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特徵,和聲復調的出現,調式調性的發展等特徵

2020-12-15 正步音樂教育

巴洛克時期的鋼琴音樂,既繼承了前人音樂創作中精緻的一面,又克服了前人過於拘謹、不夠自然的缺點,使音樂創作手法更加大膽,更加具有表現力。其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和聲復調的出現

巴洛克時期的鋼琴音樂中,通奏低音得到了廣泛使用,通奏低音也稱數字低音,由旋律加和聲伴奏構成的,它的主調和聲織體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復調織體有區別。這種風格漸漸與復調音樂相結合,發展成新的音樂風格,即和聲復調風格,這種風格後來在約·塞·巴赫的手中得到了最完美的體現。在宗教音樂中,通常由管風琴來完成通奏低音的演奏。通奏低音的運用貫穿了整個巴洛克時期,成為巴洛克音樂的一個重要技術特徵。

復調性是巴洛克鋼琴音樂的重要特點,每位作曲家有著不同的程度的復調性。

巴赫的音樂充滿音樂內部結構的平衡與美感,是復調性程度最高的。亨德爾的作品相比較之下具有更多主調成分,但仍帶有十分強烈的復調傾向。斯卡拉蒂的奏鳴曲則基本上以主調寫法為主體,穿插著復調因素。但不論演奏巴洛克時期哪一位作曲家的作品,嚴格的復調訓練都是基礎的基礎。

復調音樂與主調音樂的最基本區別在於以下兩點。

①在構成上。主調音樂由主旋律與和聲背景構成。儘管其中也常有對位線條,卻仍分有主從關係。而復調音樂則由幾個並行不悖的線條構成,一般不分主次。即使有突出,也仍應保持幾個聲部的獨立進行。

②在思維上。復調思維在時間維的線形組織與空間維的和音組織之間構成縱橫交錯的網絡,是多層面、多線條、多重性的複雜思維。因此,學習復調音樂理所當然地應當貫穿鋼琴學習的始終。

(二)調式調性的發展

在調式方面,之前多為教會調式,到巴洛克時期則逐漸發展為大、小調式,而在i650年之後,隨著越來越成熟的新的和聲體系,調性在轉換手法上也越來越規範和多樣。數字低音得到了廣泛的使用,不協和音的處理相對自由。

(三)更加富有流動性的旋律

在旋律方面,巴洛克時期,聲樂的旋律逐漸被轉移到鍵盤樂器上,而且旋律中經常出現遠距離的跳躍,重複主題樂句成了一種經常使用的重要手段,富於流動的旋律性,以及對位的手法迅速發展。

(四)生動活潑的音樂節奏

在節奏方面巴洛克音樂賦有生氣,生動而且活潑。為了在沒有強弱變化的撥弦古鋼琴上奏出重音,作曲家往往在時值長度、樂句設計、和聲變化和裝飾音運用上進行巧妙構思,造成突出重音的效果,音樂各段落之間已形成剛柔、強弱的對比關係。

(五)注重情感的表達

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家開始關注如何用音樂來表達情感這一美學問題。作曲家們竭盡全力尋找音樂手段來表達情感和精神狀態,如憤怒、激動、歡喜、憂傷等。這一時期強調的情感表達與後來浪漫主義時期作曲家所強調的情感有所區別,並非作曲家個人的情感的表達,而是一種類型化的基本情感。

(六)華麗多彩的裝飾音

巴洛克時期的鋼琴音樂作品,大量運用了華麗多彩的裝飾音。C·P·E·巴赫在1753年寫道:「沒有人能懷疑裝飾音的必要性。它們事實上是必不可少的。它們使音符互相連接,富有生氣,強調要點,傳遞重音;它們使音樂更悅耳動聽,喚醒我們閉塞的注意力。裝飾音提高了音樂表現力,使一首樂曲或悲哀,或歡愉,或產生其他情緒。裝飾音提供了與它們的主題材料同樣多的機會,使演奏精彩非凡。它們能改善一首平庸之作。沒有它們,最好的旋律也變得空洞無物,毫不動人,最清晰的內容亦變得模糊不清。但必須避免過分地使用裝飾音。正如辣椒粉也會毀壞一盤好菜。」

裝飾音有著極為豐富的種類,其中波音、倚音、顫音、順滑音與回音是經常被使用的裝飾音。巴洛克音樂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裝飾音的運用。各種各樣的裝飾音及其不同組合,在每個作曲家和演奏家手中都有不同解釋和不同用法,有的裝飾音起節奏重音的作用,有的裝飾音主要用來對抒情的旋律線條進行修飾和勾畫,而有的不協和裝飾音則是在對和聲色彩進行巧妙地增添。總之,巴洛克時期的音樂風格因運用了大量的裝飾音而顯得更為高雅與講究。

巴洛克時期音樂作品中的裝飾音,有著法國風格與義大利風格兩大潮流。

法國風格的裝飾音以作曲家記在樂譜上的大量記號為依據。儘管對這些記號經常有紛紜的異見,但一般都不在譜上指示的記號之外再增加新的裝飾。但在巴洛克時期,情況又不盡如此。有的作曲家僅僅註明「順滑音」,其他的裝飾音均不標明。唯有弗朗索瓦·庫普蘭堅申,必須嚴格按照他本人的指示演奏裝飾音。其他人往往允許演奏者對裝飾進行自由選擇,不那麼刻板。典型的法國風格是「變體」舞曲,舞曲作為一種鍵盤音樂體裁出現於16世紀,該體裁曾隨著文藝復興人文思想的回歸,使長期受到中世紀宗教壓制的舞蹈開始在歐洲流行,並且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舞曲類型,如阿列曼舞曲、帕凡舞曲、庫朗特舞曲等,這些成對的舞曲之間一般都有速度和節拍的對比,它們為巴洛克時期的舞曲性組曲奠定了基礎。

義大利風格源於歌劇中的自由發揮。各個聲部在不同節奏位置上先後加上華彩性的炫技性的回音、顫音、歷音(短音階順滑音)。這些裝飾音也常常在聲部間模仿,使音樂愈發光輝。義大利器樂曲也遵循這同一趨向。尤其在慢樂章中,獨奏者經常運用豐富的裝飾手段,在旋律骨架音上增添華麗的小音符。在17世紀義大利器樂曲中,極少見到裝飾音的記號。18世紀初,作曲家們開始寫下「顫音」記號和「順滑音」記號,逐漸成為普遍。此後,樂譜逐漸成為更能反映作曲家要求的來源。但是,在慢樂章中增添裝飾音仍是經常可見。

(七)空前繁榮的體裁

巴洛克時期的鋼琴音樂在體裁上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表現在:在前奏曲、舞曲、託卡塔等器樂體裁進一步發展的同時,賦格曲、奏鳴曲、大協奏曲、古組曲、獨奏協奏曲等體裁空前繁榮。

相關焦點

  • 西方古典主義音樂——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產生與特點
    巴洛克這一藝術風格最早在建築和繪畫中出現並逐漸形成一種建築風格,在經歷了大約半個世紀以後才慢慢在音樂中出現,並形成了音樂史上的巴洛克時期,從其時間上來看,巴洛克時期大約是從1600到1750年之間。現在「巴洛克」一詞常用在建築和音樂中,成為一個特定的藝術風格時期的代名詞。
  • 西方音樂的一座高峰——巴洛克時期
    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創作以多元化形式展現,主要作用於人們的內心世界,引起人們情感的共鳴,推動音樂藝術的發展。 巴洛克音樂最大的特色就是調性取代調式。
  • 巴洛克時期——音樂堡壘的基石
    巴洛克一詞起源於17世紀最初用於建築學。作家諾埃爾.安東尼奧.普呂什在其1746年的著作《大自然的景色》中首次用它來指稱音樂。其實,在提出這個稱呼之前音樂中的巴洛克時期早已開始,他大約從1600年延續至1750年。
  • 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代表人物
    巴洛克音樂的代表人物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尤其自身的特點,在這一大的創作背景下,誕生了很多傑出的鋼琴音樂大師,在這裡我們著重介紹幾位,同時也是藉助他們的鋼琴音樂來進一步分析這一時期鋼琴音樂的發展。1.人物生平J·S·巴赫出身於德國著名的音樂世家,其家族曾經出現過52位音樂家,巴赫姓氏幾乎成了音樂家的代名詞。
  • 中國復調音樂理論的形成、發展與思考
    《賦格曲寫作》的開創性則主要體現於在各個章節中均闢有與民族調式相關內容,包括五聲調式賦格的主答題寫作、賦格不同部分同宮與不同宮系統各類調式調性布局結構安排等,還附有許多中國作曲家創作的賦格作品實例供參閱,論述精當,講授清晰,易於掌握,深受學生歡迎。段平泰教授:《復調音樂》(19)同樣為一部頗具創新性和民族特色的復調音樂理論著作。
  • 巴赫的音樂是復調嗎?與莫扎特或貝多芬的作品有何不同?
    這四個人唱著不同的音符,那就是和聲。一個人可能唱C,另一個人唱G ……另一個人唱E,而另一個人唱不同的C。巴赫-巴洛克巴洛克音樂的特點是極盡奢華,加入大量裝飾性的音符。節奏強烈、短促而律動,旋律精緻。復調音樂仍然佔據主導地位,大小調取代了教會調式,同時主調音樂也在蓬勃發展。
  • 巴洛克與早期古典時期音樂特徵與賞析
    巴洛克時期(1600年-1750年)是西方音樂歷史中非常重要的階段,是古典、浪漫等後期音樂發展的基礎。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創作與演奏目的——為宗教活動、為王室慶典、為宮廷晚宴、為鼓舞戰士等等。其節奏強烈、跳躍,採用多旋律、複音音樂的復調法,強調曲子的起伏,看重力度的變化,速度從始至終保持不變。巴赫、維瓦爾第與亨德爾並稱巴洛克三巨匠。
  • 音樂創作時期——巴洛克時期的鋼琴音樂創作
    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創作16世紀末葉至18世紀中葉的歐洲藝術風格崇尚奇異、豪華和精雕細琢,開始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均衡、穩定和莊重背道而馳。作為一種藝術風格最早出現在建築和繪畫領域中,在1600—1750間形成音樂史上的巴洛克時期,隨著時間的流逝,現在「巴洛克」已經漸漸褪去貶義的感情色彩,成為了一個特定的藝術風格時期的客觀的代名詞,常常出現在建築和音樂領域。
  • 簡述巴洛克音樂的特點
    在巴洛克時期,音樂家們發明了許多記錄更加複雜的音樂變化的方法,許多方法沿用至今,樂器也有了很大的改進。巴洛克時期音樂的主要特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音樂理論方面,通奏低音在此時期的應用非常廣泛。「通奏低音」是一種為低聲部記錄音程、和弦和非和弦音調的記譜方式。
  • 調,調式和調性的關係
    音樂中調,調式和調性三者之間,是相互聯繫,相互依存,又有一定區別和指向的三個概念,是音樂構架體系中重要的要素。調是調式主音的高度,指明了調式主音在線譜和鋼琴上的具體而明確的音高位置。準確的定調,喚醒音樂在不同音區的色彩和柔韌度。調式是以一個音為中心(主音),一個音為導音,以三個音為骨幹音(穩定音),以三個音為正音,按照音程關係,傾向關係構建起來的體系。就象一個人有大腦,有四肢,有內臟。調式中的每個音以及在每個音上構建起來的音程和弦,在音樂中都承擔著各自的角色。它們相互支撐,相互依託,相互協調。
  • 2015教招備考|西方音樂史之巴洛克時期音樂(1)
    三、巴洛克含義巴洛克--Baroque--源自葡萄牙文--意指不規則的珍珠。形容十七、八世紀建築物中裝飾風格,其中彎曲的線條、誇大的裝飾,華麗的風格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平衡風格形成對比,後來隨著時間變化,成為一個時代風格的代名詞,在音樂領域上即指十七、八世紀的音樂風格。
  • 調式調性及高考題例分析
    調式調性的分析在樂理考試中屬於難題,考生一定要重視。題型有單音的調式調性分析,音組的調式調性分析,音程和弦的調式調性分析,音階的調式調性分析,旋律的調式調性分析。有客觀題,也有主觀題。客觀題中,可以是單選,雙選,多選,也可以是不定向選。
  • 不同類型的中國鋼琴音樂創作特點
    一、改編曲創作特點改編是指將原有音樂作品用其他音樂形式進行移植、發揮、發展和編配。由於鋼琴寬廣的音域和豐富的音色,因此幾乎能勝任任何改編,由此可見,改編曲是中國鋼琴音樂創作的重要形式。1.創造民族化鋼琴音樂語言由於中西方鋼琴音樂結構的不同,因此如何將中國音樂中線性的音腔式結構在鋼琴和聲性的立體結構中再現,就成為一個重要問題。因此,我國作曲家運用結構整合、和聲疊置、音色模仿、節奏重現等手法,創造了既符合鋼琴特性又具有民族化特性的音樂語言,從而使鋼琴音樂語彙表現出中國民族音樂的風格。
  • 浙江音樂學院2020年本科專業招生考試中樂理考試內容與要求是什麼
    還有相對來說比較高級的和聲、復調、曲式、旋律、配器法等內容。樂理的掌握,對於作曲、編曲、指揮、演奏來說,具有重要積極意義。我們平常所說的樂理,一般是指音樂理論中的基礎部分,也就是「基礎樂理」。記譜法:包括各類譜號譜表、各種音符和體止符、鋼琴音域與音組劃分、音名、唱名、中央C、標準音、全音半音分類、等音等。音樂常用記號與術語:包括速度力度記號、演奏法記號、省略記號、裝飾音、常用外文術語等。
  • 正確讀譜,是彈好鋼琴的第一步(音樂術語筆記)
    「你和鋼琴家只差一張琴譜的距離」從巴洛克古典時期傳承下來的琴譜,經過萬萬人彈奏卻有萬萬種演奏風格,除了固定的音符之外就是每個人看到的琴譜都會有不一樣的理解。樂曲的情緒,音樂的性質,速度的變化等等。調 modal調式 modes,modality調性 tonality大調 natural major小調 natural minor轉調
  • 舒伯特鋼琴音樂創作特點
    浪漫主義鋼琴音樂的發展除此之外,這一時期鍵盤樂器和演奏技術的發展為鋼琴作曲家的創作表現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支持。從19世紀開始,各國的鋼琴製作家對近代槌擊鋼琴作出了許多重要的改進:鍵盤音域也從五組八度擴大到七個半八度,張弦支架由木質換成了金屬鑄造的。
  • 淺談如何為中國歌曲編配鋼琴即興伴奏
    由演唱者在演唱的同時鋼琴伴奏跟進,做和聲的鋪墊和渲染。給予準確的高度、長度、力度、和聲連接以及畫面感等等。中國鋼琴伴奏的授課與學習最早始於學院派(各個音樂院校開設的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現在又籠統的分為學院派與大眾派。不管是學院派還是大眾派我們都需要一些好的、有專業素質的鋼琴即興伴奏者。
  • 巴洛克音樂是什麼鬼?
    學習音樂的朋友應該都看到過巴洛克音樂,很多人只知道「巴洛克」是指一個時期,但對於究竟是哪一個時期,那個時期的樂曲又有什麼特點,可能就不是很清楚了。巴洛克(baroque)是葡萄牙語,原意為「不圓的、形狀不規則的珍珠」。
  • 關於古典主義音樂,你是否了解它在體裁、旋律以及風格上的特點!
    (一)體裁特點從體裁特點上來看,我們通過對這一時期鋼琴音樂作品的分析可以發現,其體裁形式發生了十分重大的改變,巴洛克時期的組曲逐漸向奏鳴曲式(突出作品的對比性)過度,賦格形式的作品也逐漸轉向了奏鳴曲式。
  • 李斯特鋼琴音樂的創作特徵與主要的鋼琴作品
    李斯特鋼琴音樂的創作特徵李斯特的鋼琴音樂創作,有兩個方面的特徵。(一)標題性強李斯特主張標題音樂,他的標題可分為以下四類:①受文藝復興時期繪畫與雕塑的影響,如《婚樂》(繪畫)、《沉思》(雕塑);②與自然有關的標題,如《噴泉》、《森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