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華2000年封建王朝,朝代不斷更迭。歷史對每個朝代都是褒獎不一,翻開中國近代史。有一個王朝讓人爭論不斷,有人說它誤國百年,有人說它開疆拓土應受肯定。這個朝代就是清朝!
清朝自皇太極入關到溥儀交出皇權,一共經歷了268年。學過歷史的都知道,任何朝代的發展都是由弱到強,由強到衰,清朝也是如此。大明王朝由於後期君主的昏庸無能導致文臣武將眾叛親離。先是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沒過多久就攻破北京城,崇禎皇帝只能自殺身亡。城破當天甚至已經沒有大臣再去上朝,也沒有大軍再去勤王。清軍到達山海關以後,明朝大將吳三桂率兵投降,然後與清軍合力誅殺李自成。
清朝就此建立,清軍能順利進駐北京並且穩固政權說明滿族勢力當時取得了民心。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李自成就是因為濫殺無辜不得民心才被歷史所淘汰。現在很多人站在民族角度去詆毀滿族的清朝,這樣是非常不公正的。清朝能建立穩定的政權就說明其有足夠的能力掌控一切,怨不得別人。
康雍乾三代帝王為清朝建立了不朽之功。他們鼓勵農耕,減少賦稅,促進商貿。特別是雍正皇帝推進的火耗歸功和攤丁入畝,將中國經濟帶來空前高度。百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口數量因社會的穩定富足也急劇增加。
清朝以前中國版圖面積僅為350萬平方公裡,到了清朝時期中國版圖面積已經達到了1300萬平方公裡。被大眾吐槽較多的乾隆皇帝就是開疆拓土的積極分子。他的爺爺平定三藩,收復臺灣使國家得到了基本統一。乾隆皇帝更是被稱為十全老人,他平定準葛爾和大小和卓,把天山北麓,南麓納入了版圖。新疆西北,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部分土地也是被清朝控制。另外發動了對緬甸,對越戰爭都取得了優秀戰績。現在很多人在噴乾隆南巡花費較大,這是對乾隆皇帝的片面看法。說到皇帝巡遊,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愛巡遊,以此展示皇威。我們不能抓住這點小小的行為就忽略他的政績。
對於很多人詬病的閉關鎖國,也是清廷為了政權穩定才採取的措施。清政府在穩定了國內環境以後停止與海外的溝通,主要是借鑑了明代的教訓。明代時期沿海經常有外國海盜侵入,清朝為了避免外部勢力的滲入只能儘可能的限制海外貿易。
作為政權實際控制者,當時所做的決策並無過錯。
要說清朝的禍根,那就是慈禧太后玩弄權利。他執政期間割地賠款,苟且偷生,賦稅嚴苛。百姓民不聊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清朝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他的功績還是非常卓著的。他的消亡也是順應了歷史的發展,我們不能因為清朝後期個別決策者的行為就否定整個朝代的貢獻。不能因為他是少說民族掌權就被世人所唾棄。我們應該客觀公正的去看待清朝的存在,我想很多朋友應該有和我同樣的看法,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