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和宋江有什麼不同

2021-02-14 益起學堂和孩子一起出發

他們有相似的經歷。

高俅是個壞傢伙。一開場他就因幫閒被斷了二十脊杖,發放到邊界,後來輾轉去了淮西臨淮州。一個開賭坊的「幹隔澇」(比喻不乾淨的人)漢子收留了他。因得了朝廷赦宥又回到了東京。

宋江在第二十回「殺了閻婆惜逃跑,回宋家村家裡藏在地窨子裡又避過緝拿,後來也是得了赦宥又回了鄆城縣。

如果要了解一個人,就看看他身邊的朋友。他們的朋友都是什麼人呢?

高俅自從回到東京,一路被甩,先在東京金梁橋下董生藥家,「被斷配的人,舊性必不肯改」嫌棄他「沒信行」擔心留在家裡給下一代作了壞榜樣,就一封書簡,將他推薦給了小蘇學士。我想那董生莫不是希望高俅能在小蘇學士府裡耳濡目染受經得賢?小蘇學士得知這位是一個「幫閒浮浪」之人,也沒有生氣,可能見怪不怪了,將他薦去了駙馬王晉卿府裡作親隨,因為那小王督太尉喜歡這樣的人,真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小蘇學士懂得用人之長,也會投其所好。後來因為高俅的球踢得好,特長不能分高低貴賤,不能說長跑就比踢球高級,也是「人以群分」,有人喜歡清茶有人喜歡燒麥,恰好端王甚是喜歡踢球,所以被端王留用,端王就是後來的宋徽宗。高俅是被餡餅砸中的,這一路全憑自己,有被拋棄,也有被欣賞,他當上了太尉。

宋江殺了閻婆惜吃了官司,怎麼辦呢?聽說滄州橫海郡小旋風柴進仗義疏財,專一結識天下好漢,救助「遭配」的人,前面董生覺得「被斷配」的人不是好人,小旋風柴進怎麼就要救助「被斷配」的人呢?都是「被斷配」的人,在董生面前就是壞了,見了柴進便成好漢,道理也是有,好和壞本身也是相對而言,人的善惡有時是可以隨境隱顯的,比如有人覺得大家都認為壞的人唯獨對他好,說這個現象不太靠譜吧,也不是沒有,但通常不是大概率,要麼是你被騙了,要麼你就是宋徽宗、柴進、宋江一般的人物,能拿捏得住別人的壞。宋江繼而一路結識武松、花榮、燕順、王英、鄭天壽、呂方、郭盛、石勇。和高俅一樣也是因朝廷赦宥宋江回了原籍,罪不至死了,被刺配江州牢城。這一路宋江又結交了李俊、李立、童威、童猛、薛永、穆弘、穆春、張橫、張順……這些都是什麼人?揭陽嶺三霸:李俊、李立是一霸;穆弘、穆春是一霸;張橫、張順是一霸,施耐庵也是著急了,幫著宋江結交的都是一對一對的親兄弟。若是高俅不在朝廷,是不是說也是宋江的好朋友?

我常常很崇拜一種人,就是什麼人都能做他的朋友,這種人心思細膩,很知道每個人的可取之處,也知道要規避的地方,比如宋江;有的人的朋友只選擇與自己情意相投的,比如高俅。

李逵有很明顯的兩面性。一方面是兇殘,殺人不眨眼,隨性;一方面是天真,要怎地便怎地,隨性。但是宋江就能駕馭。李逵救宋江劫法場,掄兩把板斧「一味地砍將來」,想想所少無辜的人因為看熱鬧身首異處,魯迅筆下的看客隊伍裡若多個李逵,估計就人人自危,噤若寒蟬,閉門不出了。後來李逵殺李鬼、李鬼老婆、曹太公、裡正還有三十來個士兵,為逼朱仝入夥還殺了個孩子。唯對宋江俯首帖耳。因為李逵最困窘,最英雄氣短——沒錢的時候,宋江拿出十兩銀子,金聖歎批曰:「以十兩銀買一鐵牛,宋江一生得意之筆」;宋江密令李逵殺小衙內,朱仝找來算帳時,他軟磨硬泡李逵「兄弟,卻是你殺了小衙內。雖是軍師嚴令。論齒序,他也是你哥哥。且看我面與他伏個禮。我卻自拜你便了」,李逵「吃宋江逼住了」,撇了雙斧,拜了朱仝。軟硬兼施啊,「水滸」裡面沒有手段嗎?過去覺得有手段是可恥的,可是不能迴避的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沒些合計才是真真被算了去。

高俅身居廟堂,重要的不是結交是護佑。他護佑的那高衙內,便種種算計林衝,直逼得林衝遠走他鄉,其實林衝最忠心耿耿了,倘若高俅也多少懂得些平衡,多少懂得些結交……高俅的身份和地位,加上個人品德那就不可限量了。人是越來越精明,但是若為著一己之利便是危險,有了制度的保障,生活才相對安然些。

高俅任由高衙內逼死林衝之妻,真是令人氣憤。再看宋江,夜好不到哪去,他乾脆殺了閻婆惜,那閻婆惜固然可恨,罪至於死嗎?宋江就可以定她的罪嗎?秦明之妻也是宋江間接害死的;武松也是親自掌權殺了潘金蓮;楊雄殺了潘巧雲和迎兒,金聖歎講:「石秀節節精細,節節狠毒,我畏其人」,我看《水滸傳》裡的人物個個都畏,因為是一個大環境。女性無足輕重,仿佛男權恩賜的一樣,必須按照他們的標準來生活,花榮的妹妹被嫁秦明是提前一天接到的通知;才貌出眾的一丈青嫁了個好色之徒矮腳虎,看了真是不舒服,宋朝的女性「活著」就是天大的幸福了吧。

電視連續劇《水滸傳》裡面的《好漢歌》咿咿呀呀地在耳畔響起,「大秤分金,大碗吃肉」的眾弟兄豪氣幹雲,我看高俅和宋江是一個人,不過位置不同而已,嚇人。

相關焦點

  • 如果宋江沒有攔住林衝,讓林衝殺了高俅,結局會有變化嗎?
    如果宋江不攔阻林衝,林衝殺了高俅,梁山可能因此分化成兩派。話說張順在水裡捉到了太尉高俅,宋江知道後,緊急傳下命令,不可殺害軍士,張順把高俅壓上忠義堂,宋江見高俅像個落水狗一般,叫取來新衣服,給高俅換上,然後把高俅請到上坐,納頭便拜,一邊拜一邊向高俅請罪,高俅這時候成了階下囚,沒有了往日的傲慢,趕緊起來還禮,宋江讓公孫勝,吳用上前扶住了高俅。
  • 為什麼高俅輕易地做上太尉,宋江奮鬥一生得到的官位反不如高俅?
    以宋江和高俅為例子對比一下這兩人的能力差距。高俅是什麼出生,在《水滸傳》裡描述的江湖世界中,高俅是一個浮浪破落戶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業,只好刺槍使棒,最是踢得好腳氣毬,京師人口順,不叫高二,卻都叫他做高毬。
  • 宋江吳用受封官職到底有多高?趙佶蔡京高俅都睡不著覺
    而當皇帝高高在上,宋江等人匍匐在地聽封時,則更是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但事實上,宋江等人的想法,和我們讀者可是完全不一樣的,甚至在這些受封的人心裡,早已是樂開了花!最先提出招安想法的是以宋江、吳用為首的派系,這一派系基本是曾經追逐官場後,又在官場失意的角色。因此在他們看來,再次招安能夠讓他們得到一直想要的官位。
  • 高俅被抓到梁山後,林衝為何沒殺了他?原因竟然是宋江
    林衝沒有被派去看草料場,他想和高衙門為此事吵架,但被妻子攔住了。後來,在高衙門的脅迫和利誘下,他被迫離開家鄉,預示著他將來要去梁山。說起高衙內,很多人都知道,他之所以如此專橫,是因為他有一位擁有很高權力的父親,是北宋時期一位有權勢的大臣。不知名的時候,高衙內是他身邊的狗腿。後來,當他發展的時候,他被無恥地認作父親,所以他能夠在北京如此肆無忌憚。
  • 宋江一介小吏,憑什麼能當大哥,高俅:你們都小看了宋江
    那些心甘情願認宋江為大哥的,都是些什麼人?落第的秀才、打魚的粗漢、通緝的逃犯、地方的惡霸、溜門撬鎖的小偷、身手平庸的好漢、被朝廷發配的罪犯!也只有這些人,才會覺得宋江確實夠意思、確實有心胸、確實是個當大哥的料!宋江最早的班底就是這樣一群人。
  • 林衝為何沒殺高俅?你看看高俅被活捉上梁山後,都發生了些什麼事
    但武松的一段話,卻讓我冷靜下來,我必須還要與狼共舞,這一切,都要從宋江瘋病被治癒後說起……宋江的瘋病,被扈三娘「神奇」治癒後,我才懂了什麼叫演技。真是一年一影帝,千年一宋江!他通過裝瘋,摸透了梁山兄弟們的底牌,同時也讓反對他的人,都順從了。自那天后,宋江就恢復了忠義堂點卯打卡制度,這一回沒人再唱對臺戲。
  • 北宋大奸臣高俅真的害死宋江了嗎?他又是怎麼死的?
    今天咱們說一說高俅,有網友說,高俅被冤枉了,真實的高俅根本不是大奸臣,他替人背了黑鍋,被冤枉了600多年,歷史欠他一句道歉! 後來,高俅發了跡,成了太尉,這天,例行點名時,恰恰少了一個王進,高俅一打聽,方知這是王升的兒子,原來他母親生了病,請假了,高俅一聽,當即大怒,這分別是瞧不起他!派人速速通知他來上班。 王進來了之後,抬頭一來,是高俅,心想完了!下班回家之後,和老娘一商量,就逃走了,教頭也不幹了!
  • 高俅最後死了嗎?三版水滸的不同結局:活祭、毒酒灌死、發配滄州
    在這三版續水滸中,奸臣高俅竟然有三個不同的結局,仔細看來,卻都又大快人心。宋末六賊之一,蔡京《蕩寇志》中這六個人的結局與歷史貼合,應是參考了宋史,陳東在書中話語雖然略有不同,大致意思類同。殘水滸:高俅、高衙內父子和牛一起當作「三牲」活祭如果說《蕩寇志》、《水滸後傳》手段還稍顯仁慈(前者還有活路,後者也未折磨),那麼《殘水滸》也不愧兇「殘」之名:高俅、高衙內父子竟被活祭!
  • 揭秘水滸傳:陷害林衝,毒死宋江,作惡多端的高俅最後怎麼樣了?
    他的半邊臉和骷髏一樣,另外半邊臉和正常人一樣,這太厲害了。於是就被舉薦給皇帝了,皇帝就是宋徽宗。林靈素口才很好,幽默詼諧,常常惹得別人哈哈大笑,宋徽宗就被他給說得暈頭轉向了。林靈素告訴宋徽宗,你是上帝的長子,執掌南方,名叫長生大帝君,我是你手下的仙卿,下凡來輔佐您的。
  • 逼迫林衝上梁山,陷害忠良,得意了大半輩子的高俅,什麼結局?
    雖然聚義成功,但最終下場都比較悲慘,宋江喝下御賜毒酒而亡,林衝風癱病死。那麼問題來了,很多人想知道高俅的下場怎麼樣,畢竟陷害過忠良,得意了大半輩子。今天筆者就告訴大家。據了解,高俅原本是一個落魄子弟,家庭雖然衰敗,但算得上有點學問,在民間闖蕩多了之後,他就練就了阿諛奉承拍馬屁的能力。直到後來能深受皇帝喜歡,和他這一點分不開。高俅得到端王賞識後,他的人生路途算是打開了,只要是端王喜歡的,他都花盡心思去了解,甚至主動用一些端王的愛好接近端王。隨著端王當上皇帝,高俅順勢成了皇帝身邊的重臣。
  • 林衝去殺高俅的時候,魯智深和武松為何沒真下手?那些秘密被說出
    當林衝拿著刀要找高俅拼命,在場的所有人著實嚇了一跳,為何都沒有人幫林衝一把,尤其是魯智深和武松?要知道這兩個人都是真性情的人,跟林衝也是過命的交情?其實歸根結底,還是林衝自己不敢殺高俅。
  • 有機會卻不殺了高俅,結果還接受招安
    沒有上梁山前,林衝或許還心存僥倖,想著和老婆家團聚,所以他既不能打高衙,也不能殺高俅。但到了梁山之後,林衝沒有什麼顧慮了,按理說是可以報仇的。但林衝卻沒有這樣做。再見到高俅的時候,林衝還是沒有殺高俅,他甚至都不想打招呼。在梁山大聚義後,高俅三度徵討梁山,最後一次敗北被擒,上梁山。此時,林衝對高俅的態度又是怎樣的?
  • 林衝和魯智深在梁山殺高俅的時候,武松若是在會怎樣?
    梁山泊在第三次打敗高俅並把他捉上山後,林衝怒不可遏,衝上去想要手刃仇人,而一心招安的宋江先是千方百計的阻攔。後來還瞞著林衝私自放了高俅,林衝得到消息追到岸邊,眼睜睜的看著仇人坐著一葉扁舟平安的離開,只得在風中凌亂,魯智深在一旁也是愛莫能助。
  • 梁山泊上高俅明明被抓住,林衝不敢殺高俅!只因他背後站著的人
    林衝是好不容易踏進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圈子的,天子腳下,起點也高,步步走穩,節節高升,是林衝唯一的人生目標,這樣的環境,也培養了他極端自私和狹隘的性格。
  • 水滸傳中,十惡不赦的奸臣高俅,最後是怎麼死的?
    高俅,是《水滸傳》中的頭號反派。受小說影響,民間多將他和秦檜相提並論,恨不得寢其皮、食其肉。在小說中,高俅將梁山集團玩弄於股掌之間,最後毒殺宋江,讓梁山最終走向了覆滅。很多讀者在哀嘆梁山和宋江命運的同時,也不禁發問,這樣一個罪大惡極的高俅,他的最終結局又是如何呢?
  • 林衝殺高俅的時候,為什麼梁山這麼多人只有魯智深幫他,武松呢?
    林衝見到高俅滿腔怒火,在得知宋江準備把高俅放回去後,就策馬狂奔的衝到梁山腳下,魯智深也執意跟隨,和林衝一起去那個仇人算帳(不同版本是騎馬和奔跑兩種方式)。但他們卻看見宋江和馬上離開水泊梁山的高俅互相行禮。
  • 如果在梁山上林衝殺了高俅會怎麼樣?
    高俅原是一個地痞無賴,善於阿諛奉承,能說會道又善擅長蹴鞠,幸獲宋微宗的賞識,官居太尉。他侍寵營私,和蔡京、童貫等一批奸臣狼狽為奸,陷害忠良,搞的天下烏煙瘴氣,人們的生活更加悲慘。人們在各地不斷反抗,佔據山林打家劫舍,來發洩對朝廷的不滿。
  • 《水滸傳》中,宋江擒了高俅,林衝為什麼不趁機殺了高俅?
    林衝是不反對招安的,但高俅的存在無疑是讓林衝對招安望而卻步的一個巨大心理包袱和實際障礙。活捉高俅,對林衝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一則可以一雪前仇,二則可以保證其招安後沒有後顧無憂。只可惜宋江、吳用的諂媚政策使林衝喪失了這麼個千載難逢的良機。
  • 魯智深臨走前留下兩句話和六句偈語,宋江不懂,林衝武松燕青懂了
    宋江把魯智深的暗示拋在腦後,耀武揚威回到京城,受封之後也不知收斂:獨吞十萬貫賞錢,一點也不給蔡京高俅童貫分肥,反而回鄉大修祖墳和九天玄女廟,不作死就不會死,宋江封官加祿之後一直在作死。林衝之所以如此賣力打仗,實際還是想「將功贖罪」重回廟堂,但是魯智深的留言和偈語點醒了他:「你殺過高俅心腹陸謙富安,還殺過朝廷統制官於直、洳州都監馬萬裡,殺人放火的事情沒少幹,這些事怎能一筆勾銷?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小人報仇從早到晚,不管高俅是君子還是小人,都不會放過你,你回京城,還能混個囫圇屍首嗎?」
  • 林衝擊殺高俅時,為何只有魯智深一人相助,梁山的其它人呢?
    林衝原本不認識高俅,也和高俅沒有什麼交集。但是事情就發生在一次廟會期間。那時,林衝的娘子正在給街上逛街,突然之間有幾個惡少出來調戲她。林衝知道以後,礙於這個惡少是高太尉的兒子,只得罵了幾句。但是這個惡少竟然不知悔改,高太尉也仗著自己位高權重,想要設計陷害林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