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淙楚
在浙江台州一個貧窮落後的山村長大的李書福,最早在1982年的做的是照相生意。那年,李書福19歲,高中畢業。一年以後,李書福邁出辦企業的第一步。在1985年前後,民營經濟還沒有獲得正式承認,電冰箱這種國家統一配售商品,不可能獲得有關部門批准生產。1986年,李書福在自己研發、生產出電冰箱蒸發器後,組建了黃巖縣北極花電冰箱廠,生產北極花電冰箱。
1992年在經歷了海南房地產的投資失敗,幾千萬元的資金打了水漂,李書福決定一定要踏踏實實的搞實業。1993年,李書福以數千萬元的代價收購了浙江臨海一家有生產權的國有郵政摩託車廠,並率先研製成功四衝程踏板式發動機。接著又與行業老大「嘉陵」合作生產 「嘉吉」牌摩託車,不到一年的時間,他的摩託車銷量不僅一直佔據國內踏板車龍頭地位,還出口美國、義大利等32個國家。
1994年,李書福買了一臺奔馳,沒開多久他把車拆了,原因只是他想看看這個憑什麼要賣一百多萬,之後還把他下屬顧偉明的紅旗也拆了,那個時候一輛紅旗轎車也要賣26萬。拆了以後他得出了一個結論——汽車這個東西很簡單嘛,就是一個發動機四個輪子,兩張沙發,有什麼了不起的東西,把這個東西搞透就可以了。後來他相繼買了全世界很多的車,有跑車有轎車,有客車,有奔馳,有寶馬,有豐田,各種各樣的,很多,還有各種各樣汽車的關鍵的零部件,發動機、自動轉向,以及有關電子電氣等等,研究了大量的汽車實物。
於是做摩託車生意還很紅火的李書福有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造汽車」。剛開始,儘管得不到主管部門的許可,李書福還是打著造摩託車的幌子,籌建了吉利「豪情汽車工業園區」;1997年,精明的李書福投資1400萬元,成立了四川吉利波音汽車製造公司,並拿到了小客車、麵包車的生產權;1998年8月8日,沒有準生證的第一輛兩廂「吉利豪情」車下線。2001年12月,國家經貿委發布了第七批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吉利終於獲得了轎車生產資格。到2001年,吉利擁有了臨海豪情、寧波美日和上海華普3個汽車生產基地,完成了吉利進入汽車工業的基本戰略架構。
後來李書福開始計劃讓吉利汽車進軍歐洲市場,然而卻接連受挫,在歐洲的安全碰撞測試機構給出了相當低的評分。形象一落千丈,給外國人的感覺就是中國車不可靠。然而那個時期中國的汽車普遍都是低成本製造,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得不到保障,這可能也是後來吉利決定收購以安全著稱的沃爾沃的其中一個原因吧。
2008年美國遭遇金融風暴,克萊斯勒申請破產保護。同時也語言了李書福幾年說的一句話——通用福特這些車廠早晚倒閉。在這個時間,國內的汽車市場卻是另一番景象,吉利的年利潤非常之高,所以2009年年底,在吉利決定從福特手上接過負載磊磊的沃爾沃。在與沃爾沃達成協議後,吉利創始人李書福因此成為全球的焦點,《華爾街日報》更是把他類比為亨利福特,聽上去可能有點諷刺,但不可否認,李書福已經跨出了國際汽車領軍人物的第一步。
2017年6月23日,吉利控股集團正式與馬來西亞寶騰汽車籤署協議,花費7.39億元人民幣收購寶騰汽車49.9%的股份以及豪華跑車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這次收購可以說完全打開吉利在東南亞汽車市場道路,吉利在擁有絕對話語權的同時,吉利旗下的博越等優質車型,也有望貼牌在海外銷售。而路特斯的技術則會進一步補全吉利的產品線,未來吉利的超跑也許馬上就會出現在大家的視野裡。再下來,也發生在上個月的,大家都很熟悉的,吉利以90億美元收購戴姆勒9.69%股份成其第一大股東。
種種跡象表明,吉利的這一連串收購,李書福是認真的。相信「瘋子」李書福先生在未來一定會給大家一個中國的「大眾集團」,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