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令人心動的offer》時,都忍不住東張西望——是誰,在偷窺我的職場生活?!
看著那些求職者表現不佳,在鏡頭前沮喪失落的樣子,就仿佛看到了在職場中四處碰壁的自己。
最近的「職場慢熱」話題,更是字字戳心。
作業成績拿到第二名的實習生,卻因為「說話比較少,沒有展示出自己的力量與特點」而落選,正如何炅所言:「在職場有限的機會裡面,我沒有辦法去猜,這個人是不是合適,我沒有辦法給一個機會,給我不了解的人」。
寥寥幾句話,戳痛了許多性格慢熱的職場人。
在脈脈職言區裡,我們總能看到他們的苦惱與無助。
做實習生時,因為性格內向、不夠「積極」,最終沒能轉正。
剛入職時,難以融入同事之中,又緊張又焦慮。
因為不夠活躍、不夠顯眼,被心儀的公司辭退。
慢熱的人,被認為不適合做HR、銷售、市場、公關、行政、運營、產品經理……
個性慢熱,真的只是缺點,而不是特點嗎?
作為被迫養家餬口的打工人,要如何才能突破「慢熱症候群」,讓自己的職場生活沒那麼難?
分析自己的「慢熱原因」,找出突圍之路
所謂的「慢熱」,其實是有很多種成因的。
有的職場人只是在陌生環境中一時難以適應,只要和大家熟悉了起來,就能活潑歡脫了。
而有的人真的是天生性格內向,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總是沉默寡言。
對於第一種情況,推薦大家訓練自己在新環境中迅速適應的能力。比如在求職前儘可能全面地搜集公司的資料,在面試時更有底氣,也就更能應對自如。
入職後,可以帶上一些能讓自己感到安心的小物品,在陌生的工位上營造出熟悉的氣息。哪怕只是一個常用的水杯、一隻溫暖的抱枕、一盆小小的綠植,都可能讓自己感到安心舒適,幫助自己儘快在新環境中如魚得水。
而那些真的偏內向性格的職場人,突圍起來就更困難一些,可以試試下面的幾種小妙招
找到與新同事的破冰話題
對於內向的人來說,最難熬的就是剛剛入職的那段時間,面對著滿屋子陌生的領導、同事、下屬,完全不知道該如何開啟話題。
面對這種情況,建議大家想辦法找到突圍的話題,比如翻翻新同事們的朋友圈,看看大家群聊的話題,總能找到和對方的共同點,發現突破口——
坐在工位旁邊的小姐姐也養貓?聊聊貓咪似乎是個很不錯的主意。
同事們都在追某部新劇?談談你也喜歡的那位明星吧。
跟你一起入職的新同事也喜歡玩手遊?午休時約一局怎麼樣?
提醒一下大家,其實並不是只有你擁有「陌生感」,對於其他同事來說,你同樣是個陌生的存在,在彼此接觸的時候創造一些機會讓大家了解你,也是融入新環境最關鍵的一環。
用小禮物打破沉默
如果主動和同事閒聊對你來說太過於尷尬和艱難,那不妨試試用一份小禮物來打破僵局。
沉默寡言的你,可以考慮買一些小零食、家鄉特產、旅行時帶回的小禮物等等,偷偷放在同事們的桌子上,這樣就不需要太多的言語溝通,也能讓新同事們迅速地對你產生好感,主動來和你攀談。
只要開啟了交流的第一步,想要融入職場環境中,就沒那麼難。
積極主動地與同事們溝通
假設你已經踏出了第一步,接下來就可以進行「進階課程」,比如,主動與上級溝通自己的想法試試看?
通常公司的管理者很鼓勵新員工提出自己的想法與建議,這樣能讓上級者知道你對工作有所思考,也會讓他/她認為你是有潛力的新員工。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第一個習慣就是「積極主動」,也許只要一次的主動溝通,就能給上級帶來良好的印象,你的職場機遇就在前方招手。
不要畏懼向他人求助
許多慢熱型的人,總是習慣於把困難藏在心裡,試圖默默地自我消化。
但其實勇於求助,才是更好的解決方案。
比如可以在自我介紹時,就直言自己是個比較慢熱的人,希望能得到同事們的幫助,總會有熱心的前輩願意拉你一把。
或者來脈脈職言區和其他職場人聊聊,看看那些慢熱的前輩如何在職場中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他們的經驗與教訓,或許可以指引你走好職場的每一步。
不要強求改變自己的慢熱個性,但可以試著用一些更積極的方式突破職場困境,把「缺點」化為「特點」,讓職場生涯更為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