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這張照片感召18歲小夥春節奔向湖北做志願者:榜樣的力量

2020-12-23 瞳瞳看世界

在武漢、湖北抗擊疫情中湧現出了許多平凡的英雄,他們帶給我們太多的感動。他們中有很多敢於選擇無畏是因為受到了榜樣的感召,從榜樣身上汲取了力量。

18歲的小夥朱如歸是陝西眉縣職業教育中心高二年級的學生。這個不愛打遊戲,不愛玩手機只愛看新聞的小夥子,在看新聞時被一張照片感動,這張照片促使他瞞著媽媽毅然決然地在春節期間逆行奔赴湖北。


這張照片就是曾被刷屏的鐘南山院士在奔赴武漢時在高鐵上休息的一張照片。愛看新聞的朱如歸1月21日從新聞中知道武漢暴發疫情,他也聽到了鍾南山院士的警示,不要去武漢。

朱如歸明白,沒有特殊情況確實不應該再去武漢,但鍾南山院士那張閉目休息的照片給了他滿滿的正能量。他想,一個80幾歲的老人都敢於奔赴一線,我也要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沒有技術、沒有錢還可以出力,他想著自己可以去武漢做志願者。

在朱如歸瞞著家人準備奔赴武漢市時,他聽到了武漢封城的消息,於是決定去離武漢比較近的城市信陽。河南已經啟動了交通管制,朱如歸就從河南信陽開始,頂著冬天刺骨的寒風在107國道上朝著武漢的方向一路步行了110公裡,用了兩天一夜。

大年初四凌晨三點朱如歸到了孝感市孝昌縣,從設卡交警處得知,這個地區的定點醫院人員緊張,他做了一個臨時決定,留下來。由於當時疫情壓力非常大,醫院破例對他進行防護消殺突擊培訓,朱如歸歸留在了湖北孝昌新冠肺炎定點醫院的隔離區。


朱如歸穿著隔離服,每天工作6個小時,為病人送餐、清理餐餘,幫他們翻身、如廁,觀察危重症病人的生命體徵等等,他還想法調節這些病人的心態,學方言、講笑話,想盡辦法讓病房有了生氣。當時,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千裡逆行的事跡已經給了很多病人戰勝病毒的信心。

朱如歸,這個18歲的小夥子在隔離區奮戰了30多天,被醫院強制隔離休息。很多18歲的同齡人有不少可能當時正待在家裡享受著父母的呵護,而他已經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小英雄。


在朱如歸奔赴湖北途中他把自己的支付寶、微信等各種密碼都發給了朋友,如果自己回不去,希望朋友轉發給他的媽媽。他做這一切動力的來源就是鍾南山院士給他的榜樣的力量。

為什麼我們總是說媒體包括自媒體,要多多地宣揚正能量的東西,要多把美好的正面的東西給人們看,就是因為這真的能給人以力量。

人性有陰暗的一面,社會有黑暗的地方,這些可以揭露,可以報導,但一切都要從正面的角度出發,正如懲惡是為了揚善一樣,宣傳是為了世界更加美好而不是為了把人帶入絕望。

青年一代需要樹立正確的榜樣,從他們身上汲取力量助力自己更好成長。






相關焦點

  • 大學生用落櫻拼出鍾南山肖像,網友:科學家才是年輕人的榜樣!
    大學生用落櫻拼出鍾南山肖像,網友:科學家才是年輕人的榜樣! 此前一晚 因為大連颳起大風 大連的櫻花掉落一地 得知兩位小夥的目的後
  • 一張鍾南山的照片,讓高二男生瞞著母親奔赴湖北
    18歲的朱如歸是陝西眉縣職業教育中心高二年級的學生。今年大年初一,他瞞著家人,獨自乘火車、搭汽車、再步行110公裡,抵達湖北孝昌縣,在當地醫院進入隔離病區做起了志願者。一張鍾南山的照片讓他瞞著母親奔赴湖北最開始觸動朱如歸的是一張照片。1月21日,他看到鍾南山院士在高鐵餐車上休息的一張照片,鍾南山院士還告誡大家近期不要去武漢。朱如歸:一個老年人,都能衝到一線去,所以當時就有這麼一個決定,動了這個心思,去湖北從事志願工作。
  • 落櫻拼鍾南山肖像、創作13米巨幅畫,高校師生致敬抗疫英雄
    落櫻拼鍾南山肖像、創作13米巨幅畫,高校師生致敬抗疫英雄 2020-05-19 0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8歲志願者步行100公裡援鄂,媽媽又氣又喜「恨不得把他打一頓」
    援鄂的志願者和醫護人員陸續回家了。志願者中最小的應該是一個18歲的高中生吧。他叫朱如歸,是陝西眉縣一名高二學生。很難想像一個高二的學生這麼有擔當有主見去做志願者。疫情爆發後,鍾南山院士發出預警說,大家不要去武漢,但是鍾老自己卻逆行去了武漢。這一幕帶給了朱如歸無限的震撼,他當時在想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都能衝到一線去,那年輕人躲在背後算什麼?
  • 鍾南山夫婦觀賽CBA,你知道嗎,姚明和鍾南山竟然還有這般關係
    今天(7.3)晚上,CBA粵蘇大戰正酣,場邊坐著兩位84歲的耄耋老人,他們正是鍾南山院士及夫人李少芬。從鍾南山院士的臉上,我們可以看到深深的皺紋,但堅毅的眼神裡似乎又寫滿對於青春的渴望以及對年輕人的期待和信心。
  • 鍾南山1月18日趕赴武漢無座車票曝光,網友:看到這照片真的會哭
    導讀:近日,在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上,鍾南山院士的一張車票被曝光。車票顯示,出發日期為2020年1月18日,廣州南站至武漢站,乘坐G1022次列車,二等座,票價465.5元。此外,票面還顯示無座和補票,以及乘坐人身份證號顯示1936,乘車人已經84歲高齡。據了解,這就是1月18日傍晚,鍾南山院士緊急趕往武漢的車票。臨時上車的他被安頓在了餐車的一角。兩天之後,「肯定存在人傳人」「14名醫務人員感染」「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鍾南山院士接受採訪時的回答,真正拉響了警報,改變了局面。
  • 中國台州網丨榜樣的力量,讓文明城市更溫暖
    跟著志願者一起來到村裡的,是慕名前來採訪的中央電視臺記者。城南義工隊,成立於2011年3月27日,隊裡有近千名志願者,「每日一善」「隨手做志願」,他們已經堅持了10年。不久前,中宣部等聯合組建「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團,我市志願者陳海建作為僅有的3名志願者代表,與鍾南山院士一起站上央視演播廳。3年來,全市累計開展主題志願服務7.6萬場,參與志願者254萬餘人次,提供志願服務近633萬小時。
  • 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榜樣的力量影響著一批又一批學生們鍾...
    原標題: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榜樣的力量影響著一批又一批學生們鍾南山身邊的年輕人(青春派·青春奮進新時代(19))「鍾老師84歲了,1月18日就衝到武漢。我作為學生,年輕又是黨員,在危難時刻怎能不跟上去?」桑嶺說,當晚臨行前,鍾南山老師專門打來電話,唯有一句簡簡單單的囑咐:「注意安全!有什麼問題隨時溝通。」1月24日早上8:30,桑嶺出現在金銀潭醫院南樓7層,這個收治危重病人的病區就是他的戰場。一名50多歲的男性重症患者令桑嶺印象深刻,「患者轉來時病情非常重」。
  • 聆聽榜樣故事汲取奮進力量
    本報訊 李彥廣、特約記者雲利孝報導:「我們要以錢老為榜樣,學習他的忠誠品格、大愛情懷、科學精神……」4月中旬,在學習錢七虎院士捐贈高額獎金支援武漢一線抗疫的事跡後,陸軍工程大學學員柴瑋由衷感嘆道。
  •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廉政研究所:從榜樣身上汲取向上的力量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並向「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張定宇、陳薇頒授勳章獎章。這是一場意義重大的盛會,這是一場震撼人心的大會,會議表彰的先進是時代的楷模,是學習的榜樣,是他們讓國家充滿了力量、給民族帶來了希望。心中有榜樣,國家有力量。
  • 這是信仰的力量,這是榜樣的力量!
    隨著他們深情的講述,大家仿佛走進了華坪女高,與張老師、張校長、張媽媽的心貼得更近了。張桂梅在督促學生做課間操(12月2日攝)。新華社發(陳欣波 攝)大屏幕上,不斷播放著張桂梅的一張張照片:看到華坪女高終於開辦,她在開學典禮上欣慰地笑著;看到福利院裡孩子們穿上新衣,她抱起最小的一個孩子,開心地笑著;當說出「講臺就是我的生命,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在,就要站在講臺上」時,她眼裡帶淚地笑著;看到山區女孩們紛紛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她開懷地笑著……歲月流逝,照片裡的張桂梅平添了許多憔悴,卻似乎總是飽含笑意。
  • 鍾南山的體育緣:曾破男子400米全國紀錄,84歲的他肌肉秒殺小夥
    在這群白衣天使中,又一位老者非常引人注目,他就是今年已經84歲的鐘南山。鍾南山出生於醫學世家,他長期從事呼吸內科方面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是國內著名的呼吸病學專家。如今的鐘南山已經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時也是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經歷過非典的人們都知道鍾南山同志對於國人的意義和價值。
  • 17年後,84歲鍾南山再上「前線」:致敬!每一位無畏的逆行人!
    20日,鍾南山給出建議:「我總的看法,就是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但早在18日傍晚,他就已經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當天的航班已經買不到機票,他就登上了傍晚17點開往武漢的高鐵列車。由於春運高鐵票緊張,他被安頓在了餐車一角。
  • 《「希望鍾南山爺爺能為我寫一句話」》追蹤:「小迷妹」收到鍾南山...
    6月1日,本報記者來到河北省中醫院,將鍾南山院士親筆籤名的贈書送到楊亞茹的手中。楊亞茹說,自己會繼續以鍾南山院士為榜樣,踐行初心,加倍努力,謝謝鍾院士。圓夢的過程太夢幻了「我到現在還不敢相信這一切是真的,這太夢幻了!」
  • 鍾南山手印,1號!
    銘記手中的力量提起香港的維多利亞港,很多人就會想起那條1000多米長的星光大道。眾多港臺演藝界巨星在此留下了手印、腳印和籤名。希望在這裡,我們也能感受到他們當時義無反顧奔向戰場的勇氣和決心,每一位戰疫英雄的手,都值得被銘記。不知道大家還記得那封滿滿紅手印的請戰書嗎?還記得鍾南山院士逆行前往武漢的車票?
  • 湖北公安,不孤單!
    2月14日,是浙江金華特警王飛主動「入編」老家、湖北利川警隊的第16天。  返鄉與親人團聚的遊子,尚未畢業的學警,辭職的人民警察……當春節遇上疫情,無上級指令、他人要求,像王飛一樣的「編外警察」,本可旁觀,卻主動請戰,與家鄉公安民警並肩奮戰抗疫一線,將鏖戰的力量匯聚成烈火奔雷,助力驅散疫情的陰霾。  「怎麼這麼冷?
  • 一個90後湖北志願者的自述:荊楚自古出英雄,我們沒在怕的!
    (天下網商記者 汪帆)這是一個90後湖北志願者的故事,自主隔離在家的這幾天裡,她,還有湖北無數的年輕人們,自發組建起了一支支民間志願者隊伍。他們通過網絡、電話搭建起了全國各地熱心捐贈者和湖北上千家醫院之間的橋梁。「身邊越來越多的人在做這件事情,就像接力棒一樣,全國人民都是我們的後盾,大家都在給湖北加油,鼓勁。」
  • 84歲了還像棒小夥,鍾南山公開不老的秘密,很多人難做到
    這是這些年被媒體問及自己為何能夠在耄耋之年依舊如此健康時,鍾南山院士說到最多的一個答案。2009年,73歲的鐘南山在家鍛鍊後展示肌肉。鍾南山出生於醫學世家。1956年,鍾南山因體育成績突出,作為北京醫學院的運動員代表,參加了北京市高校運動會。他在運動會中摘取了400米欄的桂冠。時至今日,北京醫學院還有幾項由鍾南山創下的運動紀錄無人能破。
  • 抗疫的勇士 榜樣的力量——抗疫十佳志願者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校部分學生主動放棄寒假休息時間,不畏風險、不計得失,志願加入家鄉疫情防控工作,他們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積極參與排查出入人員及車輛、為隔離人員發放物資、入戶統計湖北歸鄉人員等工作,他們中有的在零下幾十度的高寒地區徹夜值守,有的和父母組建親子方陣一同作戰,有的慷慨解囊拿出自己的壓歲錢為抗疫一線捐款捐物……他們用年輕稚嫩的肩膀為守護當地人民生命安全做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