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真的是一無是處的存在嗎?

2021-01-17 騰訊網

縱觀中華2000年封建王朝,朝代不斷更迭。歷史對每個朝代都是褒獎不一,翻開中國近代史。有一個王朝讓人爭論不斷,有人說它誤國百年,有人說它開疆拓土應受肯定。這個朝代就是清朝!

清朝自皇太極入關到溥儀交出皇權,一共經歷了268年。學過歷史的都知道,任何朝代的發展都是由弱到強,由強到衰,清朝也是如此。大明王朝由於後期君主的昏庸無能導致文臣武將眾叛親離。先是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沒過多久就攻破北京城,崇禎皇帝只能自殺身亡。城破當天甚至已經沒有大臣再去上朝,也沒有大軍再去勤王。清軍到達山海關以後,明朝大將吳三桂率兵投降,然後與清軍合力誅殺李自成。

清朝就此建立,清軍能順利進駐北京並且穩固政權說明滿族勢力當時取得了民心。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李自成就是因為濫殺無辜不得民心才被歷史所淘汰。現在很多人站在民族角度去詆毀滿族的清朝,這樣是非常不公正的。清朝能建立穩定的政權就說明其有足夠的能力掌控一切,怨不得別人。

康雍乾三代帝王為清朝建立了不朽之功。他們鼓勵農耕,減少賦稅,促進商貿。特別是雍正皇帝推進的火耗歸功和攤丁入畝,將中國經濟帶來空前高度。百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口數量因社會的穩定富足也急劇增加。

清朝以前中國版圖面積僅為350萬平方公裡,到了清朝時期中國版圖面積已經達到了1300萬平方公裡。被大眾吐槽較多的乾隆皇帝就是開疆拓土的積極分子。他的爺爺平定三藩,收復臺灣使國家得到了基本統一。乾隆皇帝更是被稱為十全老人,他平定準葛爾和大小和卓,把天山北麓,南麓納入了版圖。新疆西北,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部分土地也是被清朝控制。另外發動了對緬甸,對越戰爭都取得了優秀戰績。現在很多人在噴乾隆南巡花費較大,這是對乾隆皇帝的片面看法。說到皇帝巡遊,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愛巡遊,以此展示皇威。我們不能抓住這點小小的行為就忽略他的政績。

對於很多人詬病的閉關鎖國,也是清廷為了政權穩定才採取的措施。清政府在穩定了國內環境以後停止與海外的溝通,主要是借鑑了明代的教訓。明代時期沿海經常有外國海盜侵入,清朝為了避免外部勢力的滲入只能儘可能的限制海外貿易。

作為政權實際控制者,當時所做的決策並無過錯。

要說清朝的禍根,那就是慈禧太后玩弄權利。他執政期間割地賠款,苟且偷生,賦稅嚴苛。百姓民不聊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清朝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他的功績還是非常卓著的。他的消亡也是順應了歷史的發展,我們不能因為清朝後期個別決策者的行為就否定整個朝代的貢獻。不能因為他是少說民族掌權就被世人所唾棄。我們應該客觀公正的去看待清朝的存在,我想很多朋友應該有和我同樣的看法,你們覺得呢?

相關焦點

  • 清朝到底有多強大?如果沒有清朝,中國會是現在的中國嗎?
    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統治者為滿洲愛心覺羅氏,共統治296年。 清朝入關20年時間裡,平定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後又平定三藩之亂、統一臺灣。再後來,又統一蒙古諸部,將新疆和西藏納入版圖。
  • 清朝的貢獻到底有多大?曾統治中國268年,至今卻還在被唾罵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從大舉入關到建立全國性政權算起,到末代皇帝溥儀宣布退位,整個清朝統治中國268年。這是一個相當漫長的時期,可是清朝卻至今被人唾罵。每次提起都會有人用「腐朽無能」和「喪權辱國」等詞彙來形容清政府,這是為何呢?
  • 【清朝官制】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八)清朝官制  清統治者愛新覺羅氏,原先是居住在東北黑龍江長白山一帶的部落民族。此後逐步鎮壓了農民起義軍李自成、張獻忠部,消滅了南明政權的殘餘武裝力量,統一了中國。清統治者滿族是少數民族,人口並不多,但是他採用了利用漢族內部的階級矛盾,收買了上層漢人為他服務,終於現固了統治。在官制上,仍舊採用了明朝的一套政治機構,在每個機構中的人臣中都設有滿、漢官員,不過實權仍掌握在滿族人手中。
  • 清朝最大的遺產是版圖!今天的中國領土真的歸功於大清嗎?
    今天中國的版圖的確是清朝奠定的,但清朝的版圖也是明朝奠定的!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其疆域也是相當遼闊,在歷朝歷代中僅次於元朝,是歷史面積第二大的王朝。實事求是的講,今天中國的版圖確實是有清代奠定的,但是不能將這些功勞全部記在清朝的頭上。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歷史都是由前者創造,後者繼承而來的,清代原本只是東北一個小部落,後來入住中原,在明代版圖的基礎不斷壯大而來。如果說沒有清代就沒有今天的中國,那麼沒有明代,清代根本就不會出現。
  • 中國玉器文化的最後一個高峰,清朝玉器
    前篇文章我帶大家看了很多清朝皇宮中精美的飾品,其中你會發現有很大一部分的飾品材料是玉石。玉文化一直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流行前沿,而到了清朝,這一中國最後的封建王朝,玉器的發展算是達到了巔峰,其結合了歷朝歷代的美學和工藝,再匯聚當時最頂尖的手工藝人們,所留傳下來的作品那是有極高的藝術水準。
  • 清朝滅亡後,清朝遺軍哪去了?最後一支在1993年的一次拆遷才消亡
    到了十八世紀,中國的最後一個的封建王朝又站上了世界的頂峰,在清朝的全盛時代,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與之匹敵,這是指沒有其他大國能夠向中國的帝國地位發起挑戰,甚至如果清王朝想要進一步擴張,也沒有任何國家能夠阻擋。
  • 為何清朝改革領先日本,最後卻沒改革掉根本問題
    清朝作為中國最後的封建王朝,它的覆滅引起我們巨大的反思。到底是哪一步出了問題,難道是經濟實力差勁嗎?那不然是軍事實力的落後嗎?其實無論軍事還是經濟都不是核心,最讓人感到羞恥和差勁的是外交。清朝末期,西方的列強開始入侵中國並籤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這跟清朝的閉關鎖國有很大的關係。閉關鎖國是典型的孤立主義。它嚴格的限制了對外經濟、文化、科學等方面的交流,再加上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這就是的獨立發展的清朝迅速落後於西方列強。閉關政策是後人對清政府在鴉片戰爭之前的一系列對外政策的總結。
  • 清朝滅亡100多年,為什麼清皇陵仍有人守墓,誰給他們發工資?
    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註定了華夏民族不可能輕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雖然中國歷經了各種坎坷,但是中華民族依舊林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祖先可以說是中國最大的信仰。相對而言外國人對待祖先其實並沒有中國人那么正式,每當一些特定日子到來的時候中國人就祭拜自己的祖先。
  • 清朝後期真的很虛弱嗎?同光中興都幹了些什麼
    清王朝是中國2000多年封建歷史上最後一封建王朝,也是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是非功過任人評說,不過清王朝後期儘管有自救運動可是積貧積弱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最後一位實權天子駕崩後四十年清朝的實際掌權者變成了慈禧太后,一方面頑固不化不思進取,一方面進行改革圖治,一方面紙醉金迷,一方面勵精圖治,是一個反覆無常難以捉摸的人,慈禧統治的四十年間由於經歷同治光緒兩朝被歷史學家稱為「同光中興」那麼封建王朝最後一次迴光返照都有哪些成就呢?
  • 王朝仍在,國權全失,越南最後封建王朝是如何成為法國傀儡的?
    越南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是阮朝,這是嘉隆元年五月初二日(1802年6月1日)建立的,那阮朝持續到什麼時候滅亡呢?很晚,一直到1945年8月30日,這個朝代才滅亡!阮朝皇帝完全淪為殖民地,王朝本身卻仍然存在,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局面呢?
  • 傳統武術真的是一無是處嗎?
    那麼武術真的是一無是處嗎?當然不是,武術強身健體、鍛鍊平衡反應能力這些應該都是很有成效的,至於為什麼打不過什麼自由搏擊、跆拳道等等,我覺得只能說各有擅長,大概都可能算作武術的範疇吧?就好比一個大腹便便的油膩中年男,大街上被小偷搶了錢包只能呼喊而無能為力,而如果是一個有幾把刷子的練家子,身體素質不差,那麼最終倒黴的只能是小偷吧,這就是武術嘍。
  • 清朝存在感最低的皇帝——嘉慶
    嘉慶皇帝清朝作為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國人心中的知名度還是很高的,清宮戲也是所有朝代電視劇最多的一個。清朝總共有兩位大汗,十位皇帝,共計12代君主(雖然皇太極就稱帝了,但是我們還是視他為大汗,因為他沒有入關),那我現在要問一個問題,在這12位君主中。哪一位的存在感是最低的?關於這個問題,恐怕80%的人都會說是嘉慶皇帝,額,也不對,因為應該沒有那麼多人認識他。恐怕大部分人聽到嘉慶皇帝的時候都是一臉懵逼,他是誰呀?清朝好像沒有這個皇帝啊!
  • 清亡了108年,此國公然「復活」大清,穿清朝長袍,稱:我是中國人
    清朝作為我國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朝代,1912年正式宣布滅亡,從此中國結束了上千年的封建王朝時代。雖然清朝政府最後以滅亡作為結局,但是作為封建王朝,清朝政府曾經是無數國家心目中的偶像。
  • 清朝的最後一根辮子,他是誰,結局如何?
    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是由東北的女真族所建立。清朝時,男子都留著辮子,「剃髮梳辮」持續了長達200多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腐朽專制統治,男子留的辮子就被剪掉了。那麼,誰是最後一個剪掉辮子的人呢?
  • 「天朝上國」論:近代中國落後是中華文明的鍋?頑固不化的是清朝
    在中國封建王朝納貢體系的實踐中,中國封建王朝認為自己就是一個中央之國,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周圍是一些文化低賤的藩屬國,這些所謂的藩屬國的統治者必須接受中國封建王朝的冊封,進而按約朝貢並與中國互市。這就是清朝所謂「天朝上國」的由來。
  • 王朝不過300年,沒有列強入侵清朝真的可以打破這個魔咒?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以1644年清兵入關,清朝成為全國性政權算起的話,其國祚為268年。身為歷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借鑑參考了之前歷朝歷代的得失,清朝的統治水平可謂是爐火純青登峰造極。
  • 從《延禧攻略》看清朝女性服飾特點:是異域風情,還是樸素莊重?
    但是,大家對於清朝服飾的認識,可能就不是那麼的多了。相信大家也都知道,清朝主要是滿族在統治,所以清朝的服飾,也並非都是漢服。 雖說清朝距離我們現如今還是比較近的,但是大家對清朝服飾的認識,卻反而不如之前的朝代的服飾了。那麼,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清朝女性服飾特點吧!看完這些之後,大家應該就能對清朝服飾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啦!
  • 中國杯真的一無是處嗎?
    ,還嘴的人直接了當,「0-6裡皮負的起這個責任嗎?這是崇洋媚外!」裡皮該負責,輸這麼慘也該怪裡皮。對陣全主力出戰的威爾斯,國足在前場布置了四位純攻擊手,一副硬剛架勢。但實戰中威爾斯前撲兇猛,雙後腰根本無法將球輸送至前場。中場丟失球權後,後防線反而被輕鬆撕破,四十分鐘丟掉三球。的確,無論進攻還是防守,都出現了球員消極、應付的現象。但教練不就是該管理、教授球員的人物嗎?
  • 明成祖朱棣,為何被稱為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位世界性大帝?
    不過自古以來就有「成王敗寇」的說法,朱棣最終憑藉的自己的能力坐上了皇帝,最後贏了,也是其能力的一種肯定。那麼朱棣之後明朝還有十三位皇帝,明朝之後還有幾個明末的起義類政權,後還有清朝的十二位皇帝,其中不乏一些佼佼者,如清朝的奠基者清太祖努爾哈赤,和奠定清朝興盛根基的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康熙帝)。
  • 清朝後期的軍事奇蹟,這麼給力的清朝,你見過嗎?
    導語:清朝後期的軍事奇蹟,唯一的一次,也可能是最後一次清朝,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和所有的王朝一樣,初期有多猖狂,末期就有多悽慘,晚清腐敗無能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讓中華大地承受了不可磨滅的傷痕。面對西方列強的入侵,清政府不作為和一些列的騷操作,真的是讓人大跌眼鏡。但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期間,晚清在大沽口創造了一場讓世界各國都為之側目的軍事奇蹟。大沽口這個地方,見證了晚清最後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