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遇見戲劇,是一件幸福的事。
而今天,是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國際兒童戲劇日,以及國際幸福日。
國際兒童戲劇日由國際兒童青少年戲劇協會(ASSITEJ)發起,目前擁有來自全世界約100個國家的成員,中國也是ASSITEJ成員之一。
國際兒童戲劇日,又叫「Take A Child to The Theatre』Day」。這一天,帶孩子走進劇場,讓孩子們在劇場觀看、聆聽、感受、思考,並想像。
每一年,ASSITEJ會在全球徵集兒童和戲劇的宣傳片。今年,韓國當選。
旁白大致內容:
「戲劇是我們能給到孩子最好的禮物。」
「我想看到孩子開心的樣子。」
「我想我可以和孩子一起創作,一起在舞臺上表演。」
「孩子們非常開心,演員們也很開心,那種一起開心的瞬間讓人感覺很幸福!」
……
而全球歷史最悠久的藝術節「阿德萊德兒童藝術節」,在網上發起了「收集記憶」的活動,收集大家在劇場的兒時記憶。
愛有很多種表達方式,有人抒情,「今晚月色很美」,有人懷念,「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而在這一天,我們認為最好的告白,是分享我們共同在劇場的記憶,那是一分一秒的在一起,在劇場定格的永恆。
戲劇,是一份禮物。
昨晚,我們發起了一個「深夜話題」,請大家聊聊,為什麼帶孩子走進劇場?以及,孩子在小不點劇場,有哪些感動的成長瞬間和變化?
半夜,收到了許許多多的答案。而每一句話,都是一段珍貴的記憶。所以,我們一個字都捨不得刪減。這是你們的記憶,也是我們嘴角的微笑。
祝各位小不點和媽媽,節日快樂!在劇場,我們長大,幸福長大。
01
為什麼帶孩子走進劇場?
「原來,
世界還有這樣的一面!」
帶孩子進劇場,對我而言,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全球行走,看戲挑戲,這就是我和小不點打開世界的方式。在孩子眼中,《魔毯·星空》就是澳大利亞,《白》就是蘇格蘭 ,《早安南美》就是智利……世界版圖就是這樣,在劇場裡,被藝術緩緩鋪呈開,小不點會用激活的想像力mark他的每一次旅程。小不點才4歲,就會用劇目給世界畫地圖。想想真得挺神奇!帶孩子來劇場吧!看劇看世界,不見不散!
@小不點大視界創始人Forrina
劇場像一個神奇的魔法盒,充滿想像,包羅萬象……從小小雲、魔毯、白手套到奧維利亞的影子劇院、瘋狂鋼琴……慶幸遇見小不點,讓我和孩子一起長大,也讓我一次次遇見心裡住著的那個小孩。從孩子牽著我的手不願放開到招呼我好好排隊等胖叔叔檢票,小不點已經伴著我們即將走過小學,雖然現在去小不點劇場的日子少了,但「小小雲」、「白手套」等早已成為我們心照不宣的默契,一句「你看,小小雲」會成為我們仰望天空的密碼,也會定格在孩子童年的時光裡。再次謝謝小不點,願小不點越來越棒!
@ola 宋岱
為什麼?他還那麼小,總要用美好來開啟人生!感動或變化,從第一次進劇場至今,他可以靜靜的坐在那看,到參與進去,到回來後略有回味,到如今可以回憶某個瞬間……這就是成長也是進步,每一天的變化都讓人感動。
@Martine
為什麼帶孩子走進劇場:有人說,人生就是一齣戲。我再加半句:那也要精彩!小不點的劇,是我在國內見過的最有質量的,最適合孩子們的。每一場都是你們精心挑選的,讓我們感受到如此高水準的兒童戲劇,我們自己也樂在其中!我的孩子不滿三歲的時候第一次來小不點,我其實是很忐忑的,很怕他鬧,沒想到那次他出奇的乖,我當時覺得,戲劇好神奇啊!後來長大了。我更加能夠讀到他眼睛裡閃爍的興奮,快樂和悲傷!這是一種情緒培養!我希望我的孩子是一個善於感受對方,表達自己的人。這方面我覺得小不點可以帶給我孩子成長!
@nona
為什麼帶孩子走進劇場?理由很簡單,因為我喜歡劇場,我完全想不起高考考過的任何一道題目,卻記得自己小時候看過的每一場劇,記得走在去劇場的路上爸爸媽媽牽著你的手,記得坐在旁邊的同學在我們看扎龍女孩兒聽到《一個真實的故事》流眼淚時遞給我的手絹……很幸運在我帶孩子走進劇場一年後《小小雲先生》來到了烏鎮,我知道了原來劇場還有那麼多可能,兩年後小不點來到了北京,我沾自己小不點的光享受到了一次又一次驚喜和感動。第二個問題,答案就太複雜了,因為成長和變化發生在方方面面,孩子玩兒起來層出不窮的主意,和演員的共鳴,劇場裡的禮儀……不只是孩子在小不點劇場成長和變化,我也汲取著營養發生著變化。
@高婧璇
帶孩子走入劇場的初衷源於踐行STEAM教育的嘗試。娃兒從一歲半開始到五歲,閱劇無數,劇場為她小小的世界推開了一扇窗戶,呈現給她一個充滿奇遇與幻想的世界。自從成為小不點大視界的忠粉後麻麻我省卻了選劇的糾結,特別喜歡劇場的宣傳語——你的視界,決定了你的世界!會繼續帶娃兒混跡劇場,共同成長的。期待越來越好的小不點大視界。
@木子
在小不點看了三年劇,從一開始經常坐不住跟我說話,到後來每次跟著排隊自己脫鞋換襪子,進入劇場之後安靜等待開始,投入地看劇,跟著哈哈大笑,從讓我抱著看劇到自己獨立一個人坐前面看劇,很幸運遇到小不點,每一部劇都好看,每次都很期待新劇。
@樂小樂
於世界顯出其真面目前,為孩子種下柔軟的心靈。
@孫迪
在這裡為孩子打開一扇世界之窗。
@丁偉丁梓木
做為曾經的偽文藝女青年,生了娃以後,必然會帶孩子去劇場看戲,希望他可以繼承和發揚光大我的藝術細菌!自以為已觀劇無數,頗有心得。然而自從走入兒童劇場,每次看完都會感嘆:原來,世界還有這樣的一面!
看劇時,孩子的觀察力是驚人的,總能發現我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不合情理」。比如最近的《紙美人》,他會問我:為什麼paper belle沒有嘴巴?為什麼paper belle能跑到屋頂上?為什麼Eric的果汁是藍色的?為什麼墊子裡會有那麼多顏色……
看劇後,孩子的邏輯力也讓我詫異。上一次剛剛看完《魔毯·星空》,第二天得知藝術家生病了。孩子的第一反應是:我覺得藝術家去得是上海第十人民醫院,因為這個醫院離小不點最近;他是自己去的還是有人陪他去看呢?不過他會說中文的(表演時,藝術家說過兩句中文),應該不需要翻譯……看他嚴肅思考加反覆論證後得出結論的樣子,實在是忍俊不禁。
3月20日,是世界兒童戲劇日,也是國際幸福日。這兩個節日在同一天相遇也是別有意義。幸福,就從帶小朋友走進劇院開始吧!
@Beth
02
和小不點的第一次
「別害怕,
我一開始也哭。」
第一次看劇是小不點大視界的《魔毯·星空》,他應該全場最小隻,看著小小的身影很投入,好感動。後來看了很多劇,故事性越來越強,越來越投入。
@豆豆
帶多仔進劇場是因為我一個人在家帶孩子,實在太累太悶了。2018年末,我帶著四個月大的多仔第一次走進了小不點的劇場,看了《愛·漫遊》。60分鐘的劇,他睡了55分鐘,最後在爸爸懷裡似懂非懂地看了結尾。 前些天《出海啦!》開演,我又揣著多仔去了。時間過得真快,他快七個月大了,已經能很穩地坐在我懷裡了。全程沒哭沒鬧沒睡著。 他應該是全場最小的觀眾了吧。嬰兒能看得懂劇嗎?我不知道。但是嬰兒一定有他自己世界豐富的情感和認知。他偶爾會跟著劇情發展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伸手想去抓住遠處的光。我想,他是開心的。 那麼2019,就讓他在小不點的劇場,長大吧。
@以西
我家孩子2歲8個月,在好朋友的介紹哈,從1歲11個月,就是2018年6月開啟了小不點之旅,第一部劇看的是《鱷魚怎麼了》,讓我很驚喜的是,孩子專注的看完了全場,一年下來,我們一共看了10部劇。為了讓孩子能有所回憶,我把我們看過的每一部小不點的劇的劇照洗了出來裝成了相片書,有時間就拿出來看看。前兩天我還在和他討論看過的劇的「開放式結局」。孩子說他最喜歡的是《鱷魚怎麼了》、《北極熊飛上天》和《鋼琴解剖課》。做個熱愛生活、有趣的人一是我對他的最大希望。通過看高質量的劇,我相信能在他幼小的心裡種下真善美的種子,讓他自己慢慢明白生活處處有溫暖,人生處處有溫暖,只需要我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謝謝小不點。
@釘釘鐺鐺January
馬上要睡,還是回答一波吧。我們帶孩子一開始看的是巧虎劇場,孩子很喜歡,後來看了一次超級飛俠,所謂的聲光電大舞美,但是故事特別糟糕。我痛定思痛,發現了小不點,離我家非常近,真的沒有不看的道理。第一部劇是《北極光》,太美了!就一直看下來了!我跟爸爸都是電影愛好者,商業的,文藝的,戲謔的,反思的,都看,主要來源是非院線電影。但是,流量的,快餐的不看,因為觀影到了一定程度,那種電影真的看不下去,浪費生命。我希望孩子以後也能這樣,不用我教她哪個好哪個不好,最起碼有一雙懂得美的眼睛,有一顆分得清美的心靈。還有,就是這次看完《早安!南美》的感想,孩子記住了智利,有趣的樂器,多樣的動物,這就是文化的傳播和輸出,不要恢弘的,苦大仇深的,這樣潤物細無聲的影響最好!還有,就是我最喜歡《貓飛狗跳》,Everything is be OK!我覺得這句話對孩子的一生都會有莫大的影響,希望她能早點的懂得。以上。
@毛毛
第一次看的是《海的眼睛》看完我就驚了,這麼簡單的道具,卻能給人帶來這麼深的感觸。我被深深的滋養了。從此,每次看劇其實我也是非常期待,並且沉浸其中的。我也經常說劇如繪本,並不分齡,因為我們大人更是有更深層次的感受,隨著孩子越來越大,我們關於戲劇的討論也可以如繪本一般,越加深入。好的兒童劇,不是簡單的演員,表演,融合了太多的元素,也能給我們帶來無數的驚喜與收穫,而且是直觀的、正面的教導,是演員們直觀的給予孩子「身教」的力量,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之中。
@瑩丫兒
第一次帶2歲的老大去看劇,看了不到2分鐘就大哭,為了避免影響別人,我們就在外面玩,等著跟演員合影。那半年幾乎每場都是看幾分鐘,十分鐘,十幾分鐘,終於不出去了,那是《貓飛狗跳》,但是不敢全看,閉著眼讓爸爸抱。後來慢慢睜開眼發現好生動,開始入迷。後來,老二比老大更早進劇場,開始也是大哭,哥哥安慰他「別害怕,我一開始也哭。」我發現他長大了。在劇場,我從來沒感覺自己衰老,我只感到孩子們的成長,小姐姐們和小哥哥們永遠都洋溢著幸福的笑臉。那些劇每場都有驚喜,給我,也給我的孩子們。
@霏斯基
第一次看《早安!南美》,坐在最後一排,抱著坐腿上看,聲音大還要幫他捂耳朵;第二次看《早安!南美》,我還坐在最後一排,他已經自己坐到第一排了,完全不用擔心出狀況。以前是我選劇帶他來,現在是人家自己看演出日曆,告訴我要看哪個。
@Alice
還記得第一次帶我家娃看小不點的劇《白》,我家寶寶還不敢自己獨立坐著看,需要我抱著,而且看到一半還哭了信看完之後拒絕跟演員合影,到現在時隔半年多,已經能夠獨自坐前排很投入的看了,看完今年的演出單,自己想看《放學路上》時不時念叨,媽媽什麼時候帶我去看演出啊。
@little
出於對好劇追求的執著,我們在四處尋訪中遇到了小不點。從第一次觀劇無感到大叫要重看《紙美人》,從第二次中途離場到全神貫注目不轉睛,從看完就忘到一年後還對劇情娓娓道來,從對所有小朋友偏愛的第一排無視只想挨著媽媽坐到雖猶豫但仍勇敢地第一個衝進熱氣球….我看到了我這個慢熱寶貝的蛻變,看到了藝術的滋養對於成長的意義,看到了正確的選擇所帶來的由衷喜悅。堅持,真的是一種力量。
@遊來遊去
孩子第一部劇是《beep》,每次去小不點劇場他都說這是beep的家,然後不停的問beep呢?上周看《早安!南美》還逮住一個小不點的姐姐問人家,「beep呢?」……平時只要是遇見又大又圓的東西,那必須是「beep的眼睛」。而且我們畫了很久很久的beep,那時候他剛兩歲。這不僅是孩子的第一部兒童劇,也是我的第一部。感謝小不點,在我娃最好的年齡有了這樣奇妙的相遇。
@王艷
我家從《白》開始愛上看劇的,之前看了各種水平檔次的,就是看《白》,孩子眼睛裡面閃了光。
@yy
第一次因為「和松媽媽去遊河」公眾號的強烈推薦《魔毯》,之後繼續走進劇場是因為小雅。感動瞬間有無數個,最感動的有兩個:1、小雅在大廳看見我兒鞋帶散了,立馬蹲下來給我兒系上。2、陽陽收到了「小小雲」先生的回信,並鄭重邀請他,再進一回劇場看望他。
@趙琮鈺陽爸
接觸小不點不算早,今年是第四個年頭了。2016年初次接觸就喜歡上了小不點,每部劇都會看。2017年3月20日的世界兒童戲劇日還參加活動免費獲得了任意兌換一部劇的家庭票,還記得來看了《北極光》,一直念叨著、懷念著。小朋友有幸為小不點錄製了一段音頻,很開心。為什麼選擇小不點?因為每一部劇都太好看了,所以不論颳風下雨,自己沒時間就外婆、爸爸帶著來看,絕對不錯過每一部好劇。感謝小不點,這裡的每一位工作人員都熱愛戲劇,喜歡每一位小不點。正是這份執著的熱愛,成就了彼此,對戲劇的欣賞達到了新的境界。忘了補一句,我們從蘇州來的哦,從16年追心足開始,除了缺席了《小狗天空》,一部都沒落下。
@磨古兔
03
不一樣的童年記憶
「請保持安靜,
陪在你的孩子身邊……」
開心,不,不僅僅只是開心,還有憂傷、擔憂、憤怒、恐懼和期待……每一次的看劇,都是孩子和我們的快樂記憶,小不點是我們童年記憶的重要部分!
@普賽
有一天,4歲的女兒在家裡自編自導自演,站在客廳中央,她認真地對著空空的沙發、操著大舌頭音說:「請不要使用手機,不要拍照,請保持安靜,陪在你的孩子身邊……」
@Teresa
我們家是個戲精,不僅自己愛演,還要拉著我們一起演。 跟爸爸媽媽看劇,從兩歲半開始看劇,看了整整兩年了。4歲半已經可以獨立走進劇院,積極和臺上的演員互動。可以說,劇院伴隨她成長。希望她可以一直保持一顆熱愛藝術的心。
@C2🐰
一直想去看但還沒去過的人表示,孩子在劇場能看到更豐富的世界吧。劇裡的情節都是現實中碰不到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都能更好的升華。給小孩帶來更多的好奇心,童年的記憶還會影響到將來的成長。BTW,想問南京什麼時候開小不點?
@璇
若干年後、我的孩子也許不記得我們一起看過什麼劇,但她一定會記得我們在小不點的這些年一起期待、一起觀劇的點滴瞬間這種美好的感覺是不會被忘記的,這份幸福也終將滲透到她生活中去。我也真正的做到了我想要的潤物細無聲。
@J~n
觀看這些兒童劇,希望能從小在孩子心中種下美好的種子,等他成年後,回頭想起這段時光,心中充滿喜悅。
@Echo
冒著遲到的風險迫不及待的打下以下內容。雖然想說的有很多,只挑昨天晚上,孩子給我們安排好座位,自己披上鬥篷扮好妝容,開始跳舞表演。演前還特別說明:「不可以拍照錄像,但是後面會有和演員互動的環節。」真是讓我忍俊不禁。看著他充滿熱情的表演,我目不轉睛的盯著他看,「演員互動」時我緊緊地擁抱著他。這就是我的孩子啊!我是多麼幸福能擁有他。我相信在小不點這些全球優秀劇目的薰陶下,他會成長為一個熱愛藝術,熱愛生活,享受藝術帶來的快樂的人,足以。
@viki
好幸運,3.20也是兒子的生日。我在兒子1歲半的時候就帶著他走進劇場,我想在讓他通過劇場每一部劇,他能認識世界、學會社交,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成人作為觀察者、帶領者和陪伴者,也可以更好地通過兒童戲劇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情感發展,啟發更豐富多樣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與他們一起做延展關於戲劇遊戲,從而更好引導他們發現自我。兒子算是小不點重度粉絲了,他從很小看到劇場黑幕會緊張,到現在能夠自然地安慰旁邊首次看劇小朋友別害怕哈,關燈是開場序幕啊!我想這是他用他的方式在解讀劇場規矩。我想最讓我感動的是他那次看《機器人閨蜜》,當好朋友beep沒有電力的時候,他哭著喊著要救beep,我看到他那份真誠,那份真的很努力想幫助beep獲得更多電力初心,不停吹氣不聽呼喊beep,我看到一個為好朋友不顧一切的耿直boy。 加油吧小夥!儘管敏感而內向的你,每次都看劇都會讓人懷疑沒看懂,但漸入佳境的後遺症劇情正在不斷在家裡返場演出,感謝小不點,感謝兒子的5歲生日依然還有小不點陪伴。
@selina
04
在劇場一起長大
「其實,
我們在用一生
治癒童年。」
想借著做媽媽,重新當小孩。
@龍捲風VV安
特別享受把一切都放下,和孩子走進劇場,心無旁騖沉浸其中的那些小時光。
@王丹
希望孩子有一個美好的童年,擁有無限的想像力,主要還是為了實現老母親想在劇場長大的心願。
@心
一部分原因是滿足我們自己,用童年治癒一生。上次哪裡看到,其實我們在用一生治癒童年。
@小A
和他一起看劇應該算是我最直觀的能看見他的成長的一種方式。
@漂漂小麵包年卡
其實是老母親自己想去看劇,順便帶娃去的。
@小雨
本意是希望帶著他踏上精神的冒險旅程,體會更多的情緒,發現更大的世界,最後竟也意外發現自己也得以重新擁有童年和童真,以一種更平等更舒適的狀態和孩子交流溝通,真幸福。
@寧波媽媽楊芝
05
最後,希望……
「媽媽你猜
雲先生躲在
哪一朵雲後面呢?」
希望孩子有一個豐富的內心,多樣的眼光。
@xinxin 5
希望他的想像力不被束縛,自由飛翔!
@梁
希望孩子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充盈的內心去體驗這個世界;在小不點劇場專注的樣子就是最好的禮物。
@邱嘉瑜
希望老母親能放飛自我,找到自我。
@琴兒
希望孩子能體會到,通過演繹故事能給別人帶來快樂。願孩子懂得分享的快樂。
@安妮媽媽
希望可以啟發孩子心智,豐富孩子感官體驗,拓展視野,開發想像力。
@楊寶妮身後有陽光
希望孩子能從不同角度發現世界,學會不同的情感表達。
@Agnes
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可能是這一類互動沉浸式話劇最大的特點。從小對肢體藝術、語音藝術、視覺藝術的薰陶是我希望給予孩子成長的禮物。
@慧_Sissi
希望他能感知世界,學會共情。很久以後,他抬頭看雲還會說,媽媽你猜雲先生躲在哪一朵雲後面呢?有一天洗澡,一邊撈起水花,一邊哼哼唧唧,我說你在幹嘛呢,他說,這是海浪的聲音呀。不要低估小朋友的記憶力,點點滴滴都滲透在他的腦海中。
@AquaLau
希望我們都能擁有
「天真」這種超能力
▼點擊海報立即購票
「親子派的奇幻漂流
從未想過這樣看戲」
「馬伊琍說:
這才是真正的兒童劇」
「45分鐘跨越38個緯度
別開生面的南美洲音樂舞蹈課」▼點擊海報立即購票
「請記住,不管長多大
總能找到時間玩!」
文字 | 十三、小不點媽媽們
編輯 | 十三
你為什麼帶孩子走進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