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成都12月14日電 (王軍) 小麗(化名)是一名懷孕34周的準媽媽,每天通過胎動,與寶寶一起倒數著見面的日子。近日,突如其來的一張超聲單子,讓小麗及其家人陷入了焦慮、迷茫、困惑、擔心的漩渦。
原來,小麗因為宮縮入住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超聲醫生在檢查時發現胎兒左側胸腔積液可見7.8*5.1*4.0cm不規則無回聲區,初步判定為胸腔積液。如此多的積液,導致寶寶的肺葉被大部分壓縮,那寶寶能安全地等待出生嗎?出生後寶寶的肺葉能夠充分擴張,像其他小朋友一樣自由的呼吸嗎?
產檢後,小麗被迅速轉診到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胎兒醫學MDT(Multi disciplinary team,即多學科會診)團隊病區。詳細了解了小麗的情況,該團隊主任魏素梅立即召集胎兒醫學MDT團隊相關人員,安排對小麗進行核磁共振檢查,進一步評估胎兒的情況。經檢查評估,胎兒左側胸腔有大量積液(肺組織壓縮約95%以上),膈面受壓下移,縱隔整體右移。
12月11日,胎兒醫學MDT團隊經過會診,建議小麗進行胎兒胸腔穿刺術,抽出寶寶的胸腔積液,緩解胎肺受壓情況,爭取繼續妊娠,讓寶寶發育更加成熟。
手術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胎兒醫學MDT團隊通力協作,在超聲引導下,20G的穿刺針順利穿入左側胸腔積液中。隨著液體一點點被抽出來,10%,20%,30%……90%的左肺復張了,偏移的縱隔也復位了,手術成功了。
小麗被送回病房,她又變得樂觀起來,更加期待和寶寶見面的日子,「將來等寶寶懂事了,一定能夠要告訴它,它在我肚子裡就被打過針了。」小麗輕鬆地說。
「像小麗這樣,滿心歡喜地孕育新生命,卻在半途被噩耗衝擊的孕媽媽並非少數。」魏素梅說,從胎兒醫學MDT團隊成立10個多月來,已經接診過多種類型的胎兒畸形或異常,複雜性的雙胎或者三胎。「為了滿足病人要求,我們的團隊包含了產科、小兒外科、小兒內科、產前診斷、超聲科、放射科等,每一個病例都通過一站式多學科會診,讓準媽媽準爸爸們更加了解腹中寶寶的異常情況,更加清楚當前應該完善什麼檢查或是做出什麼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