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嶽在抗日戰場操作猛如虎,為什麼在解放軍攻勢下守不住海南島?

2020-12-26 華夏問長安

國民黨悍將薛嶽,是國軍之中最能打的幾個將領之一。尤其是在抗日戰爭期間,薛嶽駐守長沙期間依靠聞名遐邇的「天爐戰法」,在三次長沙會戰中重挫日軍,自此之後聲名大振。但是,就是這個薛嶽卻在解放戰爭時期奉命駐守海南島,意圖阻擋我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海南的步伐,但是卻在短時間內被我四野迅速擊敗。

那麼同樣一個人,面對日本人的時候一頓操作猛如虎,在面對我解放軍的時候卻迅速崩潰,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今天我們就來深入地聊一聊。

一、長沙會戰是正義之戰,駐守海南是逆流而動

中國人講究有道伐無道,這是非常有道理的!長沙會戰之時,薛嶽將軍和國軍將士是為民族存亡而戰,是為保家衛國而戰,將有必死之志,士無貪生之心,這樣的士氣之下自然能夠將軍隊的戰鬥力徹底發揮出來。

在這同時,薛嶽的國軍並非是孤軍作戰,此外還有其他戰區的國軍予以配合,湖南特別是長沙地區的百姓全力支援,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薛嶽佔據了「天時」「地理」「人和」,當然就有了極大的取勝機會!

反觀駐守海南之時,當時整個大陸大部分已經解放,人民解放軍已經猶如排山倒海之勢席捲天下,中共主政江山已經是勢不可擋。此時薛嶽的部隊就已經成為了阻擋歷史的逆流,且島上十萬國軍皆是喪家之犬,早已經是兵無戰心,這樣的部隊當然是十不當一。

此外,當時海島之上還有我黨的地方武裝瓊崖縱隊在四處活動,島上百姓早就盼著解放軍打過來,這樣的情況之下,薛嶽早就處於了無力回天的絕境。所以海南當然守不住!

二、長沙會戰是層層抵抗,駐守海南是八面漏風

接下來我們從戰術層面來加以分析:

首先說長沙會戰。薛嶽以湘北為防禦重點,採取的是層層抵抗、誘敵深入的策略,在戰役期間利用湖南的山地河流交匯的複雜地形對日軍進行了逐步削弱。待日軍打到長沙城下早已經是疲憊不堪,這個時候正面部隊依舊可以依託堅城防守死死拖住日軍,而兩側的國軍則是四面包抄對日軍實施圍殲。

這一套打法下來,日軍完全被國軍牽著鼻子走,處處碰壁、處處受制,最終是在極度虛弱的情況下被國軍打敗,不得不說在戰術層面薛嶽是贏了阿南惟幾一籌。

接下來說海南攻防戰。海南島並不小,海南島上10萬國軍要防守整個島嶼實際上是十分捉襟見肘的;而反過來海南島也不大,薛嶽根本不可能像他在長沙時一樣有誘敵深入的戰略縱深,也沒有層層抵抗的地利優勢,他唯一的依仗就是寬闊的海峽足以阻斷解放軍的大規模推進。所以,在海南島上根本不可能複製「天爐戰法」。

在防守過程中,薛嶽採取分兵駐守的模式,實際上也根本無法堵住海南島上的各處漏洞,反而因為兵力薄弱而呈現出了八面漏風的實際狀況。

三、長沙會戰全在薛嶽掌握,海南島攻防卻是出其不意

長沙會戰期間,薛嶽掐準了日軍想要攻佔長沙的急切心情,所以利用長沙為誘餌自然是無往而不利。一系列戰術布置都圍繞著日軍進攻長沙來打,日軍不明就裡當然是處處受制。實際上整個戰役過程雖然無比慘烈,但是整體節奏始終把握在薛嶽的手上。

反觀海南島攻防戰,薛嶽雖然知道海南島的命門在於死死掌控海峽,但是在瓊崖縱隊的幫助之下,我中國人民解放軍分批偷渡海島,在正式戰役發起之前,島上已經有了1萬4000餘人偷渡的正規解放軍了,所以開戰之後我軍並沒有費太大的力氣便鞏固了灘頭登陸點。後續部隊源源不斷開上來,海南島全境解放便成了時間問題。

在本文的最後還是要特別提到一點,在海南島攻防戰中國軍表現整體拙劣,這是大勢非薛嶽一人可以扭轉。薛嶽眼見形勢不對,當機立斷指揮部隊在榆林一線從容撤退,最終還是保存了國軍七成以上的戰力,避免被解放軍包餃子,所以薛嶽終究還是不愧為名將稱號的。

相關焦點

  • 薛嶽在瓊州海峽打造海陸空立體防線,為何還是沒守住海南島
    海南島上的駐軍,號稱10萬人,包括陳濟棠的3個師和餘漢謀的3個軍,但均是殘兵敗將,戰鬥力有限,士氣低落,完全不能和士氣高漲的解放軍40軍,43軍相提並論。而且這10萬人,駐守偌大的海南島,兵力根本不夠用,用解放軍40軍軍長韓先楚的話來說:海南島的海岸線大約1584公裡長,這麼長的海岸線,敵人10萬人設防,那麼平均一公裡只有60人,另外,敵人也很難判斷出我軍在何時登陸。這樣,敵人只能分兵把守,這對我軍突然偷襲登陸是十分有利的。
  • 韓先楚獻計解放海南島,卻無奈放跑了薛嶽,粟裕攻臺因此再改戰術
    粟裕籌劃攻臺,林彪劍指海南島1949年4月,長江天塹上千帆進發,解放軍第二、第三野戰軍在西起湖口,東至靖江的千裡戰線上發起了渡江戰役。與此同時,第四野戰軍先遣兵團進駐武漢長江北岸,鉗制白崇禧兵團,迫使其不敢有東援之想。三大野戰軍第一次攜手作戰,百萬雄兵挺進江南,兵鋒所至掃盡一切殘兵。
  • 1950年,海南島戰役,韓先楚用木帆船撕破了薛嶽的「伯陵防線」
    一、薛嶽在海南島編織了一道嚴密的「伯陵防線」薛嶽,字伯陵,廣東韶關樂昌客家人,他是蔣介石身邊非常優秀的一位軍人。崗村次寧曾經說過:「撼山易,撼薛家軍難」。確實,在抗日戰爭時期,薛嶽具有非常出色的表現,他憑藉一手天爐戰法,在三次長沙會戰中,殲滅日軍11.75萬人,不僅保住了長沙,更是重創了日軍。
  • 1948年解放海南島,韓先楚擊潰「柏陵防線」痛打「長沙之虎」
    海南島是中國第二大島,在1949年早早被潰退的國民黨軍隊佔領了,國民黨名將薛嶽用了一年時間用心打造了一條號稱固若金湯的「柏陵防線」。 而當時的人民解放軍主要步兵和炮兵為主,空軍和海軍基本還是一個空白。 一、金門戰役的陰影?
  • 「戰神」薛嶽名震抗日戰場,為何守不住海南?真相令人感慨萬千
    被稱為國軍「戰神」的薛嶽,相信大家一定對薛嶽這個名字非常熟悉,一提起他就會想到他在抗日戰場上所做出的巨大貢獻,真的,當年日軍真的是被薛嶽嚇到了。《天爐戰法》的確是薛嶽自創的極佳戰法,曾在三次長沙保衛戰中大發雷霆,使日軍連薛嶽的名字都聽不見,可為什麼這樣一個人卻在解放戰爭中默默無聞?
  • 天爐戰法在長沙打退日軍三次猛攻,為何在海南島,卻一敗塗地
    (薛嶽) 抗戰結束後,氣數已盡的國民政府在撤離大陸前,將死守海南島的重任交給了戰神薛嶽,希望能保住這座海島,和臺灣互成犄角之勢。為此薛嶽制定了伯陵防線,打算以天爐戰法取得海南島戰役的勝利。 但結果卻另令他失望,面對我人民軍隊的凌厲攻勢,天爐戰法威力全失。在苦苦支撐五個多月後,薛嶽只得帶殘部逃往臺灣。 在三次長沙保衛戰中取得對日大勝的天爐戰法,為何在卻守不住解放戰中的海南島呢?
  • 28軍9000將士血戰金門,韓先楚「犯上直諫」,40軍強奪海南島
    這3萬多從山東一路殺到福建,兇如猛虎的解放軍將士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悲憤,熱淚噴湧而出。 由於缺乏渡海武器裝備和渡海作戰經驗,他們眼睜睜的看著對岸9000多名兄弟戰至最後一人卻無能為力,大海間隔的這幾公里海面,成了不可逾越的天塹,船被炸沉了,兄弟全部為國捐軀。
  • 金門戰役我軍9086人幾乎全部犧牲,海南島戰役如何讓薛嶽不堪一擊
    再來看看其後發生的海南島戰役,韓先楚之所以能夠以較小代價迅速解放海南島,除了汲取金門戰役的教訓外,最大的功勞就在於海南有瓊崖縱隊,加之科學的指揮體系,否則,海南也必將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韓先楚還真不一定能那麼快啃下。渡海不比渡江,渡海的部隊,完全沒有支援,只有被挨打的份,金門戰役就是吃了這個虧,導致全軍覆沒。
  • 國軍「戰神」薛嶽,海南島戰役後隨蔣介石臺灣,晚年過得如何?
    對付日本入有一手的薛嶽用他的戰術來與我軍交戰,沒有討到一點便宜,抗日戰爭的常勝將軍,戰神,在解放戰爭時期可以說是多次吃癟。如在解放戰爭時期的山東戰場上,當時薛嶽擔任了徐州「綏署」主任,在蔣軍企圖佔領山東,南北會師的方針下,薛嶽可以說是損兵折將。此戰旅長戴之奇兵敗自殺,馬勵武等被我軍生擒,蔣軍整編26師被殲滅。
  • 解放海南島,韓先楚「對抗領導」越級上報,成功避免成為第二臺島
    海南島是中國第二大島,在1949年早早被潰退的國民黨軍隊佔領了,國民黨名將薛嶽用了一年時間用心打造了一條號稱固若金湯的「柏陵防線」。而當時的人民解放軍主要步兵和炮兵為主,空軍和海軍基本還是一個空白。一、金門戰役的陰影?金門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是寶島的門戶。
  • 1950年5月1日 解放軍解放海南島
    1950年5月1日,海南島全島解放,海口市民集會慶祝中南大陸解放後,盤踞在海南島和由大陸逃向該島的國民黨軍約10萬人,在國民黨瓊崖保安司令兼防衛總司令薛嶽指揮下,妄圖據島頑抗。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於1950年3月發起海南島戰役,在瓊崖縱隊配合下偷渡成功。
  • 海南島戰役結束後,3位國軍將領逃往臺灣,都是誰?
    1949年,隨著渡江戰役拉下帷幕,國軍敗局已定,剩下的殘兵敗將大都逃往臺灣。不過,不死心的國民黨政府,在海南島集結了重兵,企圖實施所謂的「光復大陸」計劃 。1950年,為解放海南島,我軍發動了海南島戰役。
  • 深足籤下世界盃級球員:去年操作猛如虎,賽季結束排後五
    深足籤下世界盃級球員:去年操作猛如虎,賽季結束排後五 2021-01-08 23:17  三十年體壇故事
  • 海南島戰役,韓先楚上將冒著生命危險登島,才有了今天的南海局勢
    1949年渡江戰役之後,解放軍各大野戰軍席捲南方各省,國民黨軍部隊紛紛向南潰敗,蔣介石也越發認識到了海南島的重要性。廣州解放後,由廣東潰逃的國民黨軍餘漢謀集團殘部迅速逃往海南島,連同島上原有的第64軍等部,總兵力約10萬人,統一由海南防衛總司令薛嶽指揮。當時海南島上還有50艘艦艇,45架飛機,薛嶽還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海南島的防線是「伯陵防線」。
  • 一頓操作猛如虎— — —倒車2分鐘,12分沒了!
    一頓操作猛如虎— — —倒車2分鐘,12分沒了!高速公路錯過出口,請「將錯就錯」,繼續前行,到前方就近的收費站下高速後再返回高速公路。路口錯過還有一個,生命一旦錯過就什麼都沒有了,為了自己和他人安全,切勿在高速公路上倒車或逆行。
  • 國民黨眼中的「旋風部隊」:東北戰場屢建奇功,14天解放海南島!
    1947年9月下旬,東北解放軍發起秋季攻勢。此時三縱受領的任務是,殲滅開原縣威遠堡至西豐間的敵五十三軍一一六師。幾乎與此同時,新任第三縱司令韓先楚在一個叫「小四平」的村莊走馬上任了。在韓先楚上任後的作戰會議上,對如何打這一仗發生了爭論。有同志認為應該集中全縱兵力,首先打擊、殲滅西豐之敵。
  • 海南島戰役,韓先楚冒著炮火登島,一個連的戰士嚇得慌忙把他按住
    海南島是我國第二大島嶼,距離雷州半島,也就是我國的廣東湛江地區隔著幾十公裡的雷州海峽相望。海南島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海南地處中國華南地區,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劃界,西臨北部灣與廣西、越南相對,東瀕南海與臺灣對望,東南和南部在南海與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為鄰,是西太平洋地區重要的海上節點,也是我國維護南海利益的前哨。1949年12月,在國民黨軍節節敗退的時候,蔣介石開始重點加強臺灣島,海南島,舟山群島等基地的建設,想要憑藉其海空軍優勢圍堵大陸。
  • 師父一聲令下,大師兄二師兄齊上陣,一通線上操作猛如虎
    師父一聲令下,大師兄二師兄齊上陣,一通線上操作猛如虎 2020-03-04 09: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戰神」薛嶽,為什麼打不過粟裕?
    薛仰嶽後改名薛嶽,以示不僅仰慕嶽飛更將身體力行。 綽號「老虎仔」,廣東韶關市樂昌縣九峰鎮小坪石村人,客家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國民革命軍將領,軍事家,先後任貴州省**、抗日第一戰區前敵總司令、第九戰區司令長官、湖南省**、總統府參軍長、廣東省**、國大代表等職。早年參加粵軍,逐步成為國民黨的高級將領,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與紅軍多次作戰。
  • 美術生用圓規畫圈圈,一頓操作猛如虎,畫出完美人像
    估計很多美術生都不喜歡上數學課,很多美術生估計都會有在數學課上畫畫走神的經歷,比如下面這位美術生在上幾何課的時候,竟然用圓規畫出了完美人像,可謂是一頓操作猛如虎。其實,這種操作就是印表機原理,一行行或者一圈圈軌跡在需要著色的地方著色就可以形成圖像。圓規不僅僅可以用來當作幾何圖形工具,在工程作圖中,畫按照既定的設計製圖,也大概是和這個美術生的操作類似。雖然美術生可能不太喜歡數學幾何課,但圓規對於美術生而言,拿來當成繪畫神器那真是信手拈來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