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修訂銀行間債市債券交易流通部分規則 中債登上清所應與同業...

2020-12-12 人民資訊

為進一步優化債券交易流通機制安排,提高銀行間市場債券交易流通效率,11月30日,央行發布《修訂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交易流通有關公告(徵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根據徵求意見稿,修訂《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5〕第9號》(以下簡稱「公告」)第四條款,並刪除公告第五條款。

原公告第四條款提出,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和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統稱債券登記託管結算機構)應在債券登記當日以電子化方式向同業拆借中心傳輸債券交易流通要素信息。徵求意見稿修改為「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和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統稱債券登記託管結算機構)應與同業拆借中心建立系統直連,在債券登記當日以電子化方式交互傳輸債券交易流通要素信息。」

原公告第五條款指出,發行人或主承銷商應在債券登記當日向同業拆借中心提供債券的初始持有人名單及持有量。採用非公開定向發行方式的,發行人或主承銷商還應向同業拆借中心提供非公開定向發行投資者範圍。

央行在有關說明中指出,2015年,人民銀行推動取消了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交易流通審批行政許可。為加強事中事後管理,同年人民銀行發布公告,明確行政許可取消後的各項安排和各方權責。為提高信息披露準確性、及時性和完整性,更好防範債券交易風險,公告要求一是中央結算公司、上海清算所在債券登記當日,以電子化方式向同業拆借中心傳輸債券交易流通要素信息;二是發行人或主承銷商應在債券登記當日,向同業拆借中心提供債券初始持有人名單和持有量。近年來,市場機構反饋,交易流通審批行政許可取消以來,債券上市效率明顯提高。但實踐中,仍存在以手工方式替代電子化傳輸的問題,且由發行人或主承銷商提交初始持有人名單和持有量信息,降低了債券交易流通的時效性。

因此,央行表示,修改公告第四條款可進一步提高債券交易流通要素信息傳輸效率。刪除公告第五條,不再要求發行人或主承銷商提供初始持有人名單及持有量,切實便利市場主體。

相關焦點

  • 債市通行手冊-債券頻道-和訊網
    其中,中債登、上清所、CFETS和交易商協會均面向銀行間債券市場,而中證登則面向交易所債券市場。2、上清所主要負責銀行間市場一些創新的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發行、登記、結算。3、銀行間市場的金融基礎設施主要有交易商協會、交易中心、中債登、上清所和北金所,而交易所市場的金融基礎設施主要有中證登、滬深交易所、報價系統和中金所。
  • 債市改革是時候了!劉煜輝稱梳理直融間融市場是大方向
    同時,在限定商業銀行退出交易所債市後,1997年6月,央行在外匯交易中心的基礎上成立了銀行間市場。銀行間市場,包括同業拆借市場、票據市場、債券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市場等。其職能是,調節貨幣流通和貨幣供應量,調節銀行之間的貨幣餘缺以及金融機構貨幣保值增值等。
  • 中國債市大革命:銀行間交易商、交易所、發改委在債市發揮什麼作用?
    原標題:中國債市大革命編者按:原財政部長樓繼偉今日重磅演講中,批評中國債券市場分割,發行和監管不統一,發行的審查多頭管理。他建言銀行間市場回歸同業拆借市場的本位,信用債應當全部退出。中國債市如何從小到大,如何發展成當前多頭管理的現狀,這篇8年前的長文如紀實文學一般,描述了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 債市風雲20年:信用債風險引熱議 期待改革破局
    尤其是2020年11月份,銀行間市場中的發行主體、大型國企違約永煤控股的違約,直接影響了河南地區其他國企和政府的公信力。引起債市從業者的廣泛關注。部分從業者開始討論2021年城投債是否將面臨大規模延期?當然,沒有人希望那樣的時刻發生。
  • 央行、證監會放大招:107.8萬億債券互聯互通!將產生什麼影響?
    1997年以來的「割裂」 債券市場規模龐大。央行發布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債券市場託管餘額為107.8萬億元。債市主要包括銀行間債市、交易所債市。銀行間市場是債市主力,債券餘額一般佔比80%以上。
  • MLF驚喜點燃市場情緒,10年期國債期貨創近四個月最大漲幅|債市綜述
    央行MLF操作點燃市場情緒,現券收益率持續震蕩下行至收盤;銀行間主要利率債收益率大幅下行5-9bp,中短端下行幅度大於長端。另外,周一同業存單一級發行利率也有所下行。建行和交行一年期存單發行利率下到了3.08%左右,股份制銀行的在3.15%-3.16%,上周五還在3.36%附近。 交易員稱,即使僅進行逆回購操作,市場流動性已經無憂。央行額外提供MLF,應該主要是想解決一年期同業存單(NCD)等銀行長期資金成本高企問題,後續隔夜這樣的短期品種能否維持如此低的水平,還不確定。
  • 債市綜述:股債攜手走強!可轉債延續強勢,債市現暖意
    10年期國開債活躍券200210最新收益率下行4.97bp報3.4625%。交易員稱,早盤受央行重啟公開市場淨投放、股市走弱、通脹數據顯示可選消費依然較為疲弱等因素共同影響,利率小幅下行;午後債市交易情緒進一步升溫,利率出現較大幅度下行。
  • 特別國債擾動債市,10年國債期貨創逾三個月最大跌幅
    華東地區一位銀行交易員指出,1萬億元的特別國債不僅全部市場化招標,而且將在一個半月左右全部發行完畢,市場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若政策面沒有流動性支持政策,債市可能面臨更大的調整壓力,市場期盼央行能儘快施以援手。 銀行間主要利率債收益率大幅上行3-10bp,國債調整幅度更大。
  • 央行工作會議定調債市改革方向:2021年制定債市發展規劃,完善統一...
    1月6日,央行網站刊登了2021年央行工作會議內容。在央行今年十大方面的重要工作中,金融改革方面涉及的重點是債券市場的改革。央行表示,將牽頭制定債券市場發展規劃,推動完善債券市場法制,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健全多渠道債券違約處置機制。推動完善債券市場統一執法框架,加大對債券市場逃廢債、欺詐發行等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力度。
  • 逆回購縮量疊加止盈壓力,現券期貨雙雙回調|債市綜述
    交易員指出,年末在央行呵護下資金面整體寬鬆,雖然跨年價格仍較為堅挺,但平穩度過時點考驗應無難度。最近政策傳遞暖意後市場預期也明顯緩和,短期消化獲利盤後料仍能維持震蕩偏強走勢,但政策持續放鬆的概率不大,進一步拓展空間仍有難度。 銀行間主要利率債收益率上行1-3bp。
  • 央行工作會議定調債市改革方向:2021年制定債市發展規劃 完善統一...
    :2021年制定債市發展規劃,完善統一執法框架  2021年央行牽頭制定債券市場發展規劃,推動完善債券市場法制,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1月6日,央行網站刊登了2021年央行工作會議內容。  在央行今年十大方面的重要工作中,金融改革方面涉及的重點是債券市場的改革。  央行表示,將牽頭制定債券市場發展規劃,推動完善債券市場法制,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健全多渠道債券違約處置機制。推動完善債券市場統一執法框架,加大對債券市場逃廢債、欺詐發行等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力度。
  • 央行重啟14天逆回購,呵護跨年流動性,期現貨均走強|債市綜述
    上海一位券商交易員認為,進入年末無論是LPR「八連穩」,還是周一時隔近三個月重啟14天逆回購,均明確彰顯央行維穩預期態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表態宏觀政策「不急轉彎」,料短期貨幣政策還將維持穩健。 銀行間主要利率債收益率下行2-5bp,中短券下行幅度更大。
  • 10年期國債期貨結束5連跌,債市震蕩趨穩|債市綜述(5.13)
    銀行間資金面總體寬鬆,各期限利率小幅下行,隔夜質押式回購加權利率創歷史新低。資金交易員指出,短期資金需求漸回升,但供給十分充裕,隔夜品種日成交量高位運行,七天和14天交易相對清淡。不過隔夜價格再度接近歷史低位後,繼續下行空間已不大。
  • 信用債要不要退出銀行間市場?樓繼偉與央行有關專家隔空喊話
    他提到,銀行間市場應回歸同業拆借市場的本位,信用債應全部退出,並指出債券市場的改革相對落後,要問題和目標導向加快推進,「不然會是下一個風險集中爆發點」。央行有關專家隔空喊話稱「與市場無關,解決債券市場問題的關鍵是強化信用機制建設和市場紀律約束」。樓繼偉認為,相對於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是短板,債券市場改革已經落後。
  • 債市情緒低迷,MLF和CPI利好刺激鈍化,期現貨反彈乏力|債市綜述
    中國CPI時隔18個月重返「1時代」,宏觀數據顯示,中國9月CPI同比漲1.7%,預期漲1.8%,前值漲2.4%;食品中,豬肉價格上漲25.5%,漲幅大幅回落27.1個百分點;9月PPI同比下降2.1%,預期降1.7%,前值降2%。銀行間主要利率債收益率上行1-2bp。
  • 樓繼偉:銀行間市場應回歸同業拆借市場本位 信用債應當全部退出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中國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表示,交易所市場和銀行間市場交易分割,同債不同價,同一種債務、同一種債券不同價,這種風格狀態會導致為爭取市場份額而放鬆標準。去年7月份,央行和證監會決定同意兩個基礎設施間互聯互通合作,這是一個可喜的變化,建議儘快落地。
  • 債券市場暴雷對銀行理財有什麼影響?
    一、銀行理財債券投資的偏好(利率債VS信用債)銀行理財債券投資主要分為利率債投資和信用債投資。利率債的發行主體通常是有國家、中央政府或信用等級與國家相同的機構進行信用背書的,故信用風險非常低。主要包括財政部發行的國債、地方政府委託財政部發行的地方政府債券、政策性金融債、央行票據等。
  • 隔夜利率重回1%下方,避險情緒升溫,現券期貨延續強勢|債市綜述
    交易員表示,「不急轉彎」政策暖風基調下,央行加量開展逆回購操作呵護跨年市場流動性,市場預期進一步好轉;而午後隨著國內A股主要指數大幅下挫,提振避險情緒,主要活躍券收益率下行。銀行間主要利率債收益率下行3-4bp。
  • 本周國債期貨全線下挫,現券收益率衝高回落,信用風險難消|債市綜述
    城投債繼續遭到拋售,青海國投「15青國投MTN002」跌逾24%,海澱國資「18海國鑫泰MTN005」跌超9%,六盤水市交通投資開「18六盤水交MTN001」最新淨價跌逾6%。 中誠信國際將清華控股主體及「18清控MTN001」的信用等級由AAA調降至AA+,並將公司主體及相關債項信用等級列入觀察名單。
  • 舊聞重讀|中國債市如何從小到大,如何發展成當前多頭管理的現狀
    2004年末,央行發布《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交易流通審核規則》,此舉為企業債券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上市掃清了障礙,也為銀行間發展為債市主板打下了重要基礎。央行希望藉此加快企業債券市場向合格機構投資者參與、以場外市場為主的正常軌道轉變。 這是一次立竿見影的變革。商業銀行掌握了我國金融體系絕大部分資金,是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主力買方,放開其投資企業債券,令銀行間債券市場吸納信用債的能力迅速放大。從2006年開始,發改委主管的企業債幾乎全部將發行場所從交易所轉移到了銀行間,交易所債市逐漸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