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味道(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學家。趙州欒城(今河北石家莊市欒城縣) 人,少有才華,20歲舉進士 ,累遷鹹陽尉。武則天時居相位數年,苟合取容,處事依違兩可,時稱「蘇模稜」。因阿附張易之,中宗時貶郿州刺史,死於任所。
蘇味道與杜審言、崔融、李嶠並稱為文 章四友,與李嶠並稱蘇李。對唐代律詩發展有推動作用,詩多應制之作,浮豔雍容。但《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詠長安元宵夜花燈盛況,為傳世之作。原有 集,今佚。《全唐詩》錄其詩16首。蘇味道死後葬欒城西北9公裡今欒城蘇邱村,其一子留四川眉山,宋代「三蘇」為其後裔。
蘇味道和李嶠齊名,並稱「蘇李」,並與李嶠、崔融、杜審言合稱初唐「文章四友」。在初唐詩人中,「蘇李」往往又與「沈宋」(沈佺期、宋之問)相提並論,他們都大力創作近體詩,對唐代律詩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蘇味道詩風清正挺秀,綺而不豔。多詠物詩。他的名篇《正月十五日夜》(一作《上元》),詠長安元宵夜花燈盛況,「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鏤金錯採,韻致流溢,歷來為人傳誦。
蘇味道有四個兒子,老大、老三、老四都「子承父業」做了官,只有老二與眾不同。這個老二叫做蘇份,蘇味道死後,蘇份就在眉山縣(現在的四川眉山市東坡區)娶妻生子,「自是眉州始有蘇氏」。
蘇份的第九代子孫裡出了個蘇洵,蘇洵的二兒子叫蘇軾,三兒子叫蘇轍(蘇洵的長女是八娘),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三蘇」。
對於祖籍欒城,「三蘇」一直念念不忘,他們在文章、詩詞、書畫上經常署名為「趙郡蘇洵」、「趙郡蘇軾」等;蘇轍被朝廷授予「欒城縣開國伯」,他的作品集叫《欒城集》;蘇東坡的墓志銘上寫道「蘇自欒城,西宅於眉」。
在四川眉山三蘇祠啟賢堂內,還供奉著眉山蘇氏始祖——唐鳳閣鸞臺平章事蘇味道的畫像。
備註:蘇洵與其子蘇軾、蘇轍父子三人合稱「三蘇」,是唐宋八大家之中的三位。現欒城縣城東北方欒城文化公園(原柴武臺舊址)旁的蘇東坡紀念館則是為蘇軾所建。而欒城縣知名的味道府當是與蘇味道這位大唐宰相有著某些關聯。這些以後將陸續為大家介紹道。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來自網絡或網友提供,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我們不對其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合法性負責,也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版權屬原作者,若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
關注我們
點擊微信右上角的「+」,會出現「添加朋友」,進入「查找公眾號」,輸入「天下蘇氏信息平臺」或ID號「TXSS138」搜索,即可關注!查看歷史消息請點擊標題下面的「天下蘇氏信息平臺」進入,請大家分享本平臺資訊,請訂閱今日頭條《天下蘇氏信息平臺》多謝!
投稿方式
微信號:QsgrQ138033389 郵箱:1380333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