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前國家安全顧問:印度已是美國盟友了嗎?

2020-12-10 手機鳳凰網

2020年10月27日,印美籤署了《地理空間合作基本交流與合作協議》(BECA)。(圖源:網絡)

作者:

馬揚科杜·凱拉特·納拉亞南(Mayankodu Kelath Narayanan),印度前國家安全顧問。

2020年10月26—27日,印度和美國在印度首都新德裡舉行了第三屆印美「2+2」部長級對話會,此次對話會的意義非比尋常。美國前國防部長埃斯珀表示,印度將成為「本世紀美國在印太地區最重要的安全合作夥伴」。

印美的戰略考量

對話會期間,印美籤署了《地理空間合作基本交流與合作協議》(BECA)。該協議允許雙方交換高度機密的地理空間情報,意味著印度正式成為美國的軍事盟友。除此以外,雙方還計劃將雙邊合作關係提高到更高的水平,涉及軍事合作、安全通信系統和信息共享、國防貿易等議題。

如今,印美在軍事情報、後勤補給、軍事通信、地理空間信息等方面都有了合作關係。 隨著BECA的籤署,印美實質上已經開啟全面軍事合作的大門。在2016年、2018年舉行的印美「2+2」部長級對話會中,雙方籤署了《物流交換協議備忘錄》(LEMOA)及《通信兼容性和安全協議》(COMCASA)。印度媒體形容這三項「基礎性」軍事協議為奠定印美軍事聯盟關係的「三駕馬車」。

本文認為, 上述協議的籤署宣告印度是美國「印太戰略」架構的一部分。往屆的印度政府曾一度拒絕與美國籤署軍事協議,理由是會損害印度國防的安全性和獨立性。事實上,這種擔憂是多餘的,協議中有條款明確規定美國不可侵犯印度國防的安全性和獨立性。

印美結盟的利與弊

與美國共享高度機密的情報無疑是把雙刃劍,美其名曰「發展互操作性」,實際上是「引狼入室」。BECA籤署後,美國便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地進入印度軍方最核心的數位化空間。鑑於美國強大的網絡能力,不能排除美國對印度進行惡意網絡活動的可能。

BECA的籤署也意味著,印度「不結盟」的傳統外交策略走向了終結。有觀點認為,印度偏離了「不結盟」立場是不得已而為之,當今世界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務實外交才是明智之舉。換言之,意識形態模糊化更適合今天的印度。

即便如此,在追求務實外交的同時,也有可能會陷入機會主義的陷阱。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在其最新著作《印度之道:應對動蕩世界之策》( The India Way:Strategies for an Uncertain World)中指出,「鑑於全球流動性的迅速增長,印度有必要鞏固和擴大夥伴關係」。如果要實現這一目標,印度就必須跟更多的國家籤署軍事協議,但是收穫大,風險也大。

印度外交政策的轉變

種種事例表明,印度外交政策正在轉變,例如,過去印度一直對「四國集團」的構想保持著謹慎的態度,主要是鑑於其強烈的反華屬性,但最近印度卻一反常態,邀請澳大利亞參加其主辦的「馬拉巴爾」海軍演習(史上首次美日印澳四國參與的聯合軍演),還對組建四國集團表現出積極的意願。

本文認為, 在外部威脅倍增之際,印度與美國走近並不符合印度的利益。由於歷史和現實原因,中印關係一直跌宕起伏。即便如此,印度一直試圖避免與中國發生衝突。2018年4月,印度總理莫迪前往武漢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進行了非正式會晤。武漢會晤後,有關分歧得到了妥善管控,兩國關係也恢復了正常化。

然而,印度的外交重心卻在不斷地向美國傾斜,印中關係恐再次面臨挑戰。目前在中美激烈對抗的大背景下,BECA的籤署表明印度選擇了站在美國的一邊。

與其選邊站,不如把精力放在重建印度在南亞和西亞的影響力上,或許能給印度帶來意想不到的回報。 首先,搞好周邊外交,因為目前印度的主要鄰國(斯裡蘭卡、尼泊爾和孟加拉國)與印度在眾多議題上存在嚴重的分歧。其次,確保印度-阿聯關係平穩和持續發展,尤其是要確保阿聯與以色列的親近不會危及印度在西亞的利益。最後,努力恢復印度-伊朗關係正常化。

印度仍需與中美劃清界限

印度必須重新審視自身在中東的定位,以避免陷入戰爭的泥潭。2001年以來,印度就一直支持反塔利班的北方聯盟,且從未向塔利班低過頭,印度堅持反塔利班的立場對印度的中東政策影響深遠。考慮到印度過去幾十年來對阿富汗民主建設的巨大投入,現在是時候讓阿富汗回報印度了。

本文認為,從目前的局勢來看,印度既要討好美國,也要考慮到自身是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的身份,這在印度外交史上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印度對「不結盟運動」的冷淡,以及對非洲和拉美國家的疏遠,印度未來有可能會喪失「不結盟運動」成員國的身份。一旦發生,後果將不堪設想!

印美結盟對印俄關係的影響

與美國過於親近勢必會影響印俄關係。近年來,印俄關係出現了一系列問題,雖然不如2014年以前那麼強勁,但兩國關係仍能夠持續穩定地發展,印俄年度雙邊峰會也從未中斷過。如果印度繼續與美國走近,印俄關係就會出現動搖。

當然,隨著中俄關係的日益密切,印度更不能將俄羅斯視作戰略盟友。因此,如何在不破壞印俄關係的前提下發展印美關係對於印度而言,又是一個重大挑戰。本文認為, 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維持印俄關係的穩定,更必須切實管控風險,確保印俄關係不失控、不脫軌。

相關焦點

  • 斯裡蘭卡又成為大國地緣角力的新戰場,印度國家安全顧問親自出馬
    印度國家安全顧問訪問斯裡蘭卡,至少完成了三件事。 根據斯裡蘭卡的說法,戈塔巴亞·拉賈帕克沙和多瓦爾之間的討論「富有成果」。 印度希望在科倫坡港發揮作用,因為轉運印度貨物佔該港口業務的近四分之三。因此,多瓦爾親自出馬,在東部貨櫃碼頭方面取得了進展。 對於印度而言,斯裡蘭卡允許印度在航站樓中扮演一個角色將有助於其平衡與大國的關係。 印度一直想把斯裡蘭卡當成自己的後院,美國也經常與印度進行討論。
  • 曾是美國盟友的巴基斯坦,為什麼轉而和中國親近,印度成關鍵轉折
    然而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係,真的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好嗎?曾經是美國盟友的巴基斯坦,為何又會和中國親近呢? 二來由於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伊朗等周邊國家信仰的都是伊斯蘭教,所以短期內出現四面受敵的可能性並不大。巴基斯坦原本是英屬印度的一部分,在英國施行印巴分治不久後,便獨立出來了。巴基斯坦煤炭資源十分豐富,是首個和中國建交的伊斯蘭共和國國家。從1956年3月23日到今天,巴基斯坦成立的年限並不長。而較短的發展年限也註定了巴基斯坦的經濟、綜合國力相對較弱。
  • 印度前陸軍總司令在2004年的神作:2017年印度將擊敗美國
    架空的歷史:印度竟然輕鬆成為常任理事國 桑達拉詹·帕德馬納漢在退役前,曾擔任過印度陸軍總參謀長、陸軍總司令等職務帕德馬納漢樂觀地虛構出這樣的前景——這個架空的印度新政府能夠制定出一項全面、長期的國家安全政策,從引導歷史走向一個全新的「印度世紀」。
  • 美國和印度之間為什麼也打貿易戰呢
    近年來美印關係的密切使我們往往容易產生一種兩國是盟友關係的錯覺。事實上作為不結盟運動成員的印度在理論上是沒任何盟友的,倒是作為印度戰略對手的巴基斯坦才和美國之間保持有盟約關係,不過就目前美國與印、巴兩國的外交互動狀態而言:沒正式盟約關係的印度比有正式盟約的巴基斯坦更像是美國的盟友。為什麼和美國的關係如此密切的印度卻始終不和美國形成正式的盟友關係呢?
  • 印媒:美國第七艦隊曾試圖攻擊印度,卻被越南「解救」
    據印度媒體《歐亞時報》12月20日報導,在1971年與巴基斯坦的戰爭中,越南將印度從即將到來的美國攻擊中"解救出來"。印媒稱,美國希望第二次印巴戰爭能夠避免,但它別無選擇,只能支持自己的重要盟友巴基斯坦。
  • 本來想找個盟友,沒想到阿富汗政府已自身難保,印度援助還不能停
    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張,雙方在2020年依然發生不少的交火事件,印度為打擊老對手一直沒少費心思,如今印度與巴軍炮戰不停,還想與阿富汗聯手,試圖對巴基斯坦進行前後夾擊,故而一直對於插手阿富汗事務表示濃厚的興趣,印度大力援助不怕沒回報嗎?
  • 俄羅斯為中國說了點大實話,印度網民心態崩了,我們不是盟友嗎
    而原本是2個國家的矛盾糾紛,卻成了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重點幹涉。屢次偽造所謂「證據」,替印度國內鷹派尋找動手理由。而就在最近,俄羅斯為中國說了點大實話,卻意外把印度網民心態弄崩了。事情最開始,是印度媒體《印度斯坦時報》在外網視頻網站YouTube上,展示了一段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對中印對峙局面的看法。
  • 雷定坤:不論美國大選結果,印度的「堅定與無奈」
    從2016年印美籤訂《後勤交換協議備忘錄》開始,到美國於2017年進一步拋出橄欖枝,在其《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將印度升級為其「主要防務夥伴」,[6]再到川普政府塑造美版「印太」概念,強化美日印澳四國安全合作機制,莫迪政府也相應選擇積極與美國討論更深入的防務協議。此後三年多時間裡完成了3次「2+2」會談,成果頗豐,雙方相繼籤署了《通訊兼容與安全協議》與《基本交流與合作協議》。
  • 巴基斯坦的兩大盟友突然轉向印度秀親密關係,出了什麼問題?
    印度陸軍司令首次訪問兩個具有戰略意義的海灣國家印度陸軍司令訪問尼泊爾上個月,印度陸軍司令對尼泊爾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訪問,這一訪問具有重大的外交意義。印度陸軍司令納拉萬周二前往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沙烏地阿拉伯,進行為期六天的訪問,這是印度陸軍首長首次訪問這兩個具有戰略意義的海灣國家。印度官方的說法,陸軍參謀長的訪問被視為印度與兩國日益增長的戰略關係的反映,並有望進一步為國防和安全領域的合作開闢新的途徑。
  • 印度疫情或有救了?獲盟友1億支疫苗支援,美提示
    【編輯/作者 祁連軍武欄目 天光/魔魔】前言:印度疫情告急,據中國生物技術網報導,關鍵時刻,印度獲得盟友俄羅斯承諾將送1億支俄制新冠疫苗進行強力支援,3個月內全部交付。印度政府面對這份厚禮感激不盡,欣喜之餘美國卻懷疑俄羅斯用意並提示印度:別當小白鼠。印度疫情恐已超美國,印政府慌了目前,印度疫情仍在加速蔓延,累計確診突破590萬,與美國相差不到200萬。但印度日增長速度驚人,僅僅11天就增加100萬病例,所以不少專家認為,趕超美國只是時間問題。
  • 與美國關係密切的印度為何與俄羅斯也保持著密切的外交關係
    近年來美印關係的密切使我們往往容易產生一種兩國是盟友關係的錯覺。事實上作為不結盟運動成員的印度在理論上是沒任何盟友的,倒是作為印度戰略對手的巴基斯坦才和美國之間保持有盟約關係,不過就目前美國與印、巴兩國的外交互動狀態而言:沒正式盟約關係的印度比有正式盟約的巴基斯坦更像是美國的盟友。歷史上美國在第二次和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就出於自身戰略利益拒絕援助巴基斯坦。
  • 頻頻跟風「使絆子」,林民旺:印度成為美國制衡中國的「棋子」
    在林民旺看來,印度是一個高度「機會主義」的國家。在印度國內深陷疫情漩渦時,政府會選擇通過「站隊」美國、打壓中國企業來轉移國內民眾的視線。林民旺表示,不存在中國是否把印度推向美國的問題,而是印度一直與美國關係就非同一般,疫情後兩者更是發展為準盟友的關係。
  • 和美國共享情報,印度會不會引火燒身?
    有分析人士指出,一系列軍事協議的籤署將對印軍獨立性造成損害,甚至有損於印度主權和國家安全。三大關鍵協議  2014年莫迪上臺執政後積極推行「東向行動」,與美國「亞太再平衡」形成高度契合,兩國軍事關係迅速升溫。
  • 中國GDP是印度的5倍!為什麼西方國家更願意示好印度?
    想必大家知道,印度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即便1947年獨立後,印度實行的政體也是繼承了英國的衣缽,和西方國家政府原則上是相一致的,所以印度時常把自己稱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 另外,印度的語言文化、價值觀等與西方國家也類似,這樣的國情使印度更容易融入西方社會。網上曾吐槽說在美國的印度人混的比中國人好,或許這說的沒錯。
  • 巴鐵親密盟友打退堂鼓,拒絕提供全力援助,美:擔心惹惱印度
    對此巴基斯坦方面則表達了強烈抗議的態度,表示印軍肆意鎮壓克什米爾人,導致了嚴重的流血衝突和人道主義災難,日前在盟友的支持下,聯合國安理會也響應巴基斯坦的呼籲,對克什米爾的暴力衝突進行討論,這引起了印度的強烈不滿。
  • 賺走200億之後,美國戴高帽慫恿印度:我們歡迎印度成為崛起大國
    事實上,美方願意給印度「餵胡蘿蔔」的一個關鍵背景,就是印度已經花大價錢採購了大量美制武器——印度是除美國外最大的C17與P8用戶。過去的數年內,美國向印度出口了價值超過200億美元的武器裝備,美方一直強調這些裝備幫助印度加強了國防能力,有助於促進區域平衡與安全。
  • 美國安顧問歡迎英國封殺華為5G 批解放軍伏擊印軍
    美國國安顧問奧布萊恩7月14日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談到了英國封殺華為5G設備以及中印邊境衝突問題。奧布萊恩對英國封殺華為5G設備表示歡迎。他說:「我認為這對西方國家和關心數據安全的國家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 美國發給日本印度澳大利亞元首勳章,亞洲小北約就此成型嗎?
    川普總統任期眼瞅著到點了,所以有些該辦的事得抓緊辦了,要特赦的人川普已經特赦了,前兩天15個自己以往的親信通通被特赦了,而以往那些盟友呢,該表彰得表彰。就在前兩天,在川普總統的授意之下,美國官方向三個盟友國家的元首頒發了「功績勳章」,這個勳章是由美國專門頒發給外國元首的,由這個國家的大使過來代替他的元首領了勳章。哪幾個國家的元首獲得了這個勳章呢?
  • 專家:印度剛登上美國的小船,就要翻了?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馬萍、施蘭茶】目前,美國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已獲超過270張選舉人票,除非出現極端事件,否則成為總統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不出意外的話,美國外交政策也將大概率從川普時期咄咄逼人的零和博弈模式,重回崇尚價值觀、多邊主義的傳統平衡外交,中美關係因此也將回到相對穩定的軌道。
  • 中巴俄美等國家或在亞洲地區舉行軍演,奇怪的是,這次沒有印度
    美印軍演近一段時間,印度與美國之間的防務關係有了非常大的提高,雙方頻繁互動。前不久,美國海軍還與印度海軍舉行了一次軍演,雙方的航空母艦同時出境,不僅如此,印度方面還頻頻向美國獻媚。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就在美印關係剛有所加強的時候,印度似乎就要被美國拋棄了。據媒體報導:俄羅斯的黑海艦隊對外宣稱,明年2月,俄羅斯艦隊將會與中國、美國、英國、印尼、巴基斯坦等國家在巴基斯坦海域進行聯合軍演。據了解,這次聯合軍演的代號為「AMAN-2021」,屆時,俄羅斯艦隊將會派遣巡洋艦、護衛艦等軍艦以及海軍陸戰隊、直升機部隊和排雷部隊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