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地鐵書單:紐約客都在讀什麼?

2021-01-12 騰訊網

[摘要](當你在地鐵上閱讀時)沒人會打擾你,你可以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我注意到地鐵上)讀吸血鬼故事的人沒那麼多了,現在大家讀的更多的是描寫現實生活的小說。

紐約地鐵中從不乏手捧書本的人,而從這些紐約客讀的書中可以窺見整個城市文化生活的縮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紐約客都在讀什麼吧。

1. 《無比美妙的痛苦》(影片《星運裡的錯》原著小說) 作者:約翰·格林

The Fault in Our Stars by John Green

推薦人克裡斯多弗·李(Christopher Li):這本書最近被拍成了電影,講的是一對癌症患者墜入愛河的故事。現在我已經快讀完了,許多悲傷的事情也隨之而出。我很喜歡這本書。讀大學時,我經常讀文學和哲學方面的書,覺得更具挑戰性。但現在,我更喜歡讀通俗易懂、容易帶動自己情緒的書。我覺得(這本書)寫得非常不錯,有一定的深度,但對我來說又不是特別難懂。

2. 《只是孩子》 作者:帕蒂·史密斯

Just Kids by Patti Smith

推薦人傑內·格蘭特(Djenne Grant):我的閨蜜說她愛死了這本書。現在我剛開始讀,學校要求必須在兩周內讀完。到目前為止,我真的很喜歡這本書。(當你在地鐵上閱讀時)沒人會打擾你,你可以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我注意到地鐵上)讀吸血鬼故事的人沒那麼多了,現在大家讀的更多的是描寫現實生活的小說。

3. 《快閃小子》 作者:麥可·劉易斯

Flash Boys by Michael Lewis

推薦人埃弗丁·梅森(Everdeen Mason):這本書是關於股票市場的,我想作者已經寫了不少關於這個主題的書。這本書的主角是一個在加拿大貿易公司工作的年輕人。他發現了高頻交易現象背後存在的問題,也看到了高頻交易者如何從公眾手中快速賺取暴利。於是,他開始儘自己的努力幫助大家成立自己的股票市場,與高頻交易者抗衡。我喜歡這樣的寫法。劉易斯把一個枯燥無味的話題變得強而有力,而且他筆下的人物都刻畫得非常有趣。

4. 《同惡棍在一起》 作者:比爾·比福德

Among the Thugs by Bill Buford

推薦J·人米卡爾·戴維斯(J Mikal Davis):這本書寫的是20世紀80年代的一群足球流氓,大部分來自曼聯。一個美國人走進了這個亞文化群,嘗試去弄明白這群傢伙的所思所想——有點像亨特·S·湯普森(Hunter S Thompson)融入摩託車飛車黨「地獄天使」(Hells Angels)。這些人很難對付,但是他成功融入到他們的世界,成為其中的一員。我有時候會坐過站,因為看得太投入了。有時候到站下地跌後,我會坐在旁邊的長凳上讀完一整章內容再走。

5. 《雙倍的自由勞動》 作者:亞歷克斯·利希滕斯坦

Twice the Work of Free Labor by Alex Lichtenstein

推薦人吉姆·扎羅利(Jim Zarroli):這是一本關於內戰後美國南方勞改制度(convict-labour system)的學術著作。囚犯們沒有送進監獄,而是被租給店鋪、礦井、甚至是工廠。他們的酬勞少得可憐,卻要被迫當好多年的勞力,就連罪行輕微的犯人也要強制接受勞改。這一制度在南方持續了數十年,直到1908年才被帶鐐制度(chain-gang system)所取代。偷一副手套,就會被監禁10年之久。許多犯人是非裔美國人和被釋放的奴隸,這就好比變相的再次奴役。

6. 《喪女》 作者:尼可·谷川

WataMote by Nico Tanigawa

推薦人傑奎琳·利巴託(Jacqueline Libato):這是一部日本連環漫畫,翻譯成英語是《我不受歡迎,怎麼想都是你們的錯》(No Matter How I Look at It, It’s You Guys』 Fault I’m Not Popular)。對於女主角在高中生活裡遇到的困難,我深有感觸。許多人認為高中將是他們社交生活的小高峰,但是她很失望,因為她發現自己根本無法適應。她喜歡把時間花在動漫遊戲上,她竭盡所能嘗試著交朋友。可惜這部漫畫的英文版的總要等很久才能譯完!

7. 《歡迎來到猴子屋》 作者:庫爾特·馮內古特

Welcome to the Monkey House by Kurt Vonnegut

推薦人傑西卡·奧基弗(Jessica O』Keeffe):這是一本短篇小說集。我剛開始讀,但我是馮內古特的忠實粉絲。相較短篇小說,我更喜歡長篇小說,但我已經讀完了所有的馮內古特的長篇小說,所以現在開始讀他的短篇小說了。

8. 《廚師之旅》 作者:安東尼·伯爾頓

A Cook’s Tour by Anthony Bourdain

推薦人尼古拉·施圖茨(Nicole Stutz):安東尼·伯爾頓去了很多國家旅行,尋找當地美食。他經常去一些第三世界國家,品嘗那裡的家常菜。我是個喜歡旅行的吃貨。安東尼確實善於挖掘各地的美味——可能只是一家很不起眼的咖啡館,也可能是米其林三星餐廳。他經常和一幫朋友在柬埔寨喝些威士忌,抽一包煙,吃一些家常飯菜,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他的生活態度很好,我已經迷了上他。

9. 《亞伯》 作者:亞歷克西斯·德沃

Yabo by Alexis De Veaux

推薦人雷·萊昂內·艾倫(Ray Leone Allen):事實上,我昨天在尚博格黑人文化研究中心(Schomburg Center for Research in Black Culture)參加了這本書的座談會。它講述的是一名叫朱爾斯(Jules)的雙性黑人小孩。這本書在性別、種族、精神和意識層面都具有實驗性。這方面我以前知道的不多,但昨天的座談會真的很棒。目前我才讀到第22頁,但是覺得很享受。

10. 《到燈塔去》 作者:維吉尼亞·伍爾夫

To the Lighthouse by Virginia Woolf

推薦人裡亞·薩馬茨(Ria Samartzi):這本書講述了拉姆齊一家人和幾位客人在維特島 (Isle of Wight)度假的故事。我喜歡這種意識流小說,就像面前有一臺攝像機,在不同的人物前推進,很有電影的味道。讀這本書的時候,你不用再去管髒兮兮的地鐵。

相關焦點

  • 國慶書單:32位編輯在讀的127本書
    國慶書單:32位編輯在讀的127本書 澎湃訊 2014-10-02 18:51 來源:澎湃新聞
  • 投資人書單 | 中印投資人都在讀什麼?
    Connect the Dots推薦人:Vivek Khare / 天使投資人,曾投資Zomato本書收錄了20個印度草根創業者的故事,他們都沒有光鮮的履歷,但最終獲得了成功。在這些故事裡,激情和成功是共通的元素。
  • 紐約地鐵大戰是什麼鬼
    紐約有2支MLB棒球隊--揚基隊Yankees和大都會Mets。紐約揚基對紐約大都會的同城大戰,稱之為地鐵大戰(Subway Series)。地鐵大戰得名於二個球隊的主場地恰好均位於地鐵站旁,球迷可以直接坐地下鐵來回球場。
  • 世界各國領導人,都在讀什麼書?
    沒時間讀書;不知道讀什麼書,這些可以說是精讀君聽到過最多的說辭。但其實,這些往往只是人們給自己找的理由,事實上,當今世界政要中喜愛讀書的人為數不少,而對於普通人而言,再忙也不可能忙過他們吧。時間是可以擠出來的,而選書更沒有想像的那麼難,關鍵是要真正行動起來。今天,精讀君將給大家介紹6位國家領導人讀的書,幫你更新自己的書單。
  • 平和、鼎石……這些名校的孩子都在讀什麼?用書單開啟新的一年
    外灘君邀請全國多所名校,獻上「2021新年書單」,幫助孩子們在優質的閱讀中掌握應對未來挑戰的能力,開啟更幸福的一年。支持外灘君,請進入公眾號主頁面「星標」我們,從此「不失聯」。文丨周瀅瀅 編丨Travis如果說一個向未來的孩子需要具備很多能力,其中閱讀能力,絕對是重中之重。
  • 走路去紐約,這個世界上最繁忙的城市,你有一百種理由愛上他!
    來過的人說:你有一百種理由愛上紐約,那麼愛一座城市的理由是什麼?紐約不一定是最美的,但紐約之所以是紐約,被生活在那裡的每一個紐約客深深熱愛,正是有它的魅力所在。有人說:在紐約,你會認識很多來自不同國家的人,聽他們的故事也啟發了自己。住在紐約,讓你有了靈感和勇氣,去做那些本來你無法想像的事。
  • 每英裡35億美金的紐約地鐵不僅髒亂破舊,還是紐約最危險的地方?
    比如因為紐約地下水充沛,所以地鐵隧道距離路面很多地方只有十米甚至幾米的深度,這就導致紐約一旦處在暴風雨密集的五六月份,整個地鐵就會化為汪洋大海,甚至就連在2017年新開通的第二大道專線都沒能逃過這一紐約地鐵的宿命...
  • 摩根大通的年度書單:賴斯和庫裡都在看什麼書?
    摩根大通每年夏天都會整理出一份非虛構類的書籍清單,今年也不例外,儘管全世界的人,包括大多數員工和客戶,都在適當的地方避難,以避免感染新冠病毒肺炎。摩根大通資產財富管理公司(J.P.摩爾是羅賓漢的執行長,羅賓漢是一個總部設在紐約的致力於扶貧的非營利組織。在《五天》一書中,他詳細講述了弗雷迪 · 格雷的故事,弗雷迪 · 格雷和明尼阿波利斯的喬治 · 弗洛伊德一樣,都是在被警方拘留期間被殺害。這本書從八個市民的角度講述了格雷遇害的餘波。
  • 假期書單就選它!《紐約時報》2020上半年十大暢銷繪本盤點!
    勤奮的小E又馬不停蹄地給大家帶來了重量級、榮譽加身的繪本書單啦!不久前,美國《紐約時報》公布了2020上半年十大暢銷繪本榜單!光聽這背書就已經覺得品質有保障了吧,趕緊來康康都是哪些童書上榜了!* 下列圖書在淘寶、亞馬遜皆有發售,搜索圖書名稱即可哦~Antiracist Baby反種族主義寶貝作者:Ibram X.
  • 什麼樣的小說,才能被《紐約客》「翻牌子」?
    業內人士甚至對登上《紐約客》的小說特點進行了一番研究,總結出了其中的共性,「紐約客小說」(「the New Yorker story」)也漸漸成為了商標一般的存在。從那時開始,《紐約客》真正成為了短篇小說界的一個品牌,在商業界和文學界都取得了巨大成功,「紐約客小說」也被視作一種文學作品類別,當時的作家以被《紐約客》「翻牌子」為榮。到了50年代末,《紐約客》幾乎壟斷了短篇小說市場。
  • 《紐約時報》書評家:2020 年我們的最愛書單(上)
    編者按:在本文中,來自《紐約時報》的三位書評家從他們今年所評論過的書籍中挑選並分享了自己的最愛書單,其中既有小說,回憶錄,也有詩歌、自傳。這篇文章原標題是Times Critics' Top Books of 2020,作者是Dwight Garner,Parul Sehgal,以及Jennifer Szalai。
  • 倫敦地鐵罷工還有6次來襲!紐約地鐵不準睡覺 各國地鐵全吐槽
    順便科普下紐約的奇葩」新「政策,紐約的領導們也管(都)太(太)寬(閒)了吧!附送巴黎 + 柏林地鐵的對比吐槽!不謝!倫敦地鐵司機工會的罷工由於談判取得進展才剛剛取消。談判結果意味著三家地鐵工會的成員在未來四年裡每年薪水上漲1%或者2%,此外如果在夜間地鐵工作,還會得到500鎊的獎金。
  • 紐約地鐵裡流浪漢前所未有的多,州長說:這讓人噁心
    據外媒4月28日報導,在當日的紐約每日新聞發布會,州長科莫展示了一張標題為「下一站煉獄」的報紙。科莫說,越來越多的流浪漢睡在紐約地鐵裡,這個問題「令人噁心」,對每天需要乘坐公共運輸的醫護人員是不尊重的。隨後,有媒體在報導中評論,科莫並沒有對解決這個問題提出具體的方案。
  • 紐約地鐵線施工爆炸 無人傷亡(圖)
    爆炸將碎石掀到高空爆炸震碎了附近建築的玻璃窗【環球網爆炸將碎石掀到高空報導  記者 周旭】據美國中文網8月21日消息,當天中午12時45分左右,位於美國紐約第二大道72街和71街之間的地鐵隧道建設爆破發生意外,引發了不小的恐慌,所幸無人受傷。報導稱,爆炸發生時,爆炸地點對面街上的房屋玻璃被震碎,還有一臺發電機在爆炸中破損。
  • 紐約最噁心地鐵車廂刷爆網絡!而現實比這還糟100倍...
    布朗告訴《紐約郵報》:「(當時)我感到噁心。那節車廂上什麼垃圾都有。你覺得不該出現在地鐵上的垃圾,幾乎都出現了。」紐約每一條地鐵線都有類似的情況。只要乘坐地鐵,碰到流浪漢的機率是100%。早上你拖著沒有靈魂的身體走進地鐵,剛想找個位子眯一小會兒卻發現,誒,一個流浪漢橫躺在椅子上睡覺。一個?
  • 紐約第一階段重啟80萬人乘地鐵,居然還有可愛地鐵標識和免費口罩...
    周一的地鐵乘客量達到80萬,比前一周增長了17%。自新冠疫情以來,地鐵乘客人數首次達到這個數字。其中,曼哈頓的出行率增長最高,達到20%,而Bronx區則最低,達到12%。乘公交車人數也增長了13%。 紐約第一階段重啟的行業包括: 1. 公共運輸 暫時實施的路邊停車條例將於6月21日周日失效。 地鐵服務將恢復正常。
  • 紐約東京倫敦巴黎香港臺北的地鐵為什麼不安檢?
    國內地鐵普遍力推「人物同檢」,除了隨身攜帶的箱包外,乘客本人也要接受安檢。其中,個別乘客包中帶有液體飲料,被檢出後,安檢員會讓乘客喝一口。相比之下,紐約、東京、倫敦、柏林等國外城市地鐵普遍無需安檢。特別是紐約地鐵,時常面臨恐襲威脅,但依然認為高峰時期地鐵安檢「根本做不到」。
  • 耿直男魯迅給年輕人必讀書單
    #教育持久戰#有時在看書,不知道選什麼書的時候,網上去找一些書單,以供參考。每一份書單當中都有作者個人的偏好喜愛。少則推薦十來本,多則二三十本也大有人在。今日在看魯迅的雜文《華蓋集》時,碰巧也發現魯迅推薦的一份書單。這是發表在1921年《京報副刊》的一個短文,《青年必讀書》。不過這個書單實在有些特別,如果放在當今社會,真是連微博的14個字都填不滿。
  • MIT最新研究:紐約地鐵可能是疫情擴散的「罪魁禍首」
    麻省理工學院(MIT)經濟學教授和醫師傑弗裡·哈裡斯(Jeffrey Harris)發表的這篇論文指出,城市地鐵和公交車是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圖片來源:12BY6他寫道:「我們都知道,地鐵中人與人的接觸,無論是吸入的飛沫,還是殘留在欄杆上的病毒,這樣緊密的接觸給新型冠狀病毒提供了能夠輕易的傳播的機會,尤其是進入地鐵的旋轉門,所有人共享的扶手,公共運輸工具上的金屬的立杆,都是利於病毒傳播的媒介」。
  • 約翰·厄普代克:《紐約客》走出來的大作家
    這些小說大多發表在《紐約客》上,《紐約客》又是美國文學的一個重鎮。《紐約客》的編輯十分鼓勵厄普代克進行各種文體實驗,因此這些短篇小說在美國小說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白介紹道。02與《紐約客》的不解之緣在給《巴黎評論》做的訪談中,厄普代克回憶了自己與《紐約客》雜誌的不解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