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裡蘭卡又成為大國地緣角力的新戰場,印度國家安全顧問親自出馬

2020-12-16 騰訊網

印度國家安全顧問訪問斯裡蘭卡,至少完成了三件事。

根據斯裡蘭卡的說法,戈塔巴亞·拉賈帕克沙和多瓦爾之間的討論「富有成果」。雙方同意在印度的協助下加快基礎設施發展項目。

為什麼多瓦爾要訪問斯裡蘭卡,印度又在玩地緣平衡戰略。印度洋上的明珠斯裡蘭卡,是東西方通道上的戰略棋子,大國都想在這裡建立勢力地盤。

知情人稱,多瓦爾對科倫坡的訪問現在將幫助印度,斯裡蘭卡和日本共同開發和運營科倫坡港的東部貨櫃碼頭,對平衡某些國家的影響。

時任斯裡蘭卡港口部長拉納通加於2016年8月宣布了東部貨櫃碼頭的計劃。

拉納通加隨後宣布,出於地緣政治原因,還將邀請一家印度公司在科倫坡港口開發航站樓,也因為當時的總理拉尼爾熱衷於印度的介入。

一家印度公司提交了一份提案,但當時的總統邁特裡帕拉·西裡塞納不同意,並說不能將諸如港口等國家資產移交給外國實體。

但是在去年5月,印度,斯裡蘭卡和日本籤署了關於東部貨櫃碼頭的開發和運營的合作備忘錄。

根據斯裡蘭卡商務部的說法,三方將成立一家終端運營公司來進行所有運營,其中斯裡蘭卡擁有51%的股份,印度擁有15%的股份,其餘的合資夥伴。

日本的作用是通過以0.1%的利率延長40年期貸款來為該項目提供資金。

一家中國公司正在科倫坡港口經營一個國際貨櫃碼頭,該港口毗鄰東部貨櫃碼頭。

印度希望在科倫坡港發揮作用,因為轉運印度貨物佔該港口業務的近四分之三。因此,多瓦爾親自出馬,在東部貨櫃碼頭方面取得了進展。

對於印度而言,斯裡蘭卡允許印度在航站樓中扮演一個角色將有助於其平衡與大國的關係。

印度一直想把斯裡蘭卡當成自己的後院,美國也經常與印度進行討論。

東部貨櫃碼頭問題是印度和斯裡蘭卡於2017年籤署後正在等待的15個合資項目的一部分。莫迪等不及了,他本來已對這些項目的狀況表示擔憂。

東部貨櫃碼頭

在南亞地區高度發展且競爭激烈的港口行業中,斯裡蘭卡應該一直向前邁出一步,為全球船東提供必要的環境,以規劃未來的貿易路線和轉運業務。斯裡蘭卡最大的客戶是印度託運人,他們使用科倫坡作為轉運中心,佔科倫坡吞吐量的80%,與此同時,通過科倫坡過境的全球船主為國家經濟提供了重要的資金,並幫助經濟增長和支持將自己提升為世界主要港口。

新的科倫坡港口擴建項目設計有三個碼頭,這些碼頭的總體設計能力為720萬個貨櫃,每個碼頭都有能力處理最大的船舶(22000TEU)。第一個航站樓由時任馬欣達·拉賈帕克薩政府於2013年提供給中國,擁有35%的股份,為期35年,該航站樓在五年內已達到240萬標準箱的設計能力。

與西碼頭相比,東碼頭具有優勢,因為它位於新港口和科倫坡舊港口的中間,並且與所有碼頭之間的出租人之間的距離較小,這是碼頭間貨物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轉運業務。

斯裡蘭卡新政府於2015年上臺,時任部長以腐敗為由暫停了東航站樓1期(ECTP1)的設備訂單,龍門起重機和其他資本港口設備沒法到位,這讓印度非常著急。

在這個地區,強大的地緣政治潮流正在發揮作用,這不是秘密。斯裡蘭卡在為印度託運人提供服務的同時,其他國家也在這裡有主要業務。不管是否願意,斯裡蘭卡都需要認識到印度因素及其鄰近性和潛在的經濟增長,這為印度插入提供了一個機會。

對於斯裡蘭卡而言,重要的是航運業是一項真正的全球業務,他也想借更多國家介入玩平衡,並成為全球公認的海上樞紐。

事情的發展趨勢是,在10至20年內,科倫坡將成為另一個國際港口,而漢班託塔港將成為斯裡蘭卡的第一大轉運港口。

多瓦爾此次訪問的第二個重要進展是印度,斯裡蘭卡和馬爾地夫同意在科倫坡設立一個海上安全秘書處,以協調海上安全計劃。

秘書處被印度認為至關重要,因為印度想藉機控制印度洋。

印度國家安全顧問訪問的第三個進展是他與斯裡蘭卡泰米爾族裔領導人桑帕森的會晤,後者的泰米爾民族聯盟在斯裡蘭卡議會中有10個席位。雙方討論了與斯裡蘭卡以及該島國北部和東部地區發展有關的問題。討論了解決懸而未決的泰米爾人問題或解決方案。

除此之外,印度國家安全顧問還告訴斯裡蘭卡總統,他將獲得印度在斯裡蘭卡的投資,特別是考慮到科倫坡希望吸引投資而不是利用貸款。

多瓦爾還表示,印度願意確定並投資可能有助於斯裡蘭卡經濟增長的新領域。

等於說,斯裡蘭卡希望有投資,印度人說我有錢,不是貸款,而是真金白銀地投資。不過,印度今年由於疫情,經濟下滑三分之一是肯定的,本身經濟就困難,又想在國際上充金主攪亂地緣戰略,斯裡蘭卡不要望梅止渴相信印度的許諾。

相關焦點

  • 大國地緣政治角力:印軍為什麼多次越境阻擾我國公路建設
    阿富汗地圖與瓦罕走廊(來源:騰訊網)瓦罕走廊的存在是典型的大國地緣政治角力的結果。02印度的「大國雄心」中國是地緣政治環境最複雜的國家。這是中國周邊鄰國唯一一個沒有勘定雙方邊境的國家。印度這個國家用一句話來描述是最貼切的——心比天高,命比紙薄。這個國家從成立之初一直都有一顆滾燙的「大國雄心」,可惜老天爺不開眼,偏偏把印度放到南亞次大陸這個地緣環境非常惡劣的位置。
  • 國際「新戰場」誕生,地緣政治成為過去式
    導讀:近些年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了佔據網絡空間的主體地位,試圖組建「數字霸權」,而推進數字經濟發展也將成為中國的重中之重。信息產業化的快速發展,使其成為推進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1月3日,西班牙《世界報》刊發由何塞·伊格納西奧·託雷夫蘭卡所編寫的名為《歐洲:世界超級大國數字大棋局的戰場》的文章。作者在文章中表示,在歷史的發展長河中,技術推動了經濟與社會轉變,並且成為國家權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世界範圍內有些艱難窘境正是因為人們忽略此觀點所造成的。美國憑藉其自身在技術方面優勢為冷戰提供了基礎,並把霸權帶到了21世紀。
  • 印度前國家安全顧問:印度已是美國盟友了嗎?
    (圖源:網絡)作者:馬揚科杜·凱拉特·納拉亞南(Mayankodu Kelath Narayanan),印度前國家安全顧問。2020年10月26—27日,印度和美國在印度首都新德裡舉行了第三屆印美「2+2」部長級對話會,此次對話會的意義非比尋常。美國前國防部長埃斯珀表示,印度將成為「本世紀美國在印太地區最重要的安全合作夥伴」。
  • 能夠控制尼泊爾,分裂巴基斯坦的印度,為何在斯裡蘭卡鎩羽而歸?
    印度作為一個在南亞次大陸擁有最大國土面積的國家,其擁有著與國內經濟軍事實力不相稱的政治野心,所以印度頻繁插手周邊國家的內政,在南亞次大陸屬於一個極度不安穩的國家。 印度自獨立以後,其國土面積和綜合國力都處於南亞次大陸之首。
  • 斯裡蘭卡為何在「印度優先」和「東亞優先」之間游離?
    壹「印度優先」:雙方最近互動斯裡蘭卡的拉賈帕克薩兄弟在今年8月初的國會選舉再度大獲全勝之後,在大國對立加劇的當下,世人無不關心這對兄弟將會把斯裡蘭卡帶向何處。起先大多數人都認為依照兄長馬辛達拉賈帕克薩過往親東亞的表現,斯裡蘭卡將會繼續疏遠西方勢力及印度,並與東亞站在一起,但近來斯裡蘭卡政府的表現看來並非如此。在8月20日的一場訪問中,斯裡蘭卡新任外秘科倫貝格表示,未來的政策將以「印度優先」,斯裡蘭卡無法承受印度的戰略安全威脅。
  • 大國權勢:印度外交戰略的不改初心
    【摘要】印度獨立以來,大國權勢和安全利益共求成為了其對外戰略的一條主線。究其根本,不僅在於其一以貫之的現實主義思想傳統,還在於其將「有聲有色的大國」夢想演繹為國際政治宿命,並據此指導對外政策。結果,在崛起過程中,印度逐漸確立起了以大國和擴展中的鄰居為對象的兩大類外交模式,它們共同作用於印度的世界大國地位追求。
  • 西媒文章:數字競爭成超級大國新戰場
    來源:參考消息參考消息網1月7日報導 西班牙《世界報》網站1月3日發表題為《歐洲:世界超級大國數字大棋局的戰場》一文,作者為何塞·伊格納西奧·託雷夫蘭卡。全文摘編如下:技術不僅改變了經濟和社會,而且是國家權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 距離那麼近,印度為什麼沒有統一斯裡蘭卡?
    歷史上哪個大國都想侵略擴張,沒有一個國家例外。不能說印度不想,就像在大街上看見一個美女,沒有男人不想入非非的。美國總統老布希就說過,一個男人看見一個美女第一個念頭就是能不能跟她談藝術。因此實事求是地說,印度沒有統一斯裡蘭卡,是因為根本就沒有做出過那樣的嘗試,也沒有制定過那樣的計劃。
  • 「印太」 的建構與亞洲地緣政治的張力
    例如,1967年東南亞國家協會正式成立時,斯裡蘭卡受到邀請,其他國家希望它也能夠加入成為正式成員國。而1972年建國的孟加拉曾首先試圖加入東協,儘管最終未能如願。1985年南亞國家聯盟正式成立前,對是否將緬甸算作南亞國家,也同樣存在激烈爭議。區域概念本身的模糊性,為概念創造者與界定者保持權力、顯示權力、獲取權力,提供了一種可能性。
  • 斯裡蘭卡高官表示在對華關係上不會隨美國起舞
    中新網加德滿都10月26日電 科倫坡消息:10月25日,斯裡蘭卡《亞洲新聞網》發表了斯外交部匿名高官就斯政府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訪斯可能出現的議題的立場,其中涉華部分包括:戈塔巴雅總統、馬欣達總理以及古納瓦德納外長在會見蓬時,都將禮貌地告訴美方,斯裡蘭卡將根據憲法法律以及人民的意志來處理對外關係
  • 獅子國——斯裡蘭卡,鑲嵌在印度洋上的一顆珍珠
    斯裡蘭卡這個國家,在大部分國人的眼中是宛如「斯巴達克斯」一般不知所云的名詞。如若我不告訴你那是一個國家,諸位觀者可能就把它,給掃進自己見過的諸多「斯」字輩的垃圾堆裡去了。此外懂一點地理小知識的讀者也許會把它看成印度的一個邦,其實斯裡蘭卡早在1947年就獨立於印度聯邦了。斯裡蘭卡這個國家,是個名副其實的小國,是那種可能西方人一輩子也不太會關注的地方。
  • 風聲鶴唳,西方國家集體增兵印太,地緣政治進一步惡化?
    從最近種種跡象來看,明年將是印太地區演化年,印太地緣政治會不會進一步惡化?當地時間12月6日,日本產經新聞消息,往年美國和日本軍事演習發生變化,法國已經和美日兩國達成意向,法國要派出軍艦前往印太地區,參加美日法三國軍事演習。很明顯,法國軍艦的加入,目的並不單純,這讓印太局勢複雜化。
  • 「3D列印」,印度為什麼越界送人頭?談一談印度扭曲的「大國夢」
    但是,印度的「大國夢」,是以欺凌其他弱小國家作為代價的。1在南亞這個地方,除了巴基斯坦能勉強招架印度以外,什麼孟加拉、尼泊爾在內的其他國家,加起來都不是印度的對手。在沒有其他國家插手的情況下,印度在南亞地區可以橫著走。
  • 出兵十萬也沒拿下,為何印度會在小國斯裡蘭卡這吃了啞巴虧?
    印度的大國夢印度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的國家,雖然他們國家經濟發展極其不平衡,而且自身武器發展狀況也相對落後,基本上所有的武器都靠進口,但是他們仍想恢復當年英國殖民期間的東印度公司的規模。比如在獨立後沒多長時間,就通過軍事佔領的方式統治了錫金。
  • 近在咫尺卻讓印度求而不得?斯裡蘭卡的生存智慧,四個字可以概括
    印度在謀求大國地位上表現激進,卻放過斯裡蘭卡?印度的野心從近些年其在國際上的活躍程度看來,早已經昭然若揭。通過軍火交易與西方國家打通友好關係,再以人口紅利刺激國家經濟增長,同時穩固軍事實力,最後通過一些似是而非的外交辭令謀求更高的政治地位。
  • 網上講的都是印度的缺點,其實印度有四大優勢,值得我們學習
    再加上印度不平等的種姓制度,讓人心酸的擁擠貧民窟;街道上沒有遮擋的廁所,其髒亂差現象令人堪憂;針對女性的犯罪率也為全球最高,安全得不到保證;閱兵就像耍雜技一樣,沒有一點威嚴儀式感。 這些都是我們在網上看到的東西。似乎印度滿身都是缺點。那麼,印度究竟有沒有優點,或者說優勢呢?
  • 為什麼斯裡蘭卡不屬於印度?
    大家要是看世界地圖的時候會發現一個情況,那就是印度邊上有個國家叫做斯裡蘭卡,並且之前都是英國的殖民地,那麼為啥斯裡蘭卡沒有成為印度的一部分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這兩夥人根本不是一路子。在英國人侵略斯裡蘭卡的時候,荷蘭人已經在斯裡蘭卡搞殖民地了,當然他也是從葡萄牙人手中搶來的。
  • 在領土問題上四處出擊,南亞地區大國「印度」的抱負與野心
    導讀:印度這個國家,屬於在發展中國家混的不錯的,當然這是排除了與我國相比較之後的結果,也是目前世界上繼中美之後,最有潛力成為世界大國的國家,世界軍隊人數印度排名第四,人數達到近百萬,2019年印度軍費開支700億美金,位居世界第三,地理位置優越,位居南亞大陸,把控著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航線印度洋,而且印度近年來經濟發展速度較快,在2019年GDP總和上升到世界第五
  • 靠「大國情結」,印度能成為下一個中國嗎?
    6月的加勒萬河谷,再往前17年的洞朗,印度這個不友好的鄰居從中國成立以來多次主動引發事端。同樣的發展中國家、同樣的人口大國,這個相信輪迴的「精神國度」不一心搞發展,卻總是在後方對中國動手動腳。只靠著「大國情結」就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國嗎?
  • 世界上人口大國大都很有作為,為什麼孟加拉國沒有存在感?
    提起南亞國家,你會想到哪個?印度、巴基斯坦,還是斯裡蘭卡、馬爾地夫,甚至是深居內陸的尼泊爾、不丹,但很難想到孟加拉國。這還是在南亞,在東南亞、亞洲,甚至全球,你也很難想到孟加拉國這樣一個國家。孟加拉是名副其實的人口大國,總量為1.6億多(2017年數據)。這是什麼概念呢?全世界200多個國家,人口1.2億以上的有10個,孟加拉國位列第8位,其他9個國家,如美國、印度、巴西、俄羅斯、日本都很有影響力,即便是奈及利亞,也是非洲人口大國和第一大經濟體,有一定的影響力。相比之下,孟加拉國的影響力與人口總量實在不成正比。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