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背脊骨刺入食道,導致局部滲血 醫生巧妙取出化險為夷

2020-12-23 瀟湘晨報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空間站》報導:最近,南通的顧女士吃牛蛙時,食道被直徑2.5釐米的牛蛙背脊骨「卡」住了,幸虧送醫及時,顧女士這才轉危為安。

當天中午,顧女士急匆匆來到南通市第三人民醫院耳鼻喉科門診,說剛剛吃了牛蛙,可能被什麼硬物卡住了。

南通市第三人民醫院消化科主任卞兆連回憶道,當時在患者咽喉部沒看到任何的異物,但患者一直覺得吞咽困難,口水也咽不下去。

當班醫生意識到,異物很可能已經落入食道,馬上讓患者到消化科進行內鏡檢查。經過檢查發現,一片直徑約2.5釐米的牛蛙背脊骨刺入了患者食管上段,這一「兇器」已經刺破了周圍黏膜血管,導致局部少許滲血。

後來,醫務人員通過異物鉗把這個東西取出來了,治療之後黏膜有稍許滲血。

醫生介紹,在臨床診療中,除了最常見的骨刺外,小玩具、硬幣、棗核、假牙等異物也會卡入喉嚨,如果異物卡喉時間過長,會導致多種併發症,尤其是尖銳鋒利的物體,可引起大出血危及生命。因此發生異物卡喉後,應第一時間前往醫院處理。

江蘇臺/李明洋 南通臺/楊天保 任真

【來源:江蘇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女子吃牛蛙,3釐米骨頭刺入食道……
    這個「五一」假期,家住南通的顧女士就在吃牛蛙時,不小心被一根3釐米的骨頭卡住了喉嚨。5月6日,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經過緊急處理,這塊骨頭被順利取出。醫生提醒,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千萬不能使用「土方法」。
  • 「青島市膠州中心醫院」魚刺橫卡食道 醫生巧用胃鏡取出
    2020年6月21日,韓女士在吃晚飯時不小心吞下魚刺並卡在喉嚨以下的食道部位,導致她吞咽困難,十分難受,於是自行喝了半碗醋試圖軟化魚刺,但未能奏效。一晚上症狀也沒有緩解,第二天一早就來到青島市膠州中心醫院就診。
  • 足跟骨刺的誘因有哪些?骨科專家詳細說說骨刺的治療
    骨刺即為骨質增生,足跟是骨刺易發的部位之一。足跟骨刺的主要症狀表現為足跟受壓痛,這種痛感會限制人足部的基本活動。中老年人是足跟骨刺的高發群體,這與年齡引起機體功能退化有一定的聯繫。但年齡是否為足跟骨刺的唯一誘因?還有其他因素引發該病嗎?
  • 3歲小孩好奇吞硬幣 綿陽醫生精準取出 家長們長點心!
    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消化內科袁國鈞醫生提醒:食管被卡後果很嚴重,遇到了要這樣處理……兒童誤吞異物導致食道或氣管被卡的報導屢見不鮮,特別是最近,許多小孩因疫情被關在家裡,好奇寶寶們玩著玩著就喜歡把手裡的東西往嘴裡塞,最近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就接收了一名被硬幣卡住的小女孩,幸虧醫院消化內科醫生精準操作,成功取出硬幣。
  • 3歲幼兒誤吞硬幣,醫生驚險取出
    4月21日,莞城醫院耳鼻喉科急診收治一名只有3歲的幼兒,因為誤吞了一枚硬幣梗阻食道,不能進食。穿防護服取異物難度加大據了解,孩子送入莞城醫院後,醫生馬上給他進行了胸片檢查。胸部DR顯示,異物為一枚直徑2.5cm的一元硬幣,硬幣梗阻在孩子食道口附近,臨近喉部,若不及時處理,長期局部壓迫會導致喉頭水腫,從而影響呼吸,隨時有生命危險。由於現階段還處於新冠肺炎疫情時期,但考慮到病情緊急,不能等核酸檢查結果出來再擇期手術,莞城醫院綜合科主任王榮兵開具緊急手術通知,按新冠疑似防護標準執行,通知手術室做好各項準備。
  • 「狼吞虎咽」導致食道裂開7釐米…當心!其實你也常這麼吃!
    胸部CT考慮為食道破裂,隨後轉診至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該院心胸外科孫樂波主任醫師,進一步明確了診斷:「食道中段裂開足足有7釐米,要儘快處理。」食道破裂不算罕見,但像小任這樣裂開這麼大一道的,孫醫生還是頭一次碰到。
  •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胸外二科醫生黃淼,跪地救男子膝蓋滲血
    男子心跳驟停北大醫生跪地急救膝蓋滲血,年輕人暈倒路邊心跳驟停,北大醫生跪地急救膝蓋滲血6月20日晚,北京定慧公園旁健步道上,一名運動打扮的青年男子倒在地上,心跳驟停。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胸外二科的年輕醫生黃淼和家人散步經過,立馬衝了過去,為倒地男子進行胸外按壓。在30多攝氏度的高溫中,黃淼和好心人輪流為患者進行胸外按壓。10分鐘後,救護車趕到現場,患者已經略略有了一點意識。起身時,黃淼的兩個膝蓋已經微微滲血……你揮汗如雨跪地救人的樣子真帥,為黃醫生點讚!北大醫生跪地急救膝蓋滲血,如果每個人都能掌握最基本的急救知識,關鍵時刻甚至能挽救自己或他人生命!
  • 膝蓋長了骨刺,多走路就能磨掉?醫生告訴你正確處理骨刺的方法
    而且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因為過度的行走和運動只會加重關節的負擔,關節面磨損嚴重還會有炎症的發生,疼痛的症狀就會越來越嚴重,所以想要通過多走路就把骨刺磨掉是不可能的。那麼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方法把骨刺處理掉呢?醫生告訴了我們這幾個方法。
  • 按摩能緩解骨刺症狀嗎?預防骨刺收好這3招
    常聽聞老年人長骨刺,但骨刺究竟為何物呢?骨刺在醫學上被稱為骨質增生,是關節軟骨磨損、破壞而引發的慢性關節病,多見於膝關節、腰椎、頸椎、髖部等等。按摩是常用的緩解關節性疾病的方法之一,那麼按摩對於骨刺這種關節病,是否也具有緩解作用呢?
  • 貼膏藥、按摩能消除骨刺嗎?骨科醫生直言:長骨刺,其實是好事
    骨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出現骨刺的時候不少人都會想去做手術或者貼膏藥等其他的治療方法,去除它。一般多見於中老年人。但是對於骨質增生、骨贅大家可能就有點陌生。其實,這三者是同一種情況。下面骨科醫生來跟大家仔細說一下,要注意了解。骨刺是什麼?
  • 促進理解和臨床應用食道壓力測量的10個建議
    有幾個商業上可用的食道球囊。所有類型的食道球囊都是經鼻(≈55釐米)或經口(≈40釐米),直達到胃,然後充入足夠的氣體。然後,球囊被取出,直到壓力描記上出現心影,表明壓力測量(球囊)位於食管的下三分之一。由於鼻胃管的存在對於PES測量似乎沒有明顯影響,除了已經到位的飼養管路外,還可以使用食道導管。2、理解球囊充盈和確認試驗。
  • 膝蓋有骨刺,使勁走就能磨掉?醫生:不可能
    平時生活上所說的骨刺是指骨骼老化導致骨質的硬化和增生,即中醫上的骨疣病。骨刺多發生在身體的負重關節,比如膝關節、跟骨、腰椎,這些部位因為關節負擔過重導致慢性磨損,為了提升和維持機體穩定性,通過骨質增生的方式來增加接觸面積,減少關節軟骨的進一步損傷。骨刺沒有症狀時並不需要治療,但當骨刺引起明顯疼痛、行走困難、肢體麻木等不適症狀的時候,就需要進行治療了。
  • 心臟做完手術傷口是如何縫合的,會滲血嗎?術後該如何護理?
    人體的組織都是有一定的層次的,所以醫生在寫手術記錄的時候常常會寫「逐層縫合」,意思就是一層一層分別縫合,並不是所有的層次一起拉攏起來,比如我們胸壁的結構,從裡面到外面有胸骨、皮下組織、皮膚。手術傷口會滲血嗎?該如何護理?一般來說正常癒合的傷口是不會滲血的,但是由於某些原因,比如感染、積液等情況是有可能出現滲血的。
  • 骨刺是如何形成的?這些部位容易長骨刺,怎麼辦
    隨著年齡的增長中老年人患骨病的概率越來越高,骨刺就是骨病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臨床上也被叫做骨質增生。說是換患有骨刺後會嚴重的影響生活,除了總感覺長骨刺的部位疼痛之外,還會覺得工作生活也變得不利索起來。相信大家都很好奇骨刺是怎麼形成的?除此外還很想知道患上骨刺該怎麼辦?
  • 老人膝蓋上長了骨刺怎麼治療好?
    一、什麼是骨刺?為什麼長骨刺? 骨刺的稱呼有很多,例如「骨贅」、「骨質增生」等。這時候你可能就要找醫生診治了。 二、膝蓋有了骨刺怎麼辦?
  • 鴨骨卡喉嚨 三維重建助取出
    6月4日晚8點左右,家住新晃的姚女士在晚餐時,不慎吞入一塊鴨骨,頓時感覺咽部疼痛難忍,家屬立即將其送入新晃縣人民醫院就診。消化內科醫生對姚女士進行檢查後,決定採用CT三維重建定位異物,然後再行內鏡下消化道異物取出術。
  • 魚骨劃破胸主動脈,老人反覆嘔血4個月仍保命
    實則不然,在人體食管中有一處貼近胸主動脈的地方,而胸主動脈是人體內最靠近心臟、內徑最粗、壓力最大的血管,如若魚刺等尖利物品穿破食管壁扎進胸主動脈,最終導致胸主動脈破裂,後果不堪設想。近日,76歲的老人劉江(化名)因嘔血4個月在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確診。
  • 魚骨劃破胸主動脈 嶽陽76歲老人反覆嘔血4個月
    實則不然,在人體食管中有一處貼近胸主動脈的地方,而胸主動脈是人體內最靠近心臟、內徑最粗、壓力最大的血管,如若魚刺等尖利物品穿破食管壁扎進胸主動脈,最終導致胸主動脈破裂,後果不堪設想。近日,76歲的老人劉江(化名)因嘔血4個月在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確診。
  • 命大丨魚骨劃破胸主動脈 老人反覆嘔血4個月
    實則不然,在人體食管中有一處貼近胸主動脈的地方,而胸主動脈是人體內最靠近心臟、內徑最粗、壓力最大的血管,如若魚刺等尖利物品穿破食管壁扎進胸主動脈,最終導致胸主動脈破裂,後果不堪設想。近日,76歲的老人劉江(化名)因嘔血4個月在我院確診。經醫生仔細檢查後發現,原來導致老人反覆嘔血的原因是老人4個月前卡入食道的魚骨劃穿了食道主動脈,診斷明確後,專家團隊行介入修補術,老人嘔血的症狀消失了。
  • 頸椎骨質增生、長骨刺很嚴重?骨刺會不會破皮而出?
    其中最常見的是頸椎骨質增生(長骨刺)。看到這個詞語,心裡不免有疑問:頸椎骨質增生、長骨刺很嚴重嗎?是一種疾病嗎?骨刺會刺穿皮膚,破皮而出嗎?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頸椎骨質增生、骨刺?由什麼導致的?頸椎骨質增生、長骨刺很嚴重嗎?後附常見治療方法什麼是頸椎骨質增生?由什麼導致的?