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有相似的經歷。
高俅是個壞傢伙。一開場他就因幫閒被斷了二十脊杖,發放到邊界,後來輾轉去了淮西臨淮州。一個開賭坊的「幹隔澇」(比喻不乾淨的人)漢子收留了他。因得了朝廷赦宥又回到了東京。
宋江在第二十回「殺了閻婆惜逃跑,回宋家村家裡藏在地窨子裡又避過緝拿,後來也是得了赦宥又回了鄆城縣。
如果要了解一個人,就看看他身邊的朋友。他們的朋友都是什麼人呢?
高俅自從回到東京,一路被甩,先在東京金梁橋下董生藥家,「被斷配的人,舊性必不肯改」嫌棄他「沒信行」擔心留在家裡給下一代作了壞榜樣,就一封書簡,將他推薦給了小蘇學士。我想那董生莫不是希望高俅能在小蘇學士府裡耳濡目染受經得賢?小蘇學士得知這位是一個「幫閒浮浪」之人,也沒有生氣,可能見怪不怪了,將他薦去了駙馬王晉卿府裡作親隨,因為那小王督太尉喜歡這樣的人,真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小蘇學士懂得用人之長,也會投其所好。後來因為高俅的球踢得好,特長不能分高低貴賤,不能說長跑就比踢球高級,也是「人以群分」,有人喜歡清茶有人喜歡燒麥,恰好端王甚是喜歡踢球,所以被端王留用,端王就是後來的宋徽宗。高俅是被餡餅砸中的,這一路全憑自己,有被拋棄,也有被欣賞,他當上了太尉。
宋江殺了閻婆惜吃了官司,怎麼辦呢?聽說滄州橫海郡小旋風柴進仗義疏財,專一結識天下好漢,救助「遭配」的人,前面董生覺得「被斷配」的人不是好人,小旋風柴進怎麼就要救助「被斷配」的人呢?都是「被斷配」的人,在董生面前就是壞了,見了柴進便成好漢,道理也是有,好和壞本身也是相對而言,人的善惡有時是可以隨境隱顯的,比如有人覺得大家都認為壞的人唯獨對他好,說這個現象不太靠譜吧,也不是沒有,但通常不是大概率,要麼是你被騙了,要麼你就是宋徽宗、柴進、宋江一般的人物,能拿捏得住別人的壞。宋江繼而一路結識武松、花榮、燕順、王英、鄭天壽、呂方、郭盛、石勇。和高俅一樣也是因朝廷赦宥宋江回了原籍,罪不至死了,被刺配江州牢城。這一路宋江又結交了李俊、李立、童威、童猛、薛永、穆弘、穆春、張橫、張順……這些都是什麼人?揭陽嶺三霸:李俊、李立是一霸;穆弘、穆春是一霸;張橫、張順是一霸,施耐庵也是著急了,幫著宋江結交的都是一對一對的親兄弟。若是高俅不在朝廷,是不是說也是宋江的好朋友?
我常常很崇拜一種人,就是什麼人都能做他的朋友,這種人心思細膩,很知道每個人的可取之處,也知道要規避的地方,比如宋江;有的人的朋友只選擇與自己情意相投的,比如高俅。
李逵有很明顯的兩面性。一方面是兇殘,殺人不眨眼,隨性;一方面是天真,要怎地便怎地,隨性。但是宋江就能駕馭。李逵救宋江劫法場,掄兩把板斧「一味地砍將來」,想想所少無辜的人因為看熱鬧身首異處,魯迅筆下的看客隊伍裡若多個李逵,估計就人人自危,噤若寒蟬,閉門不出了。後來李逵殺李鬼、李鬼老婆、曹太公、裡正還有三十來個士兵,為逼朱仝入夥還殺了個孩子。唯對宋江俯首帖耳。因為李逵最困窘,最英雄氣短——沒錢的時候,宋江拿出十兩銀子,金聖歎批曰:「以十兩銀買一鐵牛,宋江一生得意之筆」;宋江密令李逵殺小衙內,朱仝找來算帳時,他軟磨硬泡李逵「兄弟,卻是你殺了小衙內。雖是軍師嚴令。論齒序,他也是你哥哥。且看我面與他伏個禮。我卻自拜你便了」,李逵「吃宋江逼住了」,撇了雙斧,拜了朱仝。軟硬兼施啊,「水滸」裡面沒有手段嗎?過去覺得有手段是可恥的,可是不能迴避的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沒些合計才是真真被算了去。
高俅身居廟堂,重要的不是結交是護佑。他護佑的那高衙內,便種種算計林衝,直逼得林衝遠走他鄉,其實林衝最忠心耿耿了,倘若高俅也多少懂得些平衡,多少懂得些結交……高俅的身份和地位,加上個人品德那就不可限量了。人是越來越精明,但是若為著一己之利便是危險,有了制度的保障,生活才相對安然些。
高俅任由高衙內逼死林衝之妻,真是令人氣憤。再看宋江,夜好不到哪去,他乾脆殺了閻婆惜,那閻婆惜固然可恨,罪至於死嗎?宋江就可以定她的罪嗎?秦明之妻也是宋江間接害死的;武松也是親自掌權殺了潘金蓮;楊雄殺了潘巧雲和迎兒,金聖歎講:「石秀節節精細,節節狠毒,我畏其人」,我看《水滸傳》裡的人物個個都畏,因為是一個大環境。女性無足輕重,仿佛男權恩賜的一樣,必須按照他們的標準來生活,花榮的妹妹被嫁秦明是提前一天接到的通知;才貌出眾的一丈青嫁了個好色之徒矮腳虎,看了真是不舒服,宋朝的女性「活著」就是天大的幸福了吧。
電視連續劇《水滸傳》裡面的《好漢歌》咿咿呀呀地在耳畔響起,「大秤分金,大碗吃肉」的眾弟兄豪氣幹雲,我看高俅和宋江是一個人,不過位置不同而已,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