扮演祖先,接受祭拜貢享。01西周有一種「屍體禮儀」「屍」的本意是由活人扮演的已死父輩祖先。
  • 《聊齋志異》最恐怖的一篇,活人活不起,死人死不起,還被怪物吃
    哦不,應該是好萊塢大片兒有《野狗》的影子,畢竟蒲松齡的作品要早二百年。 於七之亂,殺人如麻。該地區死的人太多了,有一個鄉民名叫李化龍的,為躲避兵禍藏在深山裡。 李化龍本來覺得兵禍已經過去了,山中沒有吃的,就趁著夜我從山中跑回村子裡。 沒想到,好巧不巧,正好碰到清兵在夜間行軍。 李化龍嚇得要死,生怕被清兵發現他這個活人,他躲無可躲,避無可避,只躺在死人堆裡裝死。希望能矇混過關。
  • 清明節,陵園禁止祭掃,黃山景區2萬人湧入,死人怕傳染活人不怕
    這個清明節,還沒有過完,兩件事情讓人感觸很大:一是:今年的清明節,許多地方的陵園關閉,不允許進園祭掃。疫情當前,大局為重,文明祭掃,網上緬懷。不過,也有一些人不得消息,匆匆地趕到陵園,發現大門緊閉,只能在園外簡單的焚紙寄哀。
  • 大同傳奇故事:死人抬活人
    明末崇禎年間,大同的總兵官名姜瓖,一度時間體倦厭食,昏昏沉沉,數召名醫,均未見效,最後把」小大同」請入府中。「小大同」把脈後,微微一笑說:「大人無妨,席間細說。」總兵官聞知「小大同」好酒,便吩咐擺宴。私下,師爺按「小大同」的吩咐做了安排。總兵大人在妻妾的陪伴下款款入席,「小大同」一眼就瞅準了年輕貌美的小妾,坐在美人的身邊。總兵大人見狀,已有三分不悅。
  • 凡是做給死人看的事,都是做給活人看的
    胡雪巖戰亂之後賑災、施米,有的人領了一次又領一次。這還不算什麼,領了還去賣,簡直氣死人。老實講做好事也是很難做的。底下的人就說「這樣還得了,這樣不公平。」年輕力壯的人整天在排隊,別人想要的也得不到。這樣就失去意義了。所以他們就想出了一個辦法。
  • 【民俗風情】吃豬腸子和死人頭朝南/吳德珠 主播/藍天
    還有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人家在大年三十死了人,去請為首的人找幾個負重的(抬棺材、壘墳的人),為首的說:什麼時候了,誰肯做這事?主家說:你和他們說,每人100個銅板。為首的聽了就去請了七個人,連他8個。可是死人下葬後,主家只給每人50個銅板,負重的不答應,說你怎麼說話不算數,不依不饒。主家就是不給。
  • 「祭祖」是中國傳統國教 祭奠死人為對活人產生意義
    祭奠死人是為了對活人產生意義中國自古就有祭拜先人的孝道傳統,對於中國人「入土為安」的生死觀,夏學鑾教授認為清明祭奠對活著的人存在更大意義,「進行對後代孝道的教育;與家人有個團圓的機會,比如家庭成員不和睦的,看在先人的面也能稍微冰釋前謙」。
  • 喪屍題材長紅不衰的秘密 挖掘活死人的前生今世
    初代作品中定義的喪屍是這樣的:他們是感染T病毒後導致變異的人類,智力非常低下。同時肌肉組織嚴重劣化,除自律系統以外的生命體徵已經基本停止,以至於對疼痛沒有反應。其異常的生命力之源是急速的新陳代謝,由於需要大量的能量供給,喪屍會被極度饑渴的原始欲望驅使四處尋找新鮮的人體為食。在NGC版本中,更是增添了一種狂暴化喪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