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太平公主,一生也是可憐人,最後死因可能被隱瞞了

2020-12-16 亭殿閣

許多年前,《大明宮詞》火遍大江南北,也讓太平公主從大唐歷史的煙雲中徐徐走進千家萬戶,她靈動、美麗、成熟、高貴觸動人心,為了讓李隆基順利登基、三尺白綾、消香玉損結局令人心碎……藝術畢竟無法還原歷史的全部真相,因為加上了美化和誇張的成分。

與電視劇中塑造的太平公主形象相悖的是,歷史上流傳的太平公主,與李隆基關係並不好,甚至想仿效母親武則天稱帝,那到底是怎麼回事?

太平公主的出生地及真名並無詳細記載,僅據史料推斷,她生於洛陽,是李治和武則天的小女兒,閨名李令月。或許是因為武則天曾親手殺了自己還在襁褓中的女兒,所以對太平公主的降生,懷著一顆救贖的心,想彌補之前的過失,比起她對各個兒子的嚴厲,太平公主才是唯一享受著母親寵愛、身為帝國公主所應有的待遇和尊榮的孩子。

幼年嬌生慣養的太平公主,天真懵懂,古靈精怪,到了少女懷春的年齡,自己跑進大殿求賜駙馬,就這樣,十六歲的太平迎來了第一次婚姻,嫁給了相貌堂堂,才華橫溢,才華橫溢的薛紹。

只是遺憾的是,這段婚姻僅僅維持了短短的七年,就如夢初醒了,與唐宗室李衝謀反,牽連到了薛紹,武則天下令杖責薛紹一百,無辜的薛紹終於在獄中病逝。

假如說,薛紹前的太平公主是一個不懂世事的幼稚女子,薛紹死後的太平公主則是一夜成名。薛紹離開後,她的心就不再為愛情而跳動,政治就成了她以後漫無目的生活的夥伴,即使她再嫁給武攸暨,那也是一場無愛的婚姻。

新婚後不久,武則天即位,太平公主的生活從此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作為武皇最寵愛的女兒,再加上時日流逝,她和武則天年輕時十分相像,更是受到武則天的寵愛,常與她朝堂議事。太平公主具有高超的政治才能,見解獨到,最難得的是,她不會自作多情,一直謹慎地在武則天面前行使權力。

武李兩家的政治爭奪戰中,太平公主是維護李家的,雖然母親給了她無上的尊榮和至高無上的權利,但她從未動搖過自己的政治立場,甚至參與過護者宰相張柬之發動的一場兵變,斬首二張。

如果太平公主的生命就此結束,她留給歷史的,也許只是一個單薄的公主形象,但歷史永遠是精彩的,政治的交鋒永遠是不間斷的,在風起雲湧的歲月裡,太平公主成為了風雲人物中的佼佼者,這也讓她的一生更加傳奇。

史上有記載,太平公主與侄子李隆基不和,甚至想登基為帝。但在她一生中,真正了解她的人會知道這純粹是胡說八道。

太平公主在李顯復位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敬,政治地位也發生了質的變化,由幕後走向臺前。那時李顯的妻子韋皇后、女兒亂政,如果沒有太平公主,資質平庸的李顯根本無法掌控局面。在政場上,雖無硝煙,但刀光血影滿天飛,她以瘦弱的身體撐起一片天地。

假如真要登基為帝,李顯那麼平庸,她大可取而代之,畢竟在當時,太平公主的聲望和功績是有目共睹的,甚至更早以前,以她在武則天心中的地位,若是有心皇位,大可保住母親,然後再讓母親傳給自己,難道不更容易嗎?

由於與太平公主相距年歲,兩代人的思想觀念、政見難免不同,發生矛盾是正常的,最重要的是,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當年可是結過盟的。

太平公主終於自盡而亡,史書記載,她是被賜死的,但細細推敲,事實也許並不那麼簡單,至少,如果太平公主想要謀得帝位,她可以不讓李隆基有登基之日。

史實究竟如何,還不得而知,很可能是李隆基怕了這位公主,再加上她又曾與自己聯手除掉韋氏亂黨,為天下立過功,功勳顯赫,因此想了一些辦法,逼得她起兵自衛,最後自盡。史實若有權勢大之人故意改動或隱瞞,那事實也是可以篡改的。

不過這一切都只是猜測,畢竟太平公主、大唐,都消失在時間的長河中,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只留下了在歷史的河流中,偶爾波光粼粼,泛起了往事的漣漪…

相關焦點

  • 權傾一時的太平公主,最後的真實結局是什麼?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與武則天的小女兒,一生受到父母以及兄長們的寵愛,可謂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權勢的女人之一。1武則天在位時,太平公主雖然也會參與政事,但是由於畏懼武則天,故而比較收斂,最多也是到處購置家產。期間有記載的建樹,也只有關於她自衛剷除來俊臣一事。
  • 太平公主的一生嫁過兩次,她心裡住的那個人是誰?從這裡能看出來
    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的一生可以用傳奇來形容,當年她為了爭奪地位權力而犧牲掉了自己的第一個女兒,藉此登上了皇后的位置,但是心裡難免對自己的親生女兒抱有愧疚之心,對此事也是念念不忘,終於,她迎來了第二個女兒,對於武則天一位母親的身份來講,這第二個女兒的降臨意味著補償償還,她看著懷裡的小女兒仿佛就看到了自己那個可憐的早已不復存在的大女兒
  • 歷史上真正的太平公主是一個什麼樣的女人
    太平公主有野心,沒魄力,人不漂亮,「胖妞兒」一枚。史載太平公主:體豐碩,方額廣頤。簡單說就是體型壯實,寬額頭,大臉盤子。如此一來,便和想像中的纖纖美女不著邊際。太平公主對權欲的渴望不遜色於母親武則天,她謀略過人,膽識不及,關鍵時刻猶豫不決,最終輸在一個「狠」字上。她的實力曾一度碾壓玄宗李隆基,結果卻反被對方所制。
  • 太平公主:被原生家庭毀掉的一生
    太平深知,身為公主,在婚姻大事上無法任性。好在最終選定的駙馬人選,讓她隱約鬆了口氣。也許,我和別的公主是不一樣的,既不必和親,我的婚姻也並非是出自政治考量。也許,這一生,真能如名字一樣,平安順遂、太太平平安度一生。千挑萬選的駙馬薛紹又是何許人也?咱們可以來看一下他的綜合條件,便不難發現二聖對女兒的一片苦心。
  • 太平公主:這個公主不「太平」
    20多年前的熱播劇《大明宮詞》紅極一時,劇中太平公主與薛紹的愛情不知道賺足了多少人的眼淚。作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最小的女兒,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按說太平公主的一生應該是順風順水的,然而在我看來她的一生頗為不幸,雖然封號為太平公主卻也不「太平」。
  • 歷史上的太平公主,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女人?後人一直誤解她了
    但最後,卻只能認栽,抱著自己起草的詔書死去。今天,我們主要講的是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的一生充滿著傳奇,她的父親、母親和哥哥都是皇帝,但她卻不知足,要自己當皇帝。她參與了一個推翻武則天、擁立李姓皇帝的團夥,但最終,卻無法逃脫命運的安排。之後,她被曾經的戰友處決了,即後來的唐玄宗。
  • 李隆基與太平公主一起發動政變,為何最後李隆基卻把太平公主殺了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是封建社會,在眾多的封建王朝更替中,唐朝是一個非常繁榮的封建王朝,李世民更是把唐朝帶上了頂峰,我們對唐朝的了解也是非常多的
  • 太平公主:歷史上權勢最大的公主,為什麼謀反?
    太平公主是歷史上權勢最大的公主,距離皇位只有一步之遙,為何謀反?這與她的兩段婚姻有關。太平公主出生於麟德二年(665年)前後,是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李顯與唐睿宗李旦的親妹妹,深得父母兄長的喜愛,特別是是武則天的喜愛。
  • 太平公主身上眾多疑點,可能是李隆基篡改歷史所致
    這個人身上有很多匪夷所思的東西,完全是經不起推敲的,很久以前就有人對太平公主的許多歷史記錄提出質疑,但是一直沒有任何證據。然而隨著上官婉兒墓志銘的出土,似乎暴露出一些端倪。上官婉兒《墓志銘》的出土,證明了一件事,唐明皇李隆基對歷史的篡改。
  • 太平公主,小時候是受人寵愛的公主,長大是運籌帷幄的政治家
    在傳統帝王之家,男孩子為了最高權力會拼得頭破血流,女孩子會因為政治利益嫁給不愛的人。但是武則天的小女兒太平公主,不僅僅享受了父母的寵愛,還繼承了母親的遠大志向,想要開創屬於女性的新時代。那麼是什麼因素促使太平公主的觀念發生改變?太平公主的最終命運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 歷史上只有一個武則天,太平公主不是,只是因為沒有鬥過侄兒
    那麼多版太平公主,每一版都很喜歡。2011年播出的《武則天秘史》,鄭爽在裡面飾演太平公主,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也是安定思公主的妹妹,生平極受父母兄長尤其是其母武則天的寵愛,權傾一時。
  • 武則天最小的女兒太平公主,她的一生卻從未「太平」.
    ,因此世稱為「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小的時候,常常往來於外祖母榮國夫人家,跟外祖母的關係還是很好的。但是《舊唐書》記載的是不一樣,賀蘭敏之姦污的是太平公主。但不管怎樣,武則天為此與榮國夫人反目成仇。面對太平公主撕心裂肺的痛哭,武則天依舊沒有心軟,而薛紹的死也徹底改變了太平公主。然而不久之後武則天又為愛女物色了一位「武」姓夫婿——武則天的侄子武攸暨。為讓太平公主與武攸暨完婚,武則天下令殺死武攸暨的妻子。武攸暨敢怒不敢言,把前妻的死完全歸咎於太平公主,婚後兩個人更是貌合神離。
  • 太平公主李令月:出身皇族受盡寵愛,依舊過不好自己的一生
    歷史上除了唐朝以外,沒有哪個朝代出現女子當國的現象,武后以女子的身份凌駕在男人之上,被不少人痛罵至今,但是不管怎麼說武氏這個皇帝當的是相當成功的。而她的女兒太平就沒那麼好了,她與侄子李隆基爭權,結果在李隆基上臺以後,直接被一尺白綾葬送性命。
  • 太平公主:中國唯一的鎮國公主,男寵遍布朝廷,為何沒當上皇帝?
    在中國歷史上,公主作為皇帝的女兒,她們天生就與政治有著必然的聯繫,不過在男權社會,女子無法真正影響到國家,更多是通過她們的婚姻,公主們往往是皇帝拉攏臣子的一種手段,利用聯姻搞好關係。
  • 太平公主能力很強,為什麼沒能當上皇帝?三個致命原因根本不可能
    太平公主就算手握滔天權勢,操縱天子廢立,但是還是當不了女皇。這要從當時的政治環境歷史背景,思想局限,武則天對太平的感情,以及太平自身的能力來詳細說:首先,我們從太平公主與武則天的身份對比來看,太平公主比不上武則天。有人可能看到這裡,則會嘲諷筆者道:「太平公主可是皇室公主,是正正經經的皇二代,她一家都是皇帝,而武則天不過是一個暴發戶官員的女兒,怎麼可能比太平公主高貴。」
  • 揭秘歷史上太平公主與李隆基之間為何從合作走向對抗?
    共振的作品遍及美國和世界上40多個國家。曾獲得亞洲設計大獎,全球設計大獎,當之無愧地成為世界上最具創造力的綜合性事務所之一。創造性在思想的制高點上飛掠、穿行,看到全新的圖景,朝著不斷前進的曲線飛向未來。讓我們以一個悖論展開對共振工作的反思吧:它是最具普遍性的,同時也是最獨特的。稱之為「具體的普遍性」,它因特定的時間與空間而具體,又因包羅萬象而普遍。
  • 盛唐秘史:為了扳倒李隆基,太平公主到底有多狠?
    歷史上,如果非要找出一位排斥皇位的帝王的話,這個人一定是武則天的四兒子李旦!也就是後來的唐睿宗李旦一生兩次登基,第一次登基是在公元684年,但到了690年武則天一紙詔書就取而代之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女皇。李旦二次登基後,對於那些功臣該賞的賞、該封的封,太平公主也因此晉封萬戶。這應該是唐朝、乃至整個封建歷史上公主權勢的巔峰,可這種沒有任何實權的封賞對於野心勃勃太平公主來說毫無意義,偏偏,作為政變的另一位主導,李隆基不但得到滿朝文武的讚賞,還被立為太子。
  • 漢武帝的長女衛長公主,明明備受恩寵,為何一生卻如此不幸?
    備受恩寵衛子夫一共生下了一子三女,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她與漢武帝的長女衛長公主。漢武帝對這個女兒寵愛有加,把她當成掌上明珠,用現在的話就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嚇著。但是歷史上曾有傳言說,她一生悲慘,最後還被父親漢武帝殺死,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漢武帝在登基後一直沒有子嗣,直到衛長公主出生,才有了第一個孩子。
  • 能同時服侍武則天、太平公主
    自此開始張昌宗便開始了自己醉生夢死卻又短暫可笑的一生。張昌宗入宮之時只有16歲,是吾家兒郎初長成的模樣。武則天每次宴飲的時候,便是張昌宗和張易之兩兄弟一同侍候,青春年少的兄弟倆在宴飲之上,嘲笑王侯將相,每每放浪形骸,絲毫不畏懼羞,依仗著武則天的寵愛,詩人皆說張昌宗是神仙轉世,武則天聽後更是歡喜,讓他穿上鶴羽做的衣衫,吹起笛簫,在觥籌交錯之間裝作飛翔的樣子,像極了仙人騎鶴。
  • 唐玄宗李隆基將太平公主賜死,因何卻把她兒子薛崇簡留下?
    太平公主的畫像太平公主不但最後自己身隕,就連同自己的幾個兒女,都被李隆基當作反唐勢力一併處死了。太平公主一生嫁了兩個人,第一任叫薛紹,是支持李唐政權的人。所以他和太平公主的婚姻簡直是一個悲劇。薛崇簡就是薛紹和太平公主的兒子。薛紹死後太平公主嫁給了自己並不愛的武攸嗣,生下了眾多兒女。因為這些二房的兒女們,都姓武,所以為了清楚武氏力量,這些人在李隆基登基後都被處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