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638年9月5日,法國路易十四誕生。五年之後,因為父親去世,五歲的路易十四就不幸而當上了娃娃國王。
路易十四
之所以說是「不幸」,是因為此時歐洲正逢亂世。
其時,因為新教國家與天主教國家不和,歐洲各國之間爆發了持續多年的戰爭,整個歐洲都處於混亂與廢墟之中。法國位於歐洲大陸中心,當然不可能置身事外。從1635年到1659年,因為宗教信仰分歧,法國與西班牙之間爆發了多年持續拉鋸戰,彼此都不願善罷甘休。
對法國而言,不但外事不寧,法國國內政局也是動蕩不安。
1648年到1653年期間,法國暴發了著名的「投石黨人」暴亂。所謂「投石黨」,就是扔石頭的人所組成的「反政府」組織團夥。法國人對紅衣主教馬薩林統治極為不滿,巴黎街頭的「憤青」們氣憤至極,經常撿起石頭就砸馬薩林親信家的窗戶。砸窗戶的人多了,便成為一黨,美其名曰「投石黨」。投石黨人暴動,讓法國政局混亂不堪,不但紅衣主教馬薩林兩次被放逐,作為娃娃皇帝的路易十四也被迫兩次逃出巴黎。世界名著,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系列,就是以法國這段時期的歷史為背景。
三個火槍手
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幼年時期的多災多難,對路易十四卻未必是件壞事。磨難,對路易十四的幼小心靈造成了強烈衝擊,他暗暗下定決心,永遠不會允許這樣的暴亂在法國重現。
二
1661年,代理法國政事的樞機主教馬薩林去世,二十三歲的路易十四正式親政。
在路易十四親政之初,法國國內的多年混亂,已經讓法國瀕臨破產。為把法國帶出衰退的泥潭,路易十四以無比的熱情與精力治理國家,每天都工作八小時以上,很快就成長為全歐洲最優秀的英明君王,創立了有史以來無與倫比的絕對君主制。
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重用布爾喬亞、柯爾貝爾、皮埃爾·賽吉埃等等能臣幹吏,大力推行重商主義,並不斷發動對外戰爭,擴大法國疆域。在他率領之下,法國實力大大增強,外戰多次取勝,一舉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
軍事上,法國參加了四場大規模的戰爭:1667年至1668年與西班牙爭奪南尼德蘭(產權轉移戰爭),1672年至1678年的法荷戰爭,1688年至1697年的大同盟戰爭,以及1702年至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取得了三勝一和的絕佳戰績。
經濟上,法國率先實施鼓勵出口、限制進口的經濟措施,並大力發展工商業,使得法國經濟大力發展。
文化領域,法國建造了凡爾賽宮,籌建了法蘭西油畫雕塑學院、法蘭西科學院、法蘭西建築學院,培育了古典主義喜劇奠基人莫裡哀等一大批文藝巨匠,還誕生了像孟德斯鳩和伏爾泰等等許多如雷貫耳的大思想家,使法國取代義大利成為歐洲文藝中心……。
俗話說,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法國富強了,理所當然地就成為歐洲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在各領域的影響力都越來越大。法國如此強大,讓法國的歐洲鄰國也豔羨不已,紛紛學習法國文化。在17和18世紀,法語成為歐洲外交和上流社會的通用語言,就如同今天英語的國際地位。在託爾斯泰的名著《戰爭與和平》裡,就描寫到俄羅斯貴族家庭成員們日常交談時都以說法語為榮,可見法國文化在當時世界的影響之深遠!
文治武功上的突出成就,讓路易十四驕傲地自稱為「太陽王」!
三
路易十四的勵精圖治,帶給了法國55年的輝煌歷史。然而,人類不可避免的歸宿最終還是來了。路易十四再長壽,總是有歸西的一天。1715年,路易十四離開人世。
這已是他登基第72年!
由於路易十四執政時間過長,不但熬死了他的兒子,甚至連他的孫子都被熬死。中國人說,人生最大的悲劇,就是白髮人送黑髮人。路易十四不但是送走了兒子,還送走了孫子,這才是不幸中的大不幸!所以,路易十四沒別的辦法,不得不在生前選定了曾孫路易十五作為繼承人。路易十四滿懷期待,希望這個他親手選定的繼承人長大後能成為強大統治者,重新振興法國,擴大他所奠定的穩固基礎。
路易十五
其實不單是路易十四,整個法國上上下下,都對他充滿了期待。太陽王雖然功績無與倫比,但是他的好戰和喜歡修建奢華宮殿也耗費了法國大量資源,使得法國經濟逐漸失去競爭力。法國人民都希望年輕的路易十五能夠繼承太陽王遺志,讓法國走向更大的繁榮和富強。
然而,事與願違。路易十五上臺後,表現卻十分令人失望。
1726年,路易十五登基。他突然發覺已無須像幼時那樣學習或是取悅別人。他現在站在法國權力的頂峰,可以任意支配權力和財富。於是,路易十五把國事全權委託給大臣處理,自己則成為一個甩手掌柜,沉迷於享樂。他成天都熱衷於狩獵或是追逐年輕女郎,在賭桌旁日擲千金,虛度年華。後來,風流成性的路易十五還勾搭上了多位情婦,如蓬巴杜夫人和巴裡夫人等等。他的這些情婦,也不是簡單角色。她們則趁機攬權,狐假虎威,借路易十五之權而成為法國的「地下首相」,間接擁有了任命、解僱法國大臣的權力,把整個法國政壇搞得亂七八糟。
四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有什麼樣的「帶頭大哥」,就有什麼樣的「小弟」。路易十五的品位一如既往地影響到整個宮廷。大臣們因此也都熱衷於賭博、奢侈的宴會,卻對於法國的明天漠不關心。法國宮廷之中食客遍地,人人熱衷於享樂、賭博,開銷越來越大,以致政府債務迅速增加,漸漸地就有「國將不國」的跡象。
上天有好生之德。
就在整個法國都不堪重負之時,老天爺終於在1774年把禍害法國59年的路易十五送入了天堂,他的孫子路易十六繼位。臨死之際,路易十五還留下了一句世界名言:「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
路易十五留下的「滔天洪水」,路易十六還能堵塞得住嗎?
形勢令人絕望。
路易十六甚至比他的祖父還要軟弱,根本無力挽回法國的頹勢,只能眼睜睜看著法國走向窮途末路。
路易十六上斷頭臺
1792年,法國大革命暴發。幾個月後,路易十六被迫跪在斷頭臺前,「太陽王」賦予王冠的光耀和權力,頃刻間消失殆盡……。
短短一百五十多年,法國就經歷了一個興衰起伏的周期。人世間滄海桑田,變化之快,令人感嘆不已!
法國波旁王朝的興衰史,正好印證了一句中國俗話,「富不過三代」。祖輩們辛苦創業,兒孫輩卻紈絝敗家,這正是法國波旁王朝覆滅的真實寫照。
——完——
作者 |欲云:喜歡歷史的理工男,現居深圳
圖片 | 來自網絡,
欲雲談史論今
解讀不一樣的歷史
以古喻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