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書單:32位編輯在讀的127本書

2021-01-10 澎湃新聞
國慶書單:32位編輯在讀的127本書

澎湃訊

2014-10-02 18:51 來源:澎湃新聞

       作為圖書編輯,最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是:最近有什麼好看的書?薦書這種事,壓力很大的,閱讀是私人的,你覺得好看的書,別人可能並不這麼認同。

       長假來臨,不管宅在家,還是踏上旅程,總想有本書相伴。不要再問別人了,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整理了出版社編輯們在國慶長假讀的書,看看他們的書單,根據喜好做一份屬於自己的國慶書單吧。

顧曉清(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編輯)

長假回家針灸,沒打算看很多書。

重讀書:保羅·格雷厄姆《黑客與畫家》(做新的文庫有疑惑了,拿出來重看其實就是再找找「如果你不愛一件事,就不可能把它做得真正優秀,要是你很熱愛它,你就不可避免地會開發你自己的項目」的共鳴)

阿瑟·克勒曼《疾痛的故事》(平時很少意識到「身體」的存在,生病了才會想到善待它,疾痛連接著自我與社會)

新看的書:李婷《離線·開始遊戲》(朋友在《1024·人與機器共同進化》之後做的新Mook,依然是站在技術與人文的交叉路口)

植村直己《遠山在呼喚》(因為打算做一本介紹喜馬拉雅登山嚮導夏爾巴人的人類學著作,所以近來就養成了翻看登山紀實小說的新習慣,還挺好看的)


嶽衛華(新經典文化編輯)

南懷瑾《論語別裁》

時寒冰《時寒冰說:未來二十年,經濟大趨勢》

翁貝託·艾柯《植物的記憶與藏書樂》

植村直己《遠山在呼喚》

渡邊淳一《紫陽花日記》

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書》

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

比目魚《刻小說的人》

梁思成《中國建築史》

(我喜歡幾本書同時看,只看一本太累。)

朱志凌(上海辭書出版社編輯)

蔣勳《蔣勳說宋詞》

餘西(浦睿文化編輯)

安·比蒂《紐約客》故事集第一本《一輛老式雷鳥》和最後一本《洛杉磯最後的古怪一日》。(估計這兩本看完,長假也差不多了。)



沈衛娟(南京大學出版社文化圖書編輯部編輯)

麥可·伍德《沉默之子》

菲利普·索萊爾斯《一部真正的小說——回憶錄》

劉宇婷(上海譯文出版社社科編輯)

傑弗裡·尤金尼德斯《中性》

遠藤周作《狐狸庵食道樂》

楊英姿(上海書店出版社編輯)

褚盟《謀殺的魅影》

蔡雅妮、張愛球《一人食》

翁貝託·艾柯《植物的記憶與藏書樂》

楊絳《洗澡》

張愛玲《小團圓》

陳文君(紅旗出版社編輯)

高軍《橄欖成渣》

A·S·拜雅特《隱之書》

E.T.A.霍夫曼《雄貓穆爾的生活觀》

伊姆雷·拉卡託斯《證明與反駁》


何家煒(99讀書人文化公司編輯)

劉志俠、盧嵐《青年梁宗岱》

黃運特《陳查理傳奇》

陳樂民《歐洲與中國》

阿德裡安娜·莫尼耶《奧岱翁街》


劉志凌(上海譯文出版社編輯)

張愛玲《少帥》

周向榮(灕江出版社編輯)

韋涅季克特·葉羅費耶夫《從莫斯科到佩圖什基》

亞當·瓦特《普魯斯特評傳》

海達·科瓦莉《寒星下的布拉格:1941-1968》

維舟《大地上所有的河流》

格非《雪隱鷺鷥》

鄭越文(復旦大學出版社編輯)

羅傑·霍克《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

莫提默·J·艾德勒、查爾斯·范多倫《如何閱讀一本書》

魏宏巖(浙江人民出版社編輯)

王人博《法的中國性》

袁曉琳(世紀文景編輯)

唐諾《八百萬零一種死法》

稻泉連《重生的書店:日本三一一災後書店紀實》

塗子沛《數據之巔》

顧錚《城市表情:19世紀至21世紀的都市攝影》

漢娜·阿倫特編《啟迪:本雅明文選》

保羅·法蘭奇

Betrayal in Paris:How the Treaty of Versailles Led to China's Long Revolution


倪詠娟(商務印書館編輯)

高居翰《圖說中國繪畫史》

王鼎鈞《文學種子》

葛兆光《且借紙遁》

周方茹(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編輯)

弗拉季斯拉夫·祖博克《失敗的帝國》

格羅斯主編《編輯人的世界》

託馬斯·皮凱蒂《21世紀資本論》

尼爾·弗格森《世界戰爭:二十世紀的衝突與西方的衰落》

餓發(楚塵文化營銷總監)

W. H. 奧登《奧登詩選》

格奧爾格·特拉克爾《特拉克爾全集》

竇蘋《酒譜》

蘇菲·卡爾《痛》


顧杏娣(廣西師大出版社上海貝貝特編輯)

葦岸《大地上的事情》

約翰・康諾利《失物之書》

奈吉爾·巴利《天真的人類學家》

妹尾河童《河童旅行素描本》

林夕《曾經——林夕九零前後》


索馬利亞(99讀書人文化公司出版編輯)

索爾·貝婁《拉維爾斯坦》

史蒂芬·金《寫作這回事》

E.L.多克託羅的《詩人的生活》

格非《雪隱鷺鷥》

陳宜楠(上海古籍出版社編輯)

史景遷《曹寅與康熙》

蘇立文《中國藝術史》

葛兆光《西潮又東風:晚清民初思想、宗教與學術十講》

安吉拉·卡特《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

陳忠實《白鹿原》

張文禮(北京大學出版社編輯)

沈昌文《也無風雨也無晴》

陳燮君主編《紙》

《紫禁城》雜誌2014年第9期



陳詩藝(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編輯)

孔飛力《叫魂》

閻連科《風雅頌》

章詒和《鄒氏女》

劉捷《花》

方方《漢口的滄桑往事》、《到廬山看老別墅》

羅貝託·波拉尼奧《地球上最後的夜晚》



劉瑋(上海譯文出版社編輯)

喬納森·弗蘭岑《自由》

張新穎《沈從文的後半生》

金宇澄《繁花》

沈從文《湘行集》

三崎亞記《鄰鎮戰爭》

谷崎潤一郎《臺所太平記》

松浦彌太郎《旅行的所在》

北島《給孩子的詩》

保羅·海恩、彼得·勃特克、大衛·普雷契特科《經濟學的思維方式》

亨利·馬西、內森·塞恩伯格《情感依附:為何家會影響我的一生》

陳以侃(上海譯文出版社編輯)

約書亞·費裡斯

To Rise Again at a Decent Hour

亨利·詹姆斯

The Ambassadors


於伊莎(譯林出版社編輯)

李長聲《美在青苔》

查建英《弄潮兒》

斯維特蘭娜·博伊姆《懷舊的未來》

楊葵《過得去》

古斯塔夫·施瓦布《希臘古典神話》

楊學德《我在屋邨長大》

張雋(世紀文景文學編輯)

蔣曉雲《百年好合》

白石一文《一瞬之光》

安·比蒂《一輛老式雷鳥》

薩拉·沃特斯

The Paying Guest


安小羽(中央編譯出版社營銷主管)

張愛玲《少帥》

唐諾《八百萬零一種死法》

陳雪《蝴蝶》

艾莉森·威爾《伊莉莎白女王》

伊莉莎白·阿伯特《婚外》

楚戈《咖啡館裡的流浪民族》

蘿拉·穆爾維《公民凱恩》

木草草(讀客圖書編輯)

向田邦子《女人的食指》

小川洋子、河合隼雄《生きるとは、自分の物語をつくること》

Nam Le《THE BOAT》(這本最近重新在讀)

Doug Dorst、J.J.Abrams《S》

金宇澄《繁花》

劉峰穎(湖南文藝出版社營銷宣傳主管)

王躍文《愛曆元年》

關建(中信出版社編輯)

託尼·朱特《戰後歐洲史》

鹽野七生《羅馬人的故事》

傅佩榮《哲學與人生》

賈樟柯《天註定》



白明輝(未讀品牌總監)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德約科維奇:一發制勝》

鈴木成一《裝幀之美》

克萊爾·康威爾、利茲·霍格德、薩拉-簡·洛維特《你要愛上自己,給她飯吃,給她水喝,給她情書》

巴勃羅·聶魯達《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

蘇靜主編《知日·料理之魂》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編輯,書單

相關推薦

評論(28)

相關焦點

  • 湃書單|澎湃編輯們在讀的13本書
    這是澎湃新聞思想新聞中心的編輯們提供給大家的一份書單,每月更新一期,希望能給諸位一點購書、閱讀的參考。《孟德斯鳩:政治與歷史》是阿爾都塞生前出版的第一部著作,用本書譯者陳越的說法,它是「阿爾都塞進入理論成熟過程的裡程碑」。阿爾都塞曾明確表示,他是把「研究十八世紀哲學與政治的工作」,「當作理解馬克思思想所必需的預備科目來做的」。那孟德斯鳩這位十八世紀貴族自由的捍衛者,和十九世紀的革命導師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 湃書單|澎湃編輯們在讀的14本書,中年人的童話故事
    這是澎湃新聞思想新聞中心的編輯們提供給大家的一份書單,每月更新一期。巧合的是,本月大家在讀或讀過的書中,有幾本是童話或者關於童話的,且都是中年童話。班傑明·德雷爾(Benjamin Dreyer)大學畢業後機緣巧合地入了文字編輯這一行,在工作中為語言的魅力所俘獲,一晃三十年,如今已是蘭登書屋的副總裁、執行總編輯和文字總監。文字編輯(Copy Editor),指通常不涉及文章內容,僅負責將文字打磨得準確、清晰、更具表達力的編輯。聽起來並不高深莫測,要做好卻並不容易,甚至是一門略帶神秘色彩的技藝(唯一的已知法門是從童年時代就開始大量閱讀)。
  • 投資人書單 | 中印投資人都在讀什麼?
    我們找了5位來自印度的投資人和3位來自中國的投資人,他們推薦了12本書,有百讀不厭的經典,也有最受歡迎的新書。,有來自中印的三位投資人同時推薦了它。The White Tiger推薦人:Arpit Agarwal / Blume Ventures這本書是本書單中唯一的一本虛構作品,出版於2008年,但仍然具有一些現實意義,曾獲得過英國的布克獎(Booker Prize)。
  • 湃書單|澎湃編輯們在讀的16本書(其實我們是來曬貓的)
    這是澎湃新聞思想新聞中心編輯們的在讀書單,也是喵星人專場——中心裡的鏟屎官們請出各自的主子,來為自己在讀的書代言。因為我們發現,本部門大概是澎湃新聞裡人均擁有貓最多的一個部門。來,與我們一起擼貓,讀書。
  • 6-12歲必讀的《奇想文庫》,這8本書,32次入選中國推薦書單!
    這大概是市面上唯一一套32次入選國內各類專業閱讀機構推薦書單的兒童文學。不僅如此,兒童文學作家彭懿老師,著名兒童文學教授林文寶,兒童閱讀推廣人、特級教師周益民、冷玉斌、付雪蓮等紛紛發聲推薦。▲中國臺灣著名兒童文學教授、著名兒童閱讀推廣人林文寶老師推薦▲中國教育報推動讀書十大人物、江蘇省興化市第二實驗小學副校長冷玉斌老師推薦 團購信息《奇想文庫》全8冊,32次入選中國書單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適合年齡:6歲-12歲,原價178元,店鋪折扣價139元【粉絲專享福利】下單立減40元,到手只有99元!
  • 「四史」學習教育速遞‖必備書單來了!學好「四史」,這28本書你...
    「四史」學習教育速遞‖必備書單來了!學好「四史」,這28本書你值得擁有!元《鏗鏘序曲——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王萌萌 著丨定價:32元《新漁陽裡六號——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成長之路》陳晨 著丨定價:32元《上海早晨——記中共創辦的第一所大學(1922—1927)》吳越 著丨定價:32元
  • 一線名師推薦的61本書丨兒童節最好的禮物,就在這份書單裡
    在兒童節的前一夜,我們為你準備了一份61本書的閱讀書單。書單整理自《閱讀,教師的第一修煉》和《讀書成就名師——12位傑出教師的故事》。這些書都是一線名師閱讀並推薦的書籍,強烈建議收藏!《閱讀,教師的第一修煉》的作者徐飛是個「十足的讀書人」,也是中國教育報2014年度推動讀書的十大人物。
  • 赤戟網文推書單第127期
    赤戟的網文推書單-第127期每期發書三本,詳細點評,每周一到兩更。引用一條公眾號書友@董凌宇 的深度點評吧,說得很好:法蘭西之狐這本書對法國大革命時期各個政治派別的起伏盛衰寫的相當到位,內裡也穿插著有趣的ezy(政治隱喻?),還有聖女戰旗波麗娜的捏他。
  • 書單來了| 人類所有的秘密,都被這5本書劇透了
    看完今天這5本書,書單狗準備貢獻出一根狗毛,去做個基因測試!
  • 書單來了,40本書,4個主題,我只推薦這11本書給你
    每一本書都有它的使命,每讀一本書都有一個的目的。主題閱讀1:讀書方法目的:提高讀書技能,高效地理解和運用書中的內容主題書單:《這樣讀書就夠了》趙周 /中信出版集團/2017-12出版艾德勒 / 查爾斯·范多倫 /商務印書館/1940/出版《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日]奧野宣之/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6出版在這8本書中,推薦大家閱讀《實用性閱讀指南》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如何閱讀一本書》這3本書。
  • 紐約地鐵書單:紐約客都在讀什麼?
    1.《無比美妙的痛苦》(影片《星運裡的錯》原著小說) 作者:約翰·格林 The Fault in Our Stars by John Green推薦人克裡斯多弗·李(Christopher Li):這本書最近被拍成了電影,講的是一對癌症患者墜入愛河的故事。現在我已經快讀完了,許多悲傷的事情也隨之而出。我很喜歡這本書。
  • 中華書局2019年2月新書單
    元 周瘦鵑先生於文學創作、翻譯、編輯之外,精於園藝。書中主要選取了十七位詞人(李煜、柳永、晏殊、範仲淹、張先、歐陽修、晏幾道、蘇軾、秦觀、賀鑄、周邦彥、李清照、朱淑真、陸遊、辛棄疾、姜夔、吳文英)及其2—4首代表詞作進行解讀。
  • 清華社8月誠意書單|學好計算機,這7本書缺一不可
    計算機類周書單(排名不分先後)Python機器學習作者:[新加坡]李偉夢本書專門用一章的篇幅講解如何使用Azure Machine Learning Studio進行機器學習;利用該平臺,開發人員不必編寫代碼即可開始構建機器學習模型。本書最後討論如何部署供客戶端應用程式使用的已構建模型。
  • 編輯書單|20世紀的圖書編輯是怎樣工作的?
    而一旦編輯、作者、圖書之間的這層關係確定了,編輯剩下的絕大部分工作恐怕就是俯首於堆滿書稿的案頭,將一本與自己「籤訂契約」的書「完成」出來。編輯不要覺得自己很重要20世紀美國文學史上的「天才編輯」麥克斯·珀金斯曾這樣總結編輯的工作:「編輯並不給一本書增添東西。他最多只是作者的僕人。不要覺得自己很重要,因為編輯充其量是在釋放能量。他什麼也沒有創造。」
  • 世界各國領導人,都在讀什麼書?
    今天,精讀君將給大家介紹6位國家領導人讀的書,幫你更新自己的書單。1《所有我們看不見的光》豆瓣評分9.0 596人評作者簡介安東尼多爾,美國小說家,曾憑短篇小說三次獲得歐亨利小說獎。內容簡介世人分為兩類,向平凡生活投降的人,和為它英勇而戰的人。
  • 精選書單|2020年必讀的十本書
    ——培根書單簡介2019年我國人均閱讀紙質書4.65本,其中成年國民人均電子書閱讀量為2.84本,而2020年4月23日就是世界讀書日了,不知道大家今年的閱讀計劃是幾本呢?如果還沒有計劃好,那這份書單值得收藏。
  • 年閱讀100本書之第三季書單,知識儲備量是你頭腦的武器(三)
    看到之前的兩季度書單,很多朋友點讚,還有朋友留言說一年只能看10幾本書,其實這只是個人愛好問題,我喜歡讀書,因為書裡面有五彩斑斕的黑,七彩奪目的鈦白,這些顏色是電視、電影所無法賦予的,更多的還有人類那滿溢卻不能用實質來表達的情感,這些在文字的世界裡,在脫離了光影卻依然鮮活的精神世界中,更能給我帶來無邊享受,所以無論是哪種書,有情節的,沒有情節的,枯燥的,活潑的我都能接受
  • 平和、鼎石……這些名校的孩子都在讀什麼?用書單開啟新的一年
    看點 在 「大語文學習」和「整本書閱讀」的盛行,再次強調了閱讀對於個人成長的重要性。那如何才能讓孩子擁有高質量的閱讀呢?外灘君邀請全國多所名校,獻上「2021新年書單」,幫助孩子們在優質的閱讀中掌握應對未來挑戰的能力,開啟更幸福的一年。支持外灘君,請進入公眾號主頁面「星標」我們,從此「不失聯」。
  • 小學書單中不應該錯過的一本書——《佐賀的超級阿嬤》
    接到給全年級學生製作推薦書單的任務後,我絲毫不敢懈怠,那可是給180個孩子推薦啊!倘若推薦了某些快餐書或少兒不宜的書,丟面子不說,誤人子弟的罪責是逃不掉的了。於是我動用了幾乎所有的社會關係,加入了若干個QQ讀書群——當時微信還沒有現在這麼火。群裡有不少熱心網友分享了書單,其中還有在社會上赫赫有名的清華附小書單、上海的華育中學書單、人民日報書單。
  • 騰訊研究院2020新春書單:最值得讀的13本書
    騰訊研究院為你準備了一份「含研量」豐富的新春書單。 這13本書來自內部研究員和外部顧問的推薦,代表了他們從不同背景、研究領域對未來趨勢的感知和關注。人工智慧、區塊鏈等前沿科技依然是重點;商業和組織的變革方面,希望會有一些方法論上的啟發和借鑑;技術對社會影響的探討,可以讓我們從更底層的邏輯去思考未來的變革和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