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後期的軍事奇蹟,這麼給力的清朝,你見過嗎?

2020-12-23 逸世聽文

導語:清朝後期的軍事奇蹟,唯一的一次,也可能是最後一次

清朝,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和所有的王朝一樣,初期有多猖狂,末期就有多悽慘,晚清腐敗無能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讓中華大地承受了不可磨滅的傷痕。面對西方列強的入侵,清政府不作為和一些列的騷操作,真的是讓人大跌眼鏡。但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期間,晚清在大沽口創造了一場讓世界各國都為之側目的軍事奇蹟。

大沽口這個地方,見證了晚清最後的榮光。

在1856年,第一次大沽口之戰爆發,英法聯軍憑藉著強大的軍事力量對清朝此地展開進攻,短短兩個小時,清兵直接潰敗而逃,大沽口的失守,讓天津以及北平直接暴露在,英法聯軍的槍口之下,短短六天時間,天津就面臨告破的危險,最終清政府服軟,和他們籤訂了《天津條約》。

但是一味的軟弱會讓對手更加猖獗,果不其然,嘗過肉味的英法聯軍再次將矛頭指向了清政府,大沽口再次成為紛爭的中心。

1859年,英法聯軍隨便找了個理由,再次來犯,但是這次事情並沒有他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戰中,守城的將領是大清名將僧格林沁,他吸取了第一次失敗的教訓,開始積極準備防禦工事。在皇帝的支持下,利用大量的資金先將被摧毀的炮臺修好,並且在先前的基礎上,新添加了不少炮臺,畢竟這要是一不小心,小命直接就沒有了。而且僧格林沁很聰明的是,他給很多石頭縫中也修建了炮臺,是個陰人的老手。

面對這次入侵,皇帝是相當的重視,給僧格林沁準備了大量的物資,有錢的僧格林沁直接放開的買軍需,一萬兩千斤的大銅炮買了兩個,一萬斤的銅炮買了九門,五千斤的小銅炮也買了2門,除此之外還有36門鐵炮以及23門洋炮等等,總共算下來買了將近260門大炮,確定了是火力不足恐懼症的重症患者,看得出來,清政府對這次戰役很重視。

不僅如此,裝備有了,沒有合格的士兵那也是白扯,於是僧格林沁就對守城士兵展開了特訓,你別說還真有成效。

清軍的高度重視和英法聯軍的輕視形成鮮明的對比,武器裝備全部佔優勢的他們根本就沒有將這次戰役放在心上,畢竟當初可是只花了2個小時解決了戰鬥,大不了這次花上4個小時。

這次入侵,英國是絕對的主C,由少將何伯帶領21艘軍艦,2000多名水手,1200多名陸軍組成頭部,帶頭衝鋒。法國雖然沒有派出主力,但是也派遣300號人,跟上喝口湯,美國也湊了個熱鬧,充當後勤。

戰爭一觸即發,僧格林沁面對入侵的聯軍,還抱有幻想,想要和對方掰扯一下,甚至已經做出讓步,讓聯軍繞道,但是對方根本就沒有將他放在眼裡,直接開始入侵,好在僧格林沁早有準備,用鎖鏈限制對方的軍艦,而且因為地勢上有優勢,對方的火炮無法做到仰射,而且這時候對方已經處於他的包圍圈之下,反擊開始了。

面對這樣的攻勢,這些聯軍開始撤退,軍艦無法帶走,只能棄船而去,但是慌不擇路,他們踏進沼澤地,悲劇開始了,無法動彈的他們成為了清軍的活靶子,最後活著回去的人屈指可數。

當世界上有心人將大沽口之戰的戰後數據曝光的時候,世界各國都為之側目,英國方面陣亡519人,456人受傷,加上法國傷亡人數,總數將近1000人。清政府這邊的傷亡人數應該在50人左右,這樣的傷亡佔比,刷新了當時世界紀錄。

這場清軍創造的軍事奇蹟,可能是晚清歷史裡面唯一的一次,也是最後的一次。

相關焦點

  • 清朝為什麼滅亡?
    清朝的統治階級看到元朝蒙古人中原政權失去後,由於北方草原根據地還在,蒙古人在草原繼續政權存在,與明朝拉鋸200多年不倒。所以清朝從定鼎中原成功,就把關外起家根據地封鎖住,不讓中國除滿族外任何人進入。也正是如此,在清朝後期俄羅斯人進入清朝北方地區,才會如入無人之境,佔據幾百萬土地。
  • 官府引導的「秘密武器」團練制度,為何清朝後期登不上「大雅之堂」?
    正是一支強有力的軍隊,促成了清朝問鼎中國的歷史發展。在清朝統治中國的過程中,未免與明朝一樣,產生了歷史的共性。因為清朝的政治制度大體沿用於明朝,所以與明朝一樣,產生了軍隊與官府的腐敗。以至於在清朝後期的歷史中,想要鎮壓地方叛亂,竟創造並使用上了團練制度。
  • 清朝後期的團練制度為何不能長久發展
    滿族能夠成功入關,除了得益於將領的英明指揮之外,最重要的還是滿洲貴族的軍事力量十分雄厚,而從滿族入關到清朝走向滅亡,清朝的兵制先後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滿族入關以前,八旗兵是滿洲貴族的主要軍事力量。滿族人生性好戰,一旦有戰事發生,全民皆兵,八旗兵在最鼎盛的時期兵力達到數十萬。
  • 鴉片戰爭前為何清朝對英國一無所知,英國卻對清朝了如指掌
    最有意思的一點是,這場戰爭中,英國人對我國的情況還是很了解的,但清朝皇帝道光卻連英國人具體在哪裡都不知道。那為什麼英國人對清朝了如指掌,而清朝對英國卻知之甚少呢?要說清朝對英國幾乎一無所知,大家也許會覺得冤枉清朝,畢竟當年馬戛爾尼使團曾到過清朝,見過乾隆皇帝。
  • 易中天為何贊清朝貶明朝,明朝真的不如清朝嗎?其中有什麼原因?
    金庸之前也曾在《袁崇煥評傳》當中說過: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腐敗,統治最殘暴的一個時期,到了明朝末期更是處於對黑暗的時候,明朝理所應當滅亡,而對於中國人來說,清朝的統治比明朝好很多。這樣的觀點不僅僅是金庸先生提出來的,就連易中天也曾這麼評價,那麼一個是作家,一個是有名的學者,他們都這麼說明朝,是真的不如清朝嗎?
  • 清朝有沒有昏君?清朝最終走向滅亡,是因為所謂的「氣數已盡」嗎
    清朝的滅亡,雖然有一部分是外因造成的,但是清朝內部朝政腐敗,統治階層不思變通,這也是造成清朝滅亡的一個主要原因,因此說清朝「氣數已盡」而亡,這種觀點並不全面。清朝哪些皇帝能算是昏君?道光皇帝清朝走向滅亡是因為「氣數已盡」嗎?說清朝滅亡於「氣數已盡」,不如說滅亡於時代的大勢所趨。
  • 甲午戰爭後,如果清朝遷都進行全面戰爭,清朝會不會滅亡?
    內部,人民生活困苦,各種起義從來就沒有斷過,太平天國更是動搖了清朝的根基;官場上派系眾多,爭鬥不止,吏治腐敗軍備鬆弛,本應作為軍事支柱的八旗軍,早已被清廷養成了豬;滿清統治者對滿臣、漢臣的區別對待,也讓逐漸掌握實權的漢臣感到深深的不滿。外部,列強林立,各國虎視眈眈,都想在清朝分得一杯羹。
  • 清朝服裝有哪些?你了解清服嗎?
    但是呢,在漢服這樣的一個大家庭裡面,卻沒有清朝服飾的存在。所以,大家對於清朝服飾的了解自然也就不是很多了。 雖說清朝是距離我們當今比較近的一個朝代,但是大家對於清朝服飾的認知,往往都還是通過電視劇。那麼,清服——也就是清朝服飾,到底是什麼樣的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個問題吧!
  • 清朝的一品官職,權力根本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大
    特別是在清朝時期,採用了「9品18級」制度,不但如此,而且每一個級別的官員還有正副之分,比如正一品和從一品。這些都是經過歷朝歷代不斷積累和完善而形成的一種制度,也就是所謂的官僚制度。清朝時期最小的就是九品芝麻官兒,也就是縣一級別的單位官員,最大的就是正一品官職了!即便如此,官職的地位還是有所不同。
  • 真實的清朝皇帝能到後宮吃飯嗎?看完後你還想穿越到清朝當皇帝嗎
    但若真的穿越回去了, 按照歷史上真實的情況,可以隨性的和自己的妃子吃飯嗎?我們就拿清朝的歷史來說,穿越到清朝了,當了一個皇帝,可以隨意找自己的妃子嗎?現在的電視劇演的:由於現在科技發達了,很多古代的一些歷史就被拍成了電視劇。對於枯燥的文字來說,看電視劇的更多,但真正的電視劇裡演的和真實的歷史大多數都是不一樣的。
  • 清朝人都是「陰陽頭」嗎?電視劇再一次傷害了我們
    如果我問你:清朝人都用的什麼髮型?估計你會毫不猶豫地回答:陰陽頭。所謂的陰陽頭就是我們常在電視劇裡看到的那種前面沒有頭髮,後面留一半頭髮並編成一個辮子的髮型。清朝人真的都是留的這種陰陽頭嗎?查閱資料才知道:只有一半是,嘉慶以後才開始流行,而嘉慶以前不是,嘉慶以前的髮型比這個還醜。說到清朝人的髮型,這裡面還有一段辛酸的往事。
  • 如果光緒殺了慈禧,自己親政的話,清朝還會滅亡嗎?
    會,腐朽了不是哪個人自己可以改變的,你再為民著想,也沒用,你又不能自己都親自去幹,下面都是貪官汙吏,坑國害民的貨,還能長久?慈禧死後底下的人願不願意聽從光緒姑且不說,光緒太年輕了,重用康有為可以看出,假如慈禧死後光緒也只能被列強玩弄。
  • 清朝的文字獄是這麼的血腥暴力慘無人道
    史上最血腥最黑暗最殘暴的王朝,清朝搞了非常多的文字獄,今天咱們就舉幾個文字獄的例子.清朝這幫東西是有多麼的玻璃心,多麼的不自信,多麼的敏感多麼的自卑。於是清朝這幫東西玻璃心又碎了,莊家的大小70餘口全部獲罪,其中18個人被遲處死,莊廷龍因為已經去世被開棺戮屍。康熙年間還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戴名世《南山集》案 ,因為清朝當時在修《明史》,隨意的篡改明朝的歷史說明朝的壞,拼命的往自已的臉上貼金,戴名世對此非常的不滿,自己就寫了一個明朝未年的歷史叫《南山集》。
  • 很多人覺得清朝最差勁,其實,清朝的強大遠遠超出現代人的想像
    若論歷史上最不受歡迎的朝代,可能清朝會成為一個重要的候選者,以至於很多人都覺得清朝最差勁。其實我們換個角度來說,清朝的強大遠遠超出現代人的想像,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將從「超強的統治術」、「超強的交易術」、「超強的破壞能力」三個方面來說一說清朝超出現代人想像的「強大」。
  • 推翻清朝統治有錯嗎?
    農民起義是農民起義,但是他們有為天下著想嗎,封王一大批,王多了誰去農田幹活,你去嗎?太平天國運動是我國最為黑暗的一個時期,是中華民族的一大劫難。不能因為它是反清就是正確的。洪秀全反清,是因為他考不上秀才。你看好和崇拜他。說明你的格局同他一樣。
  • 清朝所謂的康乾盛世,當時的社會狀況是什麼樣的?
    清朝時期是距離現代社會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所以我們對清朝的歷史研究是十分詳盡的。不少學者認為鴉片戰爭是清朝衰敗的開端,畢竟在鴉片戰爭之前,清朝手工業、工商業高度發展,可謂是治安穩定,國家富強,還因為清朝統治者的政策而形成了封建王朝最後的一個盛景"康乾盛世"。
  • 真實的清朝版圖,清朝的版圖變化
    傳統觀念我們都人為清朝時期的版圖是一張「秋海棠」,但是其實清朝時期,東亞大陸西部和北部有很多小國家,大多屬於附庸國,而其中準噶爾汗國其實又是一個獨立主權國家,它根本不受滿清王朝任何支配。明朝後期,瓦剌(滿語音譯衛拉特)四部之一的和碩特部落遷移到了青海一帶,並且在青海落下腳跟。和碩特在青海建立和碩特汗國之後,在明朝滅亡、清兵入關之際,它開始將勢力向西藏發展。並且一度徵服西藏,使得拉薩汗和西藏諸位活佛皆臣服於和碩特汗國,因此這時西藏成為和碩特汗國的一部分。後來在西域(新疆),準噶爾汗國南下滅掉了南疆的葉爾羌汗國,統一西域。
  • 為什麼《二十四史》沒有清朝?清朝有正史嗎?專家:編撰中
    在建國前的歷朝歷代,我們比較熟悉的有一個朝代,就是清朝,他也在歷史上輝煌了296年。但二十四史中卻沒有清朝,那麼沒有正統的史書,我們現在對清朝的認識和了解都是從哪裡得到呢?清朝的史書又為什麼一直沒有編制呢?
  • 清朝也是世界強國,英國憑什麼敢向清朝宣戰?
    清朝在什麼時候,其總量的排名都屬於世界強國,英國在當時也並沒有十分明確的想要直接和清朝開戰,甚至在議會決議的時候,英國只有微弱優勢準許的這一場戰爭的發動,當時的英國也做了兩手準備,首先並不是在英國本土召集士兵,已準備好將這一場戰爭看作印度和大清帝國的戰爭,一旦出現問題,英國可以儘可能置身事外
  • 清朝中後期的起義和民變(部分)
    在清代200多年的通知時間裡,實際上農民起義不斷,但由於清代正處於歷史大變革的時代,舊式農民起義並未能予以清朝以致命一擊,但是對清朝的政局產生了極大影響,眾所周知的就是長達14年的太平天國運動,而其中涉及的諸多名解,如金田起義,天京變亂等等,都是相關考點。但是今天主要想跟大家說一下清代其他的起義和民變,也是考試可能會涉及到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