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與早期古典時期音樂特徵與賞析

2020-12-18 西安曲江智造文化旅遊

《夏》奄奄一息的人們和動物躺在熾熱無情的太陽底下,松樹仿佛就要起火;杜鵑高歌著,加入斑鳩和金翅雀的行列中。微風輕拂,但很快地大風捲起;若有風雨欲來之勢,牧羊人被突如其來的狂風驚嚇。擔心著他的羊群以及自己的命運,他開始忙著做風雨前的準備,不安的心在灰暗的天色下、蚊蠅的嗡嗡作響下顯得更加孤立無援。終於,他擔心的事發生了──雷電交加的狂風暴雨及冰雹阻撓了他回家的路。——維瓦爾第題於《四季》總譜扉頁上的短詩

如果要列舉出全世界範圍內流傳最廣的巴洛克作品排行榜,義大利作曲家維瓦爾第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一定名列前茅。這首套曲的第二首《夏》描繪了在夏季悶熱而令人睏倦的氣候裡孕育著一場暴風雨,以及牧人為自己命運、為即將來臨的暴風雨將農作物造成災難的擔憂心情。

巴洛克時期(1600年-1750年)是西方音樂歷史中非常重要的階段,是古典、浪漫等後期音樂發展的基礎。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創作與演奏目的——為宗教活動、為王室慶典、為宮廷晚宴、為鼓舞戰士等等。其節奏強烈、跳躍,採用多旋律、複音音樂的復調法,強調曲子的起伏,看重力度的變化,速度從始至終保持不變。巴赫、維瓦爾第與亨德爾並稱巴洛克三巨匠。

本周我們邀請到了

巴洛克提琴演奏家姜珊

為我們分享

巴洛克與早期古典時期音樂特徵與賞析

旅美古典與巴洛克提琴演奏家、中美高端文化項策劃。「小提琴演奏」師從於我國著名小提琴家方元先生,「古小提琴演奏」啟蒙於朱莉婭音樂學院教授Cynthia Roberts女士,後師承美國巴洛克音樂鼻祖Stanley Ritchie先生,並任其高級助教。

2013年以全額獎學第名的成績考印第安納學樂學院,攻讀獨奏家憑,隨即受聘擔任巴洛克提琴副講師(Associate instructor)。2011年與2013年分別畢業於中國樂學院及北德州學樂學院,獲得提琴演奏本科與碩學位。2014年獲得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國際巴洛克賽季軍。2016年5作為唯亞洲演奏家受邀赴英國Britten-Pears樂節領銜巴赫康塔塔系列演出。2015-2016年攜7位國際頂尖古樂專家將地道古樂演奏法(Historically Informed Performance Practice) 帶中國。

合作過的樂家有葛萊美獎獲得者Nathan Gunn、英國國寶級男Mark Padmore、英皇提琴教授Elizabeth Wallfisch、Margaret Faultless、耶魯學教授Robert Mealy、紐約朱莉婭樂學院教授Elizabeth Blumenstock、維奧爾琴演奏家Wendy Gillespie等。

2013年姜珊受邀參加波頓古樂樂節並赴哈佛學演出,同年赴南卡萊羅那、蘭等地巡演。2013—2017 年擔任Bloomington Bach Cantata 項常駐演奏家。近年來先後於清華學、復旦學舉辦講座樂會,並受邀參加第34屆上海之春國際樂節,領銜亨德爾與普賽爾專場樂會。

2016年4、2018年9獲美國政府頒發的「傑出才」藝術家稱號。2010—2011年經中國樂學院推薦,多次為我國前外交部楊潔篪先外事會議獻上演出。曾受邀為前美國駐華使洪博培先演奏舒伯特作品。2019年受現任美國駐華使Terry Branstad先與美國印第安納州州Eric Holcomb先接。

課程將通過對典型巴洛克聲樂與器樂作品的欣賞,來體會藝術形象;將通過電影中巴洛克時期作品的運用,來體悟巴洛克的韻味精華、歷史意義及其美育價值。

周日19:00

直播間不見不散

關注公眾號【ICTE文化名鎮博覽會】觀看直播

相關焦點

  • 西方古典主義音樂——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產生與特點
    西方鋼琴音樂文化的演變與發展古典主義音樂發展概況從古典主義的時間上來看,是從1775到1820年,具體來說這一時期的音樂覆蓋了海頓創作的成熟期一直到貝多芬創作的早期才結束。18世紀中葉在西方音樂史上是一個由巴洛克藝術風格過渡到古典主義藝術風格的時期。在這一階段中,最重要的事件當屬鋼琴這件樂器的誕生了。鋼琴的誕生對整個音樂史的發展是有很大貢獻的。從歷史年代來看,鋼琴的產生過程與主調音樂逐步發展和成熟的過程是非常一致的。
  • 音樂創作時期——巴洛克時期的鋼琴音樂創作
    作為一種藝術風格最早出現在建築和繪畫領域中,在1600—1750間形成音樂史上的巴洛克時期,隨著時間的流逝,現在「巴洛克」已經漸漸褪去貶義的感情色彩,成為了一個特定的藝術風格時期的客觀的代名詞,常常出現在建築和音樂領域。
  • 拿索斯《早期古典音樂精選合輯套裝》30CD | 走進比巴洛克更早的古典音樂世界
    我們大部分人所知的最早的古典音樂,應該都是巴洛克時期以巴赫、維瓦爾第等作曲家為首的音樂作品。
  • 西方音樂的一座高峰——巴洛克時期
    巴洛克一詞起源於葡萄牙語「barroco」一詞,意為「不合常規」、「不圓的」,特指各種形狀不規則的珍珠,現在多指歐洲17世紀和18世紀初期豪華的建築風格。而音樂家們則借用此語概括地說明同一時期的音樂風格。
  • 何為「巴洛克」、「巴洛克時期」?
    「巴洛克時期」的建築「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巴洛克時期」的繪畫為什麼有「巴洛克時期」?「巴洛克時期」又是哪個時期?巴洛克時期是西方藝術史上的一個時代,大致為17世紀。其最早的表現,在義大利為16世紀後期,然而這個時期內產生的音樂作品,習慣上便稱之為「巴洛克音樂」。·旋律:樂句長度不一,氣息較長,無論是聲樂還是器樂,旋律都空前地華麗複雜,有相當多的裝飾音和模進音型。
  • 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特徵,和聲復調的出現,調式調性的發展等特徵
    巴洛克時期的鋼琴音樂,既繼承了前人音樂創作中精緻的一面,又克服了前人過於拘謹、不夠自然的缺點,使音樂創作手法更加大膽,更加具有表現力。其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和聲復調的出現巴洛克時期的鋼琴音樂中,通奏低音得到了廣泛使用,通奏低音也稱數字低音,由旋律加和聲伴奏構成的,它的主調和聲織體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復調織體有區別。這種風格漸漸與復調音樂相結合,發展成新的音樂風格,即和聲復調風格,這種風格後來在約·塞·巴赫的手中得到了最完美的體現。
  • 十位巴洛克時期著名作曲家和裝飾華麗的巴洛克音樂
    是指歐洲在文藝復興之後開始興起,且在古典主義音樂形成之前所流行的音樂類型,延續期間大約從1600年到1750年之間的150年。在藝術領域方面,巴洛克風格的特徵是精緻細膩的裝飾以及華麗的風格,造成這種現象的主因,是因為巴洛克時期是貴族掌權的時代,富麗堂皇的宮廷裡奢華的排場正是新的文化以及藝術的發展中心,而這個大環境的改變也直接影響到了音樂家的創作。十七、八世紀宮廷樂師所寫的音樂作品,絕大部分是為上流社會的社交所需而作,主要為了炫耀貴族的權勢以及財富,營造愉悅氣氛。
  • 巴洛克時期聲樂作品除具有濃厚的藝術特徵,它還有哪些演唱特點?
    這個時期誕生了許多偉大的聲樂家、作曲家,他們所創作的聲樂作品藝術特徵十分鮮明,氣質獨特、情感豐富、風格迥異,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和演唱性。在整個歐洲音樂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巴洛克時期聲樂的發展為歌劇的誕生鋪平了道路,這是一件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事件。
  • 這臺樸素的音樂會告訴你,巴洛克早期音樂是怎樣的
    本文圖片由主辦方提供和諧之詩古樂團成立於1998年,在藝術總監文森特·杜美斯特的帶領下,樂團致力於17世紀早期巴洛克曲目的發掘,並探索其與民間音樂、即興演奏等舞臺藝術間的聯繫。談到為何專注於發掘和演奏巴洛克早期音樂,文森特解釋,在他職業生涯起步之初,歐洲鮮少有人研究17世紀的音樂,絕大部分曲目仍沉睡於博物館的檔案資料中,特別是法國的曲目,這促使他成立了和諧之詩古樂團。20年來,和諧之詩古樂團表演了為數眾多的巴洛克早期音樂,但仍有許多曲目等待發掘,這些曲目300多年來無人問津,其中一些堪稱大師級的作品。
  • 【音樂百科】如何識別巴洛克藝術?
    洛可可風格最初出現於建築的室內裝飾,總體特徵是精緻並且細膩,設計中頻繁地使用「C」、「S」等渦券形曲線和弧線。之後,洛可可風格擴展到繪畫、雕刻、工藝品、音樂和文學領域。劃重點:巴洛克是建築風格,而洛可可是裝飾風格。
  • 西方音樂發展時期
    一時覺得西方古典音樂在歷史長河中遍布了數不勝數的經典之作。雖然不可能完整地探知或者欣賞所有的作品和作曲家,但是通過時間的脈絡來窺探一下西方古典音樂的發展還是有可能的。 一般西方古典音樂的發展可以分為7個時期 古代音樂時期:通常是指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4世紀.發源於古希臘,古羅馬以及後期一些早期的基督教音樂。
  • 20201217「古典-人聲」斯蒂勒·克拉根:德國巴洛克時期的悔恨與...
    20201217【古典-人聲】斯蒂勒·克拉根:德國巴洛克時期的悔恨與救贖(2020) [24-96]Griet De Geyter & Il Gardellino - Stille Klagen Remorse and Redemption in German Baroque (2020) [24-96]
  • 美國2021年巴洛克古典音樂國際比賽報名啟動~
    美國2021年巴洛克古典音樂國際比賽報名啟動~因疫情原因,本屆比賽以網絡形式開展報名~
  • 如何區分古典主義繪畫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
    洛可可風格內飾洛可可風格最初出現於建築的室內裝飾,總體特徵是精緻並且細膩,設計中頻繁地使用「C」、「S」等渦券形曲線和弧線。之後,洛可可風格擴展到繪畫、雕刻、工藝品、音樂和文學領域。而隨後的巴洛克時期,可以說是對文藝復興風格的解構。如果把文藝復興的美學觀比做渾圓的珍珠,那麼巴洛克的美學觀則是形狀不整的珍珠。它是寧可打破形式上的均整,也要著重於表現強度的一種形式。這一時期的音樂節奏強烈而活躍,旋律精緻且跳躍不斷。
  • 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代表人物
    巴洛克音樂的代表人物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尤其自身的特點,在這一大的創作背景下,誕生了很多傑出的鋼琴音樂大師,在這裡我們著重介紹幾位,同時也是藉助他們的鋼琴音樂來進一步分析這一時期鋼琴音樂的發展。2.創作特徵巴赫音樂的創作靈感來自於兩個方面,首先巴赫繼承了本民族民間音樂的特點,其次是巴赫在創作的過程中創造性地汲取外民族的音樂特點,並且將兩者進行了完美結合。
  • 巴洛克時期——音樂堡壘的基石
    巴洛克一詞起源於17世紀最初用於建築學。作家諾埃爾.安東尼奧.普呂什在其1746年的著作《大自然的景色》中首次用它來指稱音樂。其實,在提出這個稱呼之前音樂中的巴洛克時期早已開始,他大約從1600年延續至1750年。
  • 古典音樂常識,要考的!
    欣賞古典音樂,當然要了解一下古典音樂的發展歷程。>:浪漫主義時期 (1810-1849)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承接了文藝復興的思潮,脫離了中世紀的黑暗,從一個「存天理,滅人慾」的時代走來,人們忽然發現音樂除了歌頌神以外,還有娛樂的功能。
  • 2015年比利時國際巴洛克古典音樂比賽
    比利時國際古典音樂比賽在全球都享有著很好的聲望,也一直是無數的巴洛克古典音樂獨奏家在國際音樂事業上的敲門磚。比賽專為全球受過高等教育並擅長古典音樂演奏的年輕音樂家而設。2015年的比賽主題是古鋼琴。  自1964年起,在比利時的布魯日、安特衛普和波昂每年舉辦著名的比利時國際古典音樂比賽。
  • 巴洛克音樂:為何沒落,為何復興?
    近期剛結束的上海音樂廳mini音樂節以「萬象巴洛克」為題,接連呈現了三場講座和三場音樂會,在五月颳起了一陣「復古風」,讓不少第一次接觸巴洛克音樂的觀眾們愛上了這個時期的作品。「巴洛克」一詞源於葡萄牙語,意為「畸形的珍珠」,用於形容大約1600-1750年前後的音樂創作,而當時的用意並非出於褒獎,更多的是描繪其在歷史發展和接受過程中的獨特個性。隨著歷史的發展,巴洛克時期的樂器逐漸被穩定性更好、音量更大的「晚輩」替代,為了能在大型的音樂廳和劇院達成足夠的音量,過去的樂器被遺棄,而隨著後世音樂創作的高度繁榮,巴洛克作品價值也被不少人遺忘。
  • 什麼是古典音樂?
    當「Classical Music」用於指代起源於西方的傳統音樂形式時,包含了從11世紀到當代,特別是1600年到1925年這段時期的藝術音樂。這段時期也被稱為「共曉時期」(Common Practice Period),從字面上理解, 這段時期作曲家們所遵循的技法和原則基本一致。 正因如此, 這類音樂可以被劃分為一個門類, 也就是最通常意義上的古典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